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禪行三十七品經

後漢沙門安世高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聞如是。一時佛游於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言諸比丘。若能彈指間。惟行自身身止觀。外身身止觀。內外身身止觀。分別念解世間癡惱。是為精進。為如佛教。非是愚癡食人施。何況能多行者。撮取其要。若彈指間。止觀痛若止觀意及止觀法。內外分別念解世間癡惱。皆如上說。何況多行者。是故可念行四意止。

佛言諸比丘。若彈指間。惟行未生惡法不令生。勸意治行精進攝意。是為精進行禪。為如佛教。不是愚癡食人施。何況多行者。攝取其要。若彈指間。惟行已生惡法即得斷。若惟行未生善法便發生。及已生善法立不忘增行得滿。勸意治行精進攝意。皆如上說。何況多行者。是故可念行四意斷。

佛言諸比丘。若彈指間。惟行欲定斷生死。惟神足是為最精進行禪。為如佛教。不是愚癡食人施。何況多行者。攝取其要。若彈指間。惟行精進定。若惟行意定及戒定斷生死惟神足。皆如上說。何況多行者。是故可念行四神足。佛言諸比丘。若彈指間。惟行信根。以見四喜之事。不離佛亦法與眾及戒。是為精進行禪。為如佛教。不是愚癡食人施。何況多行者。撮取其要。若彈指間。惟行精進根。以見四意斷。若惟行念根。以見四意止。若惟行定根。以見四禪。若惟行慧根。以見四諦。皆如上說。何況多行者。是故可念行五根。佛言諸比丘。若彈指間。惟行信力。從得四喜之事。令無能壞。是為精進行禪。為如佛教。非是愚癡食人施。何況多行者。若彈指間。惟行精進力。若念力。若定力。若慧力。皆如上說。何況多行者。是故可念行五力。

佛言諸比丘。若彈指間。惟行念覺意。以念所當念。以愛念。以正念。為善法念。得志不忘。是為精進行禪。為如佛教。不是愚癡食人施。何況多行者。撮取其要。若彈指間。惟行法解覺意。其意經經分別解隨順解。若惟行精進覺意。其身精進。意亦精進。若惟行愛覺意。知所當愛令意得喜。若惟行止覺意。令身休止。意亦休止。若惟行定覺意。令意住念亦住。志不亂不邪念。若惟行護覺意。為護行知所念知安身。令見道護。惡念安隱行事事。皆如上說。何況多行者。是故可念行七覺意。佛言諸比丘。若彈指間。惟行正見。以知古知始知終。知內知外。知苦知習。知盡知道。知佛知法。知比丘眾。知學行事。如六合所習所取歡喜變失及其歸趣。知不貪之德。是為正見。為精進行禪。為如佛教。不是愚癡食人施。何況多行者。撮取其要。若彈指間。惟行正思。為思出家思不諍思不殺。若惟行正語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形笑。若惟行正命。不以貪生活。不恚生活。不以癡生活。若惟行正業。不殺不盜竊不邪淫。若惟行正治。以修治四意斷之事。若惟行正念。以受行四意止。亦惟行正定。以思念四禪事事。皆同如上說。其彈指間。功德如是。何況多行者。是故可念行八正道。佛說是已。皆歡喜受。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佛國品第一 如是...

餓鬼報應經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

【註音版】朝時課誦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佛說九橫經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

宏智禪師廣錄

天童覺和尚語錄序 餘頑愚拙疎無所可用。獨於世味澹薄...

道行般若經

道行般若經序 釋道安撰 大哉智度!萬聖資通,咸宗以成...

佛說如來智印經

佛說如來智印經一卷 僧祐雲闕譯人今附宋錄 如是我聞:...

大悲經

大悲經卷第一 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 梵天品第一...

八識規矩通說

八識規矩通說 唐三藏法師 玄奘 集 明憨山沙門 德清...

人天眼目

人天眼目序 予遊方時。所至盡誠。諮扣尊宿五宗綱要。...

佛說勝義空經

佛說勝義空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

禪宗永嘉集

禪宗永嘉集序 唐慶州刺史魏靜述 聞夫。慧門廣闢。理絕...

佛說莊嚴菩提心經

佛說莊嚴菩提心經一卷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

叢林及禪法

一、叢林之興 印度的出家人是乞食為生,那裡化緣很辛苦...

中國禪宗的起源

少年時代的淨慧長老 我今天所講的禪,不是六度禪波羅蜜...

日用而不知

玄沙師備曾說∶我們好像是全身沒入大海里,卻伸手向人...

天乘四空定之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

第二個,識無邊處定。 二、識無邊處定,謂行者厭虛空之...

摩尼寶珠其實就在你內心當中

這個直下承當在禪宗裡面是很強調的。因為我們習慣跟妄...

【佛教詞典】四梵福

(名數)增一阿含經中說四種梵福:一無塔處作塔,二塔...

【佛教詞典】無差別

謂諸法本性真如,而無差別。蓋「有為法」之外相雖有種...

財富的積累,永遠是建立在誠信上

2007年底,上海市政管理局,收到一封,寄自英國華恩厄...

金色王施飯獲福

過去,佛住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千二百五十位...

妄想跟你過去的生命有關係

妄想的本質是什麼呢?【觀相元妄:如是乃至五陰、六入...

念佛念到什麼樣的境界才有把握往生

問: 念佛念到什麼樣的境界才有把握往生?念佛有追求...

善良不可以堅硬

善良,簡單來講,即純真溫厚,沒有惡意,和善,心地好...

素食:清醒潔淨的強健生命之源

兩千年來,廟宇、道觀是出家人的修行聖地,而佛道兩家...

我們看人生,要把今生當一個過客

我們講到一種智慧的觀照。生命本身沒有錯誤,生命的本...

律航法師:三皈五戒的問答

三皈依的問答 問: 什麼叫做三皈依? 答: 皈是歸向,...

修行會遇到的八種逆境

第一種不利於修行的逆境是五毒熾盛。 在此種情況下,...

十惡五逆,都是因為這個貪心

我們要斷除貪心,祖師大德作了一個偈子說:貪多業亦多...

心隨境轉,心也跟著生滅

隨著我們佛法修學時間的增長,我們整個修學的功夫也應...

為何吃虧反而是福呢

可能有人會問,吃虧就是吃虧,佔便宜就是佔便宜,怎麼...

【視頻】初一十五早課(圓光佛學院)

初一十五早課(圓光佛學院)

【視頻】早課朔望版(道元法師唱誦)

早課朔望版(道元法師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