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略說佛法大意

弘一大師  2014/08/1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略說佛法大意

佛法以大菩提心為主,菩提者:即是利益眾生之心,故信佛法者,須常抱積極之大悲心,發救濟一切眾生之大願,努力作利益眾生之種種慈善事業,乃不愧為佛教徒之名稱。

若專修淨土法門者,尤應先發大菩提心,否則他人謂佛法是消極的,厭世的,送死的,若發此心者,自無此誤會。

或疑經中常言空義,豈不與前說相反,今按大菩提心,實具有悲智二義。悲者如前所說(即積極的大悲心)智者,不執著我相,故曰空也。即是以無我之偉大精神,而做種種之利生事業,若解此意,即知常人執著我相而利益眾生者,其能力薄、範圍小、時不久、不澈底。若要能力強、範圍大、時間久、最澈底者,必須學習佛法,了解悲智之義,如是所做利生事業乃能十分圓滿也。故知所謂空者,即是於常人所執著之「我見」打破消滅,一掃而空。然後以無我之精神努力切實作種種之事業。亦猶如世間行事,先將不良習慣一一推翻,然後良好建設,乃得實現也。

今能了解佛法之全系統及其真精神所在,則常人謂佛教是迷信,是消極者,固可因此而知其不當。即謂佛教為一切宗教中最高尚之宗教,或謂佛法為世界一切哲學中最玄妙之哲學者,亦未為盡理。因佛法是真能:

(一)說明人生宇宙之所以然。

(二)破除世間一切謬見,而予以正見。破除世間一切迷信,而予以正行。破除世間一切幻覺而予以正覺。

(三)包括世間各教、各學之長處,而補其不足。

(四)廣被一切眾生之機而無所遺漏。

不僅中國,現今如歐美諸國人,正在熱烈的研究及提倡。出版之佛教書籍及雜誌等甚多。故望已為佛教徒者,須澈底研究佛法之真理,而努力實行,自不愧為佛教徒之名,其未信佛法者,亦宜虛心下氣,盡力研究,然後才對佛法再加以評論,此為餘所希望者。以上是略說佛法大意。

又佛法與宗教其旨趣亦復相異,茲比較如次:

一、宗教有崇拜一神或多神及其教主,認為彼等有無上之權威,所謂神聖不可侵犯。

佛法則依法不依人,固然佛是三界中尊,但本體上,卻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可見一者尊卑懸殊,一者平等無二。

二、一般宗教家所奉之聖典,皆不許人討論。

佛法則依義不依語,絕非不容討論。但佛法之理所說究竟為眾所公認共許者,殆無討論必要耳,可見一者思想甚拘束,一者思想甚自由。

三、一般宗教之信仰,只許純粹感情之服從,不容許理性之批評。

佛法則無上聖智,必依自證得來,佛法固重信仰。但他教之信是強信以為教主之智慧,絕非信徒所能及。佛法之信是起信,以佛徒之本性,原與教主相同,即是令人自尊自重不可蒙昧自己最清淨最圓滿之本心。故此信乃極平等,極高尚之信也。可見一則系勉強服從,一則系自由發展。

佛法與宗教異,尚有種種之說,今且略之,吾言佛法非宗教非於佛法有所私,而於他種宗教有所惡也。當知一切宗教,各有其長處,皆能令人向善。彼等有信仰之誠,是吾所敬,彼等有求真之心,尤吾所愛,但惜其不如佛浩廣大精微,真究竟耳所說佛法與宗教異,大致如此。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弘一大師文章列表

【推薦】11個常用的迴向偈、迴向文

迴向偈一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

為什麼《地藏經》是學佛者必修經典

《地藏經》,我個人過去也學過,但理解很片面,把這部...

如何判斷菩提心真不真

問: 師父,那這個菩提心真不真,有沒有什麼檢測的標準...

惟賢長老:宗教與封建迷信之區別

宗教與封建迷信是不同的,有很大的區別。 一、產生的...

緣起性空

彌蘭陀王非常尊敬有過禪悟的那先比丘,那先比丘從禪修...

星雲大師《燒頭香》

民間的信仰,都流行著「燒頭香」的習慣。 每逢新春,...

【推薦】佛陀的金玉良言

諸行無常: 世間萬象,沒有任何事物是長久永恆不變的...

念佛求往生如何發菩提心

問: 頂禮法師,淨土法門是大乘佛法,印祖在開示中反覆...

【大藏經】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大藏經】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大藏經】【註音版】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

【大藏經】佛說盂蘭盆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乾連始得六...

對治禪修中的五蓋

學習坐禪有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由一般性到特殊性。一般...

持不殺戒的功德

大乘以不殺戒為首,淫戒次之。小乘以淫戒在先,殺戒居...

四種修道的方便門

生佛不二,平等共有者,唯此現前離念靈知耳。諸佛以隨...

如何正確的拜佛和念佛

佛教中念佛的方法有很多種,今天我們來介紹一種五點記...

誡心外求法

只求心不外馳,念念與佛號相應。若或心起雜念,即時攝...

無論離合,婚姻都是一場修行

關於如何處理家庭倫理關係,佛陀在《善生經》中把在家...

抽煙的人可以往生嗎

問: 抽煙的人可以往生嗎 大安法師答: 抽煙是一種不...

凡事盡心盡力,成敗交給業力

空有雙照,悲智雙運成就菩提心。 前面的業果叫作有相行...

夢參老和尚:法布施為一切布施之首

法布施為一切布施之首。 說我也不能講經,不會說法,...

這種境界並非功夫,而是一種可怕的幻妄相

這個用功人啊,說起來也明白,功夫到了什麼地方了。這...

對淨土「他力」的善解、善用與善得

淨土法門是以他力為主的得度方式,從修行者而言,信、...

以至誠念佛為正事,別存見佛見境界之心

所說的甚深利益,不必在境界感通上求,應當在往生西方...

常吃山藥的益處多

自古以來,山藥一直被視為物美價廉的補品。雖然貌不驚...

有福之人的三要素

有福之人的三要素,也就是仁、智、勇。 第一個要素就是...

各種茶葉的功效

1、烏龍茶:減肥美容,降低膽固醇。 2、綠茶:皮膚美白...

欲速脫輪迴之苦,莫如持名念佛

念佛求生淨土,乃一門圓攝百千法門,非舉一廢百也。但...

【佛教詞典】娑婆世界

剎土無量,名稱亦可無量。若就釋尊應化本生剎土而言,...

【佛教詞典】苦行

梵語 duskara-caryā 或 tapas。即斷除肉體慾望,堪忍...

【視頻】妙華法師《頓悟-六祖壇經大義》

妙華法師《頓悟-六祖壇經大義》

【視頻】決定臨終往生的力量(聖嚴法師)

決定臨終往生的力量(聖嚴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