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盡形壽皈依三寶

靜波法師  2022/05/1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盡形壽皈依三寶

佛在《佛說大名經》中說:

受皈依者,先要懇切懺悔,生恭敬心、清淨心,長跪合掌,在皈依本師前,依師長教,自己立下誓願說:「我弟子某某,盡形壽皈依佛,兩足尊;盡形壽皈依法,離欲尊;盡形壽皈依僧,眾中尊。」(三說)

「願大德憶持,慈悲護念,我是優婆塞(夷),我從今者乃至命終護生。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三說)

三說就是要說三遍,一定要牢記不忘!懺悔就是「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告別過去,把握當下,創造未來。不告別過去,就不會走遠!

讓我們來分享一下:

所謂「盡形壽皈依佛,兩足尊」:盡我一期的身體和壽命,我都要皈依佛。皈依佛怎麼樣?所謂「兩足尊」,我們要修福,要修慧。修福,就要去努力行動,不怕吃苦和吃虧;修慧,就是身心輕鬆自在,沒有煩惱罣礙。通過修福中去修慧,通過修慧中去修福,福慧雙修!

我們現在有一些人,只有福報,沒有智慧;還有一些人,只有智慧,沒有福報。這是兩個極端,不是學佛!這是什麼原因呢?如果不付出,不結緣,那麼,怎麼能有福報呢?福報不是發財樹、貔貅獸、財神爺、水晶球……而是布施!但如果只有福報,而沒有智慧,那麼你也不會花錢!你是有很多錢,但你胡亂地花,最後怎麼樣?出事了。這樣的事情很多,所以一定要兩足尊。

所謂「盡形壽皈依法,離欲尊」:盡我一期的身體和壽命,我也要皈依法寶。皈依法寶怎麼樣?離欲尊。如果明白了無常、無我、解脫的道理,那麼種種誘惑對我們來講,不起作用:不攀緣,有就有,沒有也無所謂。這個自在!離欲尊,不是沒有,而是不執著,是沒有希望和企圖,如此,人生就會無怨無悔。

所謂「盡形壽皈依僧,眾中尊」:盡我一期的身體和壽命,我都要去皈依僧寶。皈依僧寶怎麼樣?眾中尊。為什麼眾中尊?別人愛的,我們不愛;別人貪的,我們不貪。我們能夠割愛辭親,剃除鬚髮,息心達本,能夠去擔當,去負責,去弘法,這就是眾中尊。這個尊,不是驕傲,是我們必須這樣去做,身份決定義務。而我們做了,覺得心安理得;如果沒有做,就會羞愧難當,不務正業!因為名正言順。

就像護法居士,護的應是佛教正法,在需要的時候應該站出來!這是他的責任。但現在的很多信徒,在需要的時候找不到人,而且護的不是佛教正法!那就稱不上護法居士了。皈依的人很多,但是能夠擔當負責護持佛教正法的人很少,甚至有些人挾佛挾僧,借教斂財。這個是值得我們注意的不正常現象!

所謂「願大德憶持,慈悲護念」:願大德來加持我,接受我,護念我。當然,我們在皈依時說的內容可能不一樣,但是意思相同。

所謂「我是優婆塞(夷),我從今者乃至命終護生。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所謂護生,就是愛護生命,不但要護生,而且還要護法。你不能說,你學佛了還殺生,那不可以。佛教不是說你皈依之後不能吃肉,但是不殺生是一定要做得到的。

皈依三寶是在家信徒入道的戒法,同樣,也是出家信徒必備的功課!所以應從證明師求受。

證明師,就是三師七證。三皈依時最好是三師七證,而不應該是一個人,所以極樂寺的三皈依一直都秉承著三師七證的規則來完成。這樣的話,這個儀式就比較莊嚴,也比較隆重,當然,也不是太複雜。因為這個儀式,讓你深深地記住這樣的一個情景,無論什麼時候回憶起來,都去反思反省,都去捫心自問:我有沒有擔當?有沒有負責任?對於皈依三寶的內容,我有沒有過毀犯?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靜波法師文章列表

未受三皈五戒,算不算盲修瞎練

問: 頂禮法師,請問法師,未受三皈五戒,算不算盲修瞎...

為什麼要到寺院呢?有這三個原因

事鈔云:凡入寺之行,與俗人作入道之緣。建立寺者,開...

皈依是什麼意義

學佛必從受三皈依起,三皈依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

「有主物」在律上分成哪三類

有主物,在律上分成三類: 第一個,是三寶物。 三寶物...

受完三皈依後,所獲功德不可思議

我們受完三皈依後,雖身同世俗,但心是菩薩,所獲功德...

傳喜法師:三寶功德從恭敬中求

現在佛教剛剛興盛一點,很多人還不了解佛教,誤解佛教...

不要去追求那些怪裡怪氣的事情

問: 我是一位初學佛者,有很多事情都還不懂。現在有很...

什麼條件才能皈依呢

問: 法師,幾年前就對佛法有一點兒興趣,但對於皈依我...

【大藏經】【註音版】佛前上供儀

出自弘化社《日誦經咒簡要科儀》...

【大藏經】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

【大藏經】【註音版】八大人覺經

八大人覺經...

【大藏經】【註音版】勸發菩提心文

勸發菩提心文...

學佛人為什麼要恭敬三寶

《諸經要集》引用《寶性論》說:三寶有六義,故須敬也...

禁不住誘惑,就會誤入邪師外道

有的知道求皈依,卻誤信邪師外道。有些人知道皈依,但...

靜波法師:浴佛法會開示

我們都害怕死。當我們吃飽的時候,將不思人生苦惱。所...

在世間上要做到這四個緣

通過跟三寶學,你就是世間的楷模,就是菩薩。菩薩容易...

人者,仁也

人者,仁也,仁義道德的仁。仁字是一個會意字,許慎《...

寧願做傻瓜

從前有一個禪師叫作無相大師。無相大師給弟子開示的時...

為什麼一念佛就妄念很多

問: 為什麼一念佛就妄念很多? 大安法師答: 其實不...

我們為什麼一直執著現在

我們知道第八識是不造業的,它只是收集業力,變現果報...

飄雲衣於八極,泛香風以窮年

然復妙覲大儀,啟心貞照。識以悟新,形由化革。藉芙蓉...

【圖】虛雲老和尚120年的傳奇人生

虛雲老和尚誕於1840年,經道光、咸豐、同治、光緒、溥...

前進需要勇氣,拐彎需要智慧

從每個人成長的軌跡來看,人生天地間,路路九曲彎,從...

真正的禮拜

在寺院裡,經常看到這種場景:一些香客,手裡抓著大把...

覺得唯識學很沉重,可以看看《楞嚴經》

我個人學《法華經》有一段因緣,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讀...

人若不慎思,往往會被小人利用

佛典中有一則故事。深山裡,有兩隻猛虎,一隻叫善牙,...

眾經之王《華嚴經》的不思議功德

如果我們跟全圓的華嚴經比較就會發現無量壽經也全體具...

以恭敬供養的心來聽法,這樣才能夠得到利益

這以下說明應該避免的過失,看第二段: 又者不應作意五...

【佛教詞典】我分別

【我分別】 p0647   顯揚十六卷八頁云:四,我分別。...

【佛教詞典】修入出息者有二過患

【修入出息者有二過患】 p0907   瑜伽二十七卷五頁雲...

【視頻】大安法師《如何才能預知時至往生》

大安法師《如何才能預知時至往生》

【視頻】顯明法師《布袋和尚事蹟與度化詩偈》

顯明法師《布袋和尚事蹟與度化詩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