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破除內在的無明

學誠法師  2014/07/0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破除內在的無明

現代人的腳步是匆匆的,心是匆匆的。孩子們背著越來越重的書包,忙著上補習班、寫作業、準備各種大考、小考;年輕人為了文憑、就業、成家一路打拼;中年人即便實現了「五子登科」的目標,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奔波的腳步卻依舊無法停歇;人上了年紀,本該頤養天年,卻又不得不應對衰老與病苦的挑戰。從出生開始,我們就猶如駕駛著各自的人生列車,高速疾馳,追尋人生的幸福,甚至來不及思考列車的方向,來不及品味每一段旅程的風景,來不及把握每一天這人生之旅的心境。

人人都在努力追求幸福,然而幸福卻並非因此而光臨。比如,《中國青年報》和新浪網曾聯合做過一項調查,和十年前相比,一方面78%的人認為收入增加了,而另一方面85.3%的人感覺生活負擔更重了。

為什麼經濟與科技高速發展的同時,人類的幸福感卻不能同步提升?世界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這樣忠告:「單靠知識和技巧,不能使人類過上幸福和高尚的生活。人類有充分的理由,把那些崇高的道德標準和道德價值的傳播者,置於客觀真理的發現之上。對我來說,人類應該感謝釋迦牟尼佛和耶穌那樣的人物,遠比應該感謝所有創造性的好奇的頭腦的成就要多得多。」在愛因斯坦看來,人類要想活得幸福,除了科技,還要建立自身的道德標準和道德價值。

人活在世上,其需要包括兩方面,一為物質需要,一為精神需要。就人類的財富而言,也是包括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精神財富涵蓋人的信仰和信念、意志力以及道德信條等。只有當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都得到平衡發展時,人類的幸福感才會提升。如果人只是拚命追求物質財富,那麼精神財富就會被忽視,就會匱乏。

而佛教主要關注的正是人類精神世界的改善,因而對於當今時代有著重要的意義。佛教倡導人要從生命的最基本的點——自己的內心,來尋求、探索什麼是生命的痛苦,什麼是生命的快樂。佛教認為,人類痛苦的根源在於內在的無明,就是我們不能通達宇宙、世間的實相與真理的精神狀態,也稱為煩惱。當這種無明破除以後,人的痛苦就會消失,快樂就會自然生起。這樣得來的快樂是一種永恆的快樂,並不特別依賴外在的條件。因此,為了最終離苦得樂,人應該努力破除內在的無明,而非著力於改造外界,否則人非常容易在忙碌中迷失方向,最後變得越來越迷茫,越來越痛苦。

破除無明、開啟內心的光明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通過佛教裡面常說的聞思修與戒定慧來一步步實現。萬物的生長需要陽光的照耀,需要雨露的滋潤;我們人也是一樣,需要佛法智慧的陽光和雨露,讓我們的內心得到清涼,得到安樂。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我們的眼睛總是在「看」

我們天天學戒律,佛教我們防非止惡。吃飯、穿衣、說話...

被眼前的妄想誤導

我們一般人很難被勸諫,活在自己的妄想很麻煩,你對一...

為心靈敲響木魚

暑期中,一群小學生參觀了一所聞名中外的千年古寺。在...

訓練心的定力

所謂定,簡而言之,就是使一種心行形成穩定的力量。即...

心要與法相應

曾經有位修行者,去參學一個很有名的道場。那裡住著很...

如何從內心尋找幸福

一、如何面對逆境 生活中,一旦遭遇逆境,如身體不健康...

【推薦】云何降伏其心

那麼當我們的心從一個攀緣的心,慢慢的回歸到不生不滅...

【佛學漫畫】一心三藏

雖言有「三」,實則也是直指「一實相」,就是指萬法都...

【大藏經】【註音版】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

【大藏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

【大藏經】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

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

修不淨觀,累積往生的力量

我們舉一個實際的例子,來說明一下,為什麼要修不淨觀...

法清法師:佛教為什麼要叫人修忍辱

問: 俗話說,士可殺不可辱!可佛家卻叫人修忍辱,為...

攝佛功德,成己功德

阿彌陀佛所成就的不可思議功德,我們前面講很清楚了,...

此念佛四法,能令心歸一處

學佛應念佛,念佛當一心。蕅益大師開示:得生與否,全...

容易發怒

有一位經理非常能幹,又善於領導人,就是脾氣太大了,...

透過聲音使心靈穩定下來

觀世音菩薩由於修習《楞嚴經》的耳根圓通法門,證入諸...

邪淫乃以人身行畜生事

至於邪淫之事,無廉無恥,極穢極惡,乃以人身行畜生事...

佛學常見辭彙(十三畫)

【亂心】 散亂的心。 【亂善】 亂心所做的善事。 【...

藏教修行位次——名字即佛

二、名字即佛。 名字即者,學名字也。知一切法,從因緣...

善調身心,知所進退

第一個,從破惡的角度叫作擐甲精進。就是一般我們對於...

老人癡呆或失憶症的人能否往生

問: 有兩個疑問請解答。第一,如有老人癡呆症或失憶...

大安法師:八萬四千法門只須淨土一法就可以嗎

問: 藏傳淨土法門,特別強調往生事因,明觀福田 積資...

20種五穀雜糧的藥用價值

一、小米: 小米能益腎和胃、除熱補虛、安神健胃。小...

精明不如厚道,計較不如坦誠,強勢不如和善

做人,精明不如厚道,計較不如坦誠,強勢不如和善。 人...

聖嚴法師《隨時轉換主觀的感受》

我們的身心是五蘊和合而成的,所以如果沒有五蘊皆空的...

如何避免刀兵劫——戰爭與和平的因素

我們人生,生存在這個世間,一種苦未了,一種苦又跟著...

【佛教詞典】此世他世樂慧

【此世他世樂慧】 p0617   瑜伽四十三卷八頁云:云何...

【佛教詞典】覽

悉曇字 (raj)。又作濫。乃 (羅字,為五大中火大之種...

【視頻】絲路法緣

絲路法緣

【視頻】妙境法師《精進修四念處》

妙境法師《精進修四念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