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見眾生臨終倒亂之苦,特為保任此事

大安法師  2017/03/0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佛見眾生臨終倒亂之苦,特為保任此事

蓋穢土自力修行,生死關頭,最難得力。無論頑修狂慧,懡[忄*羅]無功。即悟門深遠,操履潛確之人,倘分毫習氣未除,未免隨強偏墜。永明祖師所謂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此誠可寒心者也。初果昧於出胎,菩薩昏於隔陰。者裡豈容強作主宰,僥倖顢頇。唯有信願持名,仗他力故。佛慈悲願,定不唐捐。彌陀聖眾,現前慰導。故得無倒,自在往生。佛見眾生臨終倒亂之苦,特為保任此事。 —— 蕅益大師《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我們這些凡夫眾生到臨命終時,都是會顛倒的。就是神識離開的時候,瀕臨死亡,第六意識的主宰已經消失了,第八識的業力種子翻騰、翻滾的時候,所以在這個穢土靠自己的力量修行,到了這樣的生死關頭,是最難得力的,大修行人都很難保證如如不動。

所以,無論是只是有點事相上的修行,或者是空腹高心的狂慧,他到生死關頭都用不上了。別說一般的修行人,就是一生非常認真負責的,對自己的法身慧命非常認真的人,開悟了的人,持戒、禪定功夫用得非常綿密的人,到了臨命終時,如果你的習氣還沒有除掉,還都擺脫不了隨業力最重來輪轉的格局。

蕅益大師自己的親身經歷,他談五十六歲兩次大病,兩次大病之後他才感覺到平時參禪的功夫、閱教的功夫都用不上,唯有哭著念彌陀的名號,他平時還算真實用過功夫的人,尚且如此,更何況功夫還沒用到這個份上的人,該是怎麼樣?

所以了解這一點,我們才深刻的感恩阿彌陀佛臨終來接引的這個大願。靠通途的自力修行,真的就像永明延壽大師所說的「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十個人就有九個人會走錯路頭,中陰身的境界一現前,「瞥爾」,很快的就隨著最重的業力牽引,輪迴去了,這時候開悟的功夫都派不上用場了。所以為什麼談後生問題,五祖師戒禪師後生就是蘇東坡,草堂青禪師的後生就是曾魯公,真如喆禪師的後生成了一個亡國的皇帝等等,這都是大修行人,開悟者都是這個樣子。

你就是斷見惑的初果,在七次往返天上人間的時候,你出胎的時候都會昏昧,小菩薩出來也有隔陰之迷。在生死輪迴的過程當中,你是很難作主宰的。所以才襯托出淨土仰靠佛力的容易和必要。

唯有信願持名,全仗阿彌陀佛的願力故,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已經成就了,他臨命終時來接引,決定不會虛設。千江有水千江現,十方無量無邊的眾生,只要有一個眾生信願稱名,阿彌陀佛一定來接引,不會有分別心,說:「我來接引你,不接引他」,不是,都會來接引。這個接引對我們非常重要,阿彌陀佛、觀音、勢至聖眾現在前面的時候,來安慰我們、引導我們,所以我們心不顛倒,如入禪定,如如不動,不是自己自力修行的功夫,完全都是阿彌陀佛現前,佛光注照的結果,令我們自在的、安穩的往生。

這裡就提出一個問題,我們有時候很多人會提一個問題,包括最近也在提:臨命終時這一念一定要在阿彌陀佛上才能往生,如果沒有在阿彌陀佛上就不能往生。於是就談功夫,這就是又回到自力的功夫了,我一定要念念念,念到臨命終時,無論怎麼樣都是「阿彌陀佛」念頭出來。那麼,你能有這個功夫,當然我們讚歎,但問題是你沒有這個功夫能不能往生?如果碰到一個橫死,一個突發現象,這一念沒有出來,能不能往生?包括在睡夢當中去世了,能不能往生?這是一個大問題。

我對這個問題,曾經也以淨土問答的形式向大家給出了一個回答。我們從功夫上,要讚歎、要提倡,所以我們要求大家打佛七、百萬佛號閉關,乃至一天一萬、三萬佛號,都是讓我們千念萬念,把這往生的一念念成熟了,增上往生的品位,我們要提倡、要讚歎。但是,你不能有另外一個說法,臨終這一念沒有在阿彌陀佛上,是不是能往生,這是要辨識的。怎麼辨識?

你平時沒有信願稱名,臨終這一念又不在阿彌陀佛上,那絕對不能往生。這是沒有問題的。

但有一種情況,平時有信願稱名,臨命終時這一念沒有在阿彌陀佛上,能不能往生呢?應該肯定的回答,決定可以往生。為什麼?如果這個時候不能往生,那你把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救度眾生、臨終接引的願就放在了一個無用的地位,阿彌陀佛臨終接引願,是看到我們穢土自力修行,臨終生死關頭最難得力,才發這個願的,這個願就是要解決我們臨終的困難的,我們臨終是很難把握得住自己的,我們不知道臨終是怎麼死的,誰能保證臨終這一念就在阿彌陀佛上?如果一定要建立這麼一個觀念,我一輩子念佛都在恐懼不安裡面度過去了,不安心哪。如果阿彌陀佛在我們最需要幫忙的地方,他不能來幫忙,不慈悲,沒有能力幫忙,沒有威力,那阿彌陀佛會這樣嗎?他是大慈悲、大威德的一尊佛中之王啊!

所以,我們看到蕅益大師在這兒講的這個話,我們才放心。阿彌陀佛聖眾現前,安慰引導的時候,「故得無倒」,我們心不顛倒是來自阿彌陀佛那邊,是阿彌陀佛的加持,令我自在往生。阿彌陀佛是見到我們這些業力凡夫臨命終時迷惑、顛倒、散亂、業力沸騰的苦難,就特別發出臨終接引願,來保證我們往生這樁事情。也正因為有這樣的殊勝,所以釋迦牟尼佛才慇勤再三勸請我們發願往生。因為你只要發了願,就能感通彌陀的大願,阿彌陀佛就會現前幫我們解決往生過程當中的一切問題。

你說,是不是難信?但是,是不是感覺到兩土世尊慈悲到了極點。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推薦】這麼簡易的法門,為何你卻不修

龍樹菩薩對我們一代時教的判教,判為難行道和易行道。...

臨終時心裡除佛號外,不使有別的念頭

所有存款,為防養老者,亦須交與孫子。即田地契志等,...

福報大的人怎麼厭離娑婆

有些人厭離娑婆有困難,為什麼他對於厭離娑婆有困難?...

幾則有關往生征驗的蓮宗故事

這次我要講的專題是《蓮宗故事》。首先講清朝彭二林(...

念佛功夫與往生的關係

一、念佛功夫與往生的關係: 阿彌陀經,所說簡略。然生...

五種因緣加持往生者不退轉

有人就問,我們都是業力凡夫,具足見惑思惑了,常常起...

現在雖很強健,但要做死了想

現在雖很強健,就要做就要死了想。 那個意思是,雖然咱...

《持經利益隨心論》白話譯

(印光大師著 圓濤法師白話譯) 【原文】 大覺世尊,所說...

【大藏經】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爾時喜王...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

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

【大藏經】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

【推薦】出家沙彌淨人須知

這個時代大家能發大心出家,說明具有多生多劫的佛緣和...

臨產助念可護佑產婦母子平安

女人難產是有原因的。要麼是跟這個所生的兒女有怨,所...

跟眾生結淨土緣

佛在世的時候有這麼一樁事情,有一個國家的眾生很難教...

大安法師:修苦行和往生沒有直接關係

修苦行和往生沒有直接關係,但有間接關係,這是因為往...

【佛學漫畫】靈峰蕅益大師

靈峰蕅益大師...

深積善緣,普勸往生

對一切眾生跟我們有恩德的,哪怕是給過我們吃一頓飯的...

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緣

當佛陀在波羅奈國鹿野苑弘法教化時,梵摩達王的妻子懷...

五度無般若,不能究竟到彼岸

六度者,菩薩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要法也。然五度如盲...

優波笈多尊者度生的因緣

釋迦牟尼佛在將要入涅槃時,化導並降伏了阿波羅囉龍王...

未成佛前先結人緣

【後復載一僧,博通經論,所至無所遇。乃諮嗟嘆息。傍...

不要貪戀世間生滅的福報

過去,波斯匿王每次到祇洹精舍聆聽佛陀開示時,必先脫...

抄經的十大功德利益

一、古以寫經增福延壽 抄經,古稱寫經,即書寫佛教經典...

聖嚴法師《請客不小氣也不浪費》

中國人很怕被別人批評為小氣,總希望讓別人覺得自己很...

神變月的由來

農曆大年初一到十五是中國人的大過年。在佛教的歷史中...

南懷瑾揭秘財富的去向

人生的目標,有錢只為飲食男女嗎?你們都知道范仲淹,...

富有的懲罰

有一隻血統純良的狼犬,年輕的時候,長得英挺雄勁,深...

【佛教詞典】忘牛存人

為十牛圖之第七圖所表示之境界。十牛圖乃宋代廓庵師遠...

【佛教詞典】九股杵

(物名)金剛杵上下之頭九分者。微妙漫拏羅經曰:若復...

【視頻】《清淨毗尼方廣經》聆志居士念誦

《清淨毗尼方廣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晚課蒙山施食(深圳弘法寺)

晚課蒙山施食(深圳弘法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