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眾生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蕅益大師  2020/12/15  大字體  護眼色

眾生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嘗讀十六觀經云。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眾生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噫。此真念佛三昧之秘要也。蓋言作佛。不言是佛。則謂佛非固有。何異權乘。但言是佛。不言作佛。則謂佛非修證。何殊魔外。

故大佛頂經。發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隨所緣出。夫知其本因。則十界無不即心而是。謂佛界非心是乎。隨所緣出。則十界無不由心而作。謂佛界非心作乎。予己已。

晤千里鄭老居士見所繪聖像。微細精妙巧逾天工。恍悟心作心是之旨。長公完德。尤窮工極致。完德久參念佛是誰公案。予謂苟信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語。而更參誰字。可令人捧腹大笑。

大集經偈云。若人但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至心想像見佛時。即是不生不滅法。

大勢至法王子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永明禪師云。一念相應一念佛。一日相應一日佛。

壽昌禪師云。念佛心。即是佛。夫何疑哉。夫何疑哉。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勸進行者的四種功德利益

你勸勉他人修淨土,有個前提,你必須自己有堅定不移的...

最好的懺悔方法是至誠念佛

在懺悔法裡面它有作法懺,有取相懺,有實相懺。那麼最...

家庭助念,讓姥姥那朵蓮華盛開

二零一五年的春天,敬愛的姥爺逝去了。在四十九天內,...

印光大師臨終助念的解讀

臨終念佛不可怕死,也不能求病好  況求生西方者,不可...

為什麼一定要念佛呢

佛法的最要問題,就是了生死。若論了生死這樁大事,很...

【推薦】相同的肺病,不同的境遇

我的俗家四老中,有兩位是因肺癌去世的,前後僅相差兩...

執著金台來接引可往生否

問: 若有眾生執著佛持金台蓮花來接引,此眾生可往生...

往生大事,敗在懈怠

當你的懈怠放逸佔了上風的時候,他的整個身心狀態,這...

「布施妻兒和頭目腦髓」是怎麼回事

問: 請問師父,佛經中提到的布施妻兒和頭目腦髓是怎麼...

天天都在等福報,那你永遠是苦難者

為什麼說諸菩薩不受福德呢?要知道,諸菩薩眾是自覺覺...

念佛人一天的修行

人的愛好、秉性、工作、家庭等千差萬別,所立功課不應...

正物須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

正物須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 若離世間證菩提,怎見如...

運動員學佛吃素體力跟不上怎麼辦

問: 請問法師,運動員學佛吃素體力跟不上怎麼辦? 大...

祖師與你有什麼冤仇

中國禪宗初祖達摩祖師的墳墓,在今河南省熊耳山的吳坡...

聖嚴法師《出家人的孝道與責任》

許多父母認為子女出家,比往生還令人難以接受。他們寧...

水喻成功人生的三種境界

一位年輕的商人被搭檔出賣,人財兩空,痛不欲生,決定...

【推薦】破除淫慾衝動的方便法門

世間一切苦惱,都由愛慾而起。世間凡夫無法斷除愛慾之...

一億村的故事

以前有個名為一億村的地方,擁有一億元財富的人,才有...

看著是幸福,其實是災禍

為什麼要受苦?我們招感來的。為什麼招感苦?因為沒有...

去除體內濕氣的十八法

人體的病來源於身體內的濕氣 一、濕氣:萬惡之邪 現在...

依止無明煩惱來修學,都不能成就聖道

我們對於因緣所生法,在《楞嚴經》講到兩種根本:一個...

老僧坐一日,勝過千年忙

晚年的大安禪師終日端坐,不言不語,無所事事。大家在...

【佛教詞典】受戒給牒

(儀式)謂出家受戒者由官給與其度牒也。稽古略三曰:...

【佛教詞典】行海金山誌略

凡四卷。明末清初僧行海(1609~1683)撰。又稱金山龍...

【視頻】淨慧法師《心境俱專,不記不憶》

淨慧法師《心境俱專,不記不憶》

【視頻】佛教名山海天佛國普陀山

佛教名山海天佛國普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