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學佛要有十種心

海濤法師  2015/12/2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學佛要有十種心

佛法的整個修行方法,也就是學佛要有十種心,這十種心是個次第:

一、信心,要信三寶、信因果,信法的不可思議。

二、因果心,有信心以後,就要斷惡修善,了解因果、深信因果。

三、出離心,有了因果心以後,即使你福報大到做上帝,做全世界最有錢的,還是有生老病死、有輪迴,所以你要發出離三界輪迴的決心,叫出離心。

四、空心,有了出離心以後,怎樣修出離心呢?諸法體性都是空的、不可得的,一點都不要執著,要得到出離你就要有空心,觀察任何人、事、物,都是因緣和合、緣起性空的,緣起是存在的現象,一切都是因緣所生起;既然都是因緣條件所生起的,沒有一樣是永恆不變的,所以本體都是空。

這道理你要天天用,花是緣起性空的,這張紙是因緣所生起的,花草樹木是永恆存在的嗎?不是,所以它是空的。你跟你先生的關係是不是緣起性空的?是,那你就放得下了,因為有執著就會痛苦,但是如果你用空性的眼光看,這只是一個條件,可能我跟他的因緣只有七年、三年,慢慢的就放得下。

五、慈悲心,雖然我們要出離痛苦,但是眾生都還在生死痛苦中,沒有眾生怎麼有我們的存在,離開別人沒有自己,所以我們要對眾生和自己的痛苦,生起出離心,修行空心,但是想到眾生的苦,所以要生起慈悲心。

六、忍辱心,有了慈悲心,你要如何度眾生呢?要修忍辱不要生氣,大乘經典幾乎有五分之一的篇幅,在告訴菩薩不能生氣,「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忍辱是力量,前面已經修過空心,所以哪有我在被欺負呢?

七、不退心,有忍辱心以後還要有什麼心呢?你傷害我,我還是要度你,一定要讓你離苦得樂,不管生命如何痛苦,我還是要成佛度眾生,要有這個不退轉的心。

八、念佛心,為了讓我們不退轉,不念佛不行,有阿彌陀佛加持我,對眾生愛心不退;乃至念觀音菩薩、念唵嘛呢唄美吽,目的都是要幫助你的心不退轉。觀音菩薩曾經因為退轉菩提心而頭裂開,阿彌陀佛趕快教他念六字大明咒,這樣再怎麼痛苦,你還是會恢復度眾生的本願不退轉,這叫不退轉的心。

九、菩提心,有不退心以後,這個世界再痛苦,世界的責任我們都要負擔,生起了對眾生苦的責任,你才會圓滿你的菩提心。

十、攝化心,有了菩提心以後,你就要很努力的度眾生,不厭其煩。

我剛出家住在屏東恆春的五公寺,我師父都叫我守在門口等信徒來,不管是什麼信徒都要度他,不管他有沒有錢,想辦法把佛法給他,為了要度他要講他的方言,講他喜歡聽的話,要積極不能漠不關心。一個人如果漠不關心別人的苦難,那就會退轉掉,慢慢關起門來讀書、打坐,不理人家,看到人很討厭,這樣就不行了。所以要很積極的去引導,做動畫、唱歌,辦佛教音樂晚會,什麼人都度,這樣以方便的方法來攝化眾生,大家一起來學佛。

佛法如甘露,生死之鑰,剛剛這十個心,一定要把它抓得緊緊的,信心,因果心,出離心,空心,慈悲心,忍辱心,不退心,念佛心,菩提心,攝化心。

萬法唯心造,我們要一直調整自己的心,在最好的階段裡面,積極的努力圓滿生命的任務,生命的任務就是成佛度眾生,最艱鉅、最有價值的生命的任務,然後就朝這個成佛之道不斷的努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海濤法師文章列表

不要惱害眾生,你以後修行就沒有障礙

這個不害,我們上學期研究小止觀時,有談到:有些人修...

功課必須定量定時,定了一定要做到底

我經常給我們道友說,我說你念佛也好,你修行也好,你...

菩提心修法的七因果和自他相換

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略論》的上士道菩提心修法中...

修行之路為什麼很困難

修行為什麼很困難?因為它不只處理今生的問題,連過去...

大學生學佛,總被別人看成另類

問: 我們大學生學佛,總會被別人看成另類,法師您對...

作為佛子,你真的是在學佛嗎

1.熱衷於跑道場:有的佛子,對跑道場很感興趣,樂此不...

為何不享受一天佛陀的日子

今天就算講到死去活來,你仍然不悟!因為不悟的人,說...

未論學佛,先學修身

未論學佛,先學修身。今開十端,眾當諦聽: 一不欺心 ...

【大藏經】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三十三天...

【大藏經】【註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經】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大藏經】【註音版】往生論

往生論...

一牛斷三命

佛住世時,弗加沙王由於讀誦了《十二因緣經》,體悟到...

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

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 我們判定一個人到底...

【佛學漫畫】釋迦牟尼佛傳

星雲大師著,林鉅晴繪。...

佛陀開示四種惡語

佛陀在教化弟子時,經常向弟子們講說各種惡行與善行,...

淨土不是自了漢法,更不是小乘佛教

問: 請問法師,修行以自利為主,容易被人誤解為是自了...

人生得不償失,快樂跟痛苦不成比例

我們建立一種憶佛、念佛的信心,那怎麼憶念?這個方法...

認識你自己

禪院新來了一個小和尚,他積極主動去見智閑禪師,誠懇...

一切的儀規、念誦,都是為攝心而設

問: 老和尚慈悲!禪宗寺院做早課和晚課的時候,拿出相...

聖嚴法師:隨時要有面對無常的心裡準備

我們在任何時候,都要有面對無常的心理準備,走完第一...

何謂財佈施

問: 何謂財佈施? 慧律法師答: 其實一切施,一切福田...

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

《六祖壇經》有一句話說: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意...

無量劫來造了那麼多罪業,為何還能往生淨土

我們是有罪,所以才來輪迴,這是事實。但是有罪,有些...

【佛教詞典】日光三摩提

(術語)禪定名。求聞持法也。婆藪槃豆法師傳曰:無著...

【佛教詞典】默傳

(術語)以心傳心,見性成佛,在宗門傳授言語之外,故...

【視頻】慧律法師《法會的重大意義》

慧律法師《法會的重大意義》

【視頻】妙境法師《佛教徒要做到的兩件事》

妙境法師《佛教徒要做到的兩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