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不是佛經不靈,而是你理解錯了

大願法師  2016/08/18  大字體  護眼色

不是佛經不靈,而是你理解錯了

我們經常會聽說:「佛氏門中有求必應。」你看《地藏經》上面講修地藏法門,念《地藏菩薩本願經》有二十八種功德。《藥師經》上也說念《藥師經》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求富饒得富饒,求長壽得長壽。

為什麼我們念了很久也沒得到這些?以為說這個經好像不靈,其實錯了。是我們自己不知道如何如法地去求,沒有了解這個法門。誦《地藏經》的人很多,真正透徹懂得《地藏菩薩本願經》的人、了解地藏法門的人有幾個?都是表面上念一念,就等待說這些經中的利益都會得到。看起來很容易:我們乃至以少香少花供養地藏菩薩都能夠得到無量的功德。為什麼好像沒有得到?因為我們沒有了解,一切都是表法的。我們供少香、少花、少水都是表法的。

曾經有幾個居士看了《地藏菩薩本願經》上面說可以求智慧,如何求呢?如果有人讀誦經典沒有記憶力,你只要在南方清淨之地擺一杯淨水,然後念《地藏菩薩本願經》或者念地藏菩薩聖號,一日一夜,吃下去以後就可以記憶力非常好,能夠永持不忘。他也做了,也真的一天一夜沒睡覺。水喝下去以後說還是沒有開智慧,還是沒有增強記憶力。

其實他不懂!知道佛陀說供一杯水,水是什麼意思嗎?我們供一杯水,水是清淨的,我們供這杯水的時候提醒自己要修清淨心;水很平靜不會動,這是平等心,告訴我們見到這杯水,供這杯水我就要修平等心;水很清澈,好像一面鏡子一樣,能夠照見人影,就是照見,就是覺悟;所以供水就是清淨、平等、覺悟。

不是你擺一杯水在那裡就可以了,所以不是這個法不靈,而是你不懂。希望大家能夠了解,要真正知道一切都是表法的,然後如理如法地去做,不要單單學一個形式。有些人做水供很快很快地擺很多杯水,擺了以後馬上又倒掉,然後再擺。如果沒有了解內含的深意,功德就比較小了。

所以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知道,這個法門是告訴我們如何能夠得感應,如何能夠得成就。最重要的是如何轉業力為願力,如何轉業報為示現,《地藏菩薩本願經》就告訴我們了。這是最重要的,所以希望大家要了解地藏法門的精髓。

如果你沒有能力超出業力的控制,無論你怎麼修都是凡夫。如果你能夠轉業力為願力,能夠轉業報為示現,那是真正的成就!轉過來的人決定沒有自己,決定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決定沒有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金剛經》的前半部分就是離我人四相,後半部分就是離我人四見,見是相的根本。

所以我們要學習地藏法門,了解由地獄眾生乃至於成佛,一切都離不開因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萬法皆空是體,因果不空是相。我們首先就要樹立正見,世間的正見是業果如理取捨,出世間的正見是中觀正見、般若空性智慧。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願法師文章列表

現在人學佛不得力的原因

第一、心外求法,遇事即求佛、求法、求僧,殊不知向外...

用功的入門方法

辦道的先決條件深信因果 無論什麼人。尤其想用功辦道...

倓虛法師出家後的第一次講經

(一)抱愧得很 出家人,當一個法師,說起來也很不容易...

濟群法師《皈依三寶的意義》

一、何謂三寶 在皈依三寶前,我們首先要明白什麼是三...

不要向鬼神外仙請教

因為我們本師已經入涅槃了,把三藏十二部教典留在世間...

女眾進入寺院應遵守的禮儀

我們每次過堂都做一點學習,今天學習關於女眾入寺的內...

如何獲得佛法正見

佛教各乘各宗都把得到正見作為修行最重要的前提。如《...

木魚有什麼含義呢

在佛教寺院的佛事活動中,木魚是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

舍利弗成佛國土的大菩薩有哪些功德相貌

彼諸菩薩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非佛...

世界500強高管對女兒的忠告

兒女們不久你們就要畢業、走上工作崗位了。這是一個漫...

無所事事絕對不是自在

常常聽到人們說被工作和日常的瑣事困住,沒有過上自己...

越急於求成,越難以成功

有人做了這樣一個比喻,說身心浮動的人好比滾動的石頭...

真正的莊嚴

一天,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正當大眾在聆聽佛陀說法...

說閑話的害處

佛陀在信眾集會聽經聞法的場合要阿難把糕餅分送給在場...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一天,法慧大師和兩位弟子在經堂裡誦經之後,稍事休息...

助念主事者宜明理,莫以世間俗情貽害病人

若病人將欲斷氣,宜三班同念。直至氣斷以後,又複分班...

頓超三界樂悠悠

寒山頂上月輪孤,照見晴空一物無, 可貴天然無價寶,埋...

宣化上人:變化氣質,改良習氣

大家聚合在一起學習坐禪,實際上禪不僅是坐,而是站著...

《淨土法門普被三根論》白話譯

(圓濤法師白話譯) 【原文】 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

淨土宗三祖承遠大師畫傳

一、祖籍綿竹 學道成都 承遠大師(公元712802年),四...

印光大師:來生做人比臨終往生淨土還難

又汝既皈依佛法念佛,當依佛教而行。佛教你求生西方,...

淨土教起之十因

別則專就此經,復有十義:一、大悲憫念末法,為作津梁...

【佛教詞典】心水

(譬喻)心之影現或動搖萬象。又有染淨,譬於水,謂之...

【佛教詞典】摩訶薩埵

(術語)舊譯曰大心,又曰大眾生。新譯曰大有情。有作...

【視頻】攝心念佛(阿彌陀佛聖號)

攝心念佛(阿彌陀佛聖號)

【視頻】救雀得福報

救雀得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