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濟群法師:樂觀與悲觀

濟群法師  2011/05/2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為什麼人們會認為佛教是悲觀的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以世人的生活方式來衡量,佛教徒與世無爭,不去追逐世間的功名利祿。尤其是出家人,過著簡朴、淡泊、少欲知足的生活。

其次,佛教說人生是苦,這在世人看來無疑是悲觀的。在人們的心目中,苦就意味著失敗和挫折。因此,人們總是以各種方式試圖擺脫人生面臨痛苦,將希望寄託於對財富和事業的追逐。其實佛教所認識的苦,是佛陀對人生實質的透視。佛陀昔為太子時,外出郊遊,見農夫在烈日下埋頭苦幹,大汗淋漓;耕牛頸上勒著粗繩,稍一遲緩立遭鞭打,以致皮破血流;犁鏵翻出的小蟲,又被飛鳥爭相啄食,生存的殘酷使一切生命都陷於普遍的苦難之中。而每個人必然要經歷的生老病死之苦更是難以倖免的。除了觀人生是苦,佛陀還要我們時時「念死無常」,這在人們的眼中,也是悲觀消極的表現。我們平時總是忙忙碌碌,不敢讓自己閑下來面對我們的內心。人在年輕時可以尋找很多樂趣來彌補內心的空虛,但現實終究要去面對的,人生的終點是什麼?不是我們畢生追求的名利和享樂,而是任何人無法迴避的死亡結局。請問明天遠還是死亡遠?生命是脆弱的,我們誰也無法保證自己可以活到明天,但在我們顛倒的觀念中,我們總是拒絕將死亡和自己聯繫在一起,不願接受對死亡的正確認識。

在修學佛法的過程中,如果缺乏正確的引導,很容易對佛法產生錯誤的理解。很多人學佛後執著於空,把世界看得很虛無,對人生的種種努力都覺得毫無意義,從而產生悲觀情緒。這也是世人對佛教形成誤解的原因之一。

那麼,佛教徒究竟應以什麼樣的態度來認識世界?準確地說,佛教徒並不悲觀、也不樂觀,而是中觀,即不偏不倚的人生態度。

為什麼說佛教徒不是悲觀的?因為學佛修行的人,有明確的人生目標,對未來充滿信心,所以佛教徒不是悲觀的。在民國年間的人生觀大討論中,梁啟超先生提出佛法為人心建設的準則,認為佛教不僅是人類最珍貴的文化遺產,也是「蓋應於此時代要求之一良藥」。因為菩薩的救世精神正是積極精進的體現,基於此,他在《論佛教與群治之關係》中標舉佛教「乃兼善而非獨善」,「佛教之信仰乃入世而非厭世」。

為什麼我們又說佛教徒也不是樂觀的呢?因為生命的前景雖是光明的,但現實不容我們樂觀。

首先,人生的實質是苦。這在佛教的諸多經典中都有說明,如三苦、八苦乃至無量諸苦,大千世界不過是遷流不息、變化無常的苦集之地。世人由於無明,所認為的幸福往往停留在事物表面,不曾觸及到幸福背後所隱藏的真相。我們以結婚成家為幸福,不知這正是束縛的開始;我們以生兒育女為幸福,不知這正是牽掛的開始;我們以事業有成為幸福,不知道這正是爭鬥的開始……面對人生的現實,我們無法樂觀。

其次,我們必須正視生命的無常。生命是脆弱的,眾生在生老病死中沉浮掙扎,隨時都會被淹沒。而我們對自己的命運又沒有把握,生時尚且不能做自己的主,一旦死亡來臨,更沒有能力做自己的主人。

再次,我們要看到輪迴的現實,只要生命中還有痛苦和煩惱,將永遠在六道中生生不已地流轉。即使來生能夠繼續做人,能否生在有善知識的地方,能否聽聞到佛法,都是未知數,所以,生命的去向不容我們樂觀。

同時,我們還必須正視現實世界中存在的污濁和罪惡,在這五濁惡世,天災人禍不計其數,我們所居住的地球已經被人類的貪慾破壞得滿目蒼痍,無量有情都在生死苦海中掙扎。面對這嚴峻的現實,我們也實在無法樂觀。

什麼是學佛者應有的中觀的人生態度呢?

佛教徒要在智慧的觀照下如實觀察,如理思維,正確認識和了解世界的光明面和陰暗面。既看到人生存在的痛苦,又對通過修行所能抵達的光明前景充滿信心。

了解人生的真相是為了離苦得樂。佛陀幫助我們正視人生的痛苦,並不是要我們迴避痛苦或被動地接受痛苦,而是要進一步找到痛苦的根源,從根本上斷除痛苦。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無助地沉溺在痛苦之中,才能積極坦然地面對人生,運用佛法的智慧去改造生命,改善社會。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濟群法師文章列表

人生的目標

人在年輕時所設定的目標可以稱為五子登科銀子、車子、...

他「死於」53歲,但一直活到98歲

約翰D洛克菲勒在33歲時賺到了第一個100萬美元。43歲時...

高處不勝寒

現代的都市都是靠高樓來代表它的雄偉壯觀,現代人也都...

不要生活在過去

在太平洋布拉特島附近的水域裡,生活著一種魚,它的名...

人生箴言—聖嚴法師語錄

四安 :提升人品的主張 安心在於少欲知足 安身在於勤...

中國三大處世奇書最精華30句

《菜根譚》《圍爐夜話》《小窗幽記》,併稱為修身養性...

未來比過去更美好

江蘇江都人,為禪門臨濟宗第48代傳人。12歲於宜興大覺...

學做「平凡人」

他比我職位高、比我更有財富和資源,比我得到更多的關...

【大藏經】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爾時喜王...

【大藏經】【註音版】慈悲道場懺法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一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二 慈悲道場懺法...

【大藏經】佛說罪福報應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

【大藏經】【註音版】晚課蒙山施食儀

晚課蒙山施食儀...

心態的健康與否,關係到人生的苦樂

從通達空、無住入手,煩惱自然不生,其心自然降伏。 學...

有良好的心態才有幸福

幸福的根本是什麼?就在於良好的心態。因為外在的一切...

什麼讓世界如此動盪

古往今來,人類社會始終處於動盪之中。而對社會安定破...

佛教是什麼

問: 是否可以從超越於門派的高度,也可以說是基於各...

佛源老和尚和地藏菩薩的因緣

佛源老和尚是鐵骨錚錚的,也是獨得祖師棒喝的真傳。看...

兩土世尊度眾生的分工

釋迦牟尼佛是我們娑婆世界教主,阿彌陀佛是極樂世界的...

怎樣做一個合格的出家人

這是和每一個出家人緊密相關卻又常常被忽略的問題。特...

要把這件事當做日常穿衣吃飯來對待

持志久遠。 這也是針對我們有些修行人:開始發心大,中...

業障障礙我們修淨土法門

一件很難理解的事:修淨土一法有這麼大的利益,但是很...

想了生死必須掌握正確的軌則

初學者必須由文字來做引導的,這以下舉出一個實際的例...

做到這十三條,你還會有壓力嗎

1、壓力是是好事,它使人警醒,不會犯錯。即使有錯,...

人生沒有一個真實的外境可得

唯識學的建立,它告訴我們:其實整個人生的過程,沒有...

怎樣讓彌陀對我們的加持力達到最高

佛法的因緣觀,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說:第一個,你自身...

患難不必求鬼神

邪魔外道有一種非常蠱惑人的方法,就是他給你消災,給...

沉香木

從前有一位長者的兒子,到大海里去採取沉香木,經過了...

造佛像的功德有多大

造像的功德,有一個《造像功德經》,只說是一般的世間...

【佛教詞典】大三災壞劫相

大三災壞劫之相,謂能壞初二三禪,遞次增上,至三禪止...

【佛教詞典】無上妙覺

(術語)如來所得之覺體,不可思議,故云妙,無有過之...

【視頻】妙境法師《不修聖道,神通靠不住》

妙境法師《不修聖道,神通靠不住》

【視頻】大安法師《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

大安法師《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