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善良與軟弱無關

學誠法師  2016/03/1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善良與軟弱無關

《道德經》中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明智的行為通常被愚者嘲笑,智者所喜。我們是希望成為智者之友,還是獲得愚者之讚呢?

凡夫不堅定於善,就會被煩惱所黏縛。善法不可不執,但不能著相,菩薩無住生心,而非無心,是精深微妙的智慧境界。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不是「執著」,而是不知道該追求什麼、堅持什麼。

有一種大膽叫魯莽,有一種大膽叫勇敢;有一種膽小叫軟弱,有一種膽小叫謹慎。膽大、膽小不是關鍵因素,有沒有智慧才是最重要的:做每一件事情,都知道自己的目的、行為的善惡、當下的條件及做事的方法。

善良與軟弱無關,相反,它是一種力量。軟弱恰恰是因為善良的力量不足、不純正、不堅定、不持久。要想令善的力量增長、強大,需要學習、實踐,提升智慧。

能接受逆境,必定是內心有極為堅強的力量,「無慾則剛」;對慾望的追逐、與他人的攀比等,才是真正令我們軟弱的原因。所以,如果內心強大,就不會隨外境而轉。覺得自己窩囊,是因為內心缺失宗旨而被動面對境界,無力控制局面,更無力控制自己的心。

善是自己願意、歡喜去做利人助人之事,軟弱是自己不得不去做不願意做的事。工作中,自己能夠做得到的,力所能及的幫助別人;做不到的,也沒有必要強求承擔。開發出自己的主觀意識來,高高興興的行善助人,坦然明確的拒絕能力之外的事,做一個自信、善良、豁達的人。

對自己所走的路失去了信心,心就會抗拒、徘徊,行為就會軟弱無力,一切看似合理的理由都是在找藉口而已。我們做一件事,最重要的不是興趣,而是意義。越是有意義的事情,困難會越多,這就要靠我們的願力與智慧去面對,願力決定始終,智慧決定成敗。勿忘初心。

內心的陽光沒有開發出來,就會膽怯、軟弱。慢慢修行,用正知見、慈悲心來充實自己的內心,開發光明,漸漸就會無所畏懼。

忍辱不是軟弱的表現,而是有力量和理智的表現。絕大多數人都誤解了忍辱的意義,真正的忍辱是超越表面的逆境,昇華內心的悲智,如烈火出真金。

善不一定就會被惡利用,如果善的力量足夠強,就可以影響、轉化惡的力量。善良無私不等於軟弱可欺,真能做到無我,對境必有智慧。

佛教所說的忍辱與阿Q精神,外表有一部分相似,內涵卻有云泥之別。前者是基於長遠因果的智慧和內心調伏煩惱的力量,後者是愚癡的自我麻醉;前者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行為是為什麼,能如何利益自他,後者是軟弱無力的無奈之舉。

善良若缺乏了正念,便會軟弱無力,難以持久。正念,就是明白自己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善良若缺乏了智慧,便會處處矛盾,難以利他。智慧,就是明白每一個行為會帶來什麼結果。正念與智慧,都需要通過聽聞佛法而慢慢培養、增長。而一個真正具足正念與智慧的人,必定會無條件的善良。

諉罪掠功乃小人事。若自己遇到不公平之境遇,便也效學成為無良無品之人,才是真的軟弱無力;堅持自己做人的原則不僅不是懦弱,反而是一種力量。

軟弱,是因為內心沒有力量;沒有力量,是因為沒有方向、沒有心量。反之,一個強大堅定的人,一定有清晰的目標,他不會總是被動地擔憂別人的欺辱,而是主動去思考如何能夠幫助到更多人。

沒有正念支持的善念,是猶豫不決、軟弱無力的,禁不起風吹雨打。自己的痛苦並不是源於善良,而是源於缺乏信心與正念。培養信心不易,但真正有信心,就會充滿勇氣,坦然平靜,就會有真正的快樂。

君子爭罪,路便越走越寬;小人爭對,事卻越辦越難。很多時候,忍一時、退一步並非軟弱,識得大體,不必在小處爭利鬥氣。

嚮往美好、揚清滌濁之心人人有之,但決不能僅止於憤怒與悲傷。每個人都不是社會的旁觀者,而是其中的一份子,改變世界,從改變自己開始。發大願心,超越憤怒與悲傷,改變自己的冷漠和軟弱,堅持自己的善良和勇氣,用行動去改變,去建設。

讓人們膽怯而軟弱的,都是內心的妄想;心無罣礙,無有恐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那麼,願生西方極樂世界又有什麼樣的依據呢?他能得到...

周利槃陀伽愚昧的業因

佛陀的弟子周利槃陀伽,生性愚昧、駑鈍,其他的弟子便...

人如群牛

在《法句譬喻經》中有這樣一個公案:往昔佛陀曾在王捨...

古今聰明人一大可憐可憫之事

原文: 若不注重躬行,只期多知多見,必至矜己傲物,排...

【推薦】死物上作活計

龍舒居士談到當時有位長老,叫了明長老。他在為大眾作...

什麼是真正的愚人

【竹窗隨筆原文】 世人以不識字、不解事為愚,此誠愚也...

一念善心即為佛

印象中,奶奶篤信佛教,每日吃齋念佛,特別信奉觀音。...

跺腳念佛與念「彌陀佛」如法嗎

問: 有許多居士以腿不彎曲、類似蹦的形式來幾天幾夜地...

【大藏經】華嚴經·淨行品

(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

【大藏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大藏經】百喻經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如何燒香才是正確

問: 法師:您好!不好意思,我不懂得應該如何燒香才...

【推薦】未成佛道,先結人緣--佛法教您改善人際關係

我們都知道,社會倫理乃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人...

諸葛亮給子書(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慧)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

持戒清淨者能得五種功德

是清淨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須天眼,自然觀見十...

死苦現前,唯有放下萬緣一心念佛

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當此等苦事發現之時...

若印經造像留下名字,功德變少甚至折損福報

財法二施:財佈施和法佈施。財佈施隨緣量力,遇到真正...

一人學佛,帶動全家轉運

爸爸和兩個弟弟經常出狀況,我不是替他們還賭債,就是...

我們還有多少時間孝順自己的父母?

在很多問題上,我們和父母存在很大的分歧,一直以來,...

一心專念預知時至

丁菉馨,浙江嵊縣人,從事教育學生的工作,屢次參加科...

沙彌貪戀龍宮墮龍身

昔日,有一位阿羅漢與一位沙彌師徒二人同住在山中修行...

無著得道

過去,佛陀住在阿毗闍恆河邊。一天,有一位比丘來到精...

九種素餃子的做法

素餃子很好吃,但做素餃子有些訣竅。做素餃子一般需要...

苦樂都隨緣

生活在世間,苦多樂少,我們常常要面對痛苦,生命中的...

病是眾生之良藥

【原文】 世人以病為苦,而先德云:病者眾生之良藥。夫...

可以睡在床上默念佛號嗎

問: 晚上難入睡,或半夜醒了,睡在床上默念佛號,這合...

慧律法師《什麼是禪 禪是什麼》

各位台灣大學的高材生,首先恭喜大家,進入台灣的一流...

【佛教詞典】根性

根者,能生之義;人性有生善業或惡業之力,故稱根性。...

【佛教詞典】住定相

【住定相】 p0660   瑜伽十一卷二十三頁云:云何住定...

【視頻】大安法師《獨角仙人》

大安法師《獨角仙人》

【視頻】外面沒有別人 只有你自己

外面沒有別人 只有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