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一心歸命通身靠倒的決心

淨界法師  2015/10/29  大字體  護眼色

一心歸命通身靠倒的決心

【禪與淨土,唯約教約理。有禪有淨土,乃約機約修。教理,則恆然如是,佛不能增,凡不能減。機修,須依教起行,行極證理,使其實有諸己也。二者文雖相似,實大不同,須細參詳,不可籠統。】

我們講禪跟淨土,那是約著教理來說的,是從教理的角度。但是加一個有,有禪有淨土,那是從修行的角度來說的。一個是理論,一個是實踐。

理論這部分當然是恆然如是,它是一種人生的真理,所以它是在佛不增,在凡不減。但是講到個人的根機所產生的修行,那就是千差萬別了。

所以這個地方文字很相似,只差一個有字,但實際的內涵是大不相同的,應該好好地去分別清楚。

這段就是講禪、淨土,跟有禪有淨土,一個是教理,一個是實踐。最後一段就非常重要了:

【倘參禪未悟;或悟而未徹,皆不得名為有禪。】

到這個地方印祖把參禪跟念佛它們的一個標準講出來。

什麼叫做有禪呢?

你要能夠真實徹底地去開悟我們本來的面目,你真實能夠破妄顯真,把無始的攀緣妄想給破掉,把心帶回家,依止不生滅心來修學。所以禪宗所強調的是一種內心的觀照;念佛法門所強調的是對阿彌陀佛的歸依。

所以你看,我們再往下看:

【倘念佛偏執唯心,而無信願;或有信願而不真切,悠悠泛泛,敷衍故事。或行雖精進,心戀塵境。或求來生生富貴家,享五欲樂。或求生天,受天福樂。或求來生,出家為僧,一聞千悟,得大總持,宏揚佛法,普利眾生。皆不得名為有淨土矣!】

這段對淨土宗的開示是很重要的。念佛法門,它是一個他力的法門。在他力的解脫當中,我們之所以能夠往生淨土,完全不是我們的力量,是仰仗佛力的加被。我們要做的一件事情,只有產生一種強烈歸依的心來憶念彌陀的聖號。所以說,在整個往生的關鍵當中,你在憶念這個佛號的時候,你的信心、你的願力是一個成敗的關鍵。

所以他講,信願要很真切,決定不可以悠悠泛泛、敷衍了事。

我想我們曾經有過念佛的人都知道,念佛是不一定能夠往生的,因為念佛它是一種善業嘛!無量光、無量壽在你身口意活動的時候,它的確會產生一種強大的善業力。但是你的心態是很重要的。你用什麼心態來念佛,會決定這個佛號對你產生的救拔力。

那麼我們真正要把這句佛號的功德全部都把它啟動出來,這關鍵就是你的信心跟願力要很堅定。這個佛號才能夠帶你到淨土去。

在美國有一個真實的故事。在美國有一個小村莊發生了旱災,好幾個月都沒下雨了。那麼這個時候,因為美國都信基督教嘛,教堂就發動這個村莊的人民在禮拜天的早上,大家都到教堂來祈雨,向上帝禱告。那麼禮拜天早上大家就都到教堂去了。有一個小女孩她也去參加禱告,那麼這個小女孩有什麼特別呢?她去禱告的時候,她帶了一把雨傘去,其他的人都沒有帶雨傘。

我們應該說這個人是信願具足的,她相信她可以做到,她一定可以做到。因為為什麼?你去祈雨,當然你就是會下雨嘛!

所以修淨土宗的人,其實你的決心是很重要。

我經常聽到很多居士跟我講說,他很想要往生,這個人大概是不能往生的。因為你很想要往生,表示你沒有把所有的心力放進去嘛!你給自己很多的偷心嘛,偷心未死嘛!你給自己太多的活動空間。

因為我們往生的人,諸位你看看《淨土聖賢錄》,往生與否跟你業障深重沒有關係,因為是佛力加被,跟你沒有關係嘛!但是對你那個一心歸命、通身靠倒的決心是有關係的。

你去看歷代的往生成功的例子,都有一個特色,就是背水一戰!你沒有退路!就像韓信用兵一樣,他面對項羽的軍隊,是他三倍以上的軍隊。但是他把軍隊帶到整個黃河的前面,你看後面是黃河,你只有往前衝了。

所以往生的人他所建立的願力,如果你看看祖師的開示,他對佛號念得好不好這個標準不高,那臨終十念嘛!相續稱念,乃至十念,這個標準不高嘛!但是一個往生的人,他對你的願力的要求是超高標準的,非常高的標準,不能有任何空隙。

你佛號可以念得不夠好,沒關係,這個影響你品位嘛!但是你的決心,這一點的要求就非常非常高了。

淨土宗對這個是用超高標準的標準來要求所有淨土宗的人,就是你對阿彌陀佛那種一心歸命通身靠倒的決心。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情動入胎和臨終接引

情動入胎。沒有斷見、思惑都應該是叫凡夫。凡夫都是有...

居士今日要務,唯當謝絕人事一心念佛

《與茅靜遠居士書》是省庵祖師寫給茅靜遠居士的一封書...

當妄心雜亂之頃,念佛自然隨念寂靜

淨土之為教,仰承阿彌陀佛四十有八大慈大悲深重願力,...

高聲念佛面向西方門

【原文】 問曰:想即無想,謹聞之矣!然《方等經》中,...

「死期敗烈」是淨土行者的甚深法寶

我們在學習印祖文鈔的時候,遇到一個詞死期敗烈。 在《...

極忙之人的修行法門

【淨土起信二:淨土之說,有理有跡。論其理,則見於日...

【推薦】現在是念佛者多,往生者少嗎

問: 請問法師,現在信佛的人大多是以淨土為最終的歸宿...

念佛十法

(一)高聲念:若神志昏沉,或妄想紛起時,即振作精神...

末那識的第六個特徵

末那識有六個特徵:第一,它總是追求愉悅;第二,它嘗...

單持佛號力量小,需要兼持咒語嗎

問: 有一種說法認為,單持佛號力量小,兼持咒語力量大...

【推薦】拖屍人的慚愧與懺悔

本是骷髏骨,曾將誑惑人。昔時看是假,今日睹方真。省...

因果定律是不變的法則

修學佛法,除了建立正確的知見,更進一步要身體力行。...

李炳南居士的皈依因緣

民國十九年(1930年)四月,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反...

宣化上人:本固枝榮重孝道

釋迦牟尼佛升到忉利天,去度他的母親。因為佛出世七天...

地藏菩薩修行的時間,比這些大菩薩都久

《大佛頂首楞嚴經》這樣說,念六十二億菩薩的聖號,乃...

佛說五大施經

佛世尊一時,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苾芻眾俱。 佛...

本既無迷,悟亦不立

問:如何是修道? 師云:道不屬修。若言修得,修成還壞...

心力跟地藏菩薩妙定相合,所求之願都能滿足

你得至心念地藏菩薩,把自己的心跟地藏菩薩的心轉成一...

久坐對健康的傷害與吸煙相當

人人都知道吸煙傷身,猶如健康殺手,但可能很多人還沒...

聖嚴法師《佛教對於命相、風水的看法》

命相、星相以及風水地理,起源很早,以星相家的傳說,...

星雲大師《佛教的時空觀》

第一篇時間(剎那不算短 劫波不算長) 1 前言 晉朝田園...

難陀捨愛出家的故事

難陀是釋迦牟尼佛同父異母的弟弟,全稱是孫陀羅男陀。...

【佛教詞典】毫眉

(術語)佛眉間之白毫也。唐高僧傳一曰:陽門飾毫眉之...

【佛教詞典】腳俱陀迦多演那

(人名)Krakuda-kātyāyana,又作腳陀迦旃延。外道名...

【視頻】慧律法師《八關齋戒可以用有香味的沐浴乳嗎》

慧律法師《八關齋戒可以用有香味的沐浴乳嗎》

【視頻】夢參老和尚《學普賢菩薩行》

夢參老和尚《學普賢菩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