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日用而不知

2012/09/1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玄沙禪師曾說∶‘我們好像是全身沒入大海里,卻伸手向人討水喝!’

所以當一個和尚問他‘什麼是自我’時,他立刻罵道∶‘你用自我作什麼?’

另一次,玄沙招待書監軍用茶。書監軍問他∶‘如何是日用而不知?’

玄沙沒有答話,只是拿果子給他吃。書監軍吃完果子後又問這個問題。

玄沙說∶‘就像你吃果子一樣,日用而不知呀!’

另外一次,一個和尚千里迢迢來請他指個入路。玄沙問他∶‘你剛才進山時,聽到潺潺溪水聲了嗎?’

和尚說∶‘聽到。’

玄沙便說∶‘這就是你的入處。’

人們總是執著於名相,把活生生的事情抽像成死的教條和概念,然後加以分析推理,去問為什麼,還說找不到大道。其實道就在日常生活之中,你就生活在道之中。拋卻僵死的教條,擺脫名相束縛,回到活生生的現實中,哪個台無月,何處樹不春?

這則公案呈現了一個事實:人們恍恍惚惚度日,生活中有太多的不知不覺,弄不清當下此刻過的是什麼生活?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講什麼?做什麼?自己是誰?身份為何?立場為何?所以經常惹麻煩,吃虧又受苦。

‘日用’即禪宗的‘平常心’。禪宗的修行並不限於打坐,舉凡語、默、動、靜、行、住、坐、臥,皆是修行的項目,不論白天、夜晚、靜處、鬧處,都是修行的時地。亦即以整個生活本身為修行。禪宗的修行人跟一般人還是有所不同:手上在做什麼,心裡清清楚楚知道在做什麼;口中在說什麼,心裡清清楚楚知道在說什麼;腦中在想什麼,心裡清清楚楚知道在想什麼。經常保持心口一致、身心一如,心中安靜、穩定、明白、自在。

韋監軍所疑惑的是:平常生活中的種種動作、現象,自己怎麼可能不知道?

比如吃飯的人豈不知自己在吃飯、走路的人豈不知自己在走路!為什麼禪宗說有人日用而不知?因此他向禪師發問了:‘如何是日用而不知?’其實在禪者眼中,一般人的生活都是醉生夢死。有人嘴巴吃飯,心裡想其他的事;聊天或談話心神飄忽不定,先是沒聽清楚對方的話,隨後又做了不當的反應,造成雞同鴨講、溝通不良。

玄沙禪師當場就試驗韋監軍,拿果子叫他吃。韋監軍覺得對方答非所問──我問的是‘如何是日用而不知’,你卻叫我吃果子,所以再問一次。這就是他的破綻了,雖然在吃果子,但腦袋裡另有念頭,所以玄沙一下子就點明他:‘你剛才那個現象就是日用而不知。’

如果時時刻刻攝心、分分秒秒平靜,輕鬆自在地欣賞、享受生活,這就是禪的修行生活,也是非常踏實、充實的生活,不會有挑剔、怨恨、誤解、猜測、懷疑、不滿等等煩惱心出現,生活也因而有條理、有規律、有趣味。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子真牧牛

石鞏慧藏禪師隨馬祖道一禪師出家修行,一日在廚房工作...

打坐時可能產生的反應現象

打坐時可能產生的反應現像有四類: 第一類現像是痛、麻...

禪與心理健康

有禪的大智慧,就能心靈健康無煩惱,保持良好的心態,...

一念的差遲,變成失明的乞丐

簡單地說,智慧有加行智、根本智、後得智三種。前面的...

要得在世不造過者,只有參禪一法

參禪人沒有過:日用中一切時參,一切處參,一切事參,...

清淨的寺院裡面為什麼會有灰塵呢

趙州禪師八十歲那年,被眾人迎請到趙州的觀音院住持弘...

如何參「念佛是誰」

有道友問:如何參念佛是誰? 這是話頭!你問念佛是誰?...

在修行的路上,要學會自我激勵

外面的天氣很冷,有很多人在寒風中為生計奮鬥我們到高...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大藏經】【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盂蘭盆經...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

妙華法師追憶「佛門三鐵」

性空法師 大約是九五年前後,性空法師到中佛協,要求收...

知道與不知道

從前,有一位大師,充滿智慧,遠近聞名。 這位大師講...

善待每一位眾生,不論貧富與貴賤

從前有一家專賣高級點心的鋪子。有一天,鋪子裡來了一...

不退心

過去有一個人,雖然沒有人開示他,但因為受世事的折磨...

聖嚴法師《修行佛法不出福慧二門》

六度萬行 即是福慧二門:「布施、持戒、忍辱、精進、...

印光大師示戒殺之要

【原文】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來之大道曰慈。人物雖異,...

別讓難得的人生掉進「空」的陷阱

學佛的人往往被世人誤解為處於被打擊了、絕望了、避世...

真修行人要過的名辱關

人非完人,孰能無過?那個人前不說人?哪個背後無人說...

你不快樂是因為活得不坦蕩

戒律當中,每一條戒都有其制戒的緣起。例如淫戒的製定...

身口意的十種缺陷

人的身有殺生、偷盜、邪淫三種;口有妄語、惡口、離間...

念佛相應的秘訣

一念相應一念佛,體現了淨土法門的一個本質特點:以佛...

准提法門的修持法

修持准提法門,可以使我們常遇諸佛菩薩、豐饒財寶,不...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淨土

問: 請法師開示,您提到我們淨土行人總以為自己有淨土...

10種心理暗示 找回最簡單的快樂

忙碌的生活中,幸福往往和我們擦肩而過。轉換一下思維...

你沒有這麼一點鐵心腸,在這個世間還能出得去嗎

鐵圍山外蓮華國,這個蓮華國指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充滿...

目連尊者度化五百餓鬼

一天,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連尊者在王舍城乞食時,...

【佛教詞典】藏下

有二義:(一)藏,指經殿,即收藏大藏經之建築物;藏下...

【佛教詞典】身系

【身系】 p0674   瑜伽八十七卷十四頁云:又諸外道、...

【視頻】夢參老和尚《地獄是你的業所現,實際是沒有的》

夢參老和尚《地獄是你的業所現,實際是沒有的》

【視頻】漂浮尸體的慈悲

漂浮尸體的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