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可見心量廣大,心能包括一切。有句話叫做「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又有經典上講:「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五祖弘忍大師也講過:「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所以說,學佛最終的目的是認識我們自己這一念心,把心的問題解決了,學佛也就大事了畢。法門無量,但是不管哪一法,都離不開心,因為心外無法故。
我們在平常用功的時候,怎樣才能夠從管住這個心到徹底地認識、掌握這個心?這其中的過程,既非常艱苦,也非常漫長。但是,只要懂得有這件事,並且心嚮往之,努力去做,我們就有最終了解、掌握的那一天。
今天有不少道友見了面便說,他的妄念多得很,可以說是心猿意馬。不靜坐不用功時,彷彿自己沒有什麼妄想;一用功、一靜坐下來,則妄念紛飛,此伏彼起。實際上,並不是靜坐時妄想才有,不靜坐時妄想就沒有;應該說,由於靜坐時提起覺照,觀察此心,才發現有妄想。這是好事,這是你已經開始注意到了自己的心態。
又有道友講:「妄想起來了怎麼辦呢?」我說:「你別管它。」昨天講到要孤立此心。所謂孤立此心,便是不續前,不引後。所謂不續前,就是不要和過去的心相牽扯;不引後,便是叫你不要和未來的心發生聯繫,把當下這一念照顧得了了分明。做到了了分明地照顧當下一念,那麼不管你有無妄想,只需做到「念起即覺,覺之即無」。知道是妄想,就不要去追逐它、繼續妄想下去,而是要提起正念。
正念,是不是妄想呢?講到底正念也是妄想。不過,它是把意念寄託在(或說集中在)一個念頭上,以一念來代替紛雜萬念。說到底,雖然念佛號也是妄念,但是這個妄念和別的妄念有根本的區別。這一念佛之念具有恆沙功德,所謂「念佛一句,罪滅河沙」,其他的念頭就不具備這種功德,不具備這種加持力。
在一些祖師的語錄上講,這叫做以毒攻毒,或說以一念代萬念。到了究竟的時候,連這一念也是多餘的。我們現在這樣一個程度、層次,距離那種時刻還遙遠得很。在當前用功的時候,必須牢牢把握一個正念,以一念正念來代替萬念。這是觀心的一個下手功夫,也是把握自心的一個下手功夫,千萬不要誇誇其談,好高騖遠,要老老實實地面對自己的心態,把握自己的心態。修行,找到一根枴杖,就不要把這根枴杖隨便地扔掉了,扔掉了這根枴杖,你就會摔交。這個枴杖就是一個法門,是幫助我們認識自心、了解自心的一種方便。
實際上,我們要認識這個心,要把握住它是很難很難的。我們的趙州和尚,他老人家在修行的過程中「三十年不雜用心」,可見用功之難。趙州老人,人稱古佛再來,他也示現出用功的難度,何況我們平常的人,我們這種劣根性的人!要想真正地把握自己的心態,我們就必須天天、時時、刻刻都要知道有這件事,天天、時時、刻刻都要不斷地磨煉自己的心。
在座的有很多六七十歲的老人,說要三十年不用雜心,便說:「我都七十歲了,還能活幾天呢?這一輩子要想了結這件事是不是就沒有希望了呢?」也不是的。這個心的認識,說容易也容易得很。怎麼容易呢?就是要死下這個心,死下妄心,死下想討便宜的心,以最大的決心,努力地精進不息。有很多人是在晚年才信仰佛教,才知道有一個所謂生死大事,才開始修行。大多數人都能夠程度不同地得到受用,那是因為他有一種「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決心和毅力。
所以,從這一點來講,並不一定年輕人修行就進步快,老年人修行就進步慢。年輕人倘若他心不急,不肯堅持,悠悠忽忽,也有可能會空過一輩子。年老的人,信得及,有緊迫感,他可能在三年五載就能夠解決這個大問題。
能不能了解、掌握這個心,關鍵是看你有沒有決心、信心和毅力。佛教講修行就是講修心,所謂「不識本心,學法無益」。我們時時刻刻要抓住這個根本問題,把這個根本問題解決了,一切的問題也就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