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往哪一個方向去,就看你怎麼發心

淨界法師  2019/05/19  大字體  護眼色

往哪一個方向去,就看你怎麼發心

「法」可以讓你成就一種資糧力,但是這個資糧力到底是往哪一個方向去,就看你怎麼發心。以下,蕅益大師提出了五種發心,產生五種不同的結果:

一、但夾帶利名心,便是「三途種子」

有些人他學戒的目的,不完全是為了弘護正法、續佛慧命,是想要作一個律師;他學經的目的,也不是依經典來調整自己,是想要作一個法師,追求假名,或者是追求利養。這種情況為什麼是「三途種子」呢?因為你因地發心有問題,所以當可樂的果報出現時,一定會讓你產生放逸;也就是,你在修這個善業的時候就已經夾雜毒藥了。

所以,他這個「三惡道」是在什麼時候出現呢?是在第三世出現的,印光大師說的「三世怨」。一旦夾帶「名利心」去修學善法,你的三惡道果報會在第三世出現,「第一生」以有漏心修學善法,「第二生」成就安樂的雜染果報,然後產生放逸,帶動你的煩惱和罪業,「第三生」就直接墮到三惡道去,這便是三途種子。

二、但執著取相,便是「人天魔外種子」

這個「執著取相」,當然比追求名利心稍微好一點,這種人比較清高。是什麼人呢?大部分是學佛以後,他也不太看經典,全心在行門上拜佛、持咒。一個人老是在行門上用功,而不能夠「依教起觀」,觀照自己內心的我執、法執相貌,不懂得去調伏自己的心性,只是在行門上用功,很容易「心外求法」,然後就招感「人天魔外」這種因緣。

這兩種發心,以佛法來說,都是邪惡的發心——追求神通、追求感應、追求名聞利養,都不會有好的結果。我們講嚴格一點,像這樣的人,越是用功越糟糕,因為你方向錯了,應該往北開,你往南開,有時會越走離目的地越遠。

三、但一味出離生死,便是「二乘種子」

「出離生死」不是不好,問題在「一味」。就是說:你對眾生沒有悲憫心,完全只考慮自身的解脫,這樣頂多變成二乘的果報,因為胸量狹小。

但是這個地方已經是「正」,所以在發心的時候,要分別「邪、正」,然後「大、小」,最後是「圓滿、不圓滿」,有這六個差別行相。這地方,是一種正確而狹隘的發心,在佛法當中,佛陀承認這種功德,所以我們講「三乘」。其實小乘的功德,佛法是承認的,不像前面兩個是應該要排除的。

四、但具真實自覺覺他心,便是「菩薩種子」

菩薩的發心,是「上求佛道」,希望自己往聖道邁進;但是又能夠隨緣盡分地「度化眾生」,這種菩薩的功德,叫作「大」,但畢竟不圓滿。

而什麼叫「圓滿的發心」?

五、但從自覺聖趣,光明發輝,徹其源底,共迴向淨土,普與眾生,同登極樂,便是「無上菩提種子」

前面的大乘的發心,在受戒的時候,當初是怎麼得戒體?就是「緣境發心」嘛!緣十法界的有情、無情,發起增上心: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上求佛道。斷惡、修善,是成就自利的功德。

第二、誓度一切眾生,這是下化眾生。當你有這樣的發心時,應該說已經成就大乘的種子,但是不一定圓滿。

要圓滿的話,除了「大悲願力」以外,還要多一個「般若波羅蜜」的觀照。什麼叫「般若波羅蜜的觀照」呢?就是「自覺聖趣」,這是一種智慧,就是你能夠「迴光返照」!

經上常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五陰身心剎那、剎那生滅,「五陰」從什麼地方來呢?是從一念的清淨心而來的,所以我們「迴光返照,正念真如」——「把心帶回家」之後,看到本來無一物的清淨本性。

那麼,諸佛的功德莊嚴又是從什麼地方來?也是從清淨本性來的。所以,當每一個眾生都「攝用歸體」的時候,看到一切法「如」的本性現前,所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自他不二」的本體。然後,從這個清淨的本性產生大悲心——「光明發輝」——「從空出假,依體起用」——生起同體大悲心。

所以,你這個發心必須要「徹其源底」,看到生命的本來面目,而產生菩提心;依此菩提心,迴向淨土,使令一切眾生都能夠成佛,這才叫作「圓滿的發心」。

前面的大乘發心,多少是有點「心外求法」;心外有眾生可度、心外有佛道可成。最後是完全——「法法消歸自性」,把人生當作是一種歷練;生命的目的,只是在開顯自性的功德,這叫「稱性起修」。他的立足點是向內、回歸自性。

《修道宗范》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修行最怕錯用心

【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

宣化上人:多退初心

人有時最初發心要學佛法,或者最初發心想要出家,但出...

地藏菩薩最初是怎麼發心的

【文殊師利。是地藏菩薩摩訶薩。於過去久遠不可說不可...

學道之人的五種心

憨山大師在《示馬居士》法語中,以學道之人的五種心來...

審察自心的真與偽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聞佛道長遠,不生退怯。...

四種惡法能夠令菩薩忘失菩提心

什麼樣的情況會導致曾經發過菩提心又忘了、失去這個菩...

發心愈大,挫折愈多

像我們在人生當中,你挫折多得很。不論哪位道友,當你...

名稱女的成佛因緣

佛陀在毘舍離獼猴河岸的重閣講堂,一日搭衣持缽,帶領...

【大藏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大藏經】百喻經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大藏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

身心一如相互連結

在佛陀的教導中,我們了解身心是無法分割的。身即是心...

什麼是世俗諦與勝義諦

問: 什麼是世俗諦、勝義諦? 宏海法師答: 世俗諦,...

本願念佛,不是信了隨緣念念就能往生

傳統大德們怎麼弘揚,我們怎麼去做。所以說寧信古人不...

學會取舍

要想當一名考古學家,就得舍棄城市里的舒適;要想做一...

救世大悲觀世音

在中國民間有句俗話:家家觀世音,戶戶彌陀佛。 阿彌陀...

慾海漂流具眾苦

講苦,那佛說了種種方法,斷苦的方法,但是我們用不上...

功名威赫歸掌上

布袋戲的歷史起源有一則動人的故事。相傳在明朝,有一...

一心三觀和淨土宗的臨終正念有何關聯

淨土宗是比較特別的法門。我們一般人的修行是要靠自己...

用觀想法來修供養,讓有限變無量

我們知道三寶是眾生的良福田,也就是是最好的福田。在...

《善生經》為現代人提供的保富法

追求財富是世人普遍的希望和目標。然而,世間的富人,...

不論哪部經,你都不要去執著

佛說法是對緣的、對機的,不是佛想說法。大家看每一部...

這把泥土,甩在心中的煩惱上

我們一念心性循業發現。清淨本然,但是受業力的熏習啊...

什麼是戲論

這個戲論層次很廣,凡夫對修行人,凡夫是戲論;修行人...

欲治身病先醫心病

命運能改造 人生不如意事太多,諸如身體欠安、家庭失...

心量要大而自我要小

做更大的事業、追求更大的榮譽、賺更多的錢,每個人都...

大寂法師:三種情形會讓你生起退轉心

一、學佛多年的居士為什麼會在重病下對佛法失去信心?...

【佛教詞典】經懺

誦經禮懺之略稱。誦經有種種功德,禮懺可消除罪業,故...

【佛教詞典】二種預流果

【二種預流果】 p0031   集論七卷十四頁云:復次如說...

【視頻】淨旭法師《五戒問答》

淨旭法師《五戒問答》

【視頻】妙境法師《梁武帝夢中的一把土》

妙境法師《梁武帝夢中的一把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