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熏聞離塵,色所不劫

淨界法師  2021/09/08  大字體  護眼色

熏聞離塵,色所不劫

別明三毒無畏。

這一段等於是說明十四種無所畏的功德,其中的三種就是遠離三毒,貪、瞋、癡的三毒,使令我們內心面對三毒的時候能夠無所怖畏。這個是修習觀音菩薩法門產生的效果。我們看經文。

九者,熏聞離塵,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淫眾生,遠離貪慾。

這以下的經文,在古德的註解當中,都是分成自行跟化他這兩段來說明。在自行這一部分,又分成了體性跟作用。

「熏聞離塵」,這是自行這一部分的體性。熏聞,就是我們依止反聞照性的功夫,能夠成就離塵,脫離這一切色塵的繫縛。也就是說,熏聞是一種因地的修學,離塵是一個果地上的功德。「熏聞離塵」,就是指我們在修觀音法門當中所證得的理性,能夠脫離這一切的六塵障礙,發明我們一念的清淨本性。這是講到我們在自修方面所證得的理性。

那麼它有什麼妙用呢?「色所不劫。」這個色指的是一切六塵的境界。當我們功夫成就以後,六塵就不再劫奪我們心中的功德,這是色所不劫。

這個包括體,包括用,都是一種自行的功德。這以下我們看化他的功德。

觀世音菩薩有這樣的自行功德,它有什麼作用呢?「能令一切多淫眾生,遠離貪慾。」所以它能夠使令我們這種多淫的眾生遠離貪慾。這個「多淫」,蕅益大師的意思,不是指男女的這一部分而已,是包括對一切六塵的貪愛都叫作淫。

一切貪愛,當然都是以攀緣心為本。我們既然不隨外在的六塵所轉,開始反聞聞自性的時候,當然這一切的貪愛的煩惱自然消失掉。這是觀音菩薩法門產生的第一個內心的功德。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大悲咒修法簡規

一、祈請 頂禮十方常住三寶(上香後三拜) 二、懺悔 往...

阿彌陀佛涅槃後將去哪裡

問: 未來際觀音菩薩接阿彌陀佛的班,阿彌陀佛將去哪...

印光大師:禮念觀世音菩薩求子疏

◎求子疏 伏以觀音大士,誓願洪深,法界有情,等蒙攝...

觀世音菩薩祝聖儀軌

觀音菩薩是大乘佛教中大眾最熟知的菩薩之一,我國幾乎...

脫離滔滔苦海愛河,免除輪迴之苦

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普門品》 這是說...

解生死無常,不被境界所轉

在《法句經》裡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曾經有一個比丘出家...

那是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啊

我從小生長在佛教家庭,外婆和母親都篤信佛教,誠心地...

觀音聖號功德無量,命終也能往生淨土

觀世音菩薩聖號功德 《楞嚴經》: 觀世音菩薩云:由我...

【大藏經】大寶積經

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

【大藏經】浴佛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

【大藏經】【註音版】八大人覺經

八大人覺經...

【大藏經】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

【推薦】清明時節該如何祭祀祖先

清明時節,國人有追終慎遠、感恩祖先的傳統,但大多數...

修悟的下手處

大約末法修行人多,得真實受用者少。費力者多,得力者...

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楞嚴經》中念佛圓通章中說:若諸眾生,憶佛念佛,現...

修行人不可耽樂睡眠

若菩薩,懶惰懈怠,耽樂睡眠,若非時,不知量,是名為...

若能成就此七法,魔王便無法乘虛侵擾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之時,一日,對比丘眾開...

福報修到了,工作待遇自然就來了

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

學會自我剖析虛榮

學會自我剖析虛榮,把我們的短處及時收攏在自我檢驗的...

學佛入門以受三皈依為根本

1、皈依三寶的意義:學佛必從受三皈 依起,三皈依是皈...

向佛陀學習

釋迦牟尼佛陀為什麼有那樣超人的成就,而成為世界史上...

聖嚴法師《不上進的藉口》

許多人誤解不執著的真義,把它當成不上進的藉口,人家...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該如何理解

問: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

流水下山非有意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雲歸洞本無心。人生若得如雲水,鐵...

人的冤親債主是怎麼來的

問: 請問,人的冤親債主是怎麼來的? 大安法師答:...

在十月懷胎中,為胎兒增福改業

胎教是非常重要的,而往往被忽視。從佛教的觀點來看,...

夢參老和尚說「夢」

緣起 今天潘居士要我跟大家講講,講講我的歷史,說什麼...

慧律法師《你儂我儂,障礙修行》

我們之所以會在六道輪迴、生死痛苦,完全是「自作自受...

【佛教詞典】離僻彰中支

【離僻彰中支】 唯識宗所依經論的『十支論』之一,即《...

【佛教詞典】隨煩惱中互不相應者

【隨煩惱中互不相應者】 p1373 瑜伽五十八卷八頁云:復...

【視頻】護生卡通:水族的報恩

護生卡通:水族的報恩

【視頻】慧律法師《眼根的四個層面》

慧律法師《眼根的四個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