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八還辯見

【佛光大辭典】  大字體  護眼色

又作八還辨見。還者,復之義。世間諸變化相,各還其本所因處,凡有八種,稱為八還。辯,為分別之義;見,即能見之性。八還辯見,即以所見八種可還之境,而辯能見之性不可還。

據楞嚴經卷二載,阿難不知「塵有生滅,見無動搖」之理,而妄認緣塵,隨塵分別,如來遂以「心」、「境」二法辨其真妄,若言「心」,則謂「今當示汝無所還地」;若言「境」,則謂「吾今各還本所因處」,用以顯示「所見之境可還,能見之性不可還」之理,故以八種變化之相辯之。即:(一)明還日輪,以日出則明,無日則暗,是則明因於日,故復還於日。然明為所見之塵境,非能見之性。以塵境則有生滅,見性原無生滅,故所見之明可還,而能見之性不可還。(二)暗還黑月,以白月則明,黑月便暗,是則暗因黑月,故復還於黑月。故知所見之暗可還,而能見之性不可還。若能見之性亦可還,則不暗時,無復見其明。(三)通還戶牖,以有戶牖,則見通,若無戶牖,則不見通,是則通屬戶牖,故復還於戶牖。故知所見之通則可還,而能見之性不可還。若能見之性亦可還,則不通處,無復見其壅。(四)壅還牆宇,以有牆宇,則見壅,若無牆宇,則不見壅,是則壅屬牆宇,故復還於牆宇。故知所見之壅則可還,而能見之性不可還。若能見之性亦可還,則無壅處,不復見其通。(五)緣還分別,緣者,係之義。謂有分別所對之處,則有所緣之相,若無所對五塵之境,則無緣相而可分別,是則緣屬分別,故復還於分別。故知所緣分別之相可還,而能分別之性不可還。若能分別之性亦可還,則不緣境時,無復知其無分別。(六)頑虛還空,頑者,無知之義。頑虛,謂無形相,頑然無有知覺。謂無形相之礙,則遍是虛空,若有形相,則不見其虛,是則頑虛即空,故復還於空。故知所見之虛則可還,而能見之性不可還。若能見之性亦可還,則不虛時,無復見其形相。(七)郁[土*孛]還塵,郁者,滯之義。[土*孛]者,氣盛貌。以有塵象,則見郁[土*孛],無塵則不見其昏滯,是則郁[土*孛]屬於塵象,故復還於塵象。故知所見郁[土*孛]之象則可還,而能見之性不可還。若能見之性亦可還,則無塵時,不復見其清明。(八)清明還霽,以澄霽則見清淨,昏暗則不能見其明淨,是則清明屬霽,故復還於霽。故知所見清明之象可還,而能見之性不可還,若能見之性亦可還,則不明時,無復見其昏暗。[楞嚴經講義(圓瑛大師法匯之一)、楞嚴大義今釋(南懷瑾)] p313

上篇:八諦 下篇:八穢
佛教詞典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光大辭典

小千世界等

【小千世界等】 p0235 俱舍論十一卷十五頁云:論曰:千...

滅理

寂滅的真理,亦即涅槃。...

從香

禪林中,於開堂祝聖時,侍者插瓣香後,更拈一炷香。或...

十行

(術語)菩薩修行,雖於十信十住滿足自利,然利他之行...

六相

(名數)華嚴經十地品所說,依此而談法界緣起事事無礙...

異相巧方便

六種巧方便之一。菩薩為廣度眾生,現乖異瞋恚之相,使...

缽羅弭

(雜語)Parami,譯曰第一。大日經疏十三曰:缽羅弭,...

五不正食

(名數)比丘之不可食者五種:枝、葉、花、果、細末磨...

依出離喜

【依出離喜】 p0768   顯揚五卷十頁云:依出離喜云何...

佛海

(譬喻)佛界之廣大無邊如海也。探玄記三曰:佛海者,...

稽首和南

子題:和南 行事鈔·說戒正儀篇:「彼(說戒師)應具儀...

依止離等四句

【依止離等四句】 p0771   大毗婆沙論一百四十一卷七...

【大藏經】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

【大藏經】大乘起信論

大乘起信論序 揚州僧智愷作 夫起信論者,乃是至極大乘...

【大藏經】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

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漢傳版): 那(na...

【大藏經】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大唐于闐三藏提雲般若奉 制...

習慣綁住了大象

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細細的鏈子,拴得住一頭千斤重的...

大妄語的罪很重的,甚至影響到佛教的興衰

我們再看大妄語戒。這個地方講出妄語的兩個項目,先看...

沒有眾生,一切菩薩不能成佛

一切菩薩成佛,他的依據就是眾生。沒有眾生,一切菩薩...

開悟不一定要打坐

隨著佛法的興盛,學禪打坐的風氣也越來越流行,可是,...

天底下最難的問題就出在自己身上

佛教的是非觀 天底下,我們最不能正確面對的就是是與非...

東晉高僧慧遠大師

各位,大家吉祥。一般中國人都知道兩句詩:日照香爐生...

為富不仁的果報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弘法。一日,波斯匿王...

把門關好

有個小偷晚上鑽進一座寺院,想偷東西,但翻箱倒櫃的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