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繫心一緣,久習則成就

南懷瑾老師  2013/08/2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繫心一緣,久習則成就

《大寶積經》云:【佛言,文殊,汝入不思議三昧耶?文殊師利言,不也,世尊。我即不思議,不見有心能思議者,云何而言,入不思議三昧?】

《大寶積經》上有一段文殊菩薩與佛的討論。文殊菩薩故意裝作不懂而問佛。文殊菩薩在佛教中代表大智慧,一個人成佛成道是大智慧的成就,不是兩條腿一盤做功夫的成就,最後的成功悟道是智慧。你把佛經當劇本、現場記錄看就有意思了。佛問文殊,你是不是經常進入那個不思議的境界呢?換句話說,你常常入定嗎?

文殊菩薩說,世尊,沒有這回事!「我即不思議」,我本身就是不可思議!這個心性之體,天天想明心見性,你見到哪裡去啊!我們自己身心本身的功能就是不可思議,為什麼還要再去找一個不可思議的定來入呢?就是這一句話答覆完了。

所以,學佛真正的道理在哪裡?我經常說,佛下生以後兩句話就告訴你消息了,「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我是個什麼東西?把這個根本找出來,你就同天地一樣,與宇宙同體,就如莊子所言:「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佛不是只講他自己,每一個人的我,個個都是佛,你悟到了,唯我獨尊。那個佛菩薩、上帝、主,沒有你去拜他,有什麼用?你拜他,他就靈了,一切都是我。這個我的真體找到了,就如文殊菩薩所說,你本身的生命就是不思議。「不見有心」,為什麼還要進入一個我?我進到哪個我去呢?我進到哪個心裡去呢?

文殊菩薩的理由還沒有說完:【我初發心,欲入是定,而今思惟,實無心相而入三昧,如人學射,久習則巧。後雖無心,以久習故,箭發皆中,我亦如是,初學不思議三昧,係心一緣。若久習成就,更無心想,恆與定俱。】

千萬注意!學佛要做功夫的,不管你念佛也好、修密宗也好、參禪也好、修止觀也好,文殊菩薩這一段話,把所有成佛之路的方法告訴你了。未頓悟自性不思議,就要漸修繫心一緣。

這裡實際做功夫的人要注意!不管是念佛、修密、修止觀,文殊菩薩在這裡把成佛之路通通都講完了。「我初發心」,關於發心兩個字特別重要,經過幾千年來的演變,佛教的發心已經變成一個專有名詞了。要叫你做個功德,就說你發個心吧!要你來出個勞力,說你發發心吧!這個發心就是動念、動機,發動心念的作用,但真正佛法中的發心是悟道,明心見性才叫發心,也就是發明心地法門。然而到了後世的佛教則變成勸人出錢出力的一種說詞,一聽到發心就知道要從口袋裡掏出錢來,反而把真正佛法的意義搞狹小了。

文殊菩薩說,我開始發心的時間,也就是立志,「欲入是定」,想證入不可思議的定之境界。然而真正達到了,便無所謂定或不定,而是自己心性的本體,它本身就是個不可思議的三昧之定。你只要隨時如古德所言「一念回機」,則「一念回機,便同本得」。請注意這個「機」字,我們這個思想、感情的念頭,整天機關關著向外面亂跑,只要我們把機關開了回轉來,就已經是你本來的那個東西,這東西你本來已經得到的就是「便同本得」。這話講得清清楚楚,你向哪裡找?但是,我們一打起坐來一念回機,跑回來之後還要再找本來,因此笨呀!自己上自己的當!這樣做功夫,那你三大阿僧祇劫慢慢去找吧!

「而今思惟,實無心相而入三昧」,現在他成功了,成功了才知道以前走的都是冤枉路。他說,我現在才曉得,實在沒有一個心相,沒有一個方法、現象而進入不可思議的三昧境界,無所謂入,無所謂出。比如我們心裡的行為,現在對某一個人非常生氣非要打他不可,一念回機,突然一想這個小子呀!算了!好吧!好吧!我倆不要生氣了。這一念回機即本善的,用不著加力量。心理行為的起用如此,入定、出定也是一樣。

所以我們現在了解了文殊菩薩的簡報,知道定的境界沒有一個樣子,你若以為定還有個什麼樣子呀?以為入定了裡面有光哦!外面也放光哦!假使這樣以放光為是,我們都會向你恭維,不怕受能源危機的威脅,將來把電線在你身上一接就好了。入定了有放光沒有呢?有看到內在放光,也有看到外在放光。但這往往變成非量境界,不理它就對了,理它就不對了。理它就變成非量,不理它就是現量。你覺得自己放光了,然後光太小了一點,把它放大一點就好了,這則是比量,都在那裡玩弄妄心。你懂了這三量的道理,就能隨時隨地都在現量中,「一念回機,但同本得」,意識的現量是一切呈現的,現量就是一切本來擺在你前面的嘛!文殊菩薩也這麼說,「無心相而入」。

要不要盤盤腿子?要不要打打坐?要的,不要還不行。「如人學射,久習則巧」,等於學習射箭一樣,練習久了,功夫到了就成功了,就巧妙了。熟能生巧。因此想了生死還是要盤腿,還是要入定。久了以後隨時一念回機,隨時一念可以四大不管就丟掉了。「後雖無心,以久習故,箭發皆中」,因為練習久了,每箭射出來都准了。隨時都在定中,不管是走路,講話或是做事忙得很,因為練習慣了,變成不用方法就到了。就像我們學佛的人搞慣了以後,一說話:「喂!老兄呀!請你來一下。阿彌陀佛!我請你辦一件事情,阿彌陀佛!」那個阿彌陀佛有口無心,念慣了,在在處處都答覆別人最好的話,這個很禮貌。所以說:「以久習故,箭發皆中」,念念都在佛境界裡頭。

「我亦如是」,文殊菩薩說,我也是這樣,「初學不思議三昧」,從開始練習入定到現在如同學射,剛開始愈定愈糟糕、心愈亂。怎麼辦呢?「繫心一緣」,只好找一個點來把心拴在那裡,念佛、觀佛或研究教理都是。「若久習成就」,久久練習成就了,「更無心想,恆與定俱」,心裡頭輕輕鬆鬆、坦然安住,不需動念,卻能隨時都在定中。文殊菩薩的這段報告多好!太切實了!這些寶貴資料在哪裡呢?在佛經裡頭,大家不看有什麼辦法?現在永明壽禪師幫忙我們,很多人都買了大藏經在家裡,那真叫做大藏經,大大地把它藏在那裡,然後廣度眾生,讓書蟲飽餐一頓。

真正的佛法都在經典裡頭,現在我們的大法師,這位永明壽禪師把它提出來,所以,大家做功夫沒什麼要顧慮的,你只要肯去做,久久練習自然就有成就。你說,我學佛也學了三年了,也打坐了三個月,為什麼不能入定?你那個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天坐半個鐘頭就好像諸佛菩薩都欠你了,你很對得起他們一樣,這樣是不行的。要久習!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南懷瑾老師文章列表

主人在何處

雪岩祖欽問弟子高峰原妙:日間浩浩時你做得了自己主人...

妙高禪師

妙高,字雲峰,長溪人,他家世世以儒學為業,他母親臨...

【推薦】制心一處,才能無事不辦

蓮池大師在《竹窗隨筆》中有花香一篇,說到:庭院中百...

祖師禪的手眼

出家人有這樣一句話,叫久住有緣,久坐有禪,說一個人...

胸懷越大,擁有的幸福就多

虛懷禪師以話鋒犀利、談吐幽默而著稱。 他曾開導過一...

任在一切處辦道十年,不如叢林辦道一日

參禪人,要知以禪為道,辦道即參禪是也。此一大法,塵...

慧律法師《頓悟本心》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諸位大德、在家居士,大家阿彌陀佛...

宗賾禪師勸參禪人兼修淨土

【原文】 夫以念為念,以生為生者,常見之所失也。以無...

【大藏經】【註音版】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

【大藏經】【註音版】大悲咒修持儀軌

大悲咒修持儀軌...

【大藏經】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爾時喜王...

【大藏經】【註音版】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觀自在菩薩和觀世音菩薩是同一個菩薩嗎

觀自在是我們因中修行的一個方法。這是觀世音菩薩的名...

妄想斷則惡業消,惡業消則百福集

夫善惡感應,捷如影響,聲和響順,形直影端。故聖人不...

首愚法師關於修行的開示

一、持咒 修行路上要找到跟自己相應的法門很不容易,...

善導大師的十段精彩法語開示

《般舟讚》,善導大師有十段法語的開示,也是同樣在顯...

持戒念佛,萬緣放下

今天講:持戒念佛。 因為《觀無量壽佛經》講過,若人...

平凡卻又不平凡的念佛人

平凡卻不平凡的念佛人 當我遇到了逆境,生起煩惱時,有...

清淨本然的本體,怎麼會有染淨因果呢

先看第一科,約著迷真。眾生因為迷失了清淨的本性而生...

誦《地藏經》的人,諸天鬼神都護持

【復白佛言:世尊! 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

今世相貌不好,但是修行可以補相

我們身為住持佛法的出家人,要如何培養自己的福慧、如...

有求皆是苦

有求皆苦,在這個充滿競爭與追求的社會裡,人們總是認...

夜夜好眠

北風颯颯,寒冷的冬天已經到來,樹木凋零,大地一片死...

明朝鄭興兒:不貪人財積德改命的故事

明朝初年,京城有個叫鄭興兒的人,他在一個姓王的部郎...

往生的重點——法華與淨土的修學

(1)往生關鍵 皈依佛陀 自他不二,真實信心。 厭離娑...

如何依止善知識

一、善知識的名義 善知識是佛教的專有名詞,一般是講知...

珍惜每一秒,精進學佛法

生命活著是以付出生命為代價。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或...

一切的權勢、財富、享樂都是無常

佛要教化的眾生是什麼呢?是剛強眾生。我們這些眾生都...

【佛教詞典】假雞聲韻

禪林用語。指模擬雞叫聲,試圖以偽裝欺騙之意。原典故...

【佛教詞典】無明為緣造福行

【無明為緣造福行】 p1083 法蘊足論十卷五頁云:云何無...

【視頻】大安法師《地藏菩薩本願經大意》新加坡

大安法師《地藏菩薩本願經大意》新加坡

【視頻】佛教卡通:俞淨意公遇灶神記

佛教卡通:俞淨意公遇灶神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