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多欲的過失

淨界法師  2019/06/2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多欲的過失

《大智度論》當中,有一個小故事,說明多欲的過失。

這個故事是說,有一個工人,他是為國王整理花園的,這天早上他來到這個花園的樹下,發現有一個特殊的水果在地上,這個水果不但形狀特別的漂亮,味道也特別的香,這個工人看到以後,要把它撿起來。

他內心想,這個水果很特別,我自己還捨不得吃,我每天來這個地方工作的時候,經過門口的地方那個侍衛經常的刁難我,他就想把那個水果供養那個侍衛,希望那個侍衛對他好一點。那個侍衛拿到這個水果的時候,看這個水果特別的香,他自己捨不得吃,他想侍奉國王的太監,平常對我很不客氣,他就把這個水果供養給太監,想要巴結這個太監。

太監得到這個水果以後,自己也是捨不得用,就把水果供養給皇后,皇后也捨不得吃,就把水果供養給國王,當然國王是大福報,大自在的境界,他拿到以後,一下子就把這個水果吃掉了。

當然一個人的慾望是不容易滿足的,他吃了以後,感覺到,哎呀,這個水果的味道特別的香美,他就問皇后說,你這個水果是哪裡來的呢?輾轉的問,原來是整理花園的工人撿到的,國王就派人把這個工人找過來說,我命令你,明天要幫我找一個跟這個一模一樣的水果來,否則,我就要處罰你。

工人沒辦法,就回到原來的地方找找看,他到了那個地方,往樹上一看,原來這樹上有個很大的鳥巢,他就想辦法爬上去看,爬上去以後看到這個鳥巢裡面,還有一顆一模一樣的水果,原來這個是母鳥從遠方采過來,要給它的小鳥吃的,小鳥還沒吃,工人看了很高興,就把那個水果拿下來供養給國王。國王吃了以後,就要求工人,你明天再給我送一顆來,工人沒辦法,第三天只好又去找,又爬到樹上,又把這個水果給偷過來。

這個水果是母鳥從很遠的地方叼過來的,它本來是要餵給它的小鳥吃的,它一看連續好幾天都被偷走,它就生起了嗔恨心,結果,有一天他就到其他地方去找到一個跟原來那個水果外表一模一樣,但是實際上是有毒性的水果,就放在它的鳥巢裡,工人不知道,國王要他去找,最後把它拿過來,送給國王吃,結果國王吃下去以後,就被毒死了。

所以這個就是非分之想。這個故事就是說,身為一個國王,你有你應該得到的資具,但是你不能滿足,就多欲,想要追求不應該得到的東西,結果你不但沒有得到安樂,反而把你原來的快樂也破壞了。

所以,我們要是看看戒律,大家學這個聲聞戒,聲聞戒裡面告訴我們,一個比丘或者沙彌,應該要減低貪慾。但是我們雖然是一個出家人,你說你完全沒有慾望,事實上也不可能。那我們就是怎麼樣呢?剛開始就是先「少欲知足」。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一朵可以辨別是人還是鬼的紅花

如滿禪師的王姓朋友逝世了,他就去為朋友誦經超度。一...

看著是幸福,其實是災禍

為什麼要受苦?我們招感來的。為什麼招感苦?因為沒有...

諸苦所因,貪慾為本

在劫初時期,世界將要形成之時,福報將盡的光音天天人...

心淡如水福自多

人世間的物質財富是非常有限的;然而,人對物質財富擁...

切莫想要陞官發財

汝之窮妄想,打得很光明宏大。而不知其皆是向下走,不...

如何平衡生存與金錢的關係呢

問: 師父,都說追求金錢就是慾望,但世間的生存我們...

嘴裡不談錢,未必是真正的清高

大廉不嗛,這個廉就是廉潔了。我們這個文化裡,標榜人...

參禪人的一念之差

我以前跟諦閑老法師學教,在他那裡參學。聽諦閑老法師...

【大藏經】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qi)梵(fn)游化諸國,至廣嚴城,...

【大藏經】【註音版】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

【大藏經】【註音版】大悲咒修持儀軌

大悲咒修持儀軌...

【大藏經】【註音版】佛前上供儀

出自弘化社《日誦經咒簡要科儀》...

刻薄不賺錢,忠厚不折本

現在很多人認為誠實就是吃虧。其實,一個人如果失去了...

念佛誦經得菩薩慈護延壽

我從1992年夏季開始誦《地藏菩薩本願經》,那時剛剛學...

最高尚的事情

很久以前,有一位年老的國王,他決定不久之後就將王位...

虛雲老和尚拒絕女色誘惑的故事

一個人想了生死,想把功夫用上,第一,先培福,先做苦...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怎樣達到無生境界

大家知道,我們講《金剛經》,《金剛經》教我們做什麼...

志公禪師勸世歌

南來北往走西東。看得浮生總是空。 天也空。地也空。...

孝道是什麼,該如何弘揚孝道

問: 現在弘揚《弟子規》的朋友們也經常宣揚《二十四...

彌勒菩薩的樂觀精神

寬卻肚皮需忍辱,豁開心地任從他。若逢知己需依分,縱...

【推薦】機深禍深,量大福大

古人說機深禍深,量大福大,勸誡世人要有一顆寬容之心...

聖一老和尚八關齋戒開示

光陰迅速,人命無常,萬物皆變異,佛教認為萬物都是無...

臨終助念家屬須知

一、病者靜聽佛號,實為至善之事,大命未盡,可以卻病...

破除滅結,圓破識陰

丑五、圓破識陰超命濁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

天人丈夫眾,恭敬繞瞻仰

天人丈夫眾,恭敬繞瞻仰。此二句,名莊嚴主功德成就。...

誆騙同伴的鳥兒

佛陀的僧團中有一群比丘尼,其中有位年輕的比丘尼,他...

造惡與造善之間的不同反應

有一個人當小偷,過了不久。他看上去賊頭賊眼、賊腳賊...

念佛一法對在家人最為親切

念佛一法,乃背塵合覺,返本歸元之第一妙法。於在家人...

【佛教詞典】圓頂

(一)又稱圓顱。即完成剃髮而呈現出家人之形相。此為象...

【佛教詞典】五篇

為戒律之大科。又作五犯、五犯聚、五眾罪、五種制。即...

【視頻】文佛教的先覺者——淨良長老圓寂週年追思紀念回顧

文佛教的先覺者——淨良長老圓寂週年追思紀念回顧

【視頻】大安法師《學佛後為何會顯得孤獨》

大安法師《學佛後為何會顯得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