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宏海法師: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2017/09/05  大字體  護眼色

(第五講)

前面講了四講,昨天我還跟一塊兒的師兄弟們聊起,說現在學佛不容易,像《普門品》裡講的是觀音菩薩尋聲救苦,需要的是大家的信心。但是我們在理解《普門品》的時候,還是需要從理論上也有一些涉及。比如說普門的內含,感應的從現象上去進行合理的詮釋「尋聲救苦」。這些呢,其實佛教裡都可以把它講透。由於我們有時候很少的這樣深度的去進行思維,特別是把固有的思想,習慣性的思維方式,先把他擺平了以後,進行很客觀的對宇宙人生的重新的一個的認知是很難的。這就是佛門裡常講為什麼說先要破我執。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學佛道路有時候也是剛剛開始學佛的時候,覺得佛法很好很妙,這時候正是我們夙世的善根和因緣正在起動的時候。

所以他的發揮力就特別的猛,反映在我們的身心世界中就是覺得學佛太好了,越學越對,終於找到一種很好的能夠依託身心的信仰。但是這個勁兒過去以後,為什麼說學佛一年佛在心間,學佛三間佛在大殿,學佛十年佛在天邊,為什麼呢?就是相續很難。相續,如果沒有足夠的信心的時候,就要用理論來支撐,要把自己說服。這就避免我們很長久以來有一種什麼情況,剛學佛的時候很相應,慢慢的就不能夠很順理成章的跨越到一個資深的,穩妥的,如如不動的,相續的去熏修佛法。激情過了,一股惱就懈怠了,退了。所以說佛法也是,剛開始覺得金光閃閃,非常誘人,慢慢的隨著深入,一定要知道金子的價值不是外表看到的這種燦爛,這種光華,他的更深層次的價值,主要體現於他本身的價值和品質。這樣來認識金子,才能把自己身心端坐在對金子的欣賞和追求之中,佛法亦復如是。這是插一句話,現在我們開始進入正文。

我們上一節講到「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威神之力崴崴如是」。這一節我們再看下一段經文。「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當然這首當其衝的就是我們常說的淫慾,「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就是因為我們情見重,情見的根源就是我們有貪染淫慾。

所以在佛門裡面,認為貪主要的內涵,就是由於我們是欲界的眾生,有淫慾心。講到這個貪,是人的本能,為什麼說佛法總是讓人難以接受?難以信受?因為他好多東西是顛覆性的。比如說淫慾心,我們常說的,哪個人沒有呢?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是人之常情。但是,我們往往認為本能的東西,習慣的就是合理的。覺得把它都顛覆了,整個人生世界就沒有什麼意義了。這就是有時候我們說學佛法是為了救解脫。但是有時候人很怕解脫,因為要舍棄他習以為常的東西,更深的說是要舍棄他本能的東西,本能的未必是合理的。所以對於「貪、嗔、癡」這三毒,這都是惡業的根本,可以損傷我們生命和法身慧命,墮入到三惡去。

你看《地藏經》裡講到,淫慾心重的眾生,不但墮到畜牲道,而且會落成鴛鴦、雀兒、鴿子呀這一類的眾生。所以說在修行上來講,最根本的底盤就是要把這個執著給他斷掉。在佛門中我們也有很多對治的方法。比如說在對治淫慾心的時候,比如不淨觀,觀身不淨嘛,再嬌美的容顏,再光滑細膩的皮囊,但是它裡面包著的都是內臟,腸子,肚子,一包屎,膿血,每個人必定是如此。所以我們常說,如果你進入修行的次第,觀照淫慾心的時候,有這樣一個觀法,叫「不淨觀」。我有一次去五明佛學院的時候,去看了他們的天葬。這就足以讓我們激起無限的不淨的心理,那天葬台每天都有去天葬的,四五具尸體。當時我記得我住的那個小旅館,旁邊就是停尸房,一個蛇皮袋子,每天都捆得緊緊的。

我還說這是什麼呢?過來過去有好多的覺姆,就是藏傳佛教出家人,女眾,他們叫覺姆。他們在那兒念經,我進來出去也沒什麼感覺,後來我那天仔細觀察了一下,因為有一家人蛇皮袋子沒有綁緊,把頭露出來了,發青了,半個月在路上,他們對五明對法王有信心,所以到這裡來行這個天葬的宗教儀式。我親臨現場的時候,天葬師把尸體刨開,禿鷲過來馬上就撲搶上去,等再挪開的時候,就剩下一具骨架了,連肉什麼的都被吃乾淨了。所以說當時我想,我們的一輩子,種種計較,種種編排,種種呵護,最為在乎的就是我們的色身。但是一般人我們最不了解的,也是自己的色身。仔細看看的話,無非就是這麼一塊肉,裡面無非就是此番情形,這叫「不淨觀」。

當然佛法裡講到八萬四千法門,針對每個人的個性,如果你不淨觀觀不起來,如果我們比較這個人道心足的話,那就觀「冤觀」。就是說我本來修行修得非常上道,正在進行時忽然間如果有個違緣出來,讓你容易產生貪婪的淫慾心,那你就把他觀做他是來壞我的道業的,我的菩提道業,我的正知正念,覺醒,一旦我對他產生貪著的時候就糊塗,所以說「貪瞋癡」這三個是一體的。這樣的話馬上就升起覺醒心了,就回到原來我們守得住的正念。你看釋迦牟尼佛當初在菩提樹下修行的時候,也是魔王波旬派摩女來擾亂他的道心,但是他堅如磐石,如如不動,知道他是來壞我的道業,這叫「冤觀」。

當然,我們說佛法是隨順,人情世間,還有一種觀叫「親觀」。我們人在天地之間,是有人倫天理的概念的。所以一旦生起淫慾心的時候,比如說就男眾來講,碰到年齡大一點的好像母親一樣,碰到年齡差不多的,好像姐妹一樣,碰到小一點的,好像女兒一樣,無非人的年齡段就這三種。如果你用慈悲心去攝受,觀成一種親情而去化解一樣,那麼他的對治也是非常明顯的。所以說在佛門裡的修行法門面面俱到,只要我們長時間的去熏習,不斷地去固守,長廂以往的去執持心念,自然而然功夫就深了。在這裡,這也是一個甚好無上的法門。就是常念常恭敬觀音菩薩。一般的人說,人在做天在看,動不動現在的人都在講這個話,又說舉頭三尺有神明。

那你想想,如果我們的起心動念,每一個念頭都和覺得和觀音菩薩相應,每我凡夫念升起來的時候都想觀音菩薩一目瞭然,不要說六道鬼神了,諸佛菩薩都一目瞭然。六道鬼神都悉知悉見。你想想我的起心動念,自己感到慚愧心,感到自己的覺醒心,這個時候其實也是對對我們的一種加持。最簡單的就是念觀世音菩薩。所以說,「若有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那麼對於「瞋恚」,就是我們說的發火了,嗔,猙獰憤怒的樣子,他是表現在外的。如果我們心中存了一念的憤恨的時候,自己都對自己就發脾氣,有的人無形中就把自己給得罪了。一念嗔心起,八萬障門開。好多無意中犯下的追悔末及的事都是嗔念升起來,火燒功德林嘛。

所以說,經常發脾氣我們都會失去親友,毀壞事業,而且相貌都會變得丑陋,相由心生嘛。所以從這點來講的話,嗔火萬萬燒不得。在佛教史上(有記載),嗔心的力量特別大的時候,在生死輪迴之際,它會牽引著我們,直接決定你投生到哪一道去。梁武帝的一個愛妃,身體病重的時候,旁邊有一個侍者用拂塵,因為天氣暖有蒼蠅、蚊子,這個侍者就用拂塵在她身體上來回拂一下,給她趕的時候,因為她當時病很重,身體很難受,所以拂塵稍微撩了一下後她就感到特別的不舒服,就升起一念特別嗔恨的心理。在這一剎那剛好舍報了,死了。就隨著這一念的嗔心(墮了一條大蟒蛇),可是梁武帝一輩子很信佛呀,他的妃子們肯定跟著也常做功德,做善事,她的福報還是很大。

但是就因為這一念的嗔心做了一條大蟒蛇。這是佛教上有名的典故。後來的梁皇寶懺,現在在金山寺,就是梁武帝當時創造的,為了超度這個妃子。帶著這一念的嗔恨心就墮成一條大蟒蛇,為什麼?蛇嘛,我們一般都是說嗔恨的代表。但是她的福報很大,所以蟒蛇的身形就很大,不是一條平常的蛇。就一念的嗔火,就決定了又一種身心世界正報和依報的呈現。所以輪迴中眾生的心力真的是不可思議,要對治我們的嗔。還有一個朝代,有名的武則天,武則天曾經在後宮爭寵,跟蕭淑妃,很有名,她把蕭淑妃害得很慘。後來蕭淑妃死的時候就發了個惡願,願我生生為貓,生生世世吞啖武后,願她生生世世為鼠,老鼠。所以後來說貓為什麼生性就是吃老鼠呢?就是因為蕭淑妃當時的惡願,生生世世為貓,天敵嘛。

這樣的惡願發出去了,多少劫都脫不了這個惡因,要還呀。因為惡願的願力,心力同時迸發的時候,這個勁兒在,什麼時候要把這個勁兒給消完了,你想想在這種無量劫的長河中,那就只能去還。貓見了鼠就要去撲,去吃,嗔火。那麼嗔的起因,在佛法裡也講到了一共有三種。有一種叫「順理嗔」,隨順的順,道理的理。就是說你發火還是有點兒原因的,什麼原因呢?如果無辜的受害了,他人無理取鬧,故意中傷你的名譽呀,地位呀,所以才大發脾氣,人之常情。發脾氣發得有理叫「順理嗔」還情有可原。還有一種叫「非理嗔」,就是無緣無故就發火,這種人大概還是過去世惡的種子比較多,嗔心重。有的時候天生相貌給人感覺就是令人不想靠近。

在這種情況下,往往就是惡人先告狀,或者明明就是自己理虧了,也不說對不起,無故的就動肝火,翻臉無情,這種就叫做「非理嗔」。還有一種最常見的就是「爭論嗔」,起於辯論,閑談,大家說著說著,在一起喝個酒呀,聚個會呀,在世間常有這種事,酒過三旬,一下子亂性了,一句話說不對,就開始動刀子,拿起啤酒瓶子就砸,唇槍舌劍,大打出手。這種叫做「爭論嗔」。現在無論哪種嗔心,都會自害損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國家與國家間的開火,都是嗔心在作祟。再一個就是「愚癡」,剛才講到這三種是三味一體的,因為我們「愚癡」,所以才會起心動念的起貪心,才會無緣無故的火燒功德林,發火。為什麼?就是因為你在生貪和嗔的時候,沒有智慧相匹配,是愚癡的這種心緊緊跟進的時候,就把他成就了。

在佛法中,隨順世間,如果說一個人很傻的時候,就說他一下子被忽悠了,上當受騙。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在世間的財色名食睡中,念念都是被忽悠的,念念都是上當的。在佛門裡面老祖師給小師父或者法師們開示的時候,先試一下你,等你被他說的這個話,做的這個事,一下子給認真了,當真要辯護,非得說個是非,誰對誰錯的時候,他就笑你了,說你「愚癡」,你上當了。因為出世間,所有國家人合到一起就兩個人,不是男人女人,是一個求名一個求利。我們一輩子上當的就這兩條,沒有其他的。當然,求利的,這還理所當然。求名的更為「愚癡」,就為了一個虛名。用世間法來說,利嘛還受點兒用處,一個虛名聲,舒服得不得了。

所以世間人不明就理,特別是「愚癡」,反應在我們的身心世界中的一個指標就是不信因果,不知道有輪迴,就這兩大真實的狀態。你如果心沒辦法跟他對接的話,那你就沒辦法學佛,不是佛教把它創造出來的,說你非得這麼信。而是當下就是宇宙真實的這種情形。所以你跟他步調不一致的話,就是最典型的一個「愚癡」的表現。從這一點來講,修習佛法的人其實最最重要的就是愚癡、煩惱、見惑、思惑、塵殺惑,最後連菩薩無名惑要斷的,全屬於愚癡的性質,無明嘛!所以常念常恭敬觀音菩薩,若欲離貪,若欲離嗔,若欲離癡,都可以。這句名號法門,就是我們熄滅「貪瞋癡」。勤修「戒定慧」的一套整體的操作體系。就這麼簡單,就念觀音菩薩,你信不信,就可以做到。

求涅槃得涅槃,為什麼呀?就是因為念觀音菩薩可以除「貪瞋癡」。為什麼涅槃不了?就是因為我們有貪有嗔有癡。所以從這方面來講,好好的要體悟。經文讀起來也順暢,聊起來也相應,一目瞭然,大家都認得,也都知道,我要生嗔火,但是觀音菩薩這句名號,能不能,當你生起貪瞋癡的時候,他一下子橫加干擾,讓你頓入清涼?這是你該修行的功夫,能不能想得起來,記得起來。我們現在不要說教外了,不信了,或者說沒有善根,不能聽聞的這些人了,就算你深度的學了以後,也是一個佛弟子了,有時候都不開這個竅。愚癡嘛!剛才講到「愚癡」,不懂得隨順,也不善於去聆解佛法,或者現前受用佛法。佛法我們常說的從事、從理,他一定要隨順世間,那麼你在事相上再去悟。《普門品》裡面我們也可以悟,為什麼觀音菩薩可以尋聲救苦?下面講到三十二應的時候,就知道了。

內涵就是因為空性,證到畢竟空。但是他證到畢竟空了,他還不違世間的因緣。有一個公案,以前聽說過,很有意思。台灣有一次發大水,山洪暴發了,有一位非常信仰觀音菩薩的人,大家都要逃生嘛,逃到一個屋簷上面,洪水流下來了,他到了一個屋頂了以後呢,他就不斷地求觀音菩薩。這個人很傳統,非常教條的一個佛教徒,他就非要求觀音菩薩。水越來越大,眼看著就要上了屋頂了,他自己也快撐不住了,但是他還是拚命的叫觀音菩薩。這時候有一個人駕駛著一條木船來救他,可是他這個人分別心很重,他嫌這個人是原住民,他討厭當地的原住民,他就不願意去。水到了腳,他不去,他就要求觀音菩薩。後來水都到了腹部了,來了一個機動船來救他,他不去。

他說他念觀音菩薩,觀音菩薩會來救他。最後急了,空中來了直升飛機,繩子扔下來,說你拉著繩子,他還不去,就這麼擰的人,最後淹死了。因為他的心還是誠的,念觀音菩薩,拚命的念,還是見到了觀音菩薩。他對菩薩提出了抗議,說菩薩,我這麼念你,誰救我我都不去,就想著你來救我,你怎麼沒來呢?菩薩說我來了呀,我來了三次,我一會兒搖著一個小獨木舟,一會兒駕著機動船,最後直升飛機去,你不來呀,去救你,你不上船,不抓繩子。學佛學到最後,分別心太重,救不了,不會學著隨順世間。如果一念想起,菩薩在哪裡呀,三十二應嘛,「苦海常做度人舟,千處乞求千處應」。菩薩示現到世間,他不會示現成一個現前。除非你得度的因緣來了現個瑞像,托個好夢,他不會違世間因緣的。

你在什麼情況下得度,他就會示現成什麼,來度你嘛,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你自己不領情。為什麼?說實話就是你當下的信心不夠。所以我們諸位同修當你信心滿足了以後,你要善於觀察世間因緣,很妙,你不會觀察,死執呆板,沒辦法,最後還這麼執著,命根斷掉了。如果你會觀察,你就會知道,真是念念都是菩薩示現。一個信心具足的人,為什麼印光法師說,看一切人都是菩薩,什麼時候你修得,如果你覺得被菩薩包圍的時候,那你的境界就很高了。每天都覺得被菩薩包圍,好人也是菩薩來度我,壞人也是菩薩來磨我,最後就四面楚歌了,都是菩薩。這個時候,了不得的功夫。為什麼?觀音菩薩是法界心,你的起心動念跟他相應的時候,你就覺得每個人都是菩薩,管他是不是菩薩,因為他一定是菩薩。

為什麼?他就是個凡夫,可是諸佛菩薩是法界心,他的神通道力就可以用,跟你之間不管是順的逆的因緣,讓你入道,讓你上道,讓你去信,讓你去解,讓你去行,最後能夠證,這就是常念常恭敬觀世音菩薩。為什麼?你心裡有觀音菩薩,很妙。大家一定要去悟這個「貪瞋癡」。不是說文字上這麼一解就過去了,大家也說我信,但最後你的心有否落停也不一定。甚至在這個信佛裡面,《印祖文鈔》裡就定過這麼一則,婆媳兩個都信佛,各供各的佛龕,而且併排放在一個房間裡,媳婦擦桌子的時候生怕把婆婆的桌子給擦乾淨了。婆婆點香的時候,甚至怕一柱香煙飄繞上來,怕飄到媳婦那兒去。你看,這是信觀音菩薩嗎?觀音菩薩是這樣的嗎?所以從這點來講,貪瞋癡,最可怕的是「愚癡」。

好好去悟這個《普門品》的深意。我們再往下看。「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饒益」,什麼叫「饒益」?故名思議,就是圍著你非讓你得佛法利益不行。《圓通章》裡面講,十方諸佛,憫念眾生,如母憶子呀。就是佛菩薩天天在念,路上我還在說佛菩薩天天在念。為什麼?就是我們不念,沒辦法感應,沒電。從這點來講要相信觀音菩薩如是的大威神力,他會念念饒益眾生,只要你的心在觀音菩薩,所以要常念。常念,大家要理解,常念就是時時刻刻在憶念,忘我不知有身。真正修執持名號的法門,包括念阿彌陀佛也罷,念到不知有身自己。不知有事外界,這樣絕對不可能不出功夫境界。一旦你把心性打開了以後,依舊身是身事是事。

可是心已經和觀音菩薩相應了,一定要常念。記得那年在講經交流會的時候,我剛好講《普門品》。下面有同修就問起來:說法師,你講得這麼好,觀音菩薩無處不在,廣大靈感,我覺得我也信,可是我也見不到呀。為什麼不在電視台新聞聯播上播一下呢?讓大家都知道呀!不是觀音菩薩到處都在嗎?我也沒看見,我的信心就不能夠圓滿。既然觀音菩薩無處不在的話我應該時時看得到呀!他就提出來這個問題,我想他不是沒有信心,他可能當時在場的同修借他的口一問。當時我就想,這怎麼答呢?後來想想,常念常恭敬,常應心念,突然間我就來了靈感了。常應心念,你的心裡常要有觀音菩薩。我就回答不是不在,包括新聞聯播上也在呀。九八那年有洪澇災害,後來有雪災,連續幾年,當時我也沒有其他的,所以就依他說的鎖定新聞聯播,說一會兒說救洪的英雄,一會兒說雪災來了,接電的這些救災人員,過去又說孔繁森,焦裕祿都是報道過的呀!而且二十四小時滾動播出,我說你看這就是抗洪的觀音菩薩,救雪災的觀音菩薩,孔繁森觀音菩薩,焦裕祿觀音菩薩,觀音菩薩天天在電視上顯現,可是你卻視而不見。

為什麼?常念常恭敬觀音菩薩,你的心裡沒有觀音菩薩,視而不見。你想天天在新聞聯播上見,可以,請你常念常恭敬觀音菩薩。有好多真正念得心誠了以後,咱們今天講法也說不得。為什麼?念得心誠了,念得相應了,念的得力了,只有念的人知道。為什麼?你不念,你還是你,菩薩還是菩薩。所以從這點來講的話,還是常念常恭敬觀音菩薩。那麼我們再往下講。「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你看,禮拜供養觀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端正有相之女。這段開始就是講得「應二求」了。上面我們講的第一個開示是「救七難」,然後「除三毒」,這裡就講得「應二求」。求男求女,也是感應。

並且這裡講到你要深夜禮拜供養為感,以得男得女為應。這就是典型的送子觀音呀,這就是佛門裡講的求。而且這個求得非常自私,為了生個男孩生個女兒。為什麼把這個放在「貪瞋癡」之後呢?他是有深意的。首先,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最大的緣起就是送子觀音。我們知道送子觀音穿著白衣,抱著一個小孩,手裡拿著楊枝瓶,這樣去送。這個形像是有出處的,婦孺皆知。在周朝末年的時候,在金陵有一個開糧行的人叫做潘河。他特別好,這個人是個善人,他好積德行善。到六十歲了,膝下無子。他有一天做夢時夢見一位帶著白頭巾的尊者,跟他說,你明天到江邊去,有一尊木觀音從江北飄過來,你自己要撈出來,把他供到清涼山的雞鳴寺。

現在南京還有一個雞鳴寺,把他供到那裡,你好好供養,重修一下,貼金一下,功德無量。潘和就說,我已經年近花甲了,到現在還膝下無子,能否滿我個願,送我個小孩呢?白衣尊者說,這容易呀,送你一個兒子便是,於是從懷裡取出一粒像圍棋一樣的白色棋子,給他了(潘和)另外還要問話的時候,被他旁邊夫人一推就醒了,做了這麼一個夢。

第二天他趕緊趕到江邊,江上果然飄過來一尊觀音菩薩,他就把這事辦了,把菩薩供在現在南京的雞鳴寺,還在。他就回家想想說這是不是觀音菩薩呢?他想應該是觀世音菩薩。就請了一位著名的畫家,把自己所見這位白衣尊者的容貌畫了下來,並且自作主張,懷中加了一個小孩,名曰:送子觀音。每天供在自己家裡禮拜,後來果然生下了一個兒子。從此觀音菩薩的白衣觀音的形象就深入人心。

還有漁藍觀音呀,海島觀音呀,自在觀音,水月觀音等等。這些全部是觀音菩薩每一次示現的形象,這個真實不虛。我本人在普陀山佛頂山出家的時候,我們佛頂山因為地方小是因山制宜的,不是在大雄寶殿後面,是在偏殿有一個觀音寶殿,那個觀音寶殿正面供的是一尊觀音菩薩,特別靈。當地舟山的人出海,他不去普濟寺,首先跑到山上去,去拜佛頂山的觀音殿,大雄寶殿不去,他去拜觀音殿。背面就有一尊送子觀音,旁邊掛的全是有求必應,靈呀。所以從這點來講,真實不虛。千百年來,特別是求男求女,我們到現在還在上演。我自己有一個弟子就是這樣的,去年夏天我在五台山拜山,我在五台山拜黛螺頂的時候,他跟他爸什麼七大姑八大姨來了一群也來朝山,聯繫後知道師父也在五台山,就帶著他們去碧山寺去拜。

當時我帶著一群人去護國壇城,是碧山寺裡面有一個戒台的一個殿,我在那給他們講,剛好一回頭看到大雄殿的台面供的是觀音菩薩,我就叫他們倆去拜觀音,我也沒教他們說什麼發願,可能是因為他們倆剛剛成家嘛,可能拜在那兒就求能生一個小孩,就那次五台山回去就有了個小孩,就懷孕了。後來歡天喜地的打電話給我,說太靈了,太靈了,就他們倆拜,我也無意中這麼一說。觀音菩薩,交給他,這事由觀音菩薩負責,果不其然,現在可能快要生了吧,說去看了,應該是男孩,很高興。所以從這點來講。送子觀音為什麼受歡迎,從中可見,人世間還是離不開我,我要有個小孩,要傳宗接代。為什麼說設有女人呢?就是說女人做為求子更為懇切。

大家想想為什麼《普門品》這麼人文關懷化?觀世音菩薩為什麼設身處地呢?中國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古時候如果你嫁到這個人家,沒生出兒子來,女人一輩子抬不起頭來。特別是封建時代,女子不生育的話,家裡的婆婆,小姑子,丈夫都會嫌棄。朋友小看你,三妻四妾,其它人會一塊兒笑話你。所以說「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當然我們也不要忘了,這裡說求男求女,其實也是有表法的。為什麼要說福德智慧之男呢?福德和智慧同等重要。如果一個小孩生在有錢人家裡,如果是弱智,天生的白癡,那說明只有福無有慧。古時候為什麼說窮秀才窮酸相,秀才學問好,但是沒錢,一輩子就像孔乙己一樣,還竊書不算偷,吃了茴香豆,學問以為很高。為什麼?就是有慧無福,敗家的子弟,一般就是家財萬貫最後敗光了的,也是有福沒有慧。

最後弄成這個情形,家境。喜歡狡辯之徒就是到處去闖禍,有慧沒有福。為什麼?他說的歪理,誰也說不過他,但是他沒有福氣,幾天就捅一婁子出來。所以福德智慧之男特別重要,這裡有前提的福德智慧之男。端正有相之女,我們看女孩子,有的漂亮,但是如果風骨很輕,就是說人不好的時候,就說你怎麼這麼輕佻,輕浮呀等等。為什麼?就是不端正。大家要知道端正跟漂亮,妖艷是兩碼事,端正的話你坐在那兒福德相很俱足,能壓得住場子。為什麼說皇后是母儀天下呢,壓不住場子,五官就不端正了,沒福相呀,輕佻呀。讓男眾一見了你就生異心,等等這些都是沒福氣的。不端正,盡管你生得好像很好,古時候這種就淪為風塵女子,但是其實福德不夠,看上去或許還有些才氣,但是一輩子流離失所,不可能有一個很好的歸宿,最後都是紅顏自古多薄命,都是這樣的。

所以說端正有相之女,就是說要品行端正,有智慧相,五官端正,讓人覺得生起敬佩,一看就是賢慧,賢德,相夫教子,馬上想到這些,這就是很好的,端正有相之女。特別是這裡說求男求女,大家還要往深裡悟。為什麼在佛法裡面,智慧的代表是男,慈悲的代表是女?!所以這裡的福德智慧之男和端正有相之女恰恰正是觀音菩薩悲智雙用的法門,甚深法門。你看把求男求女居然列在貪瞋癡之後,那說明觀音菩薩所示現的智慧是後得智慧。所以從這裡來講,我們要知道這裡都有甚深的法義。那麼不但從事相上講也的確是真實不虛的,那麼從甚深的理上去悟,這就是佛法最後究竟解脫,像觀音菩薩一樣如法的解脫,一定要悲智雙用,光有慈悲心沒有智慧,是濫心慈悲。

他要一兒子你就給一兒子,要女兒你就給女兒,那如果他生的是敗家子呢?如果她生的女兒是去討債的呢?所以觀音菩薩給男給女他一定這個因緣是讓你這輩子能夠入道。「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這個棋子不是白給的。潘河因遇這樣得到兒子,銘記在心,馬上把塑像畫下來。千百年來我們一直供養的恭敬的觀世音菩薩的形象大多是以這個為主的,白衣觀音。這裡還有一句話有一個甚深的法義在裡面,就是最後一句,「宿植得本眾人愛敬」,為什麼說生男生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呢?了凡本來命裡無子的,潘河也是命裡無有子女,那他怎麼會生下一個子女呢?怎麼求到呢?我們常說「命裡有時終需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說實話,這句話應在觀音菩薩這裡的話,還是可以超越的,能強求,看你的心誠不誠,看你的德行夠不夠,看你能不能提前用你的德行。為什麼呢?大家要曉得,如果說我們這輩子命格裡沒兒沒女,有兒有女也是一種業力,是一種因緣,因緣匯聚,就是你的因緣這輩子匯聚不了。如果按照原有的命格那樣走,你這輩子就沒兒沒女。但是你可以修呀,如果碰上一個喜歡修的,會修的,非要修成的,像了凡這樣的,他拿一個功過格子打開了,每天起心動念,動一好念頭我好,動一壞念頭我畫個叉。一開始還是壞念頭多,叉多,慢慢的叉就沒了,修得全是勾。為什麼?一天起心動念全是善,這樣慢慢修,本來短壽,活了長壽,本來命裡沒有,生了兒子。

怎麼講呢?觀音菩薩在發願力的時候一定是跟我們凡夫心對接的。每個人都有因都有緣過去都有種子,這個種子呀雖說我們八識心田裡面造了好多惡業,大家別忘了,我們也修善,善就是這裡講的「宿植德本」,就是過去也種過善法了,但是很可能你的惡業現在相續,或者你的無記業相續,這輩子可能沒有一兒女的命格。如果你不斷的培,不斷的往那裡緣,我們常說因緣嘛,你的因緣往那裡緣的時候,他的善法的種子就會提前現形,就用南無觀音菩薩恭敬觀音菩薩名號的功德,去牽引他的能量,就像一個藥引子一樣,這味引子讓這個因緣提前現形,讓他將來現行的可能讓他近期內出現,這輩子就能夠受用,所以說「宿植德本」。

為什麼?過去的業讓他提前顯發,有這個可能性。這就是說,按我們這期來講,命裡沒有,可以強求,因為修啊。佛法不是宿命論,一切都可以修的,看你有修,沒有修,所以這裡添了一句,宿植德本,人所敬愛。你能修到人所敬愛,那你宿植德本就可以提前現形,想生男生男,想生女生女,都是你自身的善法所感的因緣果報。所以從這點來講,「救七難」,「滅三毒」,「應二求」,這都是合情合理,歷歷在目,法界的真實運作功能作用。一旦你的心有感,馬上功能作用就會啟動,就會如願以償,我們不要太覺得觀音菩薩怎麼會有如此大的威神,如此大的德行,其實我們每個人八識心田中的善法種子,本有清靜心,跟觀音菩薩是等同無二的。就是因為我們沒有恭敬,沒有常念,沒有假借這個方便,所以現在顯現不出來。所以時間關係希望’除三毒」,」應二求」講的核心就是要常念常恭敬觀音菩薩,再再給大家囑託,要常念常恭敬,這一講就到這裡,阿彌陀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觀無量壽佛經》第十觀:觀音觀

【經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無量壽佛了了分明已,...

古佛應世名震十方,尋聲救苦娑婆緣重

娑婆世界,苦事最多;娑婆眾生,耳根最利。維我觀音大...

憨山大師《觀音讚》

大悲觀音像讚 我聞大士本無住。但在眾生心想中。眾生既...

妙境法師:如何得觀音菩薩感應

三惡道眾生的苦惱是很多很多的,他們很難念觀世音菩薩...

宣化上人:念《大悲咒》不受十五種惡死,得十五種善生

若諸人天誦持大悲心咒者。得十五種善生。不受十五種惡...

重修東關橋觀音靈感記

福建省永春縣,山川秀麗,民風淳樸,自古被稱為世外桃...

觀海聽濤,返聞聞自性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 今天一早上呢,我們來到了這個,...

想要長相莊嚴,就要多誦大悲咒

誦大悲神咒功德不可思議。那天有人問師父一個問題,說...

【大藏經】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佛在王舍國靈鷲山中,與...

【大藏經】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大藏經】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

工窮力極本來面目現

看那無思無為前,如何是本來面目?四威儀皆可參,要以...

植物也是生命,難道不是殺生嗎

當我向別人闡述為什麼我們要吃素的時候,最常遇到的反...

修持以淨心為要,處世以慎言為先

自己的修持以心地清淨為最重要,處世接物以言語謹慎為...

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蒸蒸日上

問: 請師父開示,怎樣做才能讓自己的事業蒸蒸日上,...

心無片瓦

我很喜歡《楞嚴經》裡的一個故事。 是說有一位月光童...

玉琳國師前生是個苦惱的和尚

玉琳國師的前生是個最苦惱的和尚,相貌長得相當丑,也...

廣修福德,相好莊嚴

《大方便佛報恩經》說:「佛的身體有三十二相、八十種...

在家供佛,何業不消何福不生

供養佛菩薩像。或西方三聖佛像(阿彌陀佛、觀音菩薩、...

放棄爭執,一切隨它去

日照禪師是南方人,經常周遊名山大川。他很喜愛樹木花...

拜懺時怎麼做才能感應到三寶的加持

問: 拜懺時怎麼做才能感應到三寶的加持,才可以滅罪呢...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

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盡百年,下...

日用而不知

玄沙師備曾說∶我們好像是全身沒入大海里,卻伸手向人...

聞信彌陀名號的人,當下就得十方諸佛護念

得到佛的護念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通途佛法得佛的護念的...

念佛心真不真,直在歡喜煩惱兩處中取證

念佛法門,最為簡便。但如今念佛之人,都無定志。所以...

極樂世界的漏盡比丘

漏盡比丘的一個特點就是他證得人我空了,沒我的觀念了...

迴向的意義

迴向,又作迴向、轉向、施向。以自己所修之善功德,回...

【佛教詞典】川施餓鬼

(行事)為水死之人,追福,於河中浮船,或在河岸築壇...

【佛教詞典】一切世間最尊特身

乃毗盧遮那如來不思議法身之尊稱。尊特,尊貴特殊之謂...

【視頻】夢參老和尚《在生活中觀「成住壞空」》

夢參老和尚《在生活中觀「成住壞空」》

【視頻】南無護法韋馱尊天菩薩(大悲寺)

南無護法韋馱尊天菩薩(大悲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