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一碗面給予的啟發

寬運法師  2015/01/0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一碗面給予的啟發

十五年前的除夕夜,一家面館老闆正準備關門之時,一個女人帶著兩個小男孩走進來,低聲地喊著:「一碗湯面!」老闆自動多丟了半個面團,煮了滿滿一大碗,老闆娘和客人都不知道。

母子三人匆匆地吃完了,同聲誇讚:「真好吃,謝謝!」並且微微地向老闆鞠了一躬;當他們走出面館時,老闆和老闆娘則向他們說「謝謝你們!新年快樂!」

第二年除夕夜,他們又是最後的三位客人,同樣地只叫了一碗湯面。老闆娘問丈夫:「煮三碗面給他們吃好不好?」丈夫回答道:「不行,這樣做他們會不好意思的。」隨即多丟半團面條到滾燙的鍋子裡。

第三年的除夕夜,這三人又出現,點了兩碗湯面,老闆丟了三團面進去;後來這三人就沒有再出現了。不過三人原來所坐的位置後來成了面館「幸福的桌子」。

直到十多年後,兩個青年穿著筆挺的西裝與一名穿著素雅的婦人走進面館,婦人慢慢地說:「麻煩…麻煩…為我煮一碗湯面…。」老闆娘才發現眼前的三人就是合叫一碗湯面的母子,不過這次三人終於點了三碗湯面。

他們向老闆夫婦道謝,並表示「我們母子三人曾在十多年前的除夕夜叫了一碗湯面,受到那一碗湯面的鼓勵,才能堅強的活下去」,並敘述了十多年來的奮鬥過程;老闆夫婦感動得眼眶裡溢滿了淚水。

由此可見,物質或身體的滿足並不能帶來真正的幸福,唯有心靈的充實與富足,才能克服貧困艱苦的環境。

因此,在佛教經典《增支部》的《鴦覺經》》(AndhaSutta)中,佛陀把人類分成三種:

1、盲人,這種人既不知如何使自己擁有的財富增長,亦不知如何創造新的財富,當然更無法區分道德上的好壞。正因為這種人什麼都不懂,所以稱之為「盲人」。

2、獨眼人,這種人眼裡除了金錢以外,其他什麼都看不見,一輩子只知道如何使自己擁有的財富增長和創造新財富,但不知道如何培養高尚的道德質量。這種人只有一隻金錢眼,而沒有道德的慧眼,所以稱之為「獨眼人」。

3、雙眼者,這種人既有能力使自己已有的財富增長,不斷的獲得新財富,又能培養良好的道德質量。由於這種人既有金錢之眼,又有道德之慧眼,故是一雙完整無缺眼睛。

這部經典較深刻之處,正在於它對只有一隻金錢之眼的人進行了生動的描繪。而對僅有道德之慧眼而無金錢眼之人,並未被單獨列為一類人,因為滿足最基本的物質需求,比單純的道德更有實際的價值。

為了進一步論述這個道理,在南傳佛教《中部》的《巴陀伽摩經》中,佛陀又把人類的最基本的渴望分為四種:

1、願我的財富通過正當的途徑一天天地增加。也就是說,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富有,財富是人們最渴望得到的東西。

2、當一個人富有後,他所渴望的是美名遠揚。他如此地祝願:願我的美名傳遍四方,特別是要在我的親朋好友、師長中流傳。

3、當一個人既擁有了財富而又有了好名聲,他就會祈求健康長壽。他如此地祝願:願我健康長壽。

4、當一個人富有、美名遠揚又健康長壽,他自然就會希望死後幸福。他如此地祝願:願我死後生天享福。

雖然追求財富是人們與生俱來的慾望,但是正如俗話所講:「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也就是說,財富是可愛的,但我們必須以合理、合法的手段去追求,這樣得來的財富才會心安理得。在佛教的根本教義的「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之中,有「正命」一道;所謂「正命」,就是從事正當的經濟活動,使色身生命得以延續保養。

雖然眾生最重要的生存意義是延續「法身慧命」,但是其前提是延續色身;要延續色身就必須依賴飲食長養,這就必然涉及社會上的經濟生活。《雜阿含經》中說:「營生之業者,田種行商賈,牧牛羊興息,邸舍以求利。」只要合理合法,勤勞努力,無論是農牧收成、經商貿易所得,還是企業經營、投資生息所得,都是正當的。可見保全身命與資業,是眾生的願望,在佛法中具有合理性。

又佛陀在《善生經》中為善生童子開示生存之道時說:「先當學技藝,而後獲財富。」一個人在社會上立足,必須有一定的謀生之道,即使擁有福報,也還需要通過相應的技能才能得以實現。而更為重要的是,必須如法地追求財富。佛教認為財富是一個人生命價值的體現,是福報、尊嚴、貢獻和地位的象徵,佛陀便是福慧具足的聖者。也因此,佛教把財富當做「淨財」。所謂「淨財」,就是清淨的財富;淨財不但是維持生計的必要條件,同時還能利益社會、造福人類。

如果從事商業經營,應該以自利利人的心來賺取應賺的利潤,並把賺來的錢作合理的支配,而不僅是為了個人的物質享受和滿足虛榮而花費,若能如此,就不算是因貪心而賺錢了。

《善生經》中說,居士的收入最好分做四分來處理:①家計的生活,②營業的資本,③儲存在家以防意外,④放款生息。

在兩千五百年前的印度,這是非常安全而合理的分配,到今天,儲存在家和存入銀行生息應該合而為一。此外,也應在這四份之中,酌量取出一部分作為三種用途:①供養父母,②周濟親友和部屬僕從,③供養三寶,作為宗教的奉獻。前面的四分法,是保障自己的生活安定;後面的三種用途,則是為了孝養父母、社會福利及宗教事業。

對於財富如能取之有道併用之合理,如此,才能令我們身心健康,擁有幸福圓滿的人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寬運法師文章列表

法施比財施的功德還大

皈依佛、法、僧的弟子,是為了求解脫,求解脫是為了自...

沒有風險的投資

佈施,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施捨。《攝大乘論》云:又能...

夕日首富的破產帶給我們的啟示

2005年,施正榮以186億元的身價成為中國首富。然而世事...

沒耐心怎麼能得到財富

一位立志在40歲非成為億萬富翁不可的先生,在35歲的時...

度化長者

佛陀想度化一位長者。有一天,佛陀到長者的家門口乞化...

信仰的虔誠與否與貧富無關

( 導語: 不論世俗之中還是在佛門裡,人們通常都會看...

本分的錢都受不住,意外的財能守住嗎

人人都講發財,所以炒股,發財來得快嘛。可也別忘了賠...

世間的四種佈施與供佛無異

出自《佛說處處經》 佛欲度世去。諸比丘白佛言。諸在世...

【大藏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

【大藏經】佛說施燈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捨...

【大藏經】佛說佛名經

佛說佛名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婆提城祇樹給...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

(印光大師校印版本)...

黃智海《佛法大意》

印光老法師鑒定 皈依弟子黃智海演述 佛經上說,萬法...

是供佛好,還是供菩薩好?

問: 供釋迦牟尼佛好,還是供菩薩好,比如供觀音菩薩...

業障並不是障礙我們的關鍵

其實我們不能怪業力給我們痛苦,業力它只做了一件事情...

走路或做家務時,可否同時來完成每日的功課

問: 請問師父,弟子每天的課程有念佛持咒,在走路或做...

讓你一生吉祥的10個秘方

吉祥第一方:遠離愚癡人,應與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

放生牛的奇報

明朝江山人朱愷,字壽仁,性情淳厚好學。他們家裡不吃...

淨土門內的上上人

淨土門內的上上人,就是老實念佛人。 老實念佛不容易啊...

第十九願--勤修我皆接引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

當修無常想,斷盡一切貪愛執著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有一次對諸比丘開...

淺談忍辱

每一個佛教徒都知道忍辱是菩薩修行六波羅密多即六度萬...

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

古德云:塵勞迥脫事非常,什麼是塵勞?眼、耳、鼻、舌...

素食營養入門必讀

目前營養學家對於健康飲食的建議強調少攝入飽和脂肪,...

只有工夫,不存工夫知見,是名真心

參禪人,由散亂心,參到有心,只有參禪心,無妄想心。...

那一班子人都是開悟的

現在天氣熱一點,沒地方躲。你躲到房裡邊,也不行,躲...

專修淨業,自得心開

念佛之人,不可涉於禪家參究一路。以參究者,均不注重...

何得怕魔現而不敢念佛

所言深益,不必在境界感通上求,當在往生西方上認定。...

【佛教詞典】袍休羅蘭

梵名 Prabhūta-ratna 之音譯。意譯為大寶佛、寶勝佛、...

【佛教詞典】五種界

【五種界】 p0256 顯揚五卷四頁云:界義者:謂五種界。...

【視頻】2018中國佛教講經交流會之如何依教修學

2018中國佛教講經交流會之如何依教修學

【視頻】供僧齋僧的功德利益殊勝不可思議

供僧齋僧的功德利益殊勝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