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宣化上人:沙門的意思

宣化上人  2011/07/2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沙門有四種:

(一)聖道沙門。佛可以稱為聖道沙門,菩薩也可以稱為聖道沙門。

(二)說道沙門。是以講經說法為生──以說法作他的生活,這是大德高僧,證果的阿羅漢。

(三)活道沙門。這是以道自活,就是修道的沙門。

(四)污道沙門。污是不潔淨、污穢。污穢就是對道有污穢。

沙門還有三個意思,這三個意思又不是三個意思,是兩個意思;兩個意思又不是兩個意思,是一個意思。佛法就是這麼妙的!這一個意思是什麼呢?就是「勤息」,勤是不懶惰;息是休息,就是不勤、懶惰了。所以一個人有兩個意思:一個懶惰,一個勤。懶惰那個就拉著這個勤的說:「你不要去做工了,懶惰一點沒關係。」勤的就說:「哦!你不要懶惰了,隨著我去修道吧!」兩方面都這麼扯,看哪個力量大,就把另一個扯去了。勤的力量大,懶惰就失敗了;懶惰如果力量大,勤的就失敗了。

怎麼又有三個意思呢?這個勤又分出三種,懶也分出三種。勤這三種是什麼?勤修戒定慧;懶這三種,是息滅貪瞋癡。勤修什麼?修定、修戒、修慧。息滅什麼?息滅貪心、瞋心、癡心。

什麼叫戒呢?戒就是「諸惡不作,眾善奉行」,也就是止惡防非,止住諸惡而不作,防備自己有錯的地方。那麼戒有多少種戒呢?有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又有八戒、沙彌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條戒、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八條戒。

定,就是參禪打坐修定;要修才有,不修就沒有。所以為什麼人要常打坐呢?常打坐,就是把定一點一點修成的。你初打坐的時候,沒有定,這個心一下跑到天上去,又跑到地獄裡去,一下又跑到佛的那個地方去,又跑到菩薩那個地方去,或者又跑到馬、牛、羊、雞、犬、豕那個地方去。這個心,你看!它也不需要買票,天堂、地獄隨便都可以到,什麼地方都可以跑。為什麼它什麼地方都跑呢?就因為沒有定。現在修定,就是叫這個心不要跑,不要東跑西跑、南跑北跑,上跑下跑。

為什麼要修定呢?說:「我這不定,不最好嗎?你看!跳舞不都是不定嗎?跳舞,跳跳鑽鑽地,哪有個定呢?定有什麼意思?坐那個地方,像塊木頭,像木雕泥塑,坐在那個地方,有什麼好處?我覺得這太死板了!定有什麼好處!」本來定是沒有什麼好處的。不過,人若想要得到智慧,一定要修定;要是沒有定,就沒有智慧。你的心太散亂了,就沒有定;沒有定,就沒有智慧。智慧就是從「定」得來的,所以你想要不愚癡,就要修定。

我現在再給你們介紹一個人,這個人打坐時,總覺得要掉到山澗裡頭去,所以很害怕。不錯,這是想得到禪定的一個開始。你在這個時候,不要怕!今天我藉著這個法會來開示,我以前沒有講過嗎?你在那兒打坐,總覺得頭上有個墨盤,有個大鐵,就要掉下來;或有顆原子彈在頭上,就要爆炸了。哦!這怎麼辦?這時千萬不要著相!你一著相,就容易入魔的境界;一著相,那真是有顆原子彈在你頭上爆炸。不著相呢?靜靜的,沒有事,一定勝群魔;有定,什麼魔都跑了。你見著自己好像要跌到萬丈懸崖裡頭,這都是一種虛妄的妄境。為什麼是萬丈的懸崖呢?這就是表示你的業障;你過去生的業障,比萬丈懸崖都深。所以現在知道你的業障重,就要趕快修道,不要生恐懼心。

又在打坐時,覺得非常自在,自在自在真自在,難以形容,說不出來那麼自在了;要是得到這種自在,就把什麼都忘了。我不是說過色界著味禪?味禪那種滋味,比任何情形都快樂,比你男女結婚也快樂,比你吃任何的麻醉品都快樂,那一種的境界,簡直是說不出。所以說,自在自在真自在,難以形容,說不出來的,這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就好像喝茶,這個茶是涼的,自己才知道;這個茶是熱的,你自己也知道。這個境界,一定要過來人才明白。

什麼叫過來人呢?就是從這條路上走過來的。哦!你一說,他就知道你這是到什麼階段上,到什麼程度上了。好像這個人現在在初禪裡邊,將要得到離生喜樂地這個境界;可是這個境界不算一回事,不要以為這是不得了了,這是很平常的,修禪只要你有一點誠心,誰都可以得到的。因為那一種的快樂法,沒有能和它比的,所以這叫「離生喜樂地」──將要離開煩惱,得到這快樂了,這是定的一種。

慧就是智慧,有智慧。有智慧有什麼用?有智慧就不會走錯路了。人為什麼顛顛倒倒,以苦為樂?因為背覺合塵──背了覺悟的道理,而合六塵的道理,所以沒有智慧。可是,愚癡的人卻以這一種痛苦,視為是快樂,其實這是最愚癡的。

要勤修戒定慧,你們聽經,不必聽多了,只聽一個字,那都用之不完。什麼字呢?就是一個「勤」字就夠了。勤修戒,勤修定,勤修慧。要修才能得,不修就不能得,一定要修的;不要不聽師父教,不要不聽師父話,要聽話的。

還有一個叫「息滅貪瞋癡」,方才我說這個息,不就是懶惰嗎?為什麼叫它懶惰?就因為它停止了,休息了。休息不是懶是什麼?休息就是懶,懶就是停止了。但是這個休息什麼?休息貪、瞋、癡,令貪瞋癡休息。啊!貪心停止了,瞋心停止了,癡心停止了。貪,你什麼也不要貪,世間所有的一切物質享受,一切一切都不要貪。瞋,也不要發脾氣,不要有脾氣,不要發火,把你們所有的脾氣都佈施出來。佈施給誰呢?佈施給我,佈施給師父。師父要大大的火,大大的脾氣,好令你們這些徒弟害怕;不然,師父像棉花似的,這麼軟軟的,那這些個徒弟就都不怕了。不怕,就都不修行;不修行,就是懶惰了。

以上是沙門「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這種種的意思。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供佛齋僧的緣由及功德

供佛齋僧是佛教的一種傳統,也是為了讓僧俗二眾有培養...

一位20歲出家僧人的心路歷程

和大部分同齡人比我是幸運的。幸運的是自己在童年聞到...

當代佛教的健康發展到底要靠什麼

如何面對傳統 作為今天的出家人,我覺得很不容易。首先...

真正修道人,不被物慾所牽

真正修道人不一定要在這個田地、資身用具上去預作策劃...

【推薦】佛教寺院養老——福鼎資國寺彌陀村安養院入住指南

1、彌陀村安養院的宗旨和緣起 資國寺住持賢志法師發起...

哪些人不可以出家呢

要想成為僧人,首先必須出家。是否任何人都可以出家呢...

在家也可以修行,為什麼還要出家

每聽人說大家學佛,世界上的人都沒有了,為什麼呢?大...

女眾到寺院,為何戒律中會有特別的戒法

問:女眾到寺院,律中會有特別的戒法,為什麼呢?女眾...

【大藏經】【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大藏經】【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誦戒儀式

...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

【大藏經】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斷際心要 河東裴休集並序 有大禪師。法諱希運。住洪州...

宣化上人:一切眾生都是佛教徒

南傳小乘的佛誕日和北傳大乘的佛誕日,有所不同,但無...

切記別在死物上用功夫

妄想是個假的,可是因為一個假的生出來了,很多假的跟...

宣化上人:淫慾火滅邪心除

天天至誠懇切念《大悲咒》,久而久之,淫慾心就消滅了...

宣化上人:傚法地藏菩薩的精神

何謂地藏菩薩?這位菩薩,猶如大地,含藏萬物。一切萬...

拿金斧頭的觀音菩薩

大悲咒的第62句叫做「摩囉那囉」,這句的意思是觀世音...

【佛學漫畫】《法華經》故事之三草二木喻

佛陀對待一切有情眾生,平等無二。正覺法雨普潤眾生,...

不要有不捨之心

世間的慾念有善惡兩種,心志清明、存有善念,就能看開...

教育兒女比送經書更重要

一位居士經常請經書送給別人。印光大師對她說:你有這...

省庵大師論發願的重要性

淨土宗九祖蕅益大師有言: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

如何敬佛敬法敬僧

三寶者,佛、法、僧也。其義甚廣,今唯舉其少分之義耳...

驕傲的孔雀

佛陀為了教導弟子去除貪、瞋、癡等習氣,製定僧團生活...

如何講法問難不離空義

問: 如何講法、問難不離空義? 惟賢長老答: 這個你...

念佛蒙佛護念,所以不會著魔,有這麼回事嗎

有人問省庵大師:參禪全靠己力,所以多易著魔。念佛則...

《觀無量壽佛經》第二觀:水觀

【經文】 次作水想。見水澄清,亦令明瞭,無分散意。既...

神通固然神奇,但智慧卻是涵蓋一切

有一次,釋迦牟尼佛為了考驗弟子們,對弟子們說:我現...

殺生可以致富,那是前世的福德因緣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告訴諸比丘們...

【佛教詞典】人天教

乃指世間教而言,即不說宗教解脫,而提倡受持五戒得生...

【佛教詞典】兼行六度品

指天台觀行五品中之第四品。法華經分別功德品就如來入...

【視頻】印光大師文鈔金句-示念佛之法

印光大師文鈔金句-示念佛之法

【視頻】慧普法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慧普法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