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業行人的戒律觀

大安法師  2017/12/1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淨業行人的戒律觀

戒定慧是大乘通途教法的這種三無漏學,戒又叫毗尼,波羅提木叉——就是針對我們的煩惱、習氣所建立的戒律的條文。

最基本的就是五戒:殺、盜、淫、妄、酒。不殺生是培植我們仁愛心,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由戒就能生定,由定就能開慧,他是有這個次第。就好像三層樓,你的戒律是第一層樓,禪定是第二層樓,般若智慧是第三層樓。你不可能沒有第一層樓就想要第三層樓,也就說你一個戒行不行的人,他也不可能有禪定,更不可能有智慧,所以淨業行人是要勤修戒定慧的。戒定慧就體現在我們的淨業三福裡面的。

有的觀點說我們這個末法的眾生是不能持戒的,是持不了戒的。於是他就不持(戒)。反正有阿彌陀佛的願力,阿彌陀佛的對五逆十惡的罪人都能救,那麼我不持戒他當然也能救我了,這是一種觀點。

還有一種觀點,一個念佛行人不持戒,不修戒定慧不行,如果他沒有持戒,不清淨,禪定沒有,他就不能往生了。

這兩種觀點,都是走到極端啊,都是不正確的。第一就是淨業行人雖然是仰靠佛力,這種他力去念佛去帶業往生,但是他要盡自己最大努力去持戒。雖然持不清淨,但是他要盡自己水平去持,至少在粗的戒律方面他是能持的。那麼尤其是佛教徒你不持戒就沒有佛教徒的資格,尤其是出家人,如果他不持戒就是敗壞佛教的形象。

佛教在這個世間能否存在,存在的時間有多長,完全取決於戒律。所以我們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持戒。但是我們也看到靠持戒的功夫是很難往生的,這就要靠阿彌陀佛了,持戒的功夫能夠決定我往生的品位啊!我持戒持得好一點,我往生的品位高一點。

但是就往生這一點來看,是靠阿彌陀佛的願力,令我們往生的。所以,這要解決一個這樣的關係。

另外一方面,非得要有持戒清淨,要有禪定的功夫,他就不了解這種淨土法門圓超一切法門的特點。因為淨土法門他的往生不是靠自己的功夫,他完全是靠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的力量。那麼這個願的力量這就是要我們感通了,我們信願持名感通上的這種力量。雖然我持戒不清淨,雖然就沒有一點禪定的功夫,但也可以往生啊。所以我們要建立這樣的一個知見,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不要把它搞混。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學佛後是不是一定得受五戒

問: 學佛以後是不是一定得受五戒? 成剛法師答: 我...

念佛與念觀音菩薩的關係

觀世音菩薩代表阿彌陀佛慈悲的一面,尋聲救苦,拯救眾...

決欲年內往生,此見不可執著

接手書,所言決欲年內往生,此見不可執著。執則成病,...

如何看待無相念佛

問: 末學剛接觸佛法,還在上學,沒有智慧擇法。聞台...

戒法的功能

《業疏》云: 戒是警意之緣也。以凡夫無始隨妄興業,動...

法照大師得文殊菩薩開示念佛法門

大歷二年,蓮宗四祖法照大師居住在衡州雲峰寺,勤修不...

不為美食所欺

在王宮裡,養了許多大大小小的鳥。這些鳥是要做什麼用...

聖嚴法師《念佛的人有三種,你是哪一種?》

第一種人,是為了要改變自己的命運,或是使家人開智慧...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

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

【大藏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

【大藏經】佛說盂蘭盆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乾連始得六...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對經典不尊重和褻瀆,都會有後果的

把這個經典作為枕頭,你去這樣作的話,就會損你的福報...

為何念佛人要到臨終時,才能見佛來迎呢

問: 佛是無處不在的,那為什麼念佛人要到臨終往生之時...

沒有了肉體,下地獄為何還會痛苦

問: 人死了,肉體沒有了,下地獄怎麼還會有痛苦呢?...

理一心不亂 西方即在目前

既得一心不亂,始知蓮華行樹,種種莊嚴,並非心外。何...

有堅定的信願很難,如何才能堅定地走下去

問: 我是因癔病進入佛門,我想真心地請教,有堅定的信...

佛是大醫王,醫病亦能醫業

世間人之病,多多都是自己造者。即如令嚴之病,乃不知...

面對五濁,我們負有責任

大家要常常思惟何為五濁惡世,劫濁,劫是個時間的概念...

云何念父母恩

【原文】 云何念父母恩?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十月三年...

祭祖時可以燒紙錢元寶嗎

問: 法師,我們佛弟子在祭祖的時候,還可以燒紙錢元...

聖安法師口述: 跟隨虛雲老和尚的日子

我俗名李榮,法號聖安,屬牛。十五歲時跟隨虛雲和尚,...

有六種禍患會致錢財消散通往惡道

【原文】 又,居士子!有六患,消財入惡道,當識知。何...

倘欲即生了脫,當專主淨土一門

閣下欲了生死大事,況復年臨知命,來日無多,又無知識...

人生短暫,行善不能等

我們每一個人都應在平日的生活中盡己所能地多做善事,...

流轉三界中,到底是誰在流轉

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有一段開示,他說:宇宙無非旅...

感覺愛情痛苦但又捨不得,該怎麼面對

問: 感覺愛情的痛苦,但又捨不得,該怎麼面對? 大安...

有些行為不能讓它輾轉相續

那麼你後面發心一正以後,你還要注意你的行為,因為行...

【佛教詞典】如理而語

【如理而語】 p0577   瑜伽七十一卷十二頁云:理有三...

【佛教詞典】張載

(1020~1077)北宋儒者。字子厚。鳳翔郿縣(陝西)人...

【視頻】慧律法師《如何理解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

慧律法師《如何理解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

【視頻】禪宗之源之黃梅四祖寺

禪宗之源之黃梅四祖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