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保護生命不殺生

2015/08/07  大字體  護眼色

保護生命不殺生

從小父母就教導我要愛護花草、愛護小動物,用父母的語言來說,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不應該去故意傷害它們;父母還用方便語告訴我,心慈則貌美,要想長大以後有漂亮的容貌,就要愛護小動物,後來我學佛以後開始明白了護生、放生的意義。不論是世間善法還是出世佛法,都教導人們不殺生,因為殺生不僅斷眾生的性命,更破壞了自己的慈悲種子,對修行是莫大的障礙。

在學佛修行的過程中,受持的五戒其中第一條即是不殺生戒,目的在於長養慈悲心,視一切眾生為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等手足,唯有如此才能修得像諸佛菩薩那樣的大慈大悲,才能成就佛道。如果一個人沒有慈悲之心,時時對眾生懷以殺生之念,這樣的人不僅在學佛過程中不能深入體悟佛法,就算是行習世間善法也是有很大障礙的。

在觀察其他宗教和世間善法的同時也可以看出,大多數宗教也都與佛教一樣,都提倡愛護生命,這一善舉是一切向善的示教與學科所共同倡導的,如佛教的五戒、八戒、比丘戒等都包含了不殺生,儒教所講的仁也廣義的包含了護生的概念。

保護生命不殺生從小處著眼即能利於社會安定,國與國之間也能得到和平共處;從長遠看來不殺生能讓我們培養慈悲之心,從不殺生的基礎之上增益修行道業,從而最終走向解脫。不殺生從思想到行為都是需要逐步體會和完善的,先是從行為上不去傷害一切有情,其次推廣至思想層面,例如不用過激的言語去傷害刺激其他人,在他人危難之時伸出援助之手,力所能及地幫助一切眾生解決困難,這些都可看做是廣義的護生。

在自身多年學習佛法以外,關於護生所帶來內心的寧靜是無以言表的,只有每個人去踐行才能體悟到這種親近感。當見到一隻螞蟻時,你覺得它也是懷著真誠與喜悅在你身邊爬過,而不是那種惶恐;當看到前面落下的一隻白鴿時,你會覺得它在與你嬉戲,絲毫沒有為它帶去畏懼。

佛陀在經教中告誡,對待一切眾生都要平等,不因為對方身體渺小就去踐踏,每位眾生都具有佛性,都與我們平等的享有聽聞佛法並且在未來成就佛道的權利。小至螻蟻,大至猛獸,無不愛護自己的生命,保護眾生的性命即是在幫助他們成就佛道,對於人類更不能懷有殺害之念,更不能教唆他人去殺害。不僅不能對諸佛、父母、朋友、賢能之人抱有殺念,更不能對虎、狼、猛獸有殺害的念頭,能平等的看待一切眾生,在未來每一位眾生都會在諸佛菩薩的加被之下,不斷增長智慧,最終成就佛道。

殺生同為十惡業之一,果報即是墮入惡道苦楚無邊,在《三藏法數》中講:「謂殺生之罪,能令眾生墮三惡道。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短命,二者多病,是名殺生果報。」關於殺生的種種過患,在諸多經論之中有詳細的告誡,在此不再一一列舉。

不殺生的同時我們也要盡力的去護生,在我們的能力範圍之內盡量去幫助一切眾生活得更快樂,施予眾生以安樂、佛法。護生的心態即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無論是否曾經與我們相識的眾生,只要我們見到對方需要幫助,都要盡力去幫助他們,讓這種護生所產生的強大的慈愛氛圍帶給每一位有情。

護生學修可以多種多樣的,例如宣傳愛護生命的重要意義,組織安排放生小組定期進行放生等。培養愛護眾生的慈心才能包容、寬容、諒解一切眾生,從而帶來祥和的心境,看待一切事物都顯得那麼悅意,這樣更能利於修行、更能長養一切道業。在我看來,無論是學習佛法,還是學做人,首先懷有慈視眾生的心態,不殺生即是前提。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度眾生喻

過去有一位名叫須彌羅的比丘,言談詼諧幽默。有一次,...

太子之力

悉達多太子十歲時,在釋迦族當中有五百位與他年齡相仿...

代一切眾生受苦

《梵網經》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豈不...

廚師的懺悔:寧死也絕不再殺生

我是一個廚師,從業二十餘年來殺生無數,如今學佛,深...

息諍論

過去,佛陀於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弘法。一天,目連尊者...

向佛陀學習

釋迦牟尼佛陀為什麼有那樣超人的成就,而成為世界史上...

修慈悲的機遇

行者在始覺的修習路上,在生起了真正大慈悲心之後,所...

佛為什麼要創造五淨肉讓比丘吃呢

預記末法 【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熾盛世間,自...

南亭和尚《地藏菩薩本跡因緣》

各位聽眾!農曆的七月,月大三十,月小二十九。這七月...

紹雲長老留給溈仰宗法子的開示:接了法就要有行持

法卷傳法 徒具虛文 所有到我這來接法的人,我都把這個...

往生極樂世界,有五因緣不退

得生彼國,有五因緣不退。云何為五。 一者,阿彌陀佛大...

輪迴的因素與轉變

所以這個地方從唯識學的角度,我們要掌握三個重點:第...

貪著利養自取滅亡

佛陀的弟子中有一位名叫調達(提婆達多)的比丘,非常...

修行要了生死,不要做顛倒事

一個人生到世間上來,他是有他的標準的。給他吃的東西...

人的基本禮儀

1、別人給倒水時、不要幹看著、要用手扶扶、以示禮貌...

吃蔬菜的五大誤區

大多數人都知道吃蔬菜對身體好,但又有幾個人能堅持每...

供養僧人用錢如法嗎

問: 請問師父,現在居士供養出家僧人,一般都直接用...

四念處

四念住是佛教的人生觀,即時時刻刻要保持的四種正念:...

發脾氣的時候不要講話

二棄瞋恚蓋:瞋是失佛法之根本,墜惡道之因緣,法樂之...

參禪如何起疑情看話頭

參禪用功這一法,首先要明白道理,這個道理呢,就是路...

因緣果報如影隨形

《大莊嚴論經》中馬鳴菩薩提到,若是造作善業,自然就...

參禪的下手方法

老和尚慈悲,大和尚慈悲,各位班首師傅和各位法師慈悲...

【佛教詞典】廣照寺

位於韓國黃海道海州郡首陽山。山號須彌山。為朝鮮佛教...

【佛教詞典】寂靜不寂靜苦

云何寂靜不寂靜苦?謂即此為世間道離欲已種善根者。...

【視頻】在家居士搭縵衣教學

在家居士搭縵衣教學

【視頻】《普門品、大悲咒、觀音聖號》女聲木魚唱誦

《普門品、大悲咒、觀音聖號》女聲木魚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