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普賢十大願的精神

方海權  2011/07/1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普賢菩薩作為法王之子,在《普賢行願品》中,發大弘願,以果立因,使眾生在大願中得到法益,又以因中施果,令大眾從行菩薩道中證入聖果。

一:普賢菩薩開示,眾生是未來諸佛,我們對待一切人要有禮貌和恭敬。

二:普賢菩薩開示,對於有道德的人我們要稱揚讚歎和學習。

三:普賢菩薩開示,常常供養有道德、貧苦、需要幫助的人,所有一切善事都要去做。

四:普賢菩薩開示,過去罪業要從心地改過,不再造惡,才是真正的懺悔業障心。

五:普賢菩薩開示,大家做了對世間有益有貢獻的事,我們要生歡喜心並且去學習。

六:普賢菩薩開示,把佛法傳給大家,法 輪才會常轉。

七:普賢菩薩開示,我們要揚善止惡,廣行福德,正法自然現前,有如佛祖住世。

八:普賢菩薩開示,行菩薩道、行善積德乃至修學妙法,不要一進九退,要有恆心才會成功。

九:普賢菩薩開示,要有方便方法去開導眾生,要順從對大家有善利益的事,加以表揚。大家有過失,我們不去諷刺他,而是用方便方法使他慢慢改過。

十:普賢菩薩開示,我們所做一切功德、福善,都不居功自傲,都迴向給大家離苦得樂,得證佛果。

大眾如是修學,入於普賢大願海中,速成佛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方海權文章列表

每天晚上睡覺前都要這樣發願

在這世緣當中、在生老病死苦當中,特別在病的當中,那...

發願會讓你突破自我設限

古人說發菩提心我們設定目標有三個好處,第一個我們確...

地藏菩薩的第一大願

地藏經的第一品《忉利天宮神通品》,第一品就是第一大...

歷代普賢菩薩感應四則

李靖箭射文殊普賢 唐朝雁門關太守李靖,最初在京城的時...

念誦行持《普賢行願品》的功德利益與殊勝果報

首先是校量聞經的功德。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滿十方...

華嚴三聖與華嚴五祖

華嚴三聖 即《華嚴經》所指華藏世界之三位聖者。 (一...

勝鬘夫人的十大弘誓

勝鬘夫人是佛教的模範優婆夷,也是一位典範信女。她是...

願發得大,感應才大

各位同修,一九八五年我到中國大陸去,在普陀山的觀音...

【大藏經】【註音版】慈悲藥師寶懺

慈悲藥師寶懺...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

【大藏經】【註音版】華嚴經淨行品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

變化的只是我們的心

我們常常無意中把世界過於美化,或者把世界過於丑化,...

大小便時應觀想身體毫無可戀

廁室銘:大小便時,毋忘正念。九孔常流,此身可厭。何...

修行人要遠離六種顛倒

【地藏,是南閻浮提眾生,志性無定,習惡者多。 縱發善...

隨緣自適,煩惱即去

在這個世界上,凡事不可能一帆風順,事事如意,總會有...

右手交給左手

從前在印度,有一個生性非常慳吝的人,不要說叫他布施...

返觀內照,觀此生滅之心

若求心地一段受用,更須向讀書作文已了時,種種應緣處...

如何敬佛敬法敬僧

三寶者,佛、法、僧也。其義甚廣,今唯舉其少分之義耳...

蓮池大師的淨土思想

我們知道,清涼澄觀是將禪宗攝於頓教的,蓮池大師為標...

波羅奈人身貧供養因緣

佛弘化於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之時,那時,國中有一位大...

厚德載福--清朝父子宰相張英、張廷玉家的故事

北東園筆錄中有這樣一則故事:林則徐的好友,江蘇巡撫...

印順大和尚談出家的經歷

記者: 印順大和尚,很多人對您出家前的經歷非常感興...

還是做膽小鬼最易

一天,幽谷老人正漫步山溪間,忽見一少年站立山崖,似...

奶奶走了,家人念佛助她往生

奶奶走了,在這世間走完了她八十六年的人生旅程。 四月...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下品下生

【經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

佛的九大象徵

佛教起源於公元前6至5世紀的古印度,是迦毗羅衛國釋迦...

霧霾——淨業行人的欣厭劑

在過去的三五年裡,整個中國大地基本都籠罩在霧霾的陰...

【佛教詞典】異熟

梵語 vipāka。舊譯為果報。音譯為毗播迦。即依過去之...

【佛教詞典】權化實化

權化,權假方便之教化;實化,一乘真實之教化。謂佛之...

【視頻】不偷不盜,一生無憂

不偷不盜,一生無憂

【視頻】淨界法師《眼根造惡所得的果報》

淨界法師《眼根造惡所得的果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