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人生的十個好習慣

2013/02/11  大字體  護眼色

人生的十個好習慣

1.說了就要做(誠實守信)

誠實守信是人的立身之本,是全部道德的基礎。一個言而無信的人,是不堪為伍的;一個言而無信的民族,是自甘墮落的。

2.耐心聽別人講話(尊重別人)

尊重他人是最重要的文明習慣之一,也是吸納一切智慧的必要。因此,從小學會用心傾聽各種聲音,而不去粗魯地打斷別人或隨意插嘴,是現代兒童應有的良好素質。

3.按規則行動(規範行為)

按規則辦事是地球公民學會共處的基本準則,如果每個人只從自身利益出發,不遵守公共規則,不考慮他人的意願,這世界必定永無寧日,也必定危及每個人的利益。中國加入WTO的現實,尤為緊迫地提出了這一強烈需求。對於兒童來說,養成做事之前先了解規則的習慣,並自學遵守有關規則,是兒童社會化的範式。譬如,從濟應習慣於公共場所的排除隊,而拒絕投機取巧。

4.時刻記住自己的責任(不忘責任)

是否具有責任心,是衡量一個人是不是現代人的主要之一,也是衡量兒童社會化水平的關鍵指標之一。在現代社會裡,人們相互依賴程度越來越高,分工日益增細,分工越細越需要責任心,因為任何一個環節的失職,都可能導致整個事業的崩潰。一代代人的責任心狀況,將對人類的生存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5.節約每一分錢(學會生存)

每個人的節儉不僅僅顯示了個人的道德觀與生活能力,也與整個人類生存發展密切相關。節約每一分錢的實質是節約資源,並從中體驗人類的高尚情感與博大智慧。

6.天天鍛煉身體(健康第一)

健康第一是教育永恆的方針,也是人幸福的基本保障。一個重要的發現值得人類銘記;一個人如果在童年養不成運動習慣,長大了養成運動習慣,而一個沒有習慣的人,生命的質量必定下降。因此,小學生每天應保證睡眠10小時,學習不超過6小時,而運動1小時以上。

7.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物歸原處)

善始善終對於兒童是困難的,卻又是十分必要的,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這不僅有助於培養兒童思維的有序性,也有益於其責任心的形成,對於父母與教師來說,用百次機會可養成兒童某種文明習慣,若錯過最佳教育時期,千次萬次了是徒費心機。

8.及時感謝別人的幫助(勇於表達)

對於一切來自他人的幫助都應心存感激,對於一切妨礙他人的行為都應心存愧疚。這是一個人的正常反應。如能養成及時表達內心感受的習慣,既可以與他人心靈溝通,又可以避免遺憾的產生,從而使自己處於健康並積極、主動的生活狀態。

9.做事有計劃(成功心備)

成功的事業離不開周密的設計與不懈的奮鬥,我們都鼓勵孩子走向成功,卻又礦太寬容孩子的心血來潮和胡思亂想,盡管這的確是兒童期的自然反應。假如當孩子提出某項請求時,我們總是輕輕地地問一句:你的計劃呢?當兒童逐步習慣了行動之前做計劃,一個偉大的變化就開始了。如果,我們耐心地與孩子講座他的計劃,並使計劃趨於可行,那麼,孩子也就悄悄地成熟起來了做大事要從小事做起,譬如每天臨睡之前,將第二天穿戴的衣服或使用的東西擺放整齊,就是兒童做事有計劃的必要訓練之一。

10.乾乾淨淨迎接每一天(喜歡清潔)

兒童容易受到暗示的影響,其形象與狀態容易影響心態,因此,如何迎接新的一天,是兒童平凡生活中的大事,而從清潔做起,是培養孩子神聖感的良好措施。不必穿名牌,更不必奇裝異服,只要求乾乾淨淨,譬如,剪去長指甲、經常換洗衣服、經常洗澡、不使自己發出異味、書本不亂塗亂畫,等等,兒童能做到這一些,就足以表明他充滿希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于凌波居士:佛教的人生觀

在明白了我人本具的佛性,和因妄想執著而起的妄心;認...

世話、戲論、憒鬧的二十種過失

《大寶積經》云:菩薩應捨憒鬧樂於寂靜,捨諸世話觀於...

大福自有妙方

明白人生道理,處之安然,幸福自是可得。不因愚癡無知...

聖嚴法師《方向感》

建立生命的方向感是我這幾年所積極提倡的一個觀念,我...

修正自己的習氣,不再被業所轉

眾生如果不修正自己的習氣,隨著自己的習性去造業,那...

星雲大師:我要創造人生三百歲

有一則人生三十歲的故事,但貧僧並不相信這樣的傳說,...

人不應該被壓力打倒

時下不少人因工作不順、情感糾葛、社會壓力等種種原因...

什麼樣的人應當來學佛

今天一件事情的反思,使我想跟大家說一說,關於什麼樣...

心念是吉凶禍福的根源

為什麼會有吉凶禍福的現象呢?原來只要我們一動念,我...

修道人應有幾點需要注意

修道人有幾點應注意: 一、忌: 自以為自己很聰明,知...

佛法貴精不貴多

【原文】 佛法貴精不貴多。精貫多。多不能專精。故提綱...

愛生氣的朋友看過來:毀滅百千劫善業的捷徑

1、對凡夫和菩薩起嗔恨心的後果(大願法師開示) 如果...

以念佛心入無生忍

【疏文】 承上殊因妙果,正由念佛至於一心,則念極而空...

蕅益大師《淨土玄門》

○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十六卷云:寧受地獄苦,得聞諸佛...

業障會因為你拜懺而提前現前

你拜頭一天,沒離開;拜第二天,最多七天,這些災難都...

不同部位的皺紋暗示著身體的問題

隨著年齡的增大,臉上長皺紋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並不...

開悟不一定要打坐

隨著佛法的興盛,學禪打坐的風氣也越來越流行,可是,...

在家佛弟子如何盡善盡美完成孝道

問: 在家佛弟子如何盡善盡美完成孝道? 大安法師答:...

魔化比丘死後投生何處

《佛說法滅盡經》:眾魔比丘命終之後,精神當墮無擇地...

用你的觀想力來供養

供養佛的時候,那是法供養最。香花燈塗果啊,茶食寶珠...

何必妄加恩仇執著

中國禪宗初祖達摩祖師的墳墓,在今河南省熊耳山的吳坡...

福報的陷阱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貼疏》裡講:生死甚難厭,佛法復難...

【佛教詞典】可真點胸

禪宗公案名。為宋代翠岩可真禪師開悟得法之公案。可真...

【佛教詞典】十三法師

(名數)仁王經所說行十三觀門者,為大法師,世人宜如...

【視頻】《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佛像典藏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佛像典藏

【視頻】界詮法師《寺院規矩 法器教學》

界詮法師《寺院規矩 法器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