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修白骨觀的三個階段

2014/05/24  大字體  護眼色

白骨觀即觀想人的身體成為白骨的修法。貪慾熾盛的眾生為制伏貪毒,可修此觀。又作骨想觀。依《俱舍論》卷二十二,此觀法可分成初習業位、已熟修位、超作意位三個階段。

(1)初習業位∶行者先將心念安住於自身的足指或額等某一點上,復假想思惟皮肉爛墮,漸令骨淨。其次觀全身成一具白骨,再擴及他身。漸廣至一家、一村而至全世界充滿白骨,後再攝回自己一身。

(2)已熟修位∶觀想一身之骨中,先除足骨,漸次自下迄上而去他部骨,及至僅殘存半頭骨的觀法。

(3)超作意位∶將殘存之半頭骨也去除,而將心止住於眉間,專注一緣湛然作白骨觀。

前二位系以作意觀白骨,第三位則非作意而任運觀解,所以名為超作意位。由於白骨無眾生所貪著的容顏、肌膚之姣好、妙觸,故修此觀自然得以伏除貪煩惱。然因此觀為假想觀,是勝解作意分,且非普緣一切的共相觀,所以只有伏煩惱之力而無斷煩惱之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修行人不能怕突破自己的極限

參話頭的方法很簡單,以我們現在提倡的這個方法來說,...

燒香作炭

佛陀在舍衛國說法的時候,感化了一位青年發心跟隨佛陀...

在家居士的兩種誤區

佛教徒分為出家人和在家人兩種,出家人是以修學佛法為...

修行很簡單,大道至簡

人修道,壞在一個要自己好上。什麼都想要最好。比如問...

修淨土最忌諱夾雜

大凡修淨土人,最忌是夾雜。何謂夾雜?即是又諷經,又...

虛雲老和尚禪語三十句

1、人命無常,朝存夕亡,如石火電光。 2、善用心者,心...

聖嚴法師:獨修與共修的差別

常聽說「寧在大廟睡覺,不在小廟辦道」,也就是說個人...

印順法師:為在家居士說法

佛教的信徒,可以分為兩大類,就是出家與在家的分別,...

心無自體,它是緣生緣滅

佛告阿難,汝今說言,由法生故,種種心生,隨所合處,...

把今生當做通往淨土的跳板

我們現在是叫做現在,那我們現在對望過去,就是過去跟...

無瞋才是最好的供養

我們可以看見這世間上,每天報章新聞不知多少人被殺或...

【推薦】沒有生死懇切心,念佛參禪都是搞著玩的

問: 師父,您剛才告訴我們當下一念,我們也知道當下一...

袈裟的功德

袈裟,指纏縛於僧眾身上的法衣,因為法衣的顏色不正而...

【推薦】我又沒有罪,為什麼要修懺悔呢

有一次和居士提及懺悔法門的時候,有居士問:師父,我...

觀心的五法

世間上,多數人喜歡看外面,不喜歡看裡面,經常都在心...

精誠的道心

有一位修行人自小不曾娶妻,父母雙亡後,更是拋家散財...

淨土門內的上上人

淨土門內的上上人,就是老實念佛人。 老實念佛不容易啊...

念佛要離憎愛二心

各位居士在家也念佛,可能念佛用不上力。用不上力的原...

印光大師與諦閑大師的蓮友緣

近代高僧印光大師(1861~1940)和諦閑大師(1858~19...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是一條發家的規律

楊榮,福建建寧人(現在福建建甌),官職為少師。少師...

求福求慧求生淨土,念佛念法念侶僧伽

圓瑛大師是中國近代非常卓越的一位宗教領袖,值得我們...

乘願再來是化身還是胎生

問: 乘願再來的菩薩是化身,還是胎生?如果是胎生,...

【佛教詞典】念住義

【念住義】 p0803   瑜伽二十八卷二十三頁云:問:念...

【佛教詞典】七行觀受七相

【七行觀受七相】 p0063   瑜伽九十六卷七十頁云:又...

【視頻】《佛遺教經》解析(有聲書)

《佛遺教經》解析(有聲書)

【視頻】用愛的行為影響孩子

用愛的行為影響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