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法就在魔法中

南懷瑾老師  2014/08/2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法就在魔法中

「阿難,有此四魔,八萬四千諸煩惱門,而諸眾生為之疲勞,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是名入一切諸佛法門。」學佛就是為了破除魔障,人生到處是魔,開眼閉眼都是魔。羅漢在中文的意義是殺煩惱賊,翻成殺賊不是太高明,所以還是用羅漢。人生有四種魔:煩惱魔、陰魔、死魔、天魔。第一個煩惱魔我們就解脫不了。可是要注意,佛學說人生是煩惱的,煩惱不是痛苦,比痛苦輕,討厭就是煩,覺得頭痛就是惱。人生隨時隨地有煩惱,這是個魔障。魔字在古代是用磨,就是磨練之意,到了隋唐以後把磨字下面換成了鬼字,這下子糟了,磨變成了紅眉毛綠眼睛的魔了。

煩惱魔多得很,貪瞋癡慢疑都會起煩惱,貪長壽,貪名,貪利,貪學問,貪學佛,都是貪。心裡所貪的辦不到,就起煩惱了。陰魔是五陰魔,色受想行識都是魔。例如你色身病痛,困擾你,是色陰魔。受陰魔是身上的感受,像打坐氣脈不通啦。想;思想停不了,不能達到「寂寞無言,無說無示,無識無作無為而作佛事」,被思想困擾,妄念空不掉。行;就算你思想感覺都空了,這生命生生不已的功能,流轉的力量仍然不停。識陰魔更多了,思想的最高境界,識陰都是魔,這講起來就要講唯識了。死魔,人活著就是在等死,當你第一天生下來,就向著死的那一天前進,誰也免不了。

學佛是為了破除魔障

天魔是他化自在天的天魔。三界中的天界,合起來有二十八天,高的天,才不理我們地球上的眾生,他化自在天是欲界中的一天。神、夜叉等都是他化自在天的天魔。有人說自己就怕有魔,你放心,有他化自在天的天魔來找你比一下法,你已經很了不起了。像我們,魔才不來磨呢!沒那個資格,你燒三支香他都不來的。他還怕你呢!等於說你不會去找比你還窮的朋友,而喜歡去找比你有錢有勢的人。所以說人到了高位之後,就有許多人來找他,這些人就是他的魔。這些在《大寶積經》中很多,你每天做功夫,什麼時間碰到哪一種境界是哪一種天魔,你曉得了,只要叫他的名字,要他不要囉嗦,他就不來了。

有人修道,剛進步一點就出個岔子,見解上有偏差了,走上岔路。這就是四魔的障礙,魔是不希望你成道的,你成道了,變成「寂寞無言,無說無示,無識無作無為而作佛事」,魔就沒得玩了。魔不是壞東西,就是貪玩,你不和他玩,他就不高興了。你作他的伴侶,同他滾作一堆,魔就對你很好。所以說,多情就是魔,情就解脫不了。

因為有這四魔,就在一念之間,產生八萬四千煩惱。呼吸的一呼一吸是一念,這其間就有如此多的煩惱,因為大家體會不到,就說佛法在吹牛。當你真有功夫時,自然就體會到了。你試試看,當你在寫文章時,雖然一個個字在寫,但是你的思想早不在這個字上了,對不對?你能靜下來,就知道了。再如你坐在這裡聽我講話,你一字一句聽進去時,思想就不知道已經轉了多少彎了。所以你剛進步一點就被魔走了,般若智慧不夠,還自以為自己做對了。如果能把這個煩惱清淨了,才能轉成佛法。

一切眾生的生命勞累得不得了,是什麼使你勞累呢?就是煩惱魔。以佛法看來,這個人的生命、世界的歷史、社會的進步繁華,都是煩惱魔造成的。所以你不要以為魔是不好的,今天人類科學昌明,經濟發達,都是煩惱魔所造的。

佛法就在魔法中,佛道就在魔道中,轉煩惱就成菩提

而佛法在哪裡呢?佛法就在魔法中,佛道就在魔道中,所以轉煩惱就成菩提。你求沒有煩惱,那就不能作佛事。佛法的標記是蓮花,蓮花的特性是它不長在乾淨的地方,那泥巴越髒,蓮花長得越好。它另一個特性是花果同時,因中有果,果中有因。花一開就有蓮蓬,蓬中就有蓮子。學佛的人常想走清高的路線,但是清高是不能成道業的。所以菩薩要入世,進入煩惱圈子去鍛煉自己,才是佛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南懷瑾老師文章列表

正念破魔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只樹林給孤獨園弘法時,一位名叫吉...

念佛人為什麼會著魔

問: 念佛人諸佛護念、菩薩擁護,但是為什麼現實當中...

【推薦】靠自力修行的道路,真是險象環生

多諸障難者,行人於禪觀中,擊發陰魔,如《楞嚴》開五...

修行人不要說狂話

修行人,別說什麼你有真正的定力,你若想有真正的定力...

臨命終時阿彌陀佛接引會不會是魔所現的

請看下面。第三個疑問:寧保非魔疑。就是有人問,臨命...

寧可千生不悟,勿教一時著魔

修行人, 心不可偏, 若偏, 即或受病。身體孱弱, 當息心...

念佛閉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

原文: 念佛閉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但...

憂波毱多尊者伏魔記

佛陀在世時曾授記:百年之後,將有憂波毱多以坐禪第一...

【大藏經】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佛國品第一 如是...

【大藏經】【註音版】晚課蒙山施食儀

晚課蒙山施食儀...

【大藏經】【註音版】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大藏經】【註音版】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

當今邪師的十九種典型表現

依止善知識乃修行之必須,但行者不能盲目隨便依止。若...

百歲本老與一位幼童的傳奇因緣

本煥長老圓寂前見到的最後一位居士是誰?他就是跟隨本...

物質生活環境對人的影響

孟子自范之齊,望見齊王之子,喟然嘆曰:居移氣,養移...

佛陀為什麼要教誨斷食眾生肉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斷殺生,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

一切修法都是修心

《金剛經》上須菩提問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褥多...

很恐懼死亡,該怎麼辦

問: 妹妹身體不好,總恐懼死亡怎麼辦?為什麼她放不...

愚人食鹽

從前有一個愚笨的人,有一天到了很遠親戚的家裡去。主...

我為之而震撼,所以我永不殺戮

我曾見過一場異常悲壯的死亡,正是那次死亡深深的震撼...

《高僧傳》記錄的誦經感應

梁代慧皎法師所譔《高僧傳》,將梁代以前的高僧大德,...

工作與休閑

近年來有些提倡重視休閑生活的人士認為,不要因過度認...

小牛救母口吞殺刀 孝心打動屠戶養牛到老

能海上師曾經講過一個故事,是講到父母的恩德。同樣也...

不肯出門的戒嗔

戒嗔還不是和尚的時候,也是生活在山裡,那還是十幾年...

太虛大師:我的宗教體驗

我初出家,雖然有很多複雜的因緣,而最主要的還是仙佛...

念佛的感應道交不是單方面的

感應道交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

李恆鉞《向受過現代教育的人介紹佛教》

前言 今天來講此題的目的,是以學科學的頭腦來觀察分...

追求名利的心永遠都沒有盡頭

許多人都知道這樣一個故事:一隻老鼠意外地掉進一個半...

【佛教詞典】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經名)La?kāvatāra-sūtra,四卷,劉宋求那跋陀羅...

【佛教詞典】眾同分

梵語 nikāya-sabhāga。略稱同分(梵 sabhāga)。俱...

【視頻】慧律法師《比丘的含義》

慧律法師《比丘的含義》

【視頻】妙境法師《鼓山聖箭的公案》

妙境法師《鼓山聖箭的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