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為何會苦?如何得樂

學誠法師  2013/09/0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為何會苦?如何得樂

不管有沒有意識到,實際上人的所有行為都圍繞著追求快樂和遠離痛苦展開,這種離苦得樂的本能驅動著人們去行動。那麼,為何會苦?如何得樂?

有愛就有苦,苦從愛生。鄰家孩子考試不及格,頂多安慰一下,自己的孩子考差了,就氣急敗壞,憂心忡忡,因為有「愛」;當被別人誇讚時,心裡很舒服,別人批評自己時,心裡就很不高興,這是因為「愛」虛榮。愛的對像可以是任何事物,只要有愛就會痛苦。

求取所愛事物的過程中,往往伴隨著苦。考試成績排名、股市行情的漲跌、想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買一輛車結束擠公交的辛苦、從試用轉為正式員工、茫茫人海里尋找一個可靠的感情歸宿……有哪一件事不讓自己絞盡腦汁,同時伴隨著心情的起起落落?而努力並非總有結果,苦在「愛」而不得時。在生活的壓力下,內心渴望順境卻遭受沉重打擊的滋味只有自己最清楚。

「愛」也是有條件的,如果條件改變,事物就變得不可愛,為了長久擁有這份快樂就必須花心思「守護」。然而,不管怎樣「守護」,我們所愛的一切都會改變、消失,「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月有陰晴月缺,此事古難全」,這是鐵的規律。這就注定有「愛」帶來的「失壞」之苦和「憶念」之苦。身體有「失壞」,青春不再,身體日漸衰老,健康每況愈下。人事在改變,曾經輝煌的事業陷入低谷,四年的大學同窗各奔東西,童年的快樂情景已成昨夢,親人永遠離開我們……這些事物給過我們快樂,怎能不讓人懷念呢?從追憶回到現實,內心更增淒苦。

「愛」產生——追求「愛」——得到「愛」——失去「愛」,然後發起新一輪的對「愛」的追逐,最終又失去「愛」,生活就是這種公式的不斷重複。人們認為快樂就是擁有喜愛的事物,而事實恰恰相反,有愛就有痛苦。如果誰說他現在苦,那肯定是他「愛」上了某樣東西。

什麼人會比較快樂?慾望淡泊的人比較快樂,不必家藏萬卷丹青,門外有幅巨畫,名叫自然。超然的人比較快樂。別人給近現代高僧弘一法師做菜時,菜咸了,弘一法師說:「很好。咸有咸的味道。」淡了,他說:「很好。淡有淡的味道。」利他心強的人比較快樂,愛與不愛是根據自己的利益判別出來的。總考慮自己的感受就經常有苦,一心想著別人的人就把自己放下了,從別人的快樂中獲得了無害的快樂。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不了解生命,生命對我們就是一種懲罰

什麼叫做異熟識?什麼叫【果相】?善、惡、業、果,善...

慈舟法師: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此苦海甚深無底,廣闊無涯。因摸...

一失人身萬劫不復,豈可輕言自殺

以佛教的立場來看,殺人的定義,包括殺別人與殺自己。...

這種人都是要墮到餓鬼道裡去的

中國傳統文化認為:人者,寄也,所謂人生如寄,寄生在...

我們是時候該看清楚生命的真相

佛陀在經典裡面講一個譬喻說,他說有一個做生意的人,...

生活優越為什麼仍會悲觀

問: 很多人生活優越,為什麼仍會悲觀? 濟群法師答:...

忙得好快樂,累得很歡喜

我常勉勵人︰「忙、忙、忙,忙得好快樂;累、累、累,...

這個苦諦很重要,你一定要從痛苦中覺悟

佛陀在詮釋逼迫的時候,他是分成三個次第來詮釋。就是...

【大藏經】佛說四十二章經

昔漢孝明皇帝夜夢見神人,身體有金色,項有日光,飛在...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大藏經】【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大藏經】阿彌陀經要解

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

法聞法師法語

一 人身難得 六道眾生中人身最為難得,為什麼人身難得...

百千萬劫難遭遇——佛法難聞

各位有緣,今天是我們這個這次福慧慈緣一直舉辦的這個...

為什麼說佛教徒是快樂者

《聯合早報》03年轉載了路透社的消息說,佛教徒腦部掃...

佛陀跟我們的差別

佛陀的生命是萬德莊嚴的,我們的生命是充滿著痛苦。當...

譏呵僧眾過失,說僧團是非,將自失善利

若見是非之事,不得譏訶。若發言嫌責者,自失善利,非...

名稱女的成佛因緣

佛陀在毘舍離獼猴河岸的重閣講堂,一日搭衣持缽,帶領...

佛也有壽命的嗎

問: 佛有壽限嗎?如何理解此佛壽命多少多少劫?劫後...

衣食之中無道心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

為什麼觀音菩薩要幫助惡人呢

問: 《普門品》說,稱念觀音菩薩名號,若有罪,若無罪...

如何消除嫉妒心

有些人看到別人得到榮譽、好處或利益,表面上也許會說...

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

在本經當中,結集經典的人先列出十六位代表性的大弟子...

勸茹素斷葷戒殺放生

一切眾生,一念心性,與三世諸佛,了無二致。但以迷而...

不聽、不說、不傳

語言,不僅是人類文化留存、發揚的重要媒介,也是人際...

一碗白飯的恩情

曾看過一則感人的故事――數十年前,台北市的舊市區有...

如何調整常想換工作的心態

在一些職場中,工作人員不斷增加,但同時也有許多人員...

為什麼要戒殺放生

問: 為什麼要戒殺放生? 方海權答: 欲知世上刀兵劫...

【佛教詞典】八種更藥

(名數)百一羯磨五曰:言更藥者,謂八種漿:一招者漿...

【佛教詞典】打大比丘戒犯緣

亦名:瞋打比丘戒犯緣 戒本疏·九十單提法:「論犯四緣...

【視頻】大安法師《勸人積陰德文》

大安法師《勸人積陰德文》

【視頻】日光菩薩咒(黃慧音)

日光菩薩咒(黃慧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