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濟群法師:商品經濟與寺院清淨

濟群法師  2011/07/1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這是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稍稍不慎就會被社會淘汰出局。由此而帶來的危機感,使得人們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浮躁,甚至在未及思考之際,就被整個時代拽著往前跑了。究竟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在奔向哪裡呢?我們不能否認發展的意義,但如何發展卻是個值得商榷的問題。

在世人的心目中,寺院乃紅塵不到之地。事實上,在這個開放的時代,寺院要保持自身的神聖性和純潔性並非易事。所以說,佛教也同樣存在著何去何從的抉擇:是與時並進,還是閉關自守?由此還衍生了更多的具體問題:從寺院經濟的來源和使用,到僧人對待財富的正確態度等等。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濟群法師。

記者:在今天,發展經濟幾乎成了一個人人關心的話題。法師長期從事通俗弘法,對社會問題始終非常關注,您是如何看待這一現象的呢?

濟群法師:今天的社會是一個商品社會,雖然民眾生活因此得到了改善,但一味發展經濟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包括生態環境的破壞,社會道德的下降,純樸民風的失去。而所有這些,無論對於社會還是個體都非常重要,同時也是金錢無法取代的。所以,面對這樣的社會現實,我更多的是感到憂慮。我並不否定發展經濟的作用,但更關心整個社會的健康發展。我希望社會能夠全面而和諧地發展,而不是單一的、片面的,甚至是以付出巨大的代價為前提。

記者:在人們的心目中,寺院是神聖而清淨的,它不僅是僧人的修道之地,也是民眾的精神家園。那麼,在商品經濟的浪潮中,寺院這樣的宗教場所是否也會受到相應的影響?

濟群法師:寺院不是世外桃源,作為社會的組成部分,自然也會受到經濟浪潮的影響。尤其是國內的寺院,多數已成為旅遊點。而政府又將旅遊業作為發展經濟的重要舉措,這也在客觀上帶動了寺院的經濟發展。這些年來,寺院的生活條件普遍得到了改善,但寧靜的環境和純樸的道風也在逐漸失去。在一些地區甚至出現了商業化的傾向,這是讓我最為擔心的。

記者:法師曾將佛教發展中存在的誤區現象總結為鬼神化、來世化、哲理化和學術化,作為一種新的發展動向,商業化是否也會對佛教的健康發展構成同樣的危害?

濟群法師:北京有位居士讀到《人生佛教在當代的弘揚》(發表於《人世間》創刊號)之後,對我在文中總結的這幾點誤區現象深表認同。他在來信中還提到:目前,教界原有的問題尚未解決,更出現了商業化的現象。可見這一問題已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我認為,佛教走向商業化,其實就是走向世俗化的表現。在發展經濟的大氣候下,很多寺院從發展旅遊到發展各項服務行業,甚至連經懺佛事也演變為明碼標價的貿易活動,帶有強烈的商業色彩。長此以往,佛教主體的神聖性將越來越淡化,最後可能就和世俗沒什麼區別了。如何避免佛教的商業化和世俗化?是當今教界應該探討的首要問題。

記者:如果寺院也走向商業化和世俗化,我們就將失去最後一片淨土,這既是佛教的不幸,也是社會的不幸。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寺院應如何保持自身的純潔?而僧人又應如何自處?

濟群法師:我覺得主要應從兩個方面著手進行:首先是把握好開放的尺度,其次是加強僧眾乃至整個僧團的自身建設。

作為出家人,和社會的接觸要保持一定距離。現代社會的誘惑太多,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說就是紅塵滾滾,所以現代人修行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難。在過去,一道圍牆就能保障寺院的清靜;而今天,電視、電話、網絡都能突破圍牆的阻隔。除非具備很深的定力,否則單靠個人力量,的確很難抵擋世俗的衝擊。而一個如法的僧團,就是抵擋塵世的一座堡壘。所以生活在僧團中,遠比獨自居於精舍更有利於修行。

而作為僧團來說,想要完全封閉起來,顯然也是不現實的。因為學佛的目的不只是為了自身解脫,同時還要利益社會,這就必須與社會保持溝通。但在面向社會的同時,要把握好開放的尺度,尤其要加強對電視和網絡的管理,必須在限定的時間、地點內對僧眾開放。

同時要進一步加強道風建設,通過戒律和禪修來提高僧人的自身素質。只要信心道念堅定了,就能明確作為出家人的本份和職責是什麼,自然也就有能力抵制社會的種種誘惑,從而自覺維護個人乃至僧團的純潔性。而這一點,正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濟群法師文章列表

廬山東林寺幫扶困難寺院公告

經常住會議研究決定,本寺院擬幫助100所因疫情影響的中...

吃寺院的飯會欠十方債嗎

問: 有師兄說不能吃東林寺的飯,吃了欠十方的債,這個...

寺院和廟宇是一回事嗎

人們常把寺院和廟宇混為一談,其實它們是兩回事。寺院...

寺院敲幽冥鐘的由來

辛棄疾曾經在他的《浪淘沙山寺夜半聞鐘》中寫道:身世...

佛教四大名山與十小名山

一、五台山 清涼聖地 風光獨秀 五台山,又稱清涼山,為...

在寺院上廁所要注意哪些問題

進廁所後,須三彈指,提醒坑中啖穢鬼,及時迴避,這樣...

女眾夏天到寺院不能不知道的事

寧攪千江水,不動道人心;夏天到了請收起您的性感。 進...

兩座寺廟山泉乾枯,念觀音菩薩泉水突然湧出

福建莆田廣化寺有一個附屬的小寺,名叫元龜寺,地址在...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

【大藏經】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佛在王捨國靈鷲山中,與...

【大藏經】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大藏經】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

不要給自己埋下禍根

人每天忙來忙去,除了滿足生存的基本需求,更多的時候...

弘法也是心靈的慈善

問: 有些學者提出,社會在幾十年左右將發生問題。因...

擁有什麼,就會牽掛什麼

有情被執著所縛,擁有什麼,就會牽掛什麼。若是擁有財...

佛法對心理問題的解決

我是首次參加心理學界的論壇,本著交流和學習的態度而...

心態決定獨木橋的走法

弗洛姆是美國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一天,幾個學生向他...

寺院由誰管理才是最如法的

寺院原本就是十方布施所成,三寶所依,本來就是出家師...

光孝寺:未有羊城先有光孝

光孝寺位於廣東省廣州光孝路北端。據《光孝寺誌》載,...

放下包袱,生命可以不必如此沉重

一個青年背著一個大包裹千里迢迢跑來找無際大師,他說...

抄經的十大功德利益

一、古以寫經增福延壽 抄經,古稱寫經,即書寫佛教經典...

佛像開光的表法意義

佛教中任何儀式都具有一定的表法意義,開光也不例外。...

遇到事情不隨妄轉,斷相續心

阿賴耶識就是我們生命無量劫來善惡的業力、無量劫來所...

食素與食肉之辯

中國漢地佛教徒茹素的傳統 當佛教從漢代開始傳入中國...

放下對死亡的擔憂

面對現實,任何生命都怕死!但不死又不行,誰又不死呢...

家庭教育為天下太平之根本發隱講記

這篇重要的開示我們分成三個段落來學習:一、家庭母教...

牛為求生流淚下跪 屠夫絕情慘遭惡報

原籍山東臨清的李名儒,說了這麼一件事。 在他的家鄉有...

佛弟子們都會問的27個問題

1、問:家人不支持,反對我學佛怎麼辦? 師答:那是你...

【佛教詞典】機水

(譬喻)眾生之機根,譬如水也。性靈集二曰:台鏡瑩磨...

【佛教詞典】彌勒信仰

指以彌勒菩薩為信奉對像之宗教信仰。在印度,早期即有...

【視頻】淨界法師《貪求神通,精魅惑亂》

淨界法師《貪求神通,精魅惑亂》

【視頻】楞嚴咒(善音居士念誦)

楞嚴咒(善音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