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自己信佛而家人不信,該怎麼辦

2012/08/0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問:自己信佛而家人不信,怎麼辦呢?

答:他人信不信三寶,是他們的業力、因緣及個人自由,與你無關。要遇上三寶及依止三寶,不單是因緣際遇及個人選擇,還要有一定福報,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福報。家人不信三寶,你可以嘗試為他們講說一點佛法,最重要的是先修好自己,以自己的改變作無言的開示。你絕不應該強逼家人信佛,也不要對他們不信而生嗔心或因為你的信仰而令他們生嗔。

佛法修的主要是心上的功夫,如果家人不喜歡見到佛像等,你可以不設佛壇,在內心密修佛法,那就不會令家人生嗔恨心了。佛法教示我們教道安忍,佛陀又說父母是我們的福田。透過忍讓父母及令其生喜,也是在修持佛法。只要你運用善巧,同時修持佛法而又不傷害到家庭和氣是絕對不難的。

問:我本人信仰三寶,但我的信仰卻常令朋友及他人評謗,我應當怎麼辦?

答:他人信不信佛,並非由你來決定,而是他們自己的因緣。如果你對佛法有一定認識,不妨對親友略談一下佛法的殊勝及因果等教法,或許能令親友生敬信而依止三寶,或起碼令他們不至天天評謗三寶。朋友對你的信仰反感,往往是因為你自己的言行未能表現佛法。如果你的內心洋溢出慈心及悲心,相信大部份不論甚麼信仰的人都不至對你反感。如果你處處標奇立異,天天抨擊別人的信仰或他人的不善業,只會令人討厭你,亦禍及你的信仰。

初皈依的人,首要任務是管好自己,不是去激進地向他人布教說法。如果你的一舉手一投足都表現慈心及悲心,他人自然會察覺,最好的教育往往不需要說話。即使要弘法說法,也需要很大的安忍及善巧。有些人在皈依以後,一見到他人的過失就搬出一大堆佛法戒條及因果理論來嚇唬他人,結果自己沒有了一堆朋友,卻未能令一個人對佛法生歡喜心,反而令他們都討厭佛法。反過來說,如果自己的言行都向好的方向改變,別人自然會喜歡親近,你說的話也較易令他人接受,至少不會令他們反感。即使與其它信仰的人相處,只要有安忍及悲心,大家一樣可以成為好朋友。

衲是一個佛教僧人,但衲有十幾個很要好的天主教神父朋友,有時候衲還會去他們的修院閉關禪修。在一九九七年,衲的一位神父朋友也跟衲一起往大藏寺朝聖,他甚至還計劃再到大藏寺進行天主教式的靜修,所以在寺院的後山建了一間關房。由此可見,宗教信仰可以是很包容的。如果你在皈依後變得自鳴清高和輕視他人,就肯定是你對佛法之了解錯誤。作為依隨佛陀教法的人,我們可以不求令他人也來皈依,但卻應改變自己成為更包容及更易相處的好人。在與人相處中,你不一定要在外表上處處表現你的信仰,反而應在內心上培養佛法,以你的包容及愛心來表現你的信仰。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天人福報極大,為什麼不能修行

問: 天人福報極大,為什麼不能修行? 答: 天又分色界...

自己吃素,家人的煮飯問題怎麼解決

問: 自己不吃肉,家人吃肉,煮飯的問題怎麼解決? 大...

半信半疑的人能否往生

問: 如病人生前半信半疑,阿彌陀佛能帶他往生西方嗎...

明白諸相皆空,面對譭謗無需太在意

【原文】 經言:人之謗我也,出初一字時,後字未生;出...

包裝紙上有佛像該如何處理

問:請問用過的香盒和裝香用的紙袋(上面印有佛、觀音...

如何才能攝心念佛呢

問: 平時念佛都是散亂心在念,如何才能攝心念佛呢?...

研究經典是依唐宋以前的,還是以後的呢

問: 頂禮法師!元朝之前佛法興盛,距今千年,當時的佛...

趙朴初老居士《佛教常識答問》

第一章 佛陀和佛教的創立 1. 問: 什麼是佛教? 答:...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推薦】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這個地方講到多欲為苦,就是講我們對慾望越執著,就會...

墮落到畜牲道,都是自心所招感的

大的苦厄即指三界內六道眾生的分段生死,指三界內(欲...

何謂「涅槃寂靜」

我們修行無常無我以後,最後的結果很重要涅槃寂靜,這...

若實無我,誰能造業,誰受果報

首先我們要先從空性的角度來解釋人生,這個中道它也是...

六念法

【記】 六念,且制清晨,實通朝夕。利根之人,口口著著...

猴子度惡人

無數劫以前有一隻猴子,它在深山中修行,它的心地非常...

一門出了七院士的錢氏家族

一門出了七院士,這在中國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十方佛」是哪十尊佛

十方,梵語 dasa disah,巴利語 dasa disā。為四方、...

一心三觀和淨土宗的臨終正念有何關聯

淨土宗是比較特別的法門。我們一般人的修行是要靠自己...

這把泥土,甩在心中的煩惱上

我們一念心性循業發現。清淨本然,但是受業力的熏習啊...

【推薦】洪應明《菜根譚》下集

一、樂者不言  言者不樂 談山林之樂者,未心真得山...

散步有八大好處

1、散步能增強心臟功能,使心跳慢而有力。 2、散步能...

經常這樣觀想,佛菩薩的力量就跟你合而為一

【時諸大眾聞說地藏菩薩摩訶薩成就無量稱讚功德。皆獲...

感恩無需等待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句古話漸漸成了時...

不可口是心非

不可口是心非。 不可就是禁止,不可以。口是心非就是:...

佛最後一次教誨

在薩羅國的娑羅樹林,佛對他的弟子,作了最後一次教誨...

【佛教詞典】差利尼迦

(植物)樹名。譯曰研枝。出乳汁之樹也。本行集經三十...

【佛教詞典】倩女離魂

禪宗公案名。無門關第三十五則(大四八·二九七中):...

【視頻】淨界法師《行菩薩道的四個入手處》

淨界法師《行菩薩道的四個入手處》

【視頻】《心經》葉曉紅

《心經》葉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