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一個人的成敗就是看你離心性有多近

淨界法師  2023/03/2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一個人的成敗就是看你離心性有多近

我們一般的因果的修證是向外,從因緣所生法去修因證果,這個是遠路。而《法華經》不是,注意啊!法華經說一個人改變因果的捷徑是從內心改變!你只要能夠啟動佛法界的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緣果報,就可以了。

這裡的關鍵在相狀,因為如是性,這個心是不可捉摸的。我們現在是借相修心,我們要借悲智雙運的相狀來啟發我們的菩提心;我們通過涅槃寂靜的相狀啟發我們的出離心。你看《法華經》到最後,你說,欸,我去哪裡去找悲智雙運啊?我看每一個人都不是悲智雙運!那你就要誦經了,你在凡夫法界很難找到佛的法界的相狀,遇到《法華經》這種大乘經典以後,那你要多多讀誦經典了,就是借佛菩薩的這種功德相,來啟動我們的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作、因、緣、果、報。

《大乘止觀法門》中慧思禪師說:【心性自清淨,諸法唯一心。此心即眾生,此心菩薩佛。生死亦是心,涅槃亦是心。一心而作二,二還無二相。】

「心性自清淨,諸法唯一心。」我們要修行,要把因果的法則拉到一念心性,這才是捷徑。不能從因緣所生法去修因證果,這樣子就糟糕了。心性有本體跟作用。本體就是當體即空,就是本來清淨;但是當我們起作用的時候,就落入十法界十如是,就有很多的理具事造。

當它起作用的時候,「此心即眾生,此心菩薩佛」。當我們迷惑的時候,我們違背我們的清淨本性,叫做背覺合塵。這個時候我們啟動的是眾生法界的如是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如果我們迴光返照我們一念心本自清淨、本自具足,叫做背塵合覺,那我們啟動的是佛菩薩的如是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

所以,生死是它,涅槃也是它。一心,因為迷悟的因緣而開出了染淨的因果;但是當它回歸到本體的時候,還是清淨本然,週遍法界,本自具足。也就是說,心性是最公平的。你怎麼操作它,它就現什麼給你受用。當我們離心性越遠的時候,就是你這個人離家出走越遠,你就越墮落了。

從佛法看一個人好壞,如果你還在說這個人修多少善業,那表明你還是一個初學者。真正入大乘法門的人,他只要問你一句話,他看你的講話離心性有多遠,就是古人講的「道一句」,如果你都是心外求法,那你這個人有福報也沒什麼用,都是魔業。這個福報為什麼沒有用呢?因為福報只會讓你放逸而已。

一個迷惑的人,福報越大越危險。福報不見得是好事,看你怎麼用。用得好,你借假修真,用福報力來成就功德;弄得不好,你在福報中迷失自己,那你造的業是非常可怕的。所以,一個人的成敗,從觀心的角度,就是看你離心性有多近。也就是說,從這個乞丐離家有多近(他的觀照力有多強),就看得出來這個人成佛的時間還有多久。所以觀心是關鍵。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一切由心,邪正在己

問。六趣升沉皆唯是識。初生善惡之趣。其相如何。 答。...

觀海聽濤,返聞聞自性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 今天一早上呢,我們來到了這個,...

道場在哪裡?就在一念清淨自性中

以下總結這一段,如果你聽懂了,對於禪淨雙修的修學方...

把真如本性的家建立起來

我們經過無量的生死輪迴,內心累積很多問題,要在一生...

佛性為何沒有因果,它是如何產生染污的法

問: 弟子有一個問題糾結很久,萬法都有因果,佛性為什...

不管遇到什麼因緣,它就是迴光返照這個明瞭的心性

我們佛教在止觀當中的修學,因為修行人因地發心的不同...

口業清淨得大智慧

密跡金剛力士告訴寂意菩薩:過去久遠世時,有位神仙名...

極樂在現前一念心中全體具足,為何卻感覺不到

問: 西方極樂世界在現前一念心中全體具足,可弟子卻感...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四十二章經

(龍藏本)...

【大藏經】【註音版】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

【大藏經】【註音版】文殊師利菩薩除淫慾神咒

文殊師利菩薩除淫慾神咒...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

善待我們的父母

世人疼愛自己的孩子似乎是天經地義的,無論是孩子吃的...

【推薦】當你的父母漸漸老去....

哪天,如果你看到我漸漸老去,反映慢慢遲鈍,身體也漸...

超度常識問答簡選

問:念經何以能超度餓鬼。 答:仗念經力,感發餓鬼善...

讀誦哪一部佛經最好

下一篇叫至誠持經。就是志誠的讀誦經典,汝問何經最好...

為什麼淨土法門要不斷地講世間的苦

苦以折伏,樂以攝受。折則激其頑迷,而令起厭離。攝則...

幼時就應當教育少兒因果報應之事

汝侄之不知努力做人,乃從小失教所致。小時失教,大了...

大安法師2021新春開示:修心如牧牛

南無阿彌陀佛!在這裡代表常住,向大家表達新年問候,...

深信切願即無上菩提

菩提,是覺、佛果的意思,即無上正等正覺或阿耨多羅三...

人的十二種病

阿難問佛,何者是病?佛言: 1、隨惡人言是病。2、邪...

對於善法不要得少為足

菩薩面對一切的善法,必須如貧得寶想,無有厭足,多多...

印光法師法語一百零八則

本篇從《印光法師文鈔》中,精選了大師的法語共一百零...

藏傳佛教的吉祥八寶

吉祥八寶即八吉祥,又稱八瑞吉祥,八寶吉祥,藏語稱紮...

當知念佛目的,必須歸於無念

念佛一法,尤為斷念方便之方便。不令他念而念佛,亦是...

聖嚴法師《人間淨土對現代人的重要性》

淨土是佛教的專有名詞,不曾在其他學術和其他宗教裡提...

怎樣辨別真偽善知識

問: 初發心學佛,需要善知識引導,善知識的標準是什...

臨終助念的重要性

由此因緣,平素不念佛人,臨終善友開示,大家助念,亦...

【佛教詞典】天主

(一)大自在天之別名。為大自在天外道之主神。(參閱「...

【佛教詞典】鬻度

鬻,出售;度,度牒。為政府出售度牒之弊制。唐朝時禁...

【視頻】印光大師《臨終三大要》讀誦

印光大師《臨終三大要》讀誦

【視頻】慧律法師《破除色陰魔》

慧律法師《破除色陰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