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凡夫最大的毛病,就是認為身心世界是真實的

淨界法師  2020/11/2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凡夫最大的毛病,就是認為身心世界是真實的

每一個人的色身,他的感受、想,他的取向--行--造作,識--了別,每一個人的生命的色心的活動狀態,不會完全一樣,這一切的法,叫一切諸法。我們剛開始,先不要管別人的五蘊,你就管你現前的五蘊。你怎麼去觀察你現在的身心世界呢?你是一個人的果報,人的思想,你觀察你的身心世界,因緣空無主,這個因緣這句話很重要!

我們在修觀的時候,這個一切法因緣生,這句話當然是龍樹菩薩的根本思想,智者大師在修觀的時候,他引用很多龍樹菩薩的思想,就是因緣觀,因緣性空。佛法說一切法的存在是因緣有,因緣而有,我們凡夫對一切身心世界的存在認為是自性有。

就是說,在佛法的觀念當中,我們凡夫最大最大的毛病,我們認為我們這個身心的生命體是真實的,這件事情非常嚴重。我們認為我們的生命體是真實有,是真實有就不能有變化,我現在是這樣的狀態,我明年也是這樣的狀態,我三十年後也應該是這樣的狀態,因為我的生命是真實有。

那麼,只要我的身心有變化,我就會痛苦,乃至於我有癌症,我就不能接受,因為我的身心世界是真實有,怎麼會有變化呢?有變化,我們會認為不正常。所以我們凡夫會起很多很多的煩惱。

在佛法思想的解釋,他怎麼會起煩惱?一個人好端端的誰會起煩惱呢?就是我們會認為,我們的身心世界是真實有,有一個真實的自我,這件事情非常嚴重。這樣子的想法,是我們個人的一廂情願的想法。但事實上我們的身心世界,佛陀否定了自性有,佛陀說,我們的身心世界是因緣有,這個因緣主要就是業力。

說你今生是個男人,你用男人的相貌,男人的思想在過你這一生,當然男人有男人的思想,男人是以事業為重嘛,你這個工作就是為了家庭,養家餬口,創造你的事業。你死掉以後,你沒有到天上去,也沒有到三惡道去,你變成一個女人,你變成一個女人的相貌,女人的思想,女人有女人的思想,照顧家庭,相夫教子。

你的身心從今生到來生起了那麼大的變化,不管色身的外表,不管內在的思想,完全不同,這怎麼回事呢?就是因緣有,就是業力,你今生所造的業力,不斷的薰習你這一念心識,你這一念的心識就變現了這樣的果報出現。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說著蓮邦雨淚垂,閻浮苦處實堪悲

徹悟大師曾經寫過一個偈子,這個偈子前面兩句是:說著...

慈舟法師: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此苦海甚深無底,廣闊無涯。因摸...

嗚呼!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釋迦牟尼佛(前565前486)發現了人生規律緣起性空而因...

生活優越為什麼仍會悲觀

問: 很多人生活優越,為什麼仍會悲觀? 濟群法師答:...

遇到的處境常讓我對念佛感到灰心

問: 我皈依佛法已經十多年了,事事不如意,倒霉透了,...

宣化上人:脾氣是障道的因緣

對任何人不可以發脾氣,不但在外邊沒有脾氣,就是在內...

玄奘法師靠什麼走出了莫賀延磧

玄奘法師辭別烽火台的守將,一個人走向莫賀延磧,長八...

把人生的順逆因緣,當做成就自己的一種方便

若知自性是眾生,故願度脫,自性是佛道,故願成就。 這...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q)樹給(jǐ)孤獨園。與...

【大藏經】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三十三天...

【大藏經】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大藏經】吉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祗陀園給孤獨精舍。時已深夜...

女眾夏天到寺院不能不知道的事

寧攪千江水,不動道人心;夏天到了請收起您的性感。 進...

如何替眾生做善事,讓他們從三惡道往生到三善道

問: 感恩師父的開示。如何替十方眾生做善事,他們才能...

南亭和尚《地藏菩薩本跡因緣》

各位聽眾!農曆的七月,月大三十,月小二十九。這七月...

什麼是「定業」與「不定業」

這個定業跟不定業是說什麼呢?前面我們講這個業有兩種...

參禪一定要有長遠心

現在我想談談參禪的目的和參禪的方法。六祖慧能大師道...

現在雖很強健,但要做死了想

現在雖很強健,就要做就要死了想。 那個意思是,雖然咱...

怎樣才算具足了信願

問: 請師父慈悲開示,怎樣才算具足了信願? 宏海法師...

多欲的過失

《大智度論》當中,有一個小故事,說明多欲的過失。 這...

感恩無需等待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句古話漸漸成了時...

最初的時候,一定要堅定信心

如果你沒有堅定的信心,懷疑,你什麼也入不了。如果你...

慧律法師《荒漠甘泉》(義工大會開示法語)

真正的體貼,是不使對方難堪的。 憤怒的人,只張開嘴...

每天我們可能都跟佛陀擦肩而過

我很喜歡提一個故事,一個我們在印度朝聖的時候所發生...

平等的智慧

很久以前,在日本有一位身份崇高的老先生,他是某地方...

十不善業所招感的惡業果報

第一、以殺生業會感得壽量短促,多諸疾病。譬如人間有...

禮佛的一剎那間,十大願王都具足了

十大願,是總說的。我們昨天跟大家講的是總相;十願裡...

蜾蠃祝兒終肖父,蛣蜣丸糞亦遺塵

蜾蠃祝兒終肖父,蛣蜣丸糞亦遺塵 這樁事情就用了兩個比...

【佛教詞典】戒羸

(術語)戒體之勢用羸劣也。比丘等受得戒法,無力嚴守...

【佛教詞典】謗菩薩藏戒

【謗菩薩藏戒】 p1406 瑜伽四十一卷十三頁云:若諸菩薩...

【視頻】在家居士搭縵衣教學

在家居士搭縵衣教學

【視頻】宏海法師《普陀山的故事-誰是高僧》

宏海法師《普陀山的故事-誰是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