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委屈的時候不掉眼淚

學誠法師  2015/08/05  大字體  護眼色

委屈的時候不掉眼淚

我們的人生,從出生到死亡,歷經了種種坎坷,遭遇了種種磨難,飽嘗了種種辛酸,承受了種種痛苦。我們的家庭、事業也常有種種的不如意。我們與周邊的親人、朋友、同學、同事相處,也時常會被他人所誤解、冤枉,甚至遭受種種莫名的指責、詆毀。

孩時吵架,父母上來一陣呵責,即刻兩眼淚橫;在學校,我們勤奮好學,挑燈夜戰,卻時常榜上無名;到單位,我們盡職盡責,勤勤懇懇,卻總得不到賞識,反常挨領導批評;甚至一出家門,奮勇助人,竟也遭人訛詐。如此種種,實在令人委屈、無奈。當這些不順的事發生在自己身上時,輕者以淚撫傷,重者憤起反抗,報復於人。

但流淚又有何用?只會徒增悲傷。如果不從此學會忍受委屈,只會一點點積蓄內心的怨恨,等怨恨的力量累積到一定程度時,終將一爆而發,傷人傷己。我們常認為自己受到傷害,就一定要報復對方,才能彌補傷痛。可是一陣慘烈報復過後,我們的傷口難道就好了嗎?沒有,反而是自己在傷口上撒了一把鹽,讓自己傷得更慘。結果彼此關係漸行漸遠,最終或與家人分崩離析,或被領導炒魷魚,或與朋友反目成仇。如果說開始受點委屈時,學會忍一忍事情便會過去;如果委屈過不去,內心怨恨不斷增加,那便是造惡的開始,真正痛苦的開始。

我們這一生從生到死,時苦時樂,但總是苦樂參半。那當我們委屈的時候怎麼該如何處之呢?《道德經》說:「曲則全,枉則正,窪則盈,蔽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意思就是說受得住委屈,才能保全自己;經得起冤屈,事理才能得到伸直;低凹反而能積滿,陳舊反而能出新,少取反而能有得,貪多反而會迷惑。

佛陀告訴我們,世間的一切痛苦都是由我們自身業力召感而來的,業又是由煩惱而引發的。內心的貪婪、瞋恚、愚癡等煩惱推動著身口造業,造業的當下會感得苦果,並且以後還會有苦的隱患,還會有更大的苦報,還會增長更多的貪、瞋、癡。

當我們感覺委屈時,其實已經是被煩惱所驅使,往昔所造譭謗、詆毀、責罵等惡業,就在當下感果。我們之所以受到委屈容易流淚,那是因為陷入在自我的情緒之中,是對自我的強烈執取。原本期望得到對方的肯定和讚歎偏偏沒有得到,反而受到一些自認為不合理的批評、指責和傷害。所求不能滿足,而反遭傷害,正是我們之前造的惡業感果。

因此認識這個道理後,真正該怨的反是自己。如是因,如是果,得知一切苦樂都是自作自受,便不再陷入情緒,徒增悲傷。便不再助長瞋恨之心而將自己推向地獄火炕。佛陀告訴我們「忍辱第一道」,正是要調伏我們內心的嗔恨,並要以慈悲和智慧去引導對方改善,如此度人更度己,不是更好嗎?菩薩行六度尚且要修「忍辱」,何況我們呢?

當境界來臨時是包容還是委屈,並不是外在行為上的區別,而是自己內心的狀態。心裡超越了,放下了,便能包容對方。如果心裡一直在計較、反抗,外表卻隱忍不發,就會覺得委屈受傷。所以無論是對外在的排斥還是對己的逼迫,其實都是自我執著。

所以要在平常境界中去增長我們的善心、感恩心和歡喜心;要時常感恩對方對自己的幫助,思維對方的善意用心;要時時處處代人著想,不損惱於人。即便看到了他人過錯,也不要改變自己的善心,更不要因他人的煩惱而影響自己的心情。

所謂「委屈求全」,若真「求全」,便無有委屈。所謂「大度能容」,若真「大度」,便虛空能容。正如藕益大師所云「將身心世界全體放下,作一超方特達之觀。」

世間一切都是無常變化的,放下對自我的執著,痛苦便自然離去,委屈的烏雲便不驅自散,萬丈光芒自會照亮心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不論在哪裡,心變了一切都變

出世的心就是出離世界的心,入世的心就是來到世界的心...

這種愛看上去是樂,實際導致的是苦

世間人為什麼會有苦惱?因為他們不知道應該把心放在什...

遇到任何難關,都不能損傷到健康

想要保持健康,就不能老是為事煩心。無論遇到任何人生...

【推薦】遭受任何痛苦,都是自己業力的顯現

佛陀在經典上說: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有情眾生的依止...

宣化上人:受苦是了苦

所謂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我們修道人為什麼要修苦...

娑婆世界的安樂夾雜著毒藥

娑婆安樂的果報,在經典上講一個譬喻:譬如美食,夾雜...

地獄苦果深重,當精勤修行善業

(上)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有一天,世...

佛陀度化玉耶女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弘法。當時,給孤獨長...

【大藏經】大方廣佛華嚴經(80卷)

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製 蓋聞:...

【大藏經】大般涅槃經

大般涅槃經序 後秦釋道朗撰 大般涅槃經者,蓋是法身之...

【大藏經】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佛國品第一 如是...

【大藏經】【註音版】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廬山百八摩尼勸人念佛文

廬山百八摩尼勸人念佛文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三世諸佛...

佛教如何看待子女

問: 佛教如何看待子女? 理淨法師答: 從佛法上講,...

坦蕩面對挫折,從容迎接失敗

從記事開始。我們便在得意與失意之間生活。 求學時,...

曇鸞大師與淨土法門

曇鸞大師(公元476~542年)是北魏時期著名的佛教高僧...

鴦掘摩的身心考驗

作惡多端且殺生無數的鴦掘摩,在皈依佛門、加入比丘群...

怎樣對待現代人的離婚問題

問: 現代人的婚姻很脆弱,離婚率很高,對小孩的負面影...

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

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近,但能上盡百年,下...

鬼道的十類

在《楞嚴經》的思想,是地獄受報以後,轉為鬼道繼續受...

可怕的黃金

一位僧人驚慌失措地從樹林中跑出來,剛好碰到一對在林...

【推薦】汝已七十多歲,不久就要死了

汝已七十多歲,不久就要死了。現在就要把一切事,通安...

淨土宗祖師對戒律是非常重視的

淨土宗祖師們傳承的第三個特點就是注重戒律! 念佛求生...

世間人臨終的三種執著

一般人到臨終時有什麼樣的執著呢?一般有三種愛,愛就...

法施比財施的功德還大

皈依佛、法、僧的弟子,是為了求解脫,求解脫是為了自...

10種有益皮膚健康的食物

好皮膚也靠吃出來。美國《預防》雜誌最新載文,刊出了...

睡蓮花開的聲音

有時候,最後結局的定奪往往來源於內心的信心。 我們...

戒之在色賦

【原文】 蕩蕩情天。昏昏欲界。智慧都迷。癡呆難賣。亦...

【佛教詞典】共人女宿戒開緣

亦名:與女同室宿戒開緣 行事鈔·隨戒釋相篇:「律不犯...

【佛教詞典】刺地成榛

據法顯傳所載,西元四世紀頃,天竺祇洹精舍西北方約三...

【視頻】慧律法師《守本真心是修行第一要法》

慧律法師《守本真心是修行第一要法》

【視頻】慧律法師《為什麼要念大悲咒》

慧律法師《為什麼要念大悲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