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一位醫生在長期行醫中看到這樣的無常觀

2018/09/11  大字體  護眼色

一位醫生在長期行醫中看到這樣的無常觀

掐指算來,我從九六年考上醫學院至今已經十餘年了,從事內科臨床工作也整整十年了。工作之餘,我從報刊、雜誌、書籍和網絡上看到一些關於佛學的知識,還有一些明星皈依佛教的報道,對佛法一直抱有敬畏、好奇的態度,及至年齡越來越大,閱歷越來越多,對佛法又多了一絲嚮往和理解,慢慢地也就理解了那些當紅明星皈依佛教的心路歷程,知道了佛法中的無常、因果、輪迴等觀點。

因為我在臨床工作中見到了較多的生老病死,感覺自己對無常有一些體會,今天借這方「淨土」在我的心裡播下一顆學佛的種子,希望將來能開花結果。

佛教認為,世間的萬事萬物,皆遵循因緣法則而生滅。無常法則即世間萬物無法恆常,自然界的滄海桑田,人類的生老病死,一切都在生住異滅中。世間萬物永恆不變的是變化。人類短短幾十年的壽命不過是生老病死四個大字。作為一個普通的個體,除了能體驗自己的一生,我們很難看到別人一生的全貌。我們也許能看到父母的死,卻看不到父母的生;我們能看到子女的生,卻很少看到子女的死。我有幸在一家擁有上千張床位的醫院工作,雖然看不到別人一生的全貌,但是我能同時看到不同人的生、老、病、死。

「生」喻指的是產科。記得產科的一位老師說過:「選擇產科是因為迎接新生命就是迎接希望。」的確,產科是所有科室中最充滿希望的地方,因為每一個生命的誕生對於他的家庭都是一個新的希望,對於世界來說多了一種新的可能。看到每一個新生命的呱呱落地,人們心中的那份激動難以言表。但是作為一個醫生,我要告訴你:其實每一個受精卵的誕生都意味著同時有上億個精子失去受精的機會,因為正常情況下男性一次排精量為1-5毫升,每毫升裡含有精子2000萬-6000萬個,而跑的最快的那個精子進入卵子後就不允許別的精子再進入卵子了。

即使成功受精,十月懷胎也是充滿不確定因素的過程。懷孕早期強烈的妊娠反應,目前認為是為了減少母親攝入對胎兒成長不利的有害物質。因為妊娠前三個月是胎兒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一旦接觸到某些物質會導致胎兒發育異常,嚴重的就流產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世紀初震驚全球的「反應停」藥害事件,造成了近萬名短肢畸形「海豹兒」的降生。胎兒終於順利出生了,但也可能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陷,很多缺陷都是科學家能逐漸意識到的,比如鐮刀細胞性貧血、苯丙酮尿症、唐氏綜合症等,還有很多稀奇少見的疾病還沒有被認識到。

「生」雖然讓我們看到了希望,但同時還有很多沒有受精的精子、沒有出生的胎兒的「死」我們沒機會看到。你以為健健康康地生下來就萬事大吉了嗎?即使活到成年,依然還有「老」、「病」、「死」在等著你。

「老」喻指的是老年病科。住在老年病科的病人或多或少會有疾病,最常見的就是糖尿病、高血壓、心腦血管病、腫瘤等老年病。雖然有這樣那樣的病,但一時半會兒不會危及生命,距離最後的死亡還有一段路程。「生」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懵懂無知,由於不同的「成長」經歷,我們有各種各樣的「老」,有的人順其自然安享天年;有的人覺得老了就沒用了期望早死;有的人想發揮餘熱給世界留下些什麼;有的人拚命想活「千歲」、「萬歲」,但中國曆代皇帝的平均壽命不過40歲。「生」的時候我們表面看起來都一樣,但是卻有無限種成長的可能。「老」的時候有了貧富貴賤的區別,但死亡的結局都一樣,最明顯的區別是在「老」和「死」之間有什麼「病」。

「病」在醫院的科室就多了。人這一生不管大病小病,沒有得過病的幾乎沒有。有些人會說,我這一輩子從來沒有打過針吃過藥。但是肯定也得過病,只是有些疾病不自知罷了。根據2006年衛生部的統計,乙型病毒性肝炎在中國的攜帶率為7.8%,據此估算大約有9300萬人,肯定沒有那麼多人到醫院就診,只是因為大部分乙肝攜帶者是隱性感染罷了。至於說到疾病的種類,那真是不勝枚舉。就像2003年之前我們不知道有SARS一樣,疾病的種類隨著人類認識的提高也在不斷增多。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人們壽命的逐漸延長,疾病的分布也從傳染性疾病為主到現在的心腦血管病、腫瘤性疾病為主。目前醫院各臨床科室主要還是以發病部位的不同來區分,比如心臟的問題有心內科、心外科;氣管、肺的問題有呼吸內科、胸外科;肝、膽、胃、腸的問題有消化內科、普外科。

有句老話說:「河裡沒魚市上看」,同樣我們在大街上感覺看不到幾個病人,但是到大醫院一看,都住得滿滿的,很多科室還加床。有時候我也納悶: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病呢?舊的疾病消失了,又會源源不斷出現新的疾病。看過一本名叫《達爾文醫學》的書,裡面提到很多疾病的產生是由於人的進化和環境的變化不協調所致,套用佛法無常的觀點:變化是永恆的,有生就有死,當我們生下來之後,就在一步步走向死亡。這樣說似乎顯得太悲觀了,但這就是事實。

我是血液科的一名醫生,工作十年看到了幾十個病人的病逝,有男的,有女的,有老的,有少的,最不忍心看到的就是幾歲、十幾歲得了白血病的孩子,他們的人生還沒有正式展開,就要承受骨穿、腰穿、化療的痛苦,隨時面臨夭折的可能;還有孩子剛剛幾個月就查出白血病,年輕的母親多麼想親眼看到自己的孩子長大成人,卻不得不隨時和自己的骨肉面臨生離死別。

面對這些病人,我常常想:我能夠健健康康地活到三十多歲,有一個活潑可愛的兒子,擁有這些就足以讓我感謝上天的恩賜,什麼是非恩怨、名利情仇,在生命和健康面前都不值得一提。我們都會死去!

什麼是「無常」?我理解的就是世界上其實並沒有永恆的「常」。什麼是「常」呢?「常」其實是我們對這個世界短暫的、片面的、固定的看法,是常態的看法。而實際上世界是永恆的、全面立體包羅萬象又互相聯繫的、不停變化的,我們不停地給這個世界的東西命名,例如:看得見的桌子椅子,看不見的愛恨情仇。萬事萬物從無名到有名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種演化。在這個「有常」名詞越來越多的時代,人們對「有常」也越來越執迷,提醒一下「無常」的存在有助於避免「不識人生真面目,只緣身在此生中」的誤區。

《淨土》雜誌2014年第4期 文/畢高峰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盡責、知足、感恩、惜福

生存在這地球上的任何一個人,無論你是什麼宗教信仰,...

應怎樣對治瘟疫和流行病

1、瘟疫和流行病乃共惡業感召 瘟疫和流行病,乃是眾生...

聖嚴法師:老化是自然現象

一般人以為「生」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其實「生」是一...

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閑事掛心頭,...

把自己帶到人生的懸崖邊

有一個人撿到一隻小鳥,就將這隻小鳥帶回家裡,給他的...

持身不可太皎潔,處世不可太分明

持身不可太皎潔,一切污辱垢穢要茹納得; 處世不可太分...

淡泊的人生是一種享受

有一位中國的MBA留學生,在紐約華爾街附近的一間餐館...

大安法師:學佛後患病對佛法失去信心,要怎麼解決

問: 我有一兄長,在患精神分裂症之前修學過佛法,但...

以愛對恨,恨自然消失

即使一個非常寬容的人,也往往很難容忍別人對自己的惡...

重報輕受

唐朝時,西域天竺國有位戒賢法師,德高望重,名震四天...

父母是心中最大的佛

問過許多人,佛祖在哪裡?都不知說什麼才好。 佛說:如...

在凡聖同居的世間,還有這麼一種感應

我們這個世間也是凡聖同居,這世間有聖人,但我們是凡...

貧女燃燈供佛蒙佛授記

曾有一段時間,釋迦牟尼佛住在給孤獨精舍,波斯匿王非...

四種果蔬改善女性貧血

女性比較容易患上缺鐵性貧血,這是因為女性每個月生理...

四法供養為最上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曾經駐錫於過去四佛弘法之處拘深瞿...

遣除對因果的疑惑

一、現代人漠視善惡因果規律 這個宇宙大到天體的運行,...

李炳南老居士《常禮舉要》

(一)居家 一、為人子不晏(晚)起,衣被自己整理,晨...

為什麼要修般若波羅蜜

在修波羅蜜之前,我們要知道為什麼要修般若波羅蜜。 《...

大安法師:【無我】能適應繁忙競爭的現代社會嗎

問: 無我是一種心態嗎?有時當什麼事都一起來的時候...

此地若發,是有地理;此地不發,是有天理

宋朝大儒朱熹,有一次曾任福建崇安縣知縣,在這期間曾...

學佛者,可以把煩惱減少一點

人生煩惱的事真的很多,不過,我們學佛者,可以把煩惱...

濟群法師:輪迴的起點在我們的心

《三主要道》中,形容每個生命都是常被四瀑流所沖。這...

【佛教詞典】大覺金仙

(術語)宋徽宗詔改之佛號也。宋史徽宗紀曰:宣和元年...

【佛教詞典】衣纏頸白衣捨戒開緣

亦名:衣纏頸戒開緣 含注戒本·百眾學法:「不犯者,或...

【視頻】夢參老和尚《假使熱火輪,於汝頂上旋,終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

夢參老和尚《假使熱火輪,於汝頂上旋,終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

【視頻】《大悲咒》呂晉演唱

《大悲咒》呂晉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