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弘一大師《佛教之簡易修持法》

弘一大師  2010/09/2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我到永春的因緣,最初發起,在三年之前。性願老法師常常勸我到此地來,又常提起普濟寺是如何如何的好。

兩年以前的春天,我在南普陀講律圓滿以後,妙慧師便到廈門請我到此地來。那時因為學律的人要隨行的太多,而普濟寺中設備未廣,不能夠收容,不得已而中止。是為第一次欲來未果。

是年的冬天,有位善興師,他持著永春諸善友一張請帖,到廈門萬石岩去,要接我來永春。那時因為已先應了泉州草庵之請,故不能來永春。是為第二次欲來未果。

去年的冬天,妙慧師再到草庵來接。本想隨請前來,不意過泉州時,又承諸善友挽留,不得已而延期至今春。是為第三次欲來未果。

直至今年半個月以前,妙慧師又到泉州勸請,是為第四次。因大眾既然有如此的盛意,故不得不來。其時在泉州各地講經,很是忙碌,因此又延擱了半個多月。今得來到貴處,和諸位善友相見,我心中非常的歡喜。自三年前就想到此地來,屢次受了事情所阻,現在得來,滿其多年的夙願,更可說是十分的歡喜了。

今天承諸位善友請我演講。我以為談玄說妙,雖然極為高尚,但於現在行持終覺了不相涉。所以今天我所講的,且就常人現在即能實行的,約略說之。

因為專尚談玄說妙,譬如那飢餓的人,來研究食譜,雖山珍海錯之名,縱橫滿紙,如何能夠充飢。倒不如現在得到幾種普通的食品,即可入口。得充一飽,才於實事有濟。

以下所講的,分為三段。

一、深信因果

因果之法,雖為佛法入門的初步,但是非常的重要,無論何人皆須深信。何謂因果?因者好比種子,下在田中,將來可以長成為果實。果者譬如果實,自種子發芽,漸漸地開花結果。

我們一生所作所為,有善有惡,將來報應不出下列:

桃李種:長成為桃李——作善報善

荊棘種:長成為荊棘——作惡報惡

所以我們要避凶得吉,消災得福,必須要厚植善因,努力改過遷善,將來才能夠獲得吉祥福德之好果。如果常作惡因,而要想免除凶禍災難,哪裡能夠得到呢?

所以第一要勸大眾深信因果了知善惡報應,一絲一毫也不會差的。

二、發菩提心

‘菩提’二字是印度的梵語,翻譯為‘覺’,也就是成佛的意思。發者,是發起,故發菩提心者,便是發起成佛的心。為什麼要成佛呢?為利益一切眾生。須如何修持乃能成佛呢?須廣修一切善行。以上所說的,要廣修一切善行,利益一切眾生,但須如何才能夠徹底呢?須不著我相。所以發菩提心的人,應發以下之三種心:

一、大智心:不著我相 此心雖非凡夫所能發,亦應隨分觀察。

二、大願心:廣修善行

三、大悲心:救眾生苦

又發菩提心者,鬚髮以下所記之四弘誓願:

一、眾生無邊誓願度:菩提心以大悲為體,所以先說度生。

二、煩惱無盡誓願斷:願一切眾生,皆能斷無盡之煩惱。

三、法門無量誓願學:願一切眾生,皆能學無量之法門。

四、佛道無上誓願成:願一切眾生,皆能成無上之佛道。

或疑煩惱以下之三願,皆為我而發,如何說是願一切眾生?這裡有兩種解釋:一就淺來說,我也就是眾生中的一人,現在所說的眾生,我也在其內。再進一步言,真發菩提心的,必須徹悟法性平等,決不見我與眾生有什麼差別,如是才能夠真實和菩提心相應。所以現在發願,說願一切眾生,有何妨耶!

三、專修淨土

既然已經發了菩提心,就應該努力地修持。但是佛所說的法門很多,深淺難易,種種不同。若修持的法門與根器不相契合的,用力多而收效少。倘與根器相契合的,用力少而收效多。在這末法之時,大多數眾生的根器,和哪一種法門最相契合呢?說起來只有淨土宗。因為泛泛修其他法門的,在這五濁惡世,無佛應現之時,很是困難。若果專修淨土法門,則依佛大慈大悲之力,往生極樂世界,見佛聞法,速證菩提,比較容易得多。所以龍樹菩薩曾說,前為難行道,後為易行道,前如陸路步行,後如水道乘船。

關於淨土法門的書籍,可以首先閱覽者,初機淨業指南、印光法師嘉言錄、印光法師文鈔等。依此就可略知淨土法門的門徑。

近幾個月以來,我在泉州各地方講經,身體和精神都非常的疲勞。這次到貴處來,匆促演講,不及預備,所以本說的未能詳盡。希望大眾原諒。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弘一大師文章列表

不動心才是真修行

某處鬧著災荒,佛教界的一些人士也想盡些濟助之心,因...

修行的十大要點

一、孝養父母 佛教以孝為本,孝養父母是佛門的最大根...

濟群法師的修學經歷

今天在這裡,主要是和同學們談談心。同時向大家介紹一...

宣化上人:欲速則不達

很多學生剛入學時,皆抱定一個目標:預備讀好書後,要...

修行不能自欺欺人,一定要真實

善導大師特別開示: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不能表面上...

聖嚴法師《學佛與日常生活》

曉雲法師,信定法師,諸位同學,諸位居士: 今天是我...

趙朴初老居士《佛教常識答問》

第一章 佛陀和佛教的創立 1. 問: 什麼是佛教? 答:...

辨別知見正邪的6條標準

正知正見就是佛知佛見。邪知邪見的人,怎能辨別出來?...

【大藏經】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世尊思惟觀察。愍未...

【大藏經】唯識三十論頌

唯識三十論頌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 奉詔譯 護...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懺)

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懺)...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 佛在羅閱...

無盡的財富來自哪裡

經上說,大千世界七寶不足以為奇,遇到佛法是珍奇。 福...

放生前應注意以下幾點

放生是佛教慈悲的體現,是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體現的...

凡事盡心盡力,成敗交給業力

空有雙照,悲智雙運成就菩提心。 前面的業果叫作有相行...

真心求淨土者,勿憂臨終之退悔也

【原文】 一人問:釋迦如來以足指按地,即成金色世界。...

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楞嚴經》中念佛圓通章中說:若諸眾生,憶佛念佛,現...

周利槃陀伽的故事

周利槃陀伽,此雲繼道。其母省親,生於路傍故。姿性魯...

一心念佛就在即心即佛

離相是談空,離一切相,當下是要即一切法的。宗門下的...

修行人不可耽樂睡眠

若菩薩,懶惰懈怠,耽樂睡眠,若非時,不知量,是名為...

素食火鍋的做法

現代人重視養生與健康,一般火鍋的高葷高熱量,雖然美...

長得漂亮不如活得漂亮

上中專時,我們班主任老師長得很丑:一半臉兒白一半臉...

宗舜法師:出家為什麼要剃髮

宗舜法師: 這個剃髮的風俗在古代印度對於重犯,就是...

梵網經菩薩戒和其他菩薩戒有何區別

問: 梵網經菩薩戒和其他菩薩戒有何區別? 大安法師答...

分析導致我們失敗的原因

所有的事,無論是佛法還是世間方面的,失敗原因: 首先...

這一句佛號是方便,也是究竟

這個息滅貪瞋癡,它很重要的,諸位要有一個很正確的觀...

不是老僧定力大,便落凡間做馬駒

把眼睛收起來!眼睛像老鼠一樣骨碌骨碌轉地,只管跑到...

在繁忙工作中如何尋回專注力呢

問: 現在常見的工作環境是,電腦螢幕同時開了好幾個...

【佛教詞典】名假

(術語)三假之一。於諸塵和合上假設種種之名。名者華...

【佛教詞典】女六欲

女人的六種慾望,即:色慾、形貌欲、威儀欲、姿態欲、...

【視頻】釋迦如來(佛光山唱誦)

釋迦如來(佛光山唱誦)

【視頻】如何避免婚姻危機

如何避免婚姻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