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惟賢長老:佛教對素食傳統形成與發展影響

惟賢長老  2011/10/31  大字體  護眼色

一、 素食是佛教的優良傳統

素食與人體的健康有極密切的關係,但它並非起源於佛教,也非佛教徒單獨提倡。從古到今,世界許多哲學家、科學家、文學家等都提倡素食。

中國古代孟子的「君子遠庖廚」的思想,易經的「生生之謂易」,「天地之大德曰生」。道家真人深山修煉只吃水果的功夫,兩千多年來,一直為儒道之徒所繼承。兩千五百年前生長在印度的釋迦牟尼根據慈悲和平的教義,由戒殺放生到主張不吃肉,此種教誠散見於佛教經典尤其是大乘佛教的各種經律論中,後世,佛教弟子,身體力行,其品格清淨高尚,其行為淑世善民,化強暴者囂悍之氣,使世界人類傾向和平,則更成為佛教的獨特的優良傳統。

釋迦牟尼佛為太子時,一次樹下觀農,見農夫犁土,掘出蚯蚓,鳥兒飛來啄食,引起他對眾生互相殘殺,弱肉強食的悲思。印度吠多派崇拜梵天;每年以大批牲畜宰殺祭祀,一直為釋迦所反對,釋迦在說法時,處處提倡禁絕肉食。

印度、中國曆代宗派的祖師,都是淡泊自甘,粗衣蔬食的茹素者。南北朝時虔誠奉佛的梁武帝依《涅槃經》《四相品》等經文,制僧尼居士斷酒肉。

梁武帝會合當時京都的僧尼一千四百四十八人,延請法師宣講斷酒肉經文,並於佛前宣誓斷食酒肉。自佛教傳入中國後,歷代帝王,除少數闢佛者外,凡遇祭祀大典或修建法會,均提倡齋戒素食,從上到下養成了社會風氣。

文學史上的許多大文學家,詩人信佛,平生茹素者亦不少銅陵,著名的有唐代王維,他自幼受到佛教思想的熏陶,長而拜長安薦福寺道光禪師為師,斷食肉酒。又善繪畫,世稱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其所作詩,多山林清逸之氣。

宋朝的永明延壽禪師,明代的蓮池大師,都是淨土宗的一代祖師,在徒眾中大力宣傳戒殺放生和吃素的功德。蓮池大師寫有著名的《七筆勾》和「戒殺放生文」,其中析理精微,字字飽含慈悲感情,令人生動。

近代高僧如太虛、虛雲、弘一、印光諸法師,都是身體力行的戒殺茹素。

二、素食在佛教經典的根據

(一)基於健康理由

佛教的大德祖師,由於吃素身體都很健康,壽命也長。一部分肉食者不易理解,而在有科學大腦的醫學家和營養家,則是較易理解的。

首先,吃素的僧侶們甘於淡泊生活,無嗜穿嗜味的習慣,清心寡慾,一心向道,外境不易動乎胸中,內心平靜,這是不易致病的主要精神因素。

素食中的豆製品和水果,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鈣、磷和多種維生素,營養價值高,容易消化吸收。

(二)基於慈悲理由

佛教以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慈悲之心,是透過般若智慧產生的。學佛者由於了悟因緣生法的真理,而產生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菩薩心腸,從而戒絕殺戮,五戒中的第一條就是不殺生,由不殺生而吃素,是戒殺的積極行為。

(三)基於因果理由

因果定律,是佛教的基本法則。有因必有果,造何因得何果,是必然不易之理。基此理由,可知造殺就得殺報,食他的肉就應該還他的肉。所謂「吃半斤還八兩」。各別造因,各別受報;大眾造因,大眾受報。世界各地年年不斷的戰爭,許多人死於刀兵,慧眼觀之,原因在此。

佛教提倡眾生平等,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過去諸佛是已成佛,眾生是未成佛,因此對於眾生不應輕慢,更不應殘殺,殘殺是違犯理性的。殘殺者違背慈悲平等之理,必自食其果。

(四)基於修行理由

修行是佛教徒的修養功夫,由此修養功夫為因,達到完成佛果的目的。

修行的基本方法是戒、定、慧三學。戒是約束行為,防非止惡,眾善奉行,定是專注一境,息諸虛妄分別。慧是明因識果,通達真理。此中首要的是戒,守戒的作用是絕對禁止擾惱眾生,破壞他人利益,保持內心純善清淨,為修定慧打下基礎。此戒定慧是三乘共通的修法。

欲達佛乘,必須進一步修大乘菩薩行。菩薩行包括四無量心,四攝、六度。其精神主要是大悲大願,不捨眾生,更不能損害眾生。因此,不管大乘小乘戒殺是主要的。由憐憫眾生,愛護眾生生命,進而不食眾生肉,這是必然的實際行動。大乘諸經論中,多處談到殺生和吃肉,都是斷掉慈悲種子。慈悲是學佛的根本,此根本一斷,即不能發菩提心,也不能證得佛果,可見戒殺和素食,在佛教教義中的重要。

三、素食之風在中國

從佛教傳入中國後,在國內,戒殺放生,吃素深入民間,形成一種風氣。

(一)封建社會的最高統治者,除對佛教有信仰,直接提倡齋戒奉佛外,凡朝廷舉行祭祀大典,或逢皇族誕辰,或天象告警,下詔罪己,或久旱禱雨,都要下令嚴禁宰殺,甚至大赦天下囚徒,以示皇上的寬大仁愛的胸懷。

(二)在各個寺廟,每逢農曆四月初八佛誕節,舉行放生會,大量放生,信徒們對此很熱烈踴躍。大的寺廟都修建有放生池。

(三)南北朝、隋唐開始,經宋、元、明、到了清朝,曾出現了素食的黃金時代。宮廷御膳房專門設有「素局」,負責皇帝齋戒的素食。寺院「香積廚」的素菜,逐漸顯著的改進和提高,色香味並重,出現許多花色品種,各地飲食市場的素食館急劇增加,素食品在競賽中花樣翻新。

(四)僧尼居士一般都素食,不能全斷肉食的依照佛經最初吃三淨肉。養成對生物的同情心,逐漸停止肉食。在民間,通行十齋期,信佛信神的都要吃素。信佛者遇著母親誕辰,因系母難日,為報答母恩,也要吃素。每年有十五個佛菩薩的誕辰,凡佛教徒都要以香花燈水果素食於佛菩薩前設供,禮拜誦經,同時要吃素。

(五)印度佛教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相結合,出現了許多有關佛經的文學作品。以文章詩歌描寫戒殺放生事蹟,讚頌素食的功德,歷代作品中佔有不少篇幅,充實了傳統文學的內容。

(六)中國素食之風,已擴展到歐美。此風將蔓延到全球,反對和制止戰爭,維護和平,起著一定的推動作用。

本文僅就佛教歷史和教義及對中國的影響論素食,這類的材料很豐富,有待進一步發掘。我相信,這對於世界文明,人類理性的發展,是極有利益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戲劇大師蕭伯納談素食護生

我們是牲畜的活墳場,為了口腹之慾而將它們斬殺。饕餮...

素食提升智商,高考中榜撫慰天下父母心

愛因斯坦說:吃素可以讓智慧不被蒙蔽。 富蘭克林說:...

乳腺癌是吃肉和喝牛奶引發的

美國的柯林坎貝爾博士是世界著名營養學家,被譽為營養...

素食讓我回歸天性

能主宰自己的生活以後,我自然選擇的是素食。這並非因...

素食:清醒潔淨的強健生命之源

兩千年來,廟宇、道觀是出家人的修行聖地,而佛道兩家...

脾胃虛應多吃9種食物

有脾胃虛弱一定要注意調養,調養好了身體才好。一般脾...

印光大師開示養生之道

印祖推崇面食,對豆子、豆油也特別提倡。並提出,保養...

沒有吃素可以念咒嗎

問: 我沒有吃淨口素,但念咒的時候,念淨口業真言可以...

一切都是我們自作自受

我們看到那麼多的經書,裡面都是告訴我們覺悟的方法。...

如何以禮待人,顯見自心中佛

禮是禮貌,待人的禮節,禮儀等,第一堂課已講過。現引...

心不要活得太表面,要能夠更深層

我們在心中能夠受持常住兩個字,就能夠遠離三惡道。常...

不受戒,犯了錯是否就不嚴重

有些人聽說受戒後所犯的罪要比不受戒所犯的罪還要大,...

觀音菩薩會附體顯靈嗎

問: 有朋友說某人家中觀音菩薩很顯靈,說是和那家有...

我們最該多說的兩個字

一個週日的早晨,我剛行堂回來,看著同學在水池邊彎著...

父母悅,即為孝

有人算過這樣一筆賬:從我們懂事起,就開始讀書,幼兒...

懇切至誠念佛誦經,決定可以消除宿業病苦

世人病苦,多屬宿世殺業所感。無論何病,若能懇切至誠...

忍一切的勞苦,也要忍一切的辱

上午,慈航堂某法師等師徒六,七人,上山參拜老和尚,...

宣化上人:念地藏菩薩聖號

念地藏菩薩的名號,要清清楚楚地念,叫地藏菩薩知道我...

為什麼有些大修行人轉世後不如前生

問: 禪宗有些大德悟處很高,如五祖戒禪師、海印信禪...

付出善舉就是為自己所修的路

弟子跟著師父進城化緣。 進城後車水馬龍好不繁榮,弟...

電腦程序員的十條禪法

程序員是一份特別辛苦的職業,也是一個承受各種壓力的...

倓虛法師開示煩惱的由來

六種根本煩惱 這煩惱有多少種呢?可就多啦,略略地我就...

【佛教詞典】金剛喜菩薩

(術語)Vajrasādhu,金剛界曼陀羅第一成身會中東方五...

【佛教詞典】意安樂行

(術語)四安樂行之第三。意離四過,安樂行法華之法也...

【視頻】真華長老《法嚴寺慈悲開示》

真華長老《法嚴寺慈悲開示》

【視頻】《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聆志居士念誦

《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