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慧律法師《1999年佛七圓滿開示》

慧律法師  2009/12/31  大字體  護眼色

精進念佛,求生淨土

今天是西元一九九九年元月二十三日,佛七的圓滿日。佛七的意義是什麼?七是圓滿,我們打這七天,有圓滿嗎?佛七的重點是什麼?就是精進念佛,一心不亂,求生淨土,超出三界。

在這複雜的社會,要收攝身心,來這裡用功七天,要極大的福報和因緣。所以,打佛七的意義不同於世間人的拜拜。世間人拜水果、不外乎是求財、求功名,有的還拜四果:蕉、李、梨、鳳梨。(台語諧音為招你來旺),他們拜佛的心態,由此可見一斑。由於這是在台灣,所以用閩南語來念,可以行得通。若在外國,那可就行不通了。其實供佛只是一個心意,因為我們從未看到佛在吃,都是供佛的人自己在吃。從這裡可以看出,世間人所求無非是財富、功名。但我們打佛七,所求的則是為超出三界。

這次分精進組和隨喜組,不論哪一組,能來參加都很可貴,值得讚歎。要進入佛門是很不容易的,修行是難能可貴的選擇。一般世間人,日常所做的娛樂,不外乎飲酒、打麻將,在大陸,為了預防老年癡呆症,就鼓勵打麻將且蔚為風氣。我們信佛的人有目標,知道要用功,毋需藉助打麻將來消遣。

發心要正確

打佛七講求發心,而且要發大心。只要發心正確,佛祖無不慈愍攝受。發誠懇的心,發大菩提心來打佛七,只要知見正確,佛未嘗放棄過我們。舉例來說,七、八年前,我發了一個大心:佛法既然這麼好,為什麼沒有人來弘揚?倘若國外來邀請;有因緣,我就去。此當新加坡的佛友邀請我去演講,我就答應了。當時主辦單位租的場地不在室內,而是露天的體育場。一次演講的花費,如海報、宣傳········不下數百萬。萬一當天下雨,可就麻煩大了,整個演講活動恐怕會泡湯。當時在場外還加設超大型閉路電視,總共聚集了數萬人次,這是很難得的機會,新加坡佛教能否興盛,就在此一舉。因為真的很難得可以聚集這麼多人。可是,演講舉行時,天色開始變暗,烏雲密佈、雷電交加,我就在內心觀想:觀世音菩薩撐著雨傘,站在虛空中。因為萬一下雨,體育場這數萬人,根本無處避雨。倘若大家因為躲雨而衝散了,再要將這群人聚合起來,恐怕就沒辦法了。然而我所能作的,就是這些了。

所以,我就不停地觀想、祈求,結果不可思議的事發生了。連續三天的演講,都是在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情況下進行的,等到最後一天演講完,出了會場,才赫然發現會場外已經淹水了,只有體育場內沒有下雨。我舉這個例子的用意,並非顯示自己很有能耐,而是告訴大家,我們如果有誠心,集合眾人的願力——希望佛教興盛的強大願力,才能感得佛菩薩的加被,有這樣的感應。我們上了遊覽車,司機告訴我:「師父,你們的阿彌陀佛真感應!全新加坡都下雨,只有體育場沒下雨。」這是由於新加坡的信眾團結一致,共同祈求的結果。

我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所收的供養,共計一百二十萬台幣,回來後,我寄了二百四十萬的錄音帶給他們,因為我們並不貪著眾生的錢,我吃——不過一碗飯,睡——不過一張床,這個心發出去以後,迄今已八年了,新加坡很多人都在聽師父的錄音帶,學佛人口增加了數十倍。所以,法師的知見正確,發心正確,佛祖自會加被。

相同的,今天各位來打佛七,只要發心正確,真是為了生死而來,無論你過去造多大的惡業,或遭遇什麼打擊,作任何罪業,無論你多麼窮困而心生自卑,乃至你肢體殘障或年事已高,佛都不會放棄,因為發心正確,自然與佛相應。所謂‘信願行’,打佛七,首先要看我們的發心是否堅定。

以般若智慧精進

打佛七、學佛,智慧非常重要。有的人念佛十幾年心卻不能定,何以會如此呢?因為他不了解無常和空性的思想,所以潛在的煩惱(簡言之即習氣)仍然存在,就如同火車頭後面掛了許多節車廂,還要爬坡,極為吃力,因為有阻力的緣故,想快也快不起來。由於安上種種錯誤的知見和分別、執著,所以,他雖然用功打佛七卻無法受益。修學佛道不是時間長短的問題,當然時間愈長,修行成就的機會就愈大,因為有時間去致力於修行嘛!但最重要的是要有智慧,懂得如何去放下,知道如何去勇猛精進,這樣力量才會出來。若沒有菩提心,沒有般若智慧,再打上十次、二十次的佛七,也只是結緣而已。

具足大慈悲,發菩提心

何謂菩提心?自利利他是也。要自利,我們的身口意要清淨;要利他,則需具足大慈悲心,這叫做發菩提心。發菩提心和般若智慧是修行最重要的二環。真正發菩提心者,就知道要來服務眾生、利益眾生。一個修行人朝夕都以眾生為念,想利益眾生、幫助眾生,那麼,自己的煩惱也會比較少。若整天只顧自己,煩惱會比較多,因為他有私心。服務眾生會忘了自己這個‘我’,了知一切法無我,就會起歡喜心來服務眾生。

妄想重則難以解脫

為什麼世間人修學佛道不得力?因為妄想重,內心沒有般若智慧。妄想重就是執著性重。例如說,自尊心太強或過於敏感,芝麻小事就放不下。旁人說一句重話,他就煩惱一星期、兩星期、三星期,三年五載仍放不下,甚至一輩子都牢牢記著。如此,再怎樣修也無濟於事。對於討厭的人,連看都不想看,一輩子都恨這個人。你說,這要如何修行呢?他無法去消化,每每堅持己見,自以為是,認為別人不對,自己有修行,別人沒修行,這種強烈輕視別人的念頭,要如何修行去獲得解脫?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佛法在現前一念之間。要透視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都是緣起法,無自性的,哪有什麼善惡、對錯、偉大與否呢?將世間的一切貼上標籤,無益於聖道的修行。因為修行並非在於你花插多少、佛祖供養得多莊嚴、儀式唱念多久,以這些繁瑣的外相為標準,來貼上標籤,名之為修行,這是錯誤的。修行是要降伏我們的心,故發我們內在清淨的智慧。外在的因緣:這些花、莊嚴的佛相,都只是‘相’,而‘相’是為了啟發我們內在莊嚴、清淨的自性,不是外在佈置得莊嚴就叫做聖人或聖道場,這是嚴重的錯誤。但為了不壞事相,我們還是要兼顧外相,把佛相畫得很莊嚴、燈光架設得很亮,同樣這麼去作。

修行應在念念中用功

若我們對世間的名利、是非耿耿於懷,從來打佛七的那天,心中就怨恨一個人,迄今已七天了,仍未放下,嘴裡念著佛號,心中暗忖:(總算七天過去了,回去要好好找他算帳,太可惡了,竟倒了我七百萬的會錢......。)真正會修行的人就不同於此,他們是天天都在打佛七,時時刻刻,分分秒秒都在用功,不是來這裡七天才叫修行。若如此的話,其他時間要怎麼辦?若動一念煩惱的心去輕視別人、去恨眾生、落入是非,就別說你在修行或悟道,因為你已離道太遠了。

不傳是非

有的人竟日是非、煩惱不斷,在這個道場說得不過癮,又跑去那個道場說。來到這裡,要遵守這裡的規矩。從外面聽來的是非,不可在這裡講,要將它消化。有人說:‘不說,簡直會要我的命!’那麼,你應該到荒郊野外喊一喊:‘我何以如此倒楣,竟會聽到這些是非?’這的確夠倒楣,何以人家都聽到正法,而自己總是聽到是非?這樣怎麼有辦法修行?廣化老和尚常常說:‘聽到是非是我們的業障。’所以該到荒郊野外好好懺悔。

把握現前一念

修行不可對未來抱著希求的心,因為未來不可知。我為什麼每天看新聞報導?因為它給我很大的啟示,像日前報導的,三個高中生騎摩托車,紅燈亮了,很規矩地停下來,後面一輛卡車撞上來,二人都同時當場斃命。一剎那間,三人都粉身碎骨。亡者的父母趕來,悲痛萬分,但已是天人永隔。至於卡車司機,則是由於酒後駕車,一下子傷及三條人命。若這件事發生在我們身上,卡車冷不防從身後撞上來,可能連一句佛號都來不及念。

所以,對未來不可有希求之心。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也不可得,佛法就是現前一念。你不用去想,因為過去不存在,未來也不存在,現在則是剎那生滅,無所住。那念清淨、不住一切相、無所求的心,就能和淨土相應,念佛的力量就大。我曾和各位說過:‘來到講堂,要知道用功。外面的是非不能帶進來,不能將垃圾(是非即是垃圾)拿來這裡倒。來到這裡,就是要拾摩尼寶珠和鑽石。’師父說的法要作筆記,要撿對我們了生死有幫助的寶藏而非垃圾。要記住,這是道場,若聽到是非,應將它放下。對世俗的名利、是非全部放下,對未來的希求之心全部放下,當知無常乃世間的真相。

娑婆世界系堪忍世界

我們這世間愈來愈糟糕,為領千萬保險金而弒父弒母者有之;與妻子一言不合,而手刃親生骨肉、結髮之妻再自裁者有之;因細故翁舅殺死媳婦者有之;罪大惡極似陳進興者有之。現代人沒有學佛,稍有不遂己意即起嗔恨,把人殺成重傷,還要趕盡殺絕,追至醫院急診室,欲置對方於死地。現在的人心實在令人不寒而慄,此乃是今之娑婆世界。

就是這些報導使我學乖了。有一次,在凱旋路口,我遵守交通規則,紅燈停車,後面一個年輕人撞上來,我那輔半中古的車被猛力一撞,凹了一大塊。但我抓著方向盤,動也不敢動,更不敢下車找他理論,免得丟了性命,豈非得不償失?

認識這世間,受到委屈就較容易放下。初出家時,有人向我借錢周轉,說是很快就還。我當時很單純,心想:這人很護法。就將常住的錢借給他,哪知這一週轉,就像龍卷風似的有去無回。這個人燃了臂香,平日看起來很虔誠,沒想到,竟會騙我。我們也拿他莫可奈何,只能說:個人作,個人負因果。

像上述的欺騙行為還不算什麼。日前報導,有四個人持開山刀闖入銀樓,洗劫了五千多萬財物,還將店主的妻子砍傷。店主說,他苦心經營十幾年的成果,不料竟在一夕之間化為烏有。

但這也不算什麼。上述是蓄意殺人,以下則是出於意外。數年前的清明節,日本一架巨無霸飛機,搭載了五百四十五名乘客,結果遭遇空雞,機上旅客僅有一名四歲約小女孩倖免,其他全部罹難。

觀照和放下

類此不幸事件層出不窮,相形之下,自己的遭遇就算不了什麼。如此觀照,就知道我們不是世間最不幸的人。藉由自身的慘痛教訓,學得一些經驗也不錯。若被人欺負,就作是想:幸虧對方沒有殺我,就很萬幸了!對於世間所發生的事能夠去體會,藉由新聞報導得到啟發,這也是佛法。當我們遭到不幸、橫逆和一切令我們憤怒的事,就這麼想:對方還算不錯,至少他沒有像陳進興那樣,把我殺死。若被人倒了二十萬,就想:還算不錯了,那間銀樓被搶了五千萬呢!否則你一直內心抑鬱而憤怒也不是辦法。

發菩提心和般若智慧非常重要,有智慧就懂得如何去觀照,慢慢去疏導自己的情緒,這樣,我們打佛七,才能夠做到放下的功夫。有的人念佛十年,心仍無法定,就是智慧不夠,被束縛住了。若智慧夠,一念就是佛。清淨心時時刻刻現前,不要等到打佛七才來用功,應當時時刻刻用功。

認識世間的真相,就知道我們的生命非常脆弱。水災、火災、空難都會要我們的命,連遵守交通規則也會被撞死。我們的生命很短,很脆弱。我們一定要認識這個世間的真相,才有辦法把握每一分每一秒,來觀照、來修行。

緣起無自性,莫執著假相

我們既然了解這是因緣生,因緣滅的,這色身終必歸空,首先要作的即是:心不著一物。用這種心來念佛,不可執著任何一種假相。對好的事物,不要握得太緊;對壞的事物,亦毋須強烈地排斥。因為成法、壞法,都是緣起法,都是空性法,沒有自性。好的東西握得太緊,會造成不幸;壞的東西一意攻擊、排斥、傷害,亦會造成不幸。所以,心要不著一物,不論任何事物隨手拈來,都能知悉這是會壞、會臭、會爛的。世間任何事物都要如是觀照,每一樣都會壞,都會變化,都無實體,心不可執著任何一物,用這種心念佛。

念佛應口誦心惟

所有念佛法中,以持名念佛最為方便,這是印光大師再三強調的。我們若自認為根基不夠,無法觀想,亦無法觀照,無法達到無生,那麼很簡單,用心持念。從口出聲,由耳諦聽,自己的聲音聽得清清楚楚,如是循環不已。要想辦法計數,念幾聲內心明明白白。若持名念佛行有餘力,再加上觀想,觀想西方三聖在面前。觀想不成可用觀相念佛,亦即直接觀看佛相來念。將佛相擺在桌上,仔細地看,臨命終這三尊前來接引,方可隨他去。總之,一定要想個辦法,讓自己念佛時心能夠定。

修行是享受,不是負擔

對這世間的天地萬物,要先學放得下,修行不能有如下的想法:(今天要大迴向了,終於要結束了,可以輕鬆了,解脫了。)不可以有這種想法。如果你視這七天的辛苦為畏途,大可不必來。那麼,每天都可以過得輕鬆愉快。所以,不要認為來這裡是受苦,應當說是享受——享受法的快樂,享受修行的快樂,享受向極樂世界邁進的快樂。每天看三寶(佛、法、僧),聽法師開示,修行應該是一種享受,而不是負擔;不是痛苦而是快樂,要抱持這種健康的心理。

修行人沒有所謂的假期。因為,持續不斷地用功,對修行而言,是很重要的。若要等臨命終再來用功,有定力者當然無妨,問題是,你會不會有病苦或業障現前?若這兩項現前,那可就淒慘了?病苦現前,雖說你很認真念佛,但宿世造何惡業,自己亦不得而知。發生車禍,被撞得喪失記憶,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平日雖很用功念佛,但業障現前也束手無策。又如有的癌症患者,在末期時疼痛難當。我們臨命終是否有上述情形,是很難逆料的。

你說臨終十念即可往生,但是否有把握臨終能保持正念?所以要珍惜有生之年,身處壞的環境,作壞環境的觀照來解脫;身處好的環境,做好環境的觀照來解脫。不論何時,都要作觀照,以求解脫。例如:在病苦中就觀照色身無常,只是臭皮囊,無常終有一日降臨,所以,應該要放下;身體健康就觀想:真值得慶幸,能有體力拜佛、念佛,所以應當更加用功;貧窮的人就觀想:反正我沒錢,晚上不關門也不必擔心人家來綁票,因為沒錢,誰會來綁他?富人就如是觀想:我的經濟能力不錯,能夠佈施修福。不論貧富、健康、多病都無所著,要懂得珍惜。否則就像慈禧太后,八國聯軍時,自北京倉皇出走,來到四川時飢腸轆轆,有人獻上地瓜。平日吃滿漢全席的老佛爺,從未吃過地瓜,因為飢餓只好將就,吃後還讚不絕口。她平日在宮中養尊處優,講究排場,此刻為了逃命,也顧不得威儀了。專注得連自己的身份也擺在一旁。放下身段後,就覺得地瓜很美味。等到和解,八國聯軍退兵,她的架子又端起來了,耀武揚威的心態又出來了,終至亡國。——因為她忘了自己是誰。

由上述的故事可以知道,一個人若真為生死,像慈禧太后那樣,後有追兵,就會拚命奔逃而忘了自己是一國之君。不但如此,滿漢全席、考究的服飾、鞋子、冬暖夏涼的皇宮......全都置諸腦後,只為逃命。這心情比打佛七還要厲害,還要專注。

我們修行若用逃命的心態去用功,猶如無常鬼在背後追逐般,若不往生就被抓到三塗受苦,就算作人也很痛苦。生恐怖心,毫不眷戀,忘記世間種種假相,一心一意拚命了生死,大家都會往生。用這種心態打佛七,保證會往生。就像慈禧太后逃命,我們被無常抓到也是沒命啊!慈禧太后忘了自己的身份是誰,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福報,窮奢極侈、憤恨、鬥爭,終至亡國。同樣的,我們修行人若忘了念佛,就難以往生。若一個人仍放不下是非、恩怨,竟日聽東聽西,在是非中打轉,我保證此人必定不會往生,能不墮三塗就算很好了。

以下有幾種錯誤的心態,應當避免。來此,不只是打佛七,回去後,在德行方面也應有所長進,那麼,面對世間諸事,即可無障無礙。將我以下所說,也就是修養方面做好,自可無所障礙,臨命終還能往生。要放下這些可怕的心病,不能有這些念頭,這樣日子就會很好過。

貪心不可有

對於世間的金錢、名利、夫妻間的感情,乃至世間一切緣起法的假相,都不可貪著。

瞋恚心不可有

如果對於別人善意的建議、好意的規勸,無法接受而大發雷霆,或有事沒事就動怒,以後誰也不敢對你說真心話。朋友、同參道友也會日漸遠離,成為點頭之交而已,你將無法聽到真心話,只會聽到一些讚歎,如同麻醉藥,讓你甜蜜的死亡。如果是正知正見者的讚歎還無所謂,若是一個居心叵測者的讚歎,只會讓你的心性麻醉而沾沾自喜。所以,人生一定要有逆境才會成長,有讚歎也要有誹謗;有人順從你,也要有人忤逆你,我們才會長大成人。否則,只一味想聽好話,誰該講好話給我們聽呢?而且,未必在我們面前講好話的,就是好人。有時講好話的,其實是壞人,有時說壞話的,反成了好人,因為他可能會因此而救了我們。

有時發完脾氣,冷靜下來想想,對方說的的確沒錯,我們為了自尊而心生抗拒,這是人之常情,因為對方傷害了我們,誹謗了我們,但運用智慧,冷靜細思,對方所言亦不無道理。所以,不想改變自己的人,就沒有救了,面前是死路一條。要記住,不要嗔恨一切眾生。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善知識。

心中不可有恨

如果心中有恨,會很淒慘,無法往生。恨就像被鋼索綁住。一般人對於不幸的事情會耿耿於懷,對於忤逆的眾生,我們會覺得他很可惡而懷恨在心。這種念頭若不及時修正,會障礙我們往生。既名之為娑婆世界,不可能每個人所說的都遂你的意,不可能每個人都讓你看得順眼。想騙你錢的比比皆是,想霸佔你財產的處處都有,因為,我們是活在這業力所感的世間,無明所感的世間。

有一個歌星,報上誹謗她人盡可夫,極盡破壞名譽之能事。她看到報紙,痛哭流涕,精神瀕臨崩潰,因為報上所載與事實完全不符。從此,她對記者深惡痛絕。然而仔細想想,記者如果沒有寫出報導,就活不下去了,倘若他手頭沒資料,當然得自己編了,而所寫出來的報導,好似和她生活在一起般。

一個知名的作家很感慨地說:‘記者沒來訪問我,我甚至沒和記者交談過,雜誌刊載的卻有問有答。’他也感到非常痛恨。世間人被冤枉,通常都會受不了。事實上,世上被冤枉的例子太多了,否則何以會有‘枉死城’?冤獄的情形太多了,不是他殺的卻被栽贓,乃至被判死刑。我們要了解,世間這種事比比皆是,內心不要有恨,慢慢觀照這個世間,慢慢放下。

嫉妒心態不可有

千萬不要去嫉妒任何一個人。這世間能人愈多愈好;富人愈多愈好;美女愈多愈好;俊男愈多愈好,你不用去嫉妒別人。內心的美更勝過外貌的美。心無嫉妒才是真正的贏家,因為心美。即使相貌平庸,但沒有嫉妒心,就勝過別人很多了。

「害」的心態不可有

‘害’即是殘害眾生。也就是說,我們遇事不可屢思報復,不可有這種心。任何是非、恩怨到我們這裡,就讓它消失於無形,當作渾然無事,任由它去。相信因果,因果自會有所定奪。就算有委屈,因果也會幫我們伸張。雖然現在黑白顛倒,亦終有水清魚現的一日。這樣,人家會更敬佩我們。

不可太過敏感

太過神經質(也就是太過敏感),是很難醫治的心病。別人在講話,就趨前去聽人家在講什麼,這也是許多眾生的通病。人家喪父喪母,他走過去和對方打招呼,人家正在思考治喪的問題,沒注意到,他就起煩惱,疑神疑鬼,誤以為別人故意不搭理他。太過敏感,事情尚未搞清楚就發怒,嗔恨眾生。這種人沒有救,別想要往生,本來很單純的事情,被他一想,變得很複雜,這樣沒辦法修行。遇到任何事就憤懣於心,被綁死了,至死都難以修行成就。所以,不可太過神經質、敏感。

不可有攻擊性

攻擊性意即報復。例如:你在報上披露我的事,我也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遇事就上法院,訴訟不斷,只要有人對不起他,他就一定讓對方死無葬身之地。攻擊性太強,發這種惡願極為不妥。因為在我們八識田中,會種下這種不清淨的種子。這種惡念一定要斬草除根。我們要憐憫眾生,傷害我者,不必恨他,要同情他、可憐他。

莫喜大眾雜話

不要喜歡大眾雜話,話說不完。三個女人一聊,就是一整夜。將十幾個小時所談的內容記錄下來,沒兩句有營養的。歸納起來,不外是丈夫陞官,兒子幾歲、長得很高大、在美國念書等等,三、四個主題而已。

要是我就條列式報告,然後各自散會。要談的是有內容的話題。從未聽說有人拜佛整夜不睡的,倒是常聽到,閑聊徹夜不眠的。一般女人死的時候,都是從嘴開始爛,就是因為話講太多了。修行人不要喜歡群聚說閑話,真是窮極無聊!

不可懶惰

修行最怕懶惰,所以,我鼓勵各位定功課,看一天要念多少佛,自我督促。雖然說‘即心即佛’,但我們功夫不到,仍要做事相上的努力。不二法門可不是不‘餓’法門,凡夫不可說聖人的話,切莫懶惰,應當精進,定功課,好好用功,誦經、念佛......

不要動怒

要記住,千萬別在摯友面前動怒。為什麼呢?因為要給自己和別人留一點空間。一怒之下,你就沒有朋友了。二、三十年的友誼,會毀於一旦。

言語不可尖酸刻薄

量力而為

承諾別人要視自己能力而定,要清楚自己的能力有多少,不可輕易下承諾,既已承諾就必須履踐。

要認識自己

自己有幾兩力,是什麼個性,是否有智慧,是凡夫抑或聖人?認識自己、安排生命,才不會錯誤。

不要說謊,這是學佛者最忌諱的

要有羞恥心

學佛的人要有羞恥心,不可無慚無愧。造惡業要有羞恥心,做了不該做的事,應感到慚愧。例如,明明是詐財,口中卻說得天花亂墜,這是非常不應該的行為。

不要有自憐、自以為不幸的心態

所謂不幸的心態,是指二十四小時都覺得自己很不幸。所以,他的人生是黑白的,而非彩色的。反之,若覺得自己很幸運,他的人生則是彩色的。所以,不可以有這種自以為不幸的心態。

不可以有佔有的心態

朋友間或夫妻間要互相尊重,但不能有想佔有對方的心態。以前有個女眾,她的男友對她不錯,她自己本身的條件也不差,可是有一種嚴重的病態心理,常跟蹤男友,偷窺他和客戶的來往。若發現男友與客戶上咖啡廳或PUB談生意(男友是業務員),就耿耿於懷。她認為男友是屬於她的,絕不容許這種事情發生,遂找來一群流氓,教訓她的男友,並警告他們下手不可太重。結果男友在公園被揍得頭破血流,她假裝路過,再把男友送醫,並悉心照料,還說:‘我寧願在這裡照顧你,也不希望你和別的女人講話!’一段時間,男友傷勢痊癒,她又故技重施,到醫院照顧男友,如此重複多次。她甚至還說:‘只有在這一刻,我才感覺你是屬於我的。’這種心態真是恐怖!

修行要有健康的身心

要有健康的身體,平時要調飲食、調睡眠,有病就去求診。所謂健康的心,是指要有正念、正見。我們說‘破見不破法’,也就是破眾生的知見,不破佛法。‘法’就是六根六塵六識所建立的萬法。‘見’就是眾生的執著和分別,是在假相中分別和執著所產生的。所以,不能安排種種的知見,知見就是落入對立,善惡、是非對立。

我們要抱持何種心態,修行才會成功呢?身體若有病苦,要視病苦為良醫,讓我們了解世間是苦的,也比較不會執著,比較不會去造惡。有病苦才比較會警惕自己,比較會覺悟。至於心呢?遇到逆境要時時觀照,世間有逆境,我們才有辦法成就菩提,沒有逆境,就無法成就菩提。感謝那些傷害你的人,別理他,任憑他去搞,日久對方就心生疲乏。不管他說什麼,我們都一笑置之,保持一顆解脫的心。因此,病苦要觀空;順境、逆境亦要觀空。

最後要告訴各位的是,發心難,堅持下去更難。退道心者多,成就者少。因此,修行要分分秒秒保持正念,也就是我們常念的‘臨終西方境,分明在目前。’

佛法開示不完,今天佛七圓滿,不但勉勵大家有希望往生,而且要堅持到底。要放下不必要的錯誤心態,你的後半輩子就會活得很快樂。

修行是不間斷的,在家居士護法的心也應是不間斷的,唯有藉著出家眾,發大願弘法,在家眾竭誠地在金錢、體力上護法,三寶與居士相互的合作,佛教才會興盛。

說往生很難的人是愚癡。為什麼呢?其實僅在十念之間。說往生很容易的人也是愚癡。因為你把淨土法門看得太簡單了。臨終那十念,是平日功夫的累積,所以最重要的是信願行,一定要發菩提心,發自利利他的大悲心。不計較,不比較,與世無爭,處處讓人,處處淨土。要記住,平日是是非非,恩恩怨怨,計較不斷,不要和我談往生。事事退讓,對是非置若罔聞,堅持我們的信心,認真用功,不受影響,心即淨土,心就解脫。若有人要破壞我們的清淨心,就告訴他:「不要告訴我那些是非,以免破壞我的清淨心。」將所有的時間節省下來,用功念佛,不要浪費生命。祝大家能夠‘臨終西方境,分明在目前。’——往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全文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慧律法師文章列表

【推薦】把快樂的果報迴向淨土

我們講到實相的義理。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

三界如糞坑 應早求出離

如果今生錯過了念佛往生一法,那就無量劫都難以再逢到...

昌臻法師《淨土法門的十六字綱領》

淨土法門的綱領,概括起來,就是四句話,十六個字:...

智者大師與淨土法門

智者大師,名智顗,字德安,姓陳,潁川人。母親懷孕時...

睡在棺材裡的人

一般我們厭離娑婆,要觀照這個世間的苦、空、無常、無...

四心念佛

平常我們都說要一心念佛,而徹悟禪師淨宗十二祖卻告訴...

不要輕易地離開家庭,讓家裡生煩惱

問: 本人已六十多歲,念佛多年,但家人不接受,本人想...

【推薦】如何堅定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信念

問: 如何堅定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信念? 大安法師答...

【大藏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藏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

【大藏經】楞嚴咒註音版

楞嚴咒註音版...

【大藏經】【註音版】勸發菩提心文

勸發菩提心文...

如何運用十善業在生活中

問: 如何運用十善業在生活中修行? 慧律法師答: 十善...

臨終能否捐贈器官

所謂菩薩一切悉舍,吾人臨終是否可將色身各器官,捐贈...

【推薦】不了解生命,我們就得不到生命

有許多人問:慧律法師師你有什麼神通嗎? 我說:沒有,...

慧律法師《佛心慧語》

(一)自覺篇 ◆一個人,不能了解生命,生命對他來說...

判斷眾生是否往生,唯一標準是頭頂熱嗎

問: 判斷眾生是否生西,唯一標準或標誌是頭頂熱對嗎?...

心亂就不要念佛持咒了嗎

問: 師父,念佛時如何做到心定,靜心。心無雜念的境...

救世大悲觀世音

在中國民間有句俗話:家家觀世音,戶戶彌陀佛。 阿彌陀...

功名威赫歸掌上

布袋戲的歷史起源有一則動人的故事。相傳在明朝,有一...

慾海漂流具眾苦

講苦,那佛說了種種方法,斷苦的方法,但是我們用不上...

用觀想法來修供養,讓有限變無量

我們知道三寶是眾生的良福田,也就是是最好的福田。在...

人生最美的心境

一位老先生懷抱「我家門前清潔,別人家門也該乾淨」的...

人生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果,只有過程

空性的智慧,它是一心三觀的前方便。一個人沒有經過空...

《善生經》為現代人提供的保富法

追求財富是世人普遍的希望和目標。然而,世間的富人,...

什麼是戲論

這個戲論層次很廣,凡夫對修行人,凡夫是戲論;修行人...

大寂法師:三種情形會讓你生起退轉心

一、學佛多年的居士為什麼會在重病下對佛法失去信心?...

心量要大而自我要小

做更大的事業、追求更大的榮譽、賺更多的錢,每個人都...

【佛教詞典】法集要頌經

(經名)四卷,尊者法救集,趙宋天息災譯。即出曜經三...

【佛教詞典】十種愚癡

【十種愚癡】 p0108 瑜伽六十卷十七頁云:又有十種愚癡...

【視頻】龍樹菩薩《廣大發願頌》

龍樹菩薩《廣大發願頌》

【視頻】鏡子的故事

鏡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