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人生的十個好習慣

2013/02/1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人生的十個好習慣

1.說了就要做(誠實守信)

誠實守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全部道德的基礎。一個言而無信的人,是不堪為伍的;一個言而無信的民族,是自甘墮落的。

2.耐心聽別人講話(尊重別人)

尊重他人是最重要的文明習慣之一,也是吸納一切智慧的必要。因此,從小學會用心傾聽各種聲音,而不去粗魯地打斷別人或隨意插嘴,是現代兒童應有的良好素質。

3.按規則行動(規範行為)

按規則辦事是地球公民學會共處的基本準則,如果每個人只從自身利益出發,不遵守公共規則,不考慮他人的意願,這世界必定永無寧日,也必定危及每個人的利益。中國加入WTO的現實,尤為緊迫地提出了這一強烈需求。對於兒童來說,養成做事之前先了解規則的習慣,並自學遵守有關規則,是兒童社會化的範式。譬如,從濟應習慣於公共場所的排除隊,而拒絕投機取巧。

4.時刻記住自己的責任(不忘責任)

是否具有責任心,是衡量一個人是不是現代人的主要之一,也是衡量兒童社會化水平的關鍵指標之一。在現代社會裡,人們相互依賴程度越來越高,分工日益增細,分工越細越需要責任心,因為任何一個環節的失職,都可能導致整個事業的崩潰。一代代人的責任心狀況,將對人類的生存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5.節約每一分錢(學會生存)

每個人的節儉不僅僅顯示了個人的道德觀與生活能力,也與整個人類生存發展密切相關。節約每一分錢的實質是節約資源,並從中體驗人類的高尚情感與博大智慧。

6.天天鍛煉身體(健康第一)

健康第一是教育永恆的方針,也是人幸福的基本保障。一個重要的發現值得人類銘記;一個人如果在童年養不成運動習慣,長大了養成運動習慣,而一個沒有習慣的人,生命的質量必定下降。因此,小學生每天應保證睡眠10小時,學習不超過6小時,而運動1小時以上。

7.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物歸原處)

善始善終對於兒童是困難的,卻又是十分必要的,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這不僅有助於培養兒童思維的有序性,也有益於其責任心的形成,對於父母與教師來說,用百次機會可養成兒童某種文明習慣,若錯過最佳教育時期,千次萬次了是徒費心機。

8.及時感謝別人的幫助(勇於表達)

對於一切來自他人的幫助都應心存感激,對於一切妨礙他人的行為都應心存愧疚。這是一個人的正常反應。如能養成及時表達內心感受的習慣,既可以與他人心靈溝通,又可以避免遺憾的產生,從而使自己處於健康並積極、主動的生活狀態。

9.做事有計劃(成功心備)

成功的事業離不開周密的設計與不懈的奮鬥,我們都鼓勵孩子走向成功,卻又礦太寬容孩子的心血來潮和胡思亂想,盡管這的確是兒童期的自然反應。假如當孩子提出某項請求時,我們總是輕輕地地問一句:你的計劃呢?當兒童逐步習慣了行動之前做計劃,一個偉大的變化就開始了。如果,我們耐心地與孩子講座他的計劃,並使計劃趨於可行,那麼,孩子也就悄悄地成熟起來了做大事要從小事做起,譬如每天臨睡之前,將第二天穿戴的衣服或使用的東西擺放整齊,就是兒童做事有計劃的必要訓練之一。

10.乾乾淨淨迎接每一天(喜歡清潔)

兒童容易受到暗示的影響,其形象與狀態容易影響心態,因此,如何迎接新的一天,是兒童平凡生活中的大事,而從清潔做起,是培養孩子神聖感的良好措施。不必穿名牌,更不必奇裝異服,只要求乾乾淨淨,譬如,剪去長指甲、經常換洗衣服、經常洗澡、不使自己發出異味、書本不亂塗亂畫,等等,兒童能做到這一些,就足以表明他充滿希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從小裁縫到大作家

這次,我們一行到浙江大學學習,我結識了一位學友,她...

八句古言,開悟今人

1、宵行者能無為奸,而不能令狗無吠也。 --出處:《戰...

如何在生活中改變自己的錯誤言行

問: 在生活環境中改不了自己的錯誤言行,怎麼辦? 大...

忽略做人的教育會帶來什麼問題

在我們今天所受的教育中,往往把傳授知識和技能放在首...

誓言敵不過誘惑

【隨順覺性,而能得入差別之位矣。如《楞嚴經》所云:...

讓目標看得見

這是一個流傳很久的故事。幾十年前席卷全球的經濟危機...

將挑剔轉為善用

在一個小小的同學聚會上,有個漂亮女孩在喋喋不休地訴...

別在煩惱當中浪費自己的生命

光陰就是這樣快得很,我們現在明白應該使勁地抓住它,...

【大藏經】瑜伽師地論(100卷)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

【大藏經】悲華經

悲華經卷第一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大藏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藏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

不要被六根騙進了六道

眼 我們的眼睛太累了,每天警覺地注視著這個世界,有...

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 我們知道須菩提...

善業一停止,惡業就要當頭了

我記得那時候我們家那裡有個木匠,他講你們這站的筆直...

阿彌陀佛因地發願之因緣

阿彌陀佛因地發心修道,啟建大願的過程,在諸多淨宗經...

境界、知見、正命

一、境界 佛教中有言:淨化身心,轉染成淨,轉迷為悟。...

精神生活比物質生活更為重要

人生的需求可以分為物質與精神兩個層面,二者必須兼顧...

玄奘大師

玄奘大師幼年時就聰慧好學,而且家學淵源,少年出家後...

在家如何修行才最高效

我們在家居士為了生活,還得有個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

治療面貌變丑的毛病

有一位雕刻家,小時候是個很好看的人,他一天天長大了...

一飲一啄來之不易,從點滴處節儉惜福

我們一定要愛惜五穀糧食,不能浪費,浪費糧食就是暴殄...

知有彌陀聖號,亦為不可思議之善根

原文: 不但此也,即絕無信願,絕不修持,知有彌陀聖號...

四正勤和四如意足

四正勤以精進為體 四念處其實是很難講的。四念處雖然只...

斷煩惱的時候,不能錯損菩提

修行要靠見聞覺知,你要靠見去緣佛像,要靠聞的功能去...

以「五心」面對緣起的危機

我們用佛教的緣起法來分析危機的必然,絕不是在幸災樂...

聖嚴法師《祭祖》

祭祖是中國人孝道精神的表現,飲水思源、慎終追遠是很...

念彌陀聖號也可以所求如願嗎

問: 念誦觀世音菩薩聖號可以求妻得妻,求子得子,那...

【佛教詞典】二十四戒

(術語)出方等陀羅尼一。...

【佛教詞典】無常故苦

【無常故苦】 p1065 瑜伽六十七卷十四頁云:由五因緣,...

【視頻】緬懷妙德老和尚

緬懷妙德老和尚

【視頻】天因法師《偷盜個人物的種種情況》

天因法師《偷盜個人物的種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