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有三種事可招致社會上對你的怨恨

南懷瑾老師  2016/06/24  大字體  護眼色

有三種事可招致社會上對你的怨恨

【狐丘丈人謂孫叔敖曰:「人有三怨,子知之乎?」孫叔敖曰:「何謂也?」】

「狐丘丈人謂孫叔敖曰」,狐丘是個地名,丈人是指老先生,也許是道家古代高人,所以本身不留名字,但稱丈人,以地方為名,叫狐丘丈人。你不要看到丈人就以為是指岳父,就搞錯了。我們古代稱老前輩、老先生為丈人,古代小說上都有。孫叔敖是楚國的宰相,你們都讀過斬兩頭蛇的孫叔敖,很有名。歷史上的名宰相以及許多有名的人物,十之八九都是矮子,不是高人,包括拿破侖在內。

所以狐丘丈人對孫叔敖說,「人有三怨,子知之乎」,就是有三種事情可以招致社會上對你怨恨,你懂不懂?這個要注意了,將來你們年輕同學出去做事,乃至當一個家長、戶長,那些兄弟姊妹、太太兒女或者先生都會埋怨的。人只要一管事,所有的人都會埋怨。你在部隊裡當一個班長,管十個人,這十個人都在埋怨。「孫叔敖曰:何謂也」,他請教這個有道的高人什麼叫三怨。

【對曰:「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惡之;祿厚者,怨逮之。」】

「對曰:爵高者,人妒之」,這個你們注意了,這就是人生最高的哲理,一個人地位一高,任何人都嫉妒,這個道理很多了。像古人說,我也經常告訴你們做人的原則,「女無美惡,入宮見妒」,一個女人不管她漂亮不漂亮,只要靠近那個最高的領導人,到了皇帝的旁邊,所有的宮女都嫉妒她,並不是為了她漂亮不漂亮,因為上面寵愛她嘛!「士無賢不肖,入朝見嫉」,知識分子不管你有沒有學問,突然同學裡頭有一位當了部長,一下入閣了,你們同學一邊恭維他,一邊心裡不服氣,你算什麼東西啊!我還不曉得你吃幾碗乾飯嗎!就會嫉妒,這是必然的。古人有詩,「一家溫飽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qiān,罪過)」,所以有些知識分子看通了,做學問是為自己,不出來做事了,去做隱士。有些領導就懂這個道理,故意把社會仇恨挑起來,方便自己領導。

我們只要看到人家房子蓋高了,有錢多蓋一些,你走在路上都會罵它一聲,那個房子同你什麼相干?一個人做官做了半輩子,做官運氣再好,也不過做個二三十年,半世的功名就留下後代愆。因為地位高了,官做了幾十年,不曉得哪一件事做錯了,這個因果背得很大,也許害了這個社會,害了別人。所以古人學問好了,怕出來做事,自己不敢過於信任自己,非常慎重,因為一個錯誤辦法下去,危害社會久遠,受害的人很多。所以狐丘丈人告訴孫叔敖,人生有三怨,第一是爵位高的人會遭人嫉妒。

第二,「官大者,主惡之」,古代帝王的時候,官做大了非常小心,地位高,出將入相,所謂功高就震主。只有懂得人生哲學的人,才了解其中的道理。岳飛為什麼被殺?「主惡之」,宋高宗討厭他。譬如寫歷史名著《資治通鑒》的司馬光,是宋朝大有名的名臣。司馬光是幾朝元老,等到宋神宗一死,他有一度退休回家了。哲宗小皇帝上來接位,皇太后在管事,召司馬光再來,因為是老前輩。老百姓聽到司馬相公來了,自動出來歡迎。他一看,馬上吩咐家人立刻回去,他知道這個不行,老百姓都擁護我,皇帝怎麼做啊?這些都是歷史名人故事,學問之道。

昨天有一個老輩子的朋友來看我,六七十歲,他在國際上開會剛剛回來,是美國非常大自動化公司的亞洲代表,也是這個大公司裡的老資格,亞洲方面非靠他不可,跟我談了許多國際上經濟的情形。然後他發現世界上的大公司,他們最高的上層內部的家族,也會爭權奪利的。我說你是幾朝元老,那你講話可要留意了。他就說,我很難講話,很難辦。這是「官大者,主惡之」,老闆會懷疑你,會害怕你。這是人生經驗,不是你們年輕人所能夠想像的。

第三怨,「祿厚者,怨逮之」,待遇高了,擔任了重要主體的事,只要有一點錯誤,大家都怪領導錯,不會怪自己。這個很簡單嘛,目標高,要打靶的時候,一定往最高處打。所以地位到了最高處,一點都不好玩;不要說地位,像我們年紀大了,稍稍有一點所謂的知名度,走一步路都不好走,都要小心。如果你在地上打個滾啊,明天報紙上都給你登出來了,打滾都沒有自由,這個人生到此真不好玩。所以他告訴孫叔敖人生有三怨,他是警告這個楚國的名宰相孫叔敖,因為他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

【孫叔敖曰:「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祿益厚,吾施益博。以是免於三怨,可乎?」】

孫叔敖的答覆:「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祿益厚,吾施益博」,他說我懂了,謝謝你的教誨。我的爵位越高我越謙虛,自己越覺得沒有什麼了不起,對別人更尊重。我的官越來越大,我也越來越小心,沒有一點傲慢。我的待遇越拿越多,拿來的薪水幫助社會貧窮的人,幫助親戚朋友也越多。所以他說這三件事情--爵位高、官位大、待遇厚,對我都沒有關係,我還是我,是個平民老百姓。

「以是免於三怨,可乎」,這三種怨都到不了我身上,你認為可以嗎?那當然可以,不要回答了。此所以孫叔敖在歷史上成一個名相,不但是名相,也是名臣,同時更是國家的良臣、大臣,那是了不起的人物。歷史上很多名臣,不一定是良臣,不一定是大臣,至於奸臣之類,那談都不要談了。

這個故事是歷史的經驗,也就是人生的經驗,不一定只講做官的哦!財富上也是同樣的道理。譬如說,很多年輕的財閥,財富很多,但是他自己不知道怨他的人也很多,因為有資本嘛!什麼生意都要做,別人都做不成了。所以也要留一點飯給人家吃啊!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南懷瑾老師文章列表

大事緩處理,小事急處理

生活中大大小小事情不斷,每天要處理很多的事情。大家...

【推薦】最尊貴的客人是父母

正上班時,婆婆打來電話說家裡來了客人,問我能不能回...

如果,今天就是生命的最後一天

《普賢菩薩警眾偈》曰: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

聖嚴法師《做好人際關係》

問:有些人說做人比做事難。如果在職場受人冤枉,是要...

經常這樣去想,就不會怨天尤人

有時我們認為是冤枉的業,是法律不公,或者處理你這件...

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後三步思一思

不急不急,安全第一;不急不急,禮讓第一;不急不急,...

謙卑低頭的人生態度

夜誦《妙法蓮華經》。讀到《常不輕菩薩品》,常不輕菩...

哪些錢財是不可以賺的

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哪些行為又屬於取財的非道呢...

不斷「放下」的時候,你跟「真如」就越來越近

楞嚴經中,虛空藏菩薩說,他在因地以觀察虛空無邊,觀...

二十三條經典語錄

經典語錄一: 哈佛有一個著名的理論:人的差別在於業...

讀誦楞嚴咒會不會往生極樂世界

很多在問,讀誦楞嚴咒會不會往生極樂世界。 答案是:能...

一定要正見,不要讓人騙

底下講智慧成滿。念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智慧究竟圓...

聖嚴法師《調和主觀和客觀》

主觀和客觀是現代人很喜歡用的兩個名詞。如果有人堅持...

人間佛教的人情味

法師與小食客 慈惠、慈嘉二位法師留日期間,一天相約...

隨手環保100事

使用布袋 盡量乘坐公共汽車 不要過分追求穿著的時尚...

七個改命、積德、改氣色的具體方法

經咒之法力是無形的,持誦久之,可以清除本身罪孽。若...

有人一輩子生病,但是帶病延年

有人問我,為什麼有的出家同學吃素修行,身體卻愈來愈...

念佛時一直想著其他事情,這個該怎麼辦

問: 師父,平時念佛的時候,我是上班回來,晚上坐下來...

戰勝自己,不向命運低頭

著名的江民殺毒軟件創始人王江民,因小兒麻痹而導致終...

為什麼為人處事要誠實信譽

問: 為什麼為人處事要誠實信譽? 方海權答: 經中說...

利益眾生的方法

學習大乘佛法,修學的目標就是要利益一切眾生。然眾生...

念七佛如來功德利益

南無多寶如來: 除了脫離三惡道,可以使慳貪、吝嗇的...

【佛教詞典】已受果種子

【已受果種子】 p0229 瑜伽二卷一頁云:又種子體,無始...

【佛教詞典】七眾

戒非懸設,由受而彰。受持戒者,為戒之的。何等受者?...

【視頻】黃慧音《南無觀世音菩薩》

黃慧音《南無觀世音菩薩》

【視頻】智海法師《佛學開示與問答》

智海法師《佛學開示與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