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念經時的妄想和昏沉,該如何去對治

夢參老和尚  2019/07/0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念經時的妄想和昏沉,該如何去對治

很多道友說我念經的時候妄想很多。你若是念念經不知道到哪兒去了,有時不修行、不打坐、不坐禪、不思議修,好像還滿精神的,打妄想精神滿有勁,;一坐下修行了,勁頭沒有了,昏沉來了。

一個是昏沉,一個是掉舉,這兩種障礙非常的嚴重。那你對治它的方法呢?一定有方法對治它。你沒有?沒有。你從佛教導你的經論上面去學吧!學了,不就有了嘛!

所以顯示你怎麼樣修習定、怎麼樣修習慧。你修習定、修習慧,也是成就你的信心一個緣,它只能助成。同時你還得認得,你得鼓勵自己。怎麼個鼓勵的方法呢? 你說我沒信佛,我知道什麼叫妄想嗎?一天你生活在妄想當中了,要是你沒學佛法的時候,很睏,反正沒什麼事,你就倒下睡覺去了,困了就睡吧!不更好嘛?

而修行了之後,你因此才認識到它變成兩個了,一個變成兩個。一個能對治,有了對治它的心了。認識念經念得很散亂,胡思亂想是不對的,你認識這是個錯誤。就是認識錯誤的這個認識的心很正確,這就說明你有功力了,不是沒功力,你能認識散亂,認識散亂之後,你就不被散亂轉了。

例如念經打妄想,沒關係,收回來就是了,再重新念。好比這段經文你打妄想,你重頭再念。例如我們現在這個執事的師父們,每個包包裡放個大哥大,你正在那念經,那大哥大呱呱呱呱盡叫,你是聽啊?我現在正在念經呢!不聽啊?知道是什麼事呢?還是聽吧。

聽可是聽,這個經得重頭念,那你這個不算事了;我若是打完電話再來念,那不行,接著念不行。說明妄心很重,妄心很重這段經就白念了,盡打妄想了,怎麼辦?重頭再念,這是自己罰自己。經過這樣三兩次,妄想它漸漸就少了。懂得不?

還有昏沉,你自己也想對治的辦法。好比這念經,念經,一邊昏沉了,你大聲喊幾聲,這是自己跟自己。大眾在一塊那可不行,你打別人閑岔。你自己念經時候,叫你自己的名字,「夢參,你不要打瞌睡,打瞌睡要下地獄的」,還要生起恐怖想,你說個三兩遍,那個瞌睡就沒有了,就讓你把它攆跑了。

你自己得想很多的方法。修行,除了佛教導我們的方法之外,你自己也得生善巧方法。

或是你打坐時候,腰杆很痛,你沒法打下去了。你怎麼辦?你要運動運動。我們學定的時候,打坐的時候,還要事先得學習,得找個好老師,怎樣你運動身心。你先得調,調身;調身完了,得調你的氣息;等氣息都通暢了,都沒障礙了,完了才調心;調心,不落散亂、不淪昏沉;完了這才提起正念,才修正式的功夫。不是你想坐了,就到那一坐,你絕對坐不好的,你還怎麼能入定?所以再修習止觀。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夢參老和尚文章列表

淨界法師:唯識學對於妄想的兩種分類

第六意識在受用外境時,包括了受用跟想像,也就是受用...

世話、戲論、憒鬧的二十種過失

《大寶積經》云:菩薩應捨憒鬧樂於寂靜,捨諸世話觀於...

人生無所求時,心性就要報答你

一個人要內觀,一定要先把向外攀緣的心切斷,莫向外求...

全世界只有一個人會傷害你

全世界沒有一個人能夠傷害你,只有一個人會傷害你,是...

用什麼簡單方法處理24小時的妄想

問: 平常我念佛可能只有兩個小時,我不可能一直念佛...

判斷「生滅心」與「不生滅心」的方法

這一段是講到我們凡夫的現前一念心識,這個真妄不二的...

如何判斷妄想是善是惡

問: 請問法師,既然我們都是妄想妄念,我怎麼知道哪...

誦經時如何隨文入觀

問: 法師,誦經的時候是隨文入觀,還是就一字一字地往...

【大藏經】阿閦佛國經

阿閦佛國經卷上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

【大藏經】【註音版】金光明懺齋天法儀

金光明懺齋天法儀...

【大藏經】佛說長阿含經

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

【大藏經】【註音版】地藏菩薩本願經

根據弘化社《地藏菩薩本願經》流通本印本校對註音。...

地藏菩薩的淨土在哪裡

【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與八十百千那庾多頻跋羅菩薩。...

逆境是當頭棒,順境叫腦後針

古來人跟我們這樣講的:順境,你可要注意了,這很危險...

「惡知識」都有哪一些

這個惡知識再解釋一下子。在其他的經論上講,惡知識有...

夢參老和尚:想修禪,怎麼入定?

今天有個小道友,勞動的,她突然間看到我,看看左右沒...

邪淫念頭難以降伏,該怎麼樣解決呢

問: 師父,在家居士粗的邪淫容易戒除,意念上的邪念...

聖嚴法師:身殘心不殘

身體障礙有不同的等級、類別,造成障礙的原因也各有不...

菩薩如何成就利他菩提心

由施波羅蜜多故,於諸有情能正攝受。 由戒波羅蜜多故,...

釋迦牟尼佛的婚姻家庭

1、佛陀與父親淨飯王 《菩薩睒子經》云:人有父母,不...

聖嚴法師《找到生命的價值》

經常有人向我訴苦,說他們自己這一生好像是白活了!不...

【推薦】第三世怨的結果

淨土宗祖師告訴我們,如果一個修行人沒有對淨土法門產...

昌聖法師談人生的四種境界

人有四種境界: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階段;二是...

佛經中有些與世間常識相違,該如何斷疑生信

問: 弟子讀《長阿含經》前三分皆歡喜生信,嘆未曾有...

菩薩戒從天竺傳入中土的故事

梵網菩薩戒號稱千佛大戒,我們再珍視都不為過。而如果...

付出之後才能有回報

有一位智者曾經對我說:凡事如果能放下自我,站在別人...

一切諸相都從心所造,都是虛幻的

「一念」之道,就是佛經裡所說的:「心生種種法生,心...

人生要經營的是你的「內心」

楞嚴經把生命分成二個根本:一個是生死輪迴的根本,就...

【佛教詞典】上首

梵語 pramukha,巴利語 pamukha。(一)即大眾之中位居最...

【佛教詞典】珍寶

(物名)金銀珠玉之類。法華經信解品曰:無量珍寶不求...

【視頻】大安法師《淨土法門的修行關鍵--發願》

大安法師《淨土法門的修行關鍵--發願》

【視頻】本性法師《萬裡禪空》

本性法師《萬裡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