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我們為什麼會沒有安全感

明一法師  2012/05/10  大字體  護眼色

去年寫過一篇關於安全感的問提,在和很多的居士交流中發現很多人沒有安全感,現代的社會安全感實在是一個大問題,結合自己最近看的經典再和大家聊聊安全感。

我們為什麼會沒有安全感?!因為我們不能夠把握自己!我們只能去向外去追求,或者追求金錢或追求者地位,希望這些能夠為自己建立一點安全感。但往往事與願違,我們在爭名奪利的時候,必然會有所付出。從而得到這些東西以後,反而我們有更多的不安全感。從這裡看到我們還是要在信仰、因果、良心、道德上下功夫。在信仰、因果、良心、道德的基礎上去取得地位和金錢,同時還要認識到地位和金錢是無常法,隨時可以失去。最好的辦法還是把握自己,向自己的內心去追求,這樣才能真正地有安全感。

我們知道我們無始以來做了很多好的壞的,不好不壞的事情,這些事情組成了我們將來命運的因。那麼我們將來會有什麼樣的果報呢(命運)?那就要看我們對過去所種的那個因施加條件(緣)。按照因果的規律,現在做好事就是對以前好的因施加條件,從而得到好的命運。現在做壞事就是對過去壞的因施加條件,得到壞的命運。那麼我們只要從現在開始不斷地做好事,杜絕做壞事那麼我們就會有一個很好的結果。但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往往看到某某做好事可是沒有好報之類的情況。這是為什麼呢?我認為這是我們的覺悟不夠,我們的智慧不夠,我們只看到事物的表面,沒有看到事物的更深層的內容。我們不是當事人我們對當事人的認識更是少的可憐,而我們卻妄想對他的結果得出結論,那不是大錯特錯了嗎!?那麼有人會說我一直在做好事了,可是我為什麼還是壞運連連呢?那麼我會告訴你,你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就已經是在做不好的事情了——怨天尤人本來就是一件壞事。因為我們無始以來流浪生死,為了自己的利益做壞事情已經到了習慣成自然的地步,我們真的是隨時隨地身體在胡作非為,嘴巴在胡說八道,思想在胡思亂想。我們做十惡簡直就是隨手就來,成了我們的下意識的本能了。所以我們要想有好的結果,要想有安全感就要從行十善開始。十善就身三(不殺、不盜、不淫)口四(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意三(不貪、不嗔、不癡)。我們如何把自己做壞事的本能改成做好事,那就要靠修行。大家知道的修行就是要去掉自己的毛病,所以這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因為這是一場最終以自己失敗為結果的戰爭,你只有打敗了自己才能改變自己。這是事項上的解脫,用善法來解脫自己。

其實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觀空,也就是智慧的解脫。我們出生了,就會伴隨著死亡,所謂有生就有死。事物總是有成、住、壞、滅的過程,當我們了解了這些的自然規律並去適應它的時候,我們就佔領了主動權。我們可以對將要面臨的老死做好準備,也就是修行到主動權的資糧。其實無常無時不在伴隨著我們,各種各樣的魔鬼隨時準備對我們下手。我們只有拿起佛法的寶鏡,把這些無常與惡魔照穿。那麼我們就佔領了主動權,我們就會隨心自在地面對無常與惡魔;就不會對生老病死提心掉膽。我們就不會有不安全感。你要是能認識到畢竟空,知道事物的根本規律,超出世俗的一切,那你就可以什麼也不要做,整天在禪定的狀態裡面。連好啊壞啊全部沒有,生活在現實的涅槃境界裡面。但能做到這樣的人畢竟少之又少。這也就是阿羅漢的慧解脫境界。具體來講佛陀還告訴我們出世間的方法:三十七道品中,其中有八正道(正見、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方便、正念、正定)是我們護航寶艦。而小到「無病最利,知足最富,有信最友,無為最安」等等處世態度則都是我們生活中的指路明燈。還有禪者的心態——禪心三無:「過去無悔,現在無怨,將來無憂」。在這裡我特別強調一下無為。無為不是什麼都不做了,不為了,而是認真去面對一切,加倍努力地去做,然而對結果卻不關注,也就是我們常常能聽到的「只問耕耘不問收穫」。這樣你做起事情來就會精力旺盛,而且不會感覺勞累。因為你已經超脫,這樣你還有什麼可以擔心害怕呢?無為實際上也是我們出家人做事情的標準,我們天天行的就是無為道,做的是無為事。

我們在做不到慧解脫的時候,就要想辦法做到事項上的解脫。那就是要修行,按照佛經裡面告訴我們的方法去修行,在佛經裡,佛陀講來講去都是要我們行十善,因為行善你對結果不負責任的話,別人可能會同意。而你做了惡後你要是不負責任就不可以,因為別人要你對自己所做的惡的結果負責。就像給你獎勵你可以不要,反過來要是抓你進監獄你不能說我不去就完事了。所以這是最最有把握的處理問題的方法。所以我們為了保險起見還是時時刻刻守五戒行十善的好,這樣才最有把握自己不會墮落,也就不會產生不安全感了。

希望大家在我們這個痛苦的娑婆世界裡時時刻刻把握自己,珍惜難得的人生機會行善、行無為法。不但自己能夠解脫,同時還能幫助別人得到解脫。讓大家都得到安全感!

阿彌陀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有沒有享受的命?

生命時刻充滿無常。我有個朋友,剛剛發布他升職的消息...

生命被殺時,那種恐懼是沒辦法形容的

我們有一次放生,在放生法會結束的時候,發現有一隻小...

出現不好的逆境,不要恐懼也不要瞋怒

在修行過程中都是凡夫,對一些事情一些人冷漠沒有熱情...

【推薦】減少壓力的辦法

恐懼感的來源 人往往因為沒有清楚認識自己而不能相信自...

隨順世緣遠離得失

我們禪修要有信心,不要被表面的平凡所迷惑,因為禪就...

如何擺脫死亡的恐懼

我在東林寺接待一些居士,包括一些社會人士,都是來問...

很恐懼死亡,該怎麼辦

問: 妹妹身體不好,總恐懼死亡怎麼辦?為什麼她放不...

如何突破死亡的恐懼

問: 很多癌症的病人都是被病症的恐懼所嚇死的。請問...

《法音》雜誌專訪界詮法師

(原載於《法音》雜誌2002年第11期) 界詮法師,1959...

容通法師:妙法蓮華經玄義

各位同修,請跟我一起合掌,跟著我念: 南無本師釋迦牟...

誦經的六個訣竅

凡是佛教徒都知道誦經,大部分的佛教徒都會誦一些經典...

一個開悟的人,他有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這個圓成實是什麼因緣安立的呢?當我們修習我空觀、法...

分毫不差因果賬

佛教提出四根本戒,若是犯了四根本戒,無論出家在家都...

你心裡的苦惱和困惑是誰放進去的

看到這樣一則小故事,說有個人總是非常苦惱,他聽說佛...

誦經時要注意這10個問題

1、讀佛經律時應焚香端坐,如對聖容,不可靠背交足,有...

六根之相是生滅的影像,沒有真實的體性

我們再看第二段,破異。異就是彼此不同體。 若此見精,...

聖嚴法師《對自己有交代》

問:許多上班族因每天上班下班,不斷重複,一生好像就...

到寺院參加法會,為何要提前齋戒三天

問: 師父您好,請問為什麼到寺院參加法會,需要提前...

八因三緣,修一個圓滿的福德身

如果我們的眼光看得長遠一些,就應當為未來著想,這一...

錯過班車 意外免禍

這是我親耳聽到的一則有關念佛消災免難的感應故事。 在...

貧人供佛

羅閱城的大眾正在商議每人出百錢,以辦齋供養佛陀與僧...

濟群法師:供養的意義

一說到供養,首先想到的是初一、十五,許多寺廟都有給...

【佛教詞典】邪法

(術語)邪僻之道也。唐華嚴經十二曰:若能了邪法如實...

【佛教詞典】七步蛇

(動物)有毒蛇,人為所螫,行七步必死,故曰七步蛇。...

【視頻】宏海法師《普陀山的故事-紫竹林中觀自在》

宏海法師《普陀山的故事-紫竹林中觀自在》

【視頻】佛光山早晚課(藥師篇)

佛光山早晚課(藥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