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可以讓你成就一種資糧力,但是這個資糧力到底是往哪一個方向去,就看你怎麼發心。以下,蕅益大師提出了五種發心,產生五種不同的結果:
一、但夾帶利名心,便是「三途種子」
有些人他學戒的目的,不完全是為了弘護正法、續佛慧命,是想要作一個律師;他學經的目的,也不是依經典來調整自己,是想要作一個法師,追求假名,或者是追求利養。這種情況為什麼是「三途種子」呢?因為你因地發心有問題,所以當可樂的果報出現時,一定會讓你產生放逸;也就是,你在修這個善業的時候就已經夾雜毒藥了。
所以,他這個「三惡道」是在什麼時候出現呢?是在第三世出現的,印光大師說的「三世怨」。一旦夾帶「名利心」去修學善法,你的三惡道果報會在第三世出現,「第一生」以有漏心修學善法,「第二生」成就安樂的雜染果報,然後產生放逸,帶動你的煩惱和罪業,「第三生」就直接墮到三惡道去,這便是三途種子。
二、但執著取相,便是「人天魔外種子」
這個「執著取相」,當然比追求名利心稍微好一點,這種人比較清高。是什麼人呢?大部分是學佛以後,他也不太看經典,全心在行門上拜佛、持咒。一個人老是在行門上用功,而不能夠「依教起觀」,觀照自己內心的我執、法執相貌,不懂得去調伏自己的心性,只是在行門上用功,很容易「心外求法」,然後就招感「人天魔外」這種因緣。
這兩種發心,以佛法來說,都是邪惡的發心——追求神通、追求感應、追求名聞利養,都不會有好的結果。我們講嚴格一點,像這樣的人,越是用功越糟糕,因為你方向錯了,應該往北開,你往南開,有時會越走離目的地越遠。
三、但一味出離生死,便是「二乘種子」
「出離生死」不是不好,問題在「一味」。就是說:你對眾生沒有悲憫心,完全只考慮自身的解脫,這樣頂多變成二乘的果報,因為胸量狹小。
但是這個地方已經是「正」,所以在發心的時候,要分別「邪、正」,然後「大、小」,最後是「圓滿、不圓滿」,有這六個差別行相。這地方,是一種正確而狹隘的發心,在佛法當中,佛陀承認這種功德,所以我們講「三乘」。其實小乘的功德,佛法是承認的,不像前面兩個是應該要排除的。
四、但具真實自覺覺他心,便是「菩薩種子」
菩薩的發心,是「上求佛道」,希望自己往聖道邁進;但是又能夠隨緣盡分地「度化眾生」,這種菩薩的功德,叫作「大」,但畢竟不圓滿。
而什麼叫「圓滿的發心」?
五、但從自覺聖趣,光明發輝,徹其源底,共迴向淨土,普與眾生,同登極樂,便是「無上菩提種子」
前面的大乘的發心,在受戒的時候,當初是怎麼得戒體?就是「緣境發心」嘛!緣十法界的有情、無情,發起增上心: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上求佛道。斷惡、修善,是成就自利的功德。
第二、誓度一切眾生,這是下化眾生。當你有這樣的發心時,應該說已經成就大乘的種子,但是不一定圓滿。
要圓滿的話,除了「大悲願力」以外,還要多一個「般若波羅蜜」的觀照。什麼叫「般若波羅蜜的觀照」呢?就是「自覺聖趣」,這是一種智慧,就是你能夠「迴光返照」!
經上常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五陰身心剎那、剎那生滅,「五陰」從什麼地方來呢?是從一念的清淨心而來的,所以我們「迴光返照,正念真如」——「把心帶回家」之後,看到本來無一物的清淨本性。
那麼,諸佛的功德莊嚴又是從什麼地方來?也是從清淨本性來的。所以,當每一個眾生都「攝用歸體」的時候,看到一切法「如」的本性現前,所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自他不二」的本體。然後,從這個清淨的本性產生大悲心——「光明發輝」——「從空出假,依體起用」——生起同體大悲心。
所以,你這個發心必須要「徹其源底」,看到生命的本來面目,而產生菩提心;依此菩提心,迴向淨土,使令一切眾生都能夠成佛,這才叫作「圓滿的發心」。
前面的大乘發心,多少是有點「心外求法」;心外有眾生可度、心外有佛道可成。最後是完全——「法法消歸自性」,把人生當作是一種歷練;生命的目的,只是在開顯自性的功德,這叫「稱性起修」。他的立足點是向內、回歸自性。
《修道宗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