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必須讓佛號有個家

淨界法師  2013/08/28  大字體  護眼色

必須讓佛號有個家

那麼我們上兩堂課講到什麼是佛陀,那麼現在這一科講到什麼是道法。那麼佛陀的法其實嚴格來說它有三個重點:安住力,調伏力跟引導力,但這三個力量以安住為根本。

我們要面對我們無始的妄想,我們要處理我們無始劫來留下的生死業力,其實我們一生當中我們生生世世要處理的人生問題太多了,很多很多要處理的。我們經過無量的生死輪迴,我們的內心累積很多很多的問題,但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讓自己安住,找到一個家,你不能沒有家。一個流浪漢他要承受風吹雨打日曬,為什麼?因為他沒有家,他的生命很被動,他只能夠利用沒有下雨的時候,他只能夠利用沒有颱風的時候,他才能夠去做事情,為什麼,因為他沒有家。

如果我們心中有一個家,我們不管是下雨不管是颳颱風,我們都能夠得到很好的保護,而去做我們想要做應該做的事情。

其實我們內心當中是有家的,只是我們選擇了我們不願意待在家裡面,我們願意跟妄想在一起,這是眾生的一個很大的盲點,明明我們受到妄想的傷害,但是我們卻不知道離開它,不想離開它。在我們內心的深處有一塊沒有風雨的地方,沒有煩惱的地方,沒有業力的地方,沒有老病死的地方,那就是我們安住的家。

你不能永遠活在說,沒有人刺激你的時候,你不起煩惱的時候,把冷氣打開來的時候你才可以修行,你才可以提起佛號。所以你這個佛號生起來太多條件要具足了,你這個佛號是太脆弱了,你怎麼經得起臨命終的時候呢?臨命終的時候你全身插滿了管子,哪是在一個風平浪靜的時候呢?

所以你必須讓佛號有個家嘛,是不是?這個家是很堅固的不受干擾的,這個家是哪裡呢?就是何其自性,本自清淨,這個道理你要先了解,你不是本來就這樣子的嘛,如果我們本來就有妄想本來就有煩惱本來就有業力,那這樣子人生就沒有希望了,那佛陀也不要出世了,因為我們不可能改變自己,因為我們本來就是這樣子,但事實上不是嘛,我們本來不是這樣子的,我們是後來才變成這個樣子。所以我們應該把失去的家找回來,這叫安住真如,你必須把這個家建立起來,你後面才有資格去處理所謂的調伏煩惱,導歸淨土,導歸菩提,才有所謂的調伏力,引導力的問題,你的心就是整天動盪不安,弟子心不安,你心中沒有家,你修行你就很麻煩,你永遠進進退退了,你人生充滿了變數啊。

所以我們首先我們知道我們無量劫的生命留下很多問題要處理,這是沒辦法的,我們要對過去概括承受,沒有一個人可以離開過去,因果絲毫不爽。我們也不逃避我們的過去,但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把自己安頓下來,先把心中的家建立起來,那就是何其自性本自清淨,我們必須站在一個本來沒有妄想的角度來面對妄想;本來沒有業力的角度來面對業力;本來沒有老病死的角度來面對老病死,你才有可能在今生短時間成功的。

禪宗的祖師把佛法修學分成三個道次第,第一個你剛進佛門,內心很歡喜,這叫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古人說有相形,你心中很多的願景,你希望能夠透過今生的修學來生有美好的快樂的果報,這個可以理解,安樂道,所以我們願意做義工,我們願意利用人家睡午覺的時候偷偷跑去掃廁所,我們心中有願景,我今生痛苦沒關係,我積集善業,我來生照樣可以享受快樂的果報,剛開始都是這樣子的,有相行嘛。可是你慢慢慢慢的告訴你自己,有相的果報它會觸動生死業力,你要付出代價的,一個甜美的蛋糕裡面是有毒藥的。

所以我們慢慢慢慢的從有相行提升到無相行,就進入第二個階段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這段太重要了,整部《楞嚴經》就在講這個觀念,告訴你怎麼離一切相,好的相狀不好的相狀通通不要管它,剛開始要先否定自己的妄想,你拒絕它幾次它就沒有力量,這個妄想為什麼勢力那麼大,是你把它養得又肥又大的,你每次都隨順它,輾轉增盛,《楞嚴經》說的自心取自心,結果非幻成幻法,你每一次都滿足你的妄想都隨他的願,結果它像滾雪球越滾越大,越滾越大,到臨命終的時候你的佛號被妄想吃掉了,因為你打妄想的時間比較多,你念佛的時間比較短,所以你不對治妄想,你臨終的時候就糟糕了,你心中兩個勢力,一個佛號的勢力,一個妄想的勢力。

所以我們要做到不隨妄轉第二個階段很重要,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你開始要見相離相,雖然有妄想你慢慢慢慢告訴你自己安住,不隨妄轉,因為這個本來就不是你的東西,你沒有必要去招惹它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活在心中的業力,你該怎麼樣就怎麼樣,這件事情它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它不會因為你打妄想而改變的。

你看我們現在操心說這個人還沒有回來,那個人怎麼樣,諸位你要知道,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不會因為你的操心而改變事實,你要知道你這打妄想是白打了,你打妄想你倒不如去裡面念佛。所以這個第二階段是很重要啊,離相,離相清淨,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當然離相就是《楞嚴經》的思想,但是離相不能把它當圓滿,因為它只是空性,到了法華會上即一切法,到法華經的時候佛陀告訴你,再把相狀再找回來,籍眾生的相來修你的六波羅蜜的法,但是那個時候的心情不一樣,你是見相離相,那個時候你心中有眾生的相,但是你不住在上面,你不執著,你是暫時借用。很多人都勸我講《法華經》,我說不要緊張,先學《楞嚴經》先修離一切相。

有一個禪師他在行腳的時候,跑到一座很高的山上,那麼他遠遠望去在山上的最頂的地方有一個茅棚,那個茅棚幾乎沒有路可以走上去,就全部長滿了草叢,看這個人是在上面住很久了,因為他沒有路可以走上去。

所以這個禪師很辛苦才登到了山頂,找到這個茅棚,跟他敲門,這個修行人看有行腳比丘,請他進來喝一杯茶。那麼這個行腳比丘就問這個修行人說:仁者你得何道理在此修行?問這個問題,內行人,內行人不會問你說:你一天拜幾拜啦?念幾聲佛號啊?這個是枝末。他說你心中是安住在什麼道你才能夠住下來,得何道理在此修行?

這個住茅棚的比丘說:我幾年前看到一隻泥牛沉入水中,就是有泥巴的牛,這個牛充滿了泥巴沉入水中。那麼這個行腳比丘說:那你準備什麼時候出來呢?等待泥牛浮出水面。那麼這個泥牛沉入水中是說,這泥牛當然古人講那個泥牛就是我們的心,心可以做很多事情,這個牛可以做一件事情,說這個心以前打太多妄想,我必須讓它沉入真如法性三昧裡面,從空觀的智慧好好地洗滌這個牛身上的污垢,我必須讓自己先沉澱下來,讓妄想沉澱下來。那麼等這個牛再出來的時候是一個乾淨的牛了,是一個離相清淨的心,我就有資格從空出假廣修方便,這個時候可以修一切法,叫如是一心中,方便勤莊嚴。我籍眾生的心來修佈施;我籍眾生的心來修持戒;那麼籍各種因緣來念佛,但這個佛號是堅固的,這叫不生滅心。

所以諸位我們要知道一個人的成功失敗,從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而轉到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是必經的過程,沒有一個人可以避免的。如果你看到一個人修行的時候很快樂,他突然間變得不快樂,不要緊張,好事。他現在開始,真的修空觀的人沒有什麼快不快樂,他的心是寂靜的,他沒有快樂也沒有痛苦,你一定要經過一個沒有快樂沒有痛苦的階段,你的修行才正常。

如果你學佛以後一直很快樂,不正常,因為你沒有辦法進步,因為你活在有相。你不斷用妄想來刺激你,你完全用善業來刺激你的感受,你永遠很快樂。學佛要先求快樂,然後沒有快樂,然後才有快樂那就對了,第三階段再出現那是法喜。所以這個地方就說明了說安住,你必須在心中安住在你的空性,就是清淨心先安住下來,你才有辦法去處理無量的生死問題,那麼這個地方我們在進入主題之前先談安住的問題,那麼以這個本來無一物為住。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念佛不出聲心裡默念可以嗎

問: 請問師父,我有一個問題就是說,先去想厭離娑婆...

大安法師:什麼是根塵脫落和大光明境

問: 我一直在家念佛,也沒有什麼成績,據說有人念佛...

為亡者助念,怎樣確定亡者生到哪裡

問: 現在很多居士為亡者助念,有時候看見亡者坐蓮花升...

修不淨觀,累積往生的力量

我們舉一個實際的例子,來說明一下,為什麼要修不淨觀...

念佛往生一法,對初發心菩薩來說非常重要

塵劫聲聞者,有於大通佛世發心,皆因退大,塵點劫來,...

弘一大師《淨土法門》

淨土法門大意 今日在本寺演講,適值念佛會期。故為說...

廣欽老和尚:關於念佛與修行之精要開示

一、 念佛也不是簡單的,必得通身放下,內外各種紛擾...

淨土法門修行的第一關

又佛密意弘深,教門難曉,三賢十聖所弗窺測,況我信外...

【大藏經】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藏經】占察善惡業報經

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大藏經】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城逝多林給孤獨園。與...

【大藏經】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鹽在生活中的妙用

雖然食鹽的化學性質比較穩定,放個幾年不成問題,但是...

蕅益大師:大病初起求生淨土(六首)

一、 閻浮百苦鎮煎熬 賴有摩提路匪遙 六字洪名真法界...

十大菩薩名號隱含的義理

大智,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表智,文殊菩薩以智慧著稱。...

惠空法師《從佛法觀點談感情問題》

感情問題,從佛法立場來看,勢必從生命現象的角度分析...

怎樣修行才不被外境所轉

問: 我最近一個朋友介紹虛雲老和尚方便開示,其中說...

一念淨信即得往生

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

如何息滅心中火

假如你家的房子著火了,你是先救火,還是放著燃燒的房...

惡所作業,追悔為性,障止為業

言惡作者,惡所作業,追悔為性。障止為業。此即於果假...

如何處理信仰與家庭事業的關係

我今天的講題是:如何處理信仰與家庭事業的關係。如何...

目連尊者度化五百餓鬼

一天,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連尊者在王舍城乞食時,...

一生所繫惟念西方,佛聲浩瀚仙樂滿耳

智仙,俗姓李,仙居人(浙江永安縣)。從小就不好樂於...

【推薦】人生難免摔跟頭

在孩子將要大學畢業的前一天,父親把孩子帶到一堵牆前...

五種夫妻類型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會成為夫妻,除了愛...

在高科技社會,為什麼佛教能夠獲得廣泛的信仰

和平和發展始終是人類社會所面臨的兩大課題。 所謂和...

怎樣使自己的氣息調柔

在禪修當中,每天要注意的一件事就是怎樣使自己的氣息...

天魔嬈佛的故事

【天神獻玉女於佛,欲壞佛意。佛言:革囊眾穢,爾來何...

【佛教詞典】攝摩騰

又作迦葉摩騰,中天竺人,能解大小乘經,漢明帝遣蔡愔...

【佛教詞典】菩薩性

(術語)五性之一。滿二利之行而當成佛之大乘菩薩種性...

【視頻】梵網六十二見經(男聲念誦)

梵網六十二見經(男聲念誦)

【視頻】惠空法師《命終如何無障礙》

惠空法師《命終如何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