佛弟子文庫

老子的素食思想

2011/12/2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老子的素食思想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老子被認為是具有素食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有關老子素食思想的文獻並不多,反倒是紀錄他哲學思想的《道德經》最被後人所研究與學習。究竟老子是否有所謂的素食思想呢?在諸多版本的《道德經》中是否也有一版談論老子的素食思想呢?或許我們可以做一些探究。

史載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生長在距今2000多年前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傳說中,老子一生下來時,就具有白色的眉毛及鬍子,所以被後人稱為老子。

老子曾任東周王朝國家圖書館的管理員一職。據說老子在老年時想出國過隱居的生活,但在出境時被官員所拘留,希望他能教給他們一些真理。沒辦法之下,老子在竹筒(當時還沒發明出紙)上記下了5000字的言教。老子所寫的這些文字原沒有分章,只有上篇的《德經》與下篇的《道經》,後人將《道經》放前,《德經》放後,並分為81章,成為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道德經》或《老子》。

 

古今中外《道德經》的版本很多,文字內容也多有不同。據統計,清代之前,《道德經》的版本有103種之多。國外翻譯與譯註出版的版本也很多,其中令人眼睛一亮的是一本留傳於日本的《詳說老子傳》。

這本由王德有著,徐海翻譯的日文《詳說老子傳》中提到《道德經》第十六章記載有老子親自去野蠻地域感化人們的事蹟,內容就有戒殺護生的素食思想:

「愛好打獵是違反天理的、違背事物法則,打亂氣的順序,助長人的惡性。

違反天理就會被天所拋棄,違背事物法則,事物也會離他而去,打亂氣的順序必然也會受氣的懲罰。助長人的惡性使得人性降至陰界。

這樣的話,人類在生存期間必然會不斷重演災害和苦難,死後要受劍山、火海、油鐋等地獄之苦。

修浮屠法,即是戒殺生行善。遠離殺生,遵照事物自然發展。遵照事物自然發展,才有新生嬰兒,成長的孩子,大人自然老去,及老人安祥離開世界。」

當然上面這段文字的依據為何,有待進一步研究,但明顯的是一個與素食思想相近的內容。

另外,道教是一個以尊奉老子思想而成的一個宗教,根據學者的研究,東漢後期,道家思想開始分化,一方面向仙方術和神秘化方向發展,形成中國本土宗教——道教;一方面與儒家的綱常名教相結合,形成道家思想的新形式——魏晉玄學。形成宗教的道教這一支,在其經典當中有幾則以老君(老子)為名,談論有關戒殺護生的素食戒律,例如:

《老君說一百八十戒》:

第4戒 --「不得殺傷一切物命」,

第79戒 -- 「不得漁獵傷煞眾生」,

第95戒 -- 「不得冬天發掘地中蟄藏蟲物」,

第97戒 -- 「不得妄上樹探巢破卵」。

《老君二十戒》:

「勿食含血之物」;

其他一些經典也有類似的戒律,例如,《大道延觀碑》曰:

「其教以無為清靜為宗,真常慈儉為寶,其戒則不色、不欲、不殺、不飲酒、不茹葷,以仁為心。」

另,道教中的全真派為了修道,道徒不婚,素食,常住宮觀清修,算是實踐老子素食思想的一個真實案例。

另在《莊子-知北遊》中一段記錄孔子問道於老子時,老子要孔子先齋戒的對話:

孔子問於老聃(即老子)曰:「今日晏閑,敢問至道。」

老聃曰:「汝齋戒,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掊擊而知。夫道,窅然難言!將為汝言其崖略:夫昭昭生於冥冥,有倫生於無形,……此其道與!」

綜觀老子的素食思想,其主要有幾個層面,一是為了尋求道的了悟,一是為了維護人的善性,一是為了維持自然界的事物法則。整體而言,老子的素食思想屬於形而上的哲學思想,藉由素食的清心與日常不殺生的行善,進而促進身心靈層面的提升,最後通達道的了悟,於古於今,都是值得傚法學習的一個方向。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李炳南老居士《因果可轉變》

戒殺是息刀兵之本 諸位老師,各位佳賓大德,各位同修...

吃肉無異於間接殺生與慢性自殺

小時侯,我於沿海鄉鎮長大,伙食中,雖少肉,卻多魚。...

醫學博士為什麼要素食

一個素食者在你心目中,是有怪癖之人,還是聰明之人呢...

素食能降低患白內障風險

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顯示,肉食者有白內障的風險比素食...

食肉是人類既殘忍又自殘的貪慾

美國素食者協會調查顯示:粗飯素食在美國漸成風尚,全...

素食護地球

《增一阿含經》云:諸佛世尊,成大慈悲,以大悲為力,...

吃素的原因來自兩個最起碼的認知

我們不要以為這些飛禽走獸、海里生物、家養牲畜就理所...

【推薦】吃素這麼好,為什麼你身體這麼差

1、問題的由來 在門診上經常遇到,好多吃素多年的朋友...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

【大藏經】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無量壽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

可以燒紙錢給往生的人當路費嗎

問: 必須燒什麼庫錢,給往生的人當路費,學佛的人應...

往生之要關,念佛之妙訣,就在此字

示施聖藏居士 我佛教化眾生。雖法門無量。要而言之。先...

煮著吃更營養的5種水果

1、梨: 煮一煮,潤燥效果更讚 梨能潤肺止咳,所以在...

略談學佛大要

學佛法宜慎始要終。古人云:打頭不遇作家,到老反成古...

人不成熟的四個特徵

人成熟與不成熟跟年齡沒有關係,人成熟不成熟,就是你...

如何對治第六意識的粗重分別

在第六意識分別當中是否也有輕重的不同?對有些事情我...

老比丘尋死為佛所救

佛陀時代,有一國家名為多摩羅,在都城外七里處有間精...

每一個眾生都愛護他的生命

是人自不殺生,教人不殺,讚不殺生法,亦歡喜讚歎不殺...

【推薦】這是佛祖給我們的考驗

末學以前在醫院,看了一位十七歲的男孩子,他是埔裡高...

善用這個念頭,是心就是佛

你要知道怎樣叫「念佛」。念頭是真的放在「佛」,那叫...

【推薦】依止不生滅心為本修因

在楞嚴經當中就是說,你整個修行的起跑點,第一個出發...

半信半疑的人能否往生

問: 如病人生前半信半疑,阿彌陀佛能帶他往生西方嗎...

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本經的修行重點在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它是一種...

夢參老和尚講述開刀的親身體驗

當我到台灣動手術開刀的時候(一九九六年元月),我發...

心為萬法之根源

我再給大家講一個故事,關於心地法門。一個老嫗住在深...

做佛事唯念佛功德最大

無論做消災延壽還是薦亡的佛事,印祖別具慧眼,提倡:...

【佛教詞典】法海經

(經名)一卷,西晉法炬譯。為海八德經之別譯。...

【佛教詞典】彌勒菩薩

彌勒,梵名 Maitreya,巴利名 Metteyya。又稱梅呾麗耶...

【視頻】大安法師《極樂世界是報土還是化土》

大安法師《極樂世界是報土還是化土》

【視頻】妙境法師《不願意說閑話》

妙境法師《不願意說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