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人有寬恕的心才能年輕

蔡禮旭老師  2013/07/2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人有寬恕的心才能年輕

有學問的人不跟人對立,不輕慢別人,不瞧不起人。而他這份態度取決於什麼?取決於他對人生的體悟,因為他了解人之初,性本善,當他有這樣的認知,他會尊敬一切人。當然人家做錯事,他不會說他做對了,那他就顛倒了。他的內心會覺得這個人是遇不到聖賢教誨,遇不到好的緣,所以他墮落了;假如有好的緣,他應該可以浪子回頭金不換。我們讀書人重要的,是去變成人家可以聞聖賢教誨的緣分,我要演好,我不應該瞧不起他,跟他衝突。他以這樣平等的心對待他,哪有可能會起衝突!

所以起衝突是結果,要從原因上找出來。儒家很強調一句話,「行有不得」,要反省自己,原因在哪?因,你說脾氣不好,誰害的?遇到讓你生氣的人、事,是緣,因在哪?因在我們內心有瞋,脾氣很大,有這個因在,遇這個緣才會發脾氣。一個人假如沒瞋恨心了,身旁再多的惡人,他也不生氣,他也不會被影響。所以我們不要把責任推到外面去,推到外面去,那叫不理智,沒智慧。

而假如說一個人,從今以後,我的人生不可能再生氣、發脾氣了,你的日子很好過!你會覺得一個人最有成就感的,是你戰勝自己;戰勝別人一百次,不如戰勝自己一次。一個人能克服自己的習性、壞習慣,你的信心才能真正建立,這是根源問題。經典上講,「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本在思想,我們有沒有正確的人生價值觀跟態度;你有了人生正確的價值觀、態度,你的日子一定好過,你一定會青春永駐。

我們宋朝有個高僧叫布袋和尚,跟秦檜、岳飛同一個朝代,同一個時代。他有段話很值得大家思考看看,他說「涕唾在臉上」,今天有個人對他吐口水,黏到他的臉上。諸位同學,你會怎麼做?你看功夫!「涕唾在臉上,隨他自幹了」,就讓它蒸發掉吧!再看下一句,「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你看妙不妙?

對!他吐過來,跟你挑釁,然後你說「你想怎麼樣」?就打起來了。他吐過來,你沒有反應,笑一笑,他下一步就上不來,所謂「伸手不打笑面人」。你這個緣就接不上,就不會造成惡果,「隨他自幹了」。「我也省力氣」,因為擦還要提起手臂來,也很累,「他也無煩惱」。

而且說實在的,人生的價值,人生的喜悅在哪?在你提升了自己的智慧跟能耐。假如我們今天沒有修養,擦掉以後,開始打起來,你會不會快樂?不會快樂,你會氣好幾天。以後你看到他就有氣,不用看到他就有氣。是不是?你說一個人生氣,哪是看到人生氣,腦海里有好多的人浮起來就生氣,不用等看到他們。所以憂能使人老,人有寬恕的心才能年輕。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如何修忍辱效果最好

問: 許多居士認為,修忍辱最難。請開示,如何修效果...

何苦一定要生氣呢

把心放空,讓心柔軟,這樣我們才能包容萬物,洞察世間...

將冤親作父母孝,作諸佛敬

參禪人,首知瞋怒,為傷身害命之淵府,並不費大事。見...

在日常生活中情緒起起伏伏,如何來對治它

問: 師父您好!關於權法、實法的操作,弟子這邊再具體...

這個嗔恨心的破壞力,危害性最嚴重

因為貪心得不到滿足,所以心裡不滿意、嫉妒、嗔恨、怨...

8妙招化解怒火

解決心情,才能解決事情。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心理學博...

別人錯了,我為什麼要生氣

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氣憤、會瞋恨、會討厭、會嫉妒等...

宣化上人:天災人禍的根由

殺業太重的後果,形成天災人禍的因素。或者地震,或海...

【大藏經】【註音版】八大人覺經

八大人覺經...

【大藏經】【註音版】勸發菩提心文

勸發菩提心文...

【大藏經】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

【大藏經】禪秘要法經

爾時王舍城中有一比丘,名摩訶迦絺罹難陀,聰慧多智,...

病人斷氣後的注意事項

病人斷氣後,神識(俗稱靈魂)尚未離去,彌留之際,仍...

遇到事要往快樂慈悲的方向想

自己快樂,就放光,照亮世界 遇事往最快樂慈悲的方向想...

無論粗細妄念,均須起滅隨無而善護修

故無論粗細妄念,均須起滅隨無而善護修。 妄念有粗有細...

是誰在流轉三界

我們講到五蘊的主人,藕益大師在《靈峰宗論》中他曾經...

臨終千鈞一髮之際,要幫助病人心無二念

不要把念佛往生看得那麼容易,感應不上,也是往生不了...

阿彌陀佛為什麼不示現,讓大家生起信心呢

問: 我學淨土法門,也念佛。我覺得如果阿彌陀佛能經常...

人生雖苦,但也是積集資糧的好地方

業感緣起的思想,除了建立人生積極斷惡修善的價值之外...

成為內外都成熟之修行人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日,佛陀告訴比丘們:...

怎樣才能消除家人對佛教的誤解

問: 我的丈夫對我信佛不太理解,以為佛教是燒香磕頭等...

造惡與造善之間的不同反應

有一個人當小偷,過了不久。他看上去賊頭賊眼、賊腳賊...

功名富貴如何能求得呢

【餘進曰:孟子言:求則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義...

殺子求名

仁義禮智信乃是中國人的美德,欺騙拐詐是人類的丑惡。...

如何才能讓自己不斷進步

人生是一連串永無止境的學習,所謂:活到老、學到老。...

今世相貌不好,但是修行可以補相

我們身為住持佛法的出家人,要如何培養自己的福慧、如...

不是法門有問題,是操作的心有問題

這個地方我們分成兩塊來說明:第一個,先講什麼是佛陀...

父母不在身邊,應如何盡孝

問: 剩男剩女的今天,很多父母用孝道綁架婚戀,導致...

【佛教詞典】八還辯見

又作八還辨見。還者,復之義。世間諸變化相,各還其本...

【佛教詞典】愛輪

(譬喻)愛慾之車輪也。愛慾乘人輪迴於六道,譬如車輪...

【視頻】惠空法師《建立正確知見》

惠空法師《建立正確知見》

【視頻】能傑法師《童蒙止觀》

能傑法師《童蒙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