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廣欽老和尚《心要怎麼修》

廣欽老和尚  2010/04/2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修行最佳的環境

那些溺在父母身邊的,終長不成人,而那些離開父母的寵溺,在外奔波的人,反卻能煉成大人氣魄。就像溺在母猴懷裡的小猴,有時會被母猴抱得活活悶死,而那些獨立跳躍在山林的小猴,反而活得很好。修行要在最困苦、最不好的環境,越是能修忍辱,越有境界折磨,才是修行最佳的環境。

心要怎麼修

我們說出家修心,心要怎麼修?就是沒有分別心,心淨則是佛。我們輪當執事人,與十方眾人接觸,就不能去分別對方,不論是俗家或出家,一律平等對待,不起分別心,我們度眾生,就是以這無分別的心在度眾。俗家人不曉得這道理,凡事論好論壞、分是非、別愛憎;而我們出家人,不論是對、是錯、是好、是壞,表面但唯唯諾諾,應付應付,不管是耳朵聽到的,眼睛看到的,心不起分別,不去執著它,這就是心出家。出家人如果還一天到晚,說這個人好、那個人不好,論是論非的,這就是身出家,心沒有出家。

衝破魔境

修行人就是要在這色、聲、香、味、觸、法的業識順逆中求解脫,無魔不成道,成佛哪有那麼便宜之事。不經苦行,不經魔障,如何去歷練無明煩惱?修行人就是在修魔障,唯有衝破魔境中的無明煩惱,方能得到解脫;也唯有舍下色聲香味觸法,心無罣礙,才能得到清淨解脫,才能顯出菩提心來。所以,修行人不能怕魔障,不能貪圖安定順境,那樣是不會進步的。

不怕別人批評

我們必須有不怕別人批評的氣魄,只要心正,就不怕走歪,即使別人走歪,也不會受其影響。如果一個人做事畏首畏尾的,怕別人批評,見人私談,心便不安而起猜疑,以為人家在說他什麼,那是沒有見識、沒有出息的人。

如何得六根清淨

我們修行,便是要修六根對六塵所起的分別煩惱,分別善惡、好音壞音種種等,這種分別就是六根不清淨。修行就是要修這些分別煩惱,直至六根對六塵沒有分別,才是六根清淨,才能五蘊皆空。

修行最先攝住心猿意馬

修行最先就是要攝住這個心猿意馬、隨心所欲的心,不讓它出去放逸,這很不容易,但我們要發願,為消這些無始來的習氣罪業,要提出勇氣,努力修苦行,難做的,要去做,別人不願做的,我們要去做,發願自己要成就,像阿彌陀佛一樣,如此的信願行,業障才會消。業障消,則做任何事情都愉愉快快的,不覺其苦,雖住娑婆界,猶如西方境。

看破放下

放下,並不是口頭上的放下,是要臨終時正念現前,沒有一點家庭的意識,沒有親眷家屬的愛別離苦,這才叫放下,如果還存有那麼一點家庭意識,那還是生死輪迴。要知道,我們來到這娑婆世界,是帶業來的,要在這娑婆世界中,走入佛門,找一條解脫生死苦的新路去,不要再為貪享衣、食、住的舒適,而更造一些新的惡業,再重入生死輪迴的舊路中。不要貪長壽,如果不會修,不會走解脫的路,即使活了兩百歲,也不過是多造一些業,兩百歲一過完,還是要生死輪迴。我們這個身軀是有生有滅的東西,終究要毀壞,是無法讓我們永久依賴的,要看破,要放下,而我們這靈靈覺覺的靈性,才是不生不滅的。

我們既得人身,不要辜負這個人身,知道要走解脫的路,則成佛作祖靠這人身來修,不知道要修,還為這個身軀的衣、食、住、行等的享樂,無所不用其極,造無量的惡業,那麼三惡道中、四生之內,也有我們的份,所以,這個人身實是轉捩點,是個人身劫。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廣欽老和尚文章列表

學佛的三個步驟

第一個步驟是聽經聞法。 聽經聞法,才能夠了解到佛法...

慧律法師《莫拒外境念念清淨》

學佛的過程中,往往必須經歷重覆的掙扎;重覆的創傷、...

罵我們的人,才是真正的善知識

首先要粗衣淡飯,知足常樂。不重金銀名譽,因而無爭能...

找到你生命的根本

我們強調修行的法門很重要,你是拜佛,你是持什麼咒,...

如何斷食

斷食,就是我們平常一天吃兩餐或三餐,你身體經常為了...

靜波法師:修心訣

靜波法師講《修心訣》語錄筆記 1.業障是什麼?習慣。...

擺渡自己的心靈

人的一生,就像一次長途擺渡。在生命的河流中,我們只...

修行很簡單,就是恢復我們的本來面目

我們再看第七意識蕅祖的批註: 此之意根,從無始來,內...

【大藏經】【註音版】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

【大藏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為什麼集結經典都是由阿難負責

阿難尊者是佛的堂弟,佛成道那一天阿難才出世。阿難跟...

這種見解在佛法裡是最危險的

我們修行的人,見、行兩個是不能分割的。見,就是我們...

在五濁惡世裡,眾生的身心障礙特別大

現在我們談談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說三乘呢?...

為人處事傚彷彌勒菩薩

現代人常因人際關係緊張,感到心理負擔很重,或人生的...

善人為何得惡報?因為你只認識了一半

我們看見的世間相好像不平等,有很多的年齡很大的都活...

珍惜每一秒,精進學佛法

生命活著是以付出生命為代價。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或...

正念不足,內心就會生起邪念

世間上有邪與正兩種力量,若邪不勝正,為什麼我們內心...

見壞法者能呵責,當知是人真佛子

在現實生活當中,有很多信仰者陷入了一個誤區,什麼樣...

人生起起落落,佛法讓我重生

10年前,我曾信仰過其他宗教,同時也接觸了傳統文化,...

不要用修行來傷你的心

第一點,修行不應該有時間性。 不要把它當工作,有上...

參禪人,無長遠心

參禪人,無長遠心。這一句話,粗不盡會。細向自己胸中...

信願持名,如何強化信願

問: 信願持名,如何強化信願?法門無量誓願學和一門...

佛門裡為何把酒列為重戒

酒類的香味引起了人的煩惱和壞的毛病,甚至更壞事情都...

功課必須定量定時,定了一定要做到底

我經常給我們道友說,我說你念佛也好,你修行也好,你...

五種可隨時隨地修行的方法

下面是我想得到的幾種隨時隨地可行的辦法。每個人因為...

五台山故事:掉隊的羅漢哪去了

明朝,五台山萬壽寺方丈志誠法師與三寶弟子經過千辛萬...

【佛教詞典】無上方便

(術語)阿彌陀佛作願,攝取一切眾生,使生於極樂國善...

【佛教詞典】不同分死

【不同分死】 p0323 瑜伽八十五卷十七頁云:若於過去不...

【視頻】本煥老和尚教演禪堂儀規

本煥老和尚教演禪堂儀規

【視頻】虛雲老和尚論《禪淨四料簡》

虛雲老和尚論《禪淨四料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