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宣化上人:欲速則不達

宣化上人  2011/08/18  大字體  護眼色

很多學生剛入學時,皆抱定一個目標:預備讀好書後,要做什麼事,或讀科學、電腦學,或其他課程。讀書的期間,若總把目標存在心裡而不專一攻讀,則讀書讀不好,為什麼?因為你心中有障礙物。譬如你想得到醫學博土,但不專心致志去讀,終達不到目的。必須暫時把醫學博土的念頭放下,放下任何的期望,只專心讀書,才能達到目的。

坐禪的道理一樣,坐禪乃為了開悟,開大智慧,了生脫死。但你坐時不要存這個念:我什麼時候開悟?我如何開大智慧?如何了生脫死?應該念茲在茲,參悟「念佛是誰?」不要管開悟不開悟,開智慧不開智慧,了不了生死。若常存著這些念頭,總不能開悟。為什麼?因為你心裡有障礙物,必要將身心放下,無拘無束,無掛無礙,專一參「念佛是誰?」參到「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別有一番天地。可是你也不需要存這個心。當你的功夫純熟,它自然會到這個地步,不要貪快,所謂「毋欲速,欲速則不達;毋見小利,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坐禪人要把心制之一處,不打旁的妄想,制之一處,則無事不辦,一切事都會相應,你會得到你所應得的成績。不要有不勞而獲的思想:「我剛一坐,便想有什麼感應。」不要求感應、貪效驗,若貪效驗,很容易走火入魔。魔見到你貪便宜,你既然把貪慾之門開了,他就會鑽進來:你若無貪快的心、貪便宜的心,魔也對你沒法子。這一點,各位知見上要搞清楚,才去坐禪,不可忽略。

為什麼我舉出讀書的例子?因為讀書是這樣,參禪也是這樣,無論做什麼事,只管向前做,不要存收穫的企圖。你若存收穫的企圖,則大相逕庭,與本來的目標離得遠之又遠!

再舉一個淺顯的例子,好像人人懂得吃飯。你肚餓時,只要吃飯便飽;若只去想你餓了而不去吃,終不會飽。人穿衣服穿得不夠,便覺得冷,你若添多一點衣服就夠了;若只想著冷而不多添衣服,總是冷的。人坐禪亦同理,只要坐就夠了,不需要想你如何開悟?如何開大智慧?如何了生脫死?只要去參就夠了。所謂「道是行的,不行哪有道?德是做的,不做哪有德?」必要付諸實行,才能相應。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星雲大師《如何處理得失》

各位都是退休公教人員,從年輕的時候,就為國家社會服...

學道之人的五種心

憨山大師在《示馬居士》法語中,以學道之人的五種心來...

修行之路為什麼很困難

修行為什麼很困難?因為它不只處理今生的問題,連過去...

提不起就放下

經過幾天禪修,大家應感到自然安定,不會太浮躁。一般...

修行人在這個時候很容易著魔

過去有一位和尚道友,他學畫畫,他的畫本來就不怎麼好...

若論成道本來易,欲除妄想真個難

古人說:若論成道本來易,欲除妄想真個難。道者理也,...

大乘佛教修學的三個次第

楞嚴經在大乘佛教當中,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法門,因為...

學佛先克己慎獨

慎獨出於《禮記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

宣化上人關於大悲咒的問答

問:念觀音菩薩,大悲咒和《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可以往...

宣化上人:念佛的人就是佛

很多人對念佛的法門都還不清楚,對念佛都很馬虎,功夫...

會說不如會修的

剛才各位皈依十方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三世無盡佛法僧...

宣化上人:不要為「我」著想

我因為沒有自私心,沒有一個自己,不願意有自己,所以...

不飲酒戒

酒會亂性,使人失去理智,不得清醒糊里糊塗,一旦酒精...

人繫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獄

上一次跟大家講《四十二章經》,財色招苦。因為我們每...

控制憤怒情緒的策略

大多數憤怒管理計劃都借助認知行為療法的一些技巧來幫...

「忍」的重要性

從佛教的角度來講,忍是一種度化眾生的法門,具有深刻...

「上根人」看電視,「下根人」進禪堂

修行,最主要一個根本的東西就是要有信心、要有道心。...

我為什麼要選擇淨土法門

末學學佛已有幾年,先是學禪宗,近來才開始修淨土。 末...

正智正念隨緣住

佛陀曾有一段時間游化至跋只國,淨住鞞捨離的庵羅園中...

萬德洪名為何對每個人的加持力不一樣

淨土宗在整個大乘八宗中的特色,就是它是一種佛力加被...

禪修不能被「纏」住

現在社會上一窩蜂地禪禪禪,我倒有個隱憂,擔心大家被...

聖嚴法師《合乎因果的追求》

一般人常以為,佛法要我們什麼都不求,其實這是一種誤...

【佛教詞典】因果比量

【因果比量】 p0593   瑜伽十五卷十二頁云:因果比量...

【佛教詞典】授手

(術語)上輩三品之往生人臨終時,西方極樂之佛菩薩皆...

【視頻】道證法師《超越肝癌的勇者》

道證法師《超越肝癌的勇者》

【視頻】慧律法師《自己看佛經很難,需要善知識》

慧律法師《自己看佛經很難,需要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