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臨涅槃記法住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拘尸城力士生地娑羅雙林,與無量無數聲聞、菩薩摩訶薩俱,並諸天、人、阿素洛等,一切大眾前後圍繞。

時,薄伽梵臨般涅槃愍眾生故,以慈軟音告阿難曰:「吾今不久當般涅槃,一切有為無不悉捨,一切佛事皆已究竟。我已宣說離窟宅法、妙甘露法、最自在法、極安樂法,是法深妙難解難知,不可尋思超尋思境,諸大聖者自內所證。我又三轉無上法輪,其輪威猛具十二相,諸餘沙門或婆羅門、天、魔、梵等,皆無有能如實轉者。我已為諸天人吹大法螺,擊大法鼓,覺悟長夜無明睡眠。我已為諸天人建大法幢,燃大法炬,普照一切除滅暗冥。我已為諸有情作大法橋,為大法船,濟渡一切暴流所溺。我已為諸有情注大法流,降大法雨,一切枯槁皆令潤洽。我已開顯解脫正路,引諸世間迷失道者。若諸有情我應度者皆已度訖,諸未度者皆亦為作得度因緣。我已降伏一切外道,我已摧滅一切邪論。我已傾覆諸魔宮殿,我已破壞一切魔軍。正師子吼作大佛事,圓滿丈夫本所誓願,護持法眼令無毀缺,化諸聲聞授菩薩記,為未來世無上佛眼,開照世間常無斷絕。阿難,汝等當於如是無上正法勤加護持,令不滅沒。阿難,我今更無所作,唯大涅槃是所歸趣。」

爾時,阿難聞佛語已悲慕感絕,良久而言:「未審如來為諸有情,三無數劫勤苦所得無上正法,於佛滅後住世幾時,饒益天、人、阿素洛等,當漸隱沒?」

爾時,世尊重以慈音告阿難曰:「諸佛化跡法皆如是,勿復憂悲。無上正法於我滅後,住世千年饒益天、人、阿素洛等,從是已後漸當隱沒。阿難當知:

「我涅槃後第一百年,吾聖教中,聖法堅固。我諸弟子聰慧多聞,無畏辯才能伏邪論,具大神力,於諸有情多所饒益。由是義故,天龍歡喜勤加守護,國王、大臣、長者、居士亦復如是,善識福田,於佛法僧深生淨信,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一百年末有大國王,名阿輸迦,出現於世,具大威力,王贍部洲,建窣堵波高廣嚴飾,其數滿足八萬四千,供養吾身所留舍利,令無量眾見聞歡喜,皆樹生天解脫之業。

「我涅槃後第二百年,吾聖教中,寂靜堅固。我諸弟子聰慧多聞,如天人師具大威德多所饒益。以是義故,天龍歡喜常加守護,國王、大臣、長者、居士亦復如是,善識福田,於佛法僧深生淨信,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我涅槃後第三百年,吾聖教中,正行堅固。我諸弟子證慧解脫、俱分解脫,身證見至無量百千。由是多人得聖果故,天龍歡喜常加守護,國王、大臣、長者、居士亦復如是,善識福田,於佛法僧深生淨信,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我涅槃後第四百年,吾聖教中,遠離堅固。我諸弟子樂住空閑,勤修寂定。以是義故,天龍歡喜常隨守護,國王、大臣、長者、居士亦復如是,善識福田,於佛法僧深生淨信,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我涅槃後第五百年,吾聖教中,法義堅固。我諸弟子愛樂正法,精勤修學論議抉擇。由是義故,天龍歡喜常勤守護,國王、大臣、長者、居士亦復如是,善識福田,於佛法僧深生淨信,供養恭敬尊重讚歎。

「我涅槃後第六百年,吾聖教中,法教堅固。我諸弟子多於教法精勤誦習,心無厭倦,能多饒益無量有情。以是義故,天龍歡喜勤加守護,國王、大臣、長者、居士亦復如是,善識福田,於佛法僧深生淨信,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然於義趣多有懷疑。

「我涅槃後第七百年,吾聖教中,利養堅固。天、龍、藥叉、阿素洛等,於佛法僧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我諸弟子多著利養、恭敬、名譽,於增上學戒、定、慧等不勤修習。

「我涅槃後第八百年,吾聖教中,乖爭堅固。我諸弟子多相嫌嫉結構惡人,塵坌訕謗輕訶持戒,鄙賤多聞,不念六和,專思乖爭見不善巧,不敬師長,不正知住,欺誑諂曲言詞粗獷如栴茶羅,依附國王、大臣、長者,方便損費三寶財物,結惡朋黨折挫善人。

「我涅槃後第九百年,吾聖教中,事業堅固。我諸弟子多營俗業耕種商估,通致使命以自存活,於諸如來所制學處慢緩毀犯。

「我涅槃後第十百年,吾聖教中,戲論堅固。我諸弟子多勤習學種種戲論,捨出世間諸佛正教,所謂契經、應頌、記別、諷誦、自說、緣起、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及與論義;精勤習誦世間戲論,所謂王論、賊論、戰論、食論、飲論、衣論、乘論、我論、淫論、男論、女論、諸國土論、諸河海論、諸外道論,由樂此等種種戲論,令諸沙門、婆羅門等輕毀退失我之聖教。於我正法毗奈耶中,當有如斯諸惡苾芻、苾芻尼等,不善修習身戒心慧,更相忿爭謀毀誹謗,耽著妙好種種衣缽、房舍、敷具。由與諸惡徒黨集會,雖經多年守護淨戒,於須臾頃悉皆毀犯;雖經多年集諸善本,由多憂恚悉皆退失。以是因緣,天龍等眾悲傷懊惱捨不守護,國王、大臣、長者、居士,於三寶所不生淨信誹謗輕毀,由是因緣令正法滅。

「從是已後,諸苾芻等造惡轉深,國王、大臣、長者、居士益不恭敬,三寶餘勢猶未全滅。故於彼時,復有苾芻、苾芻尼等,少欲知足,護持禁戒,修行靜慮,愛樂多聞,受持如來三藏教法,廣為四眾分別演說,利益安樂無量有情。復有國王、大臣、長者及居士等,愛惜正法,於三寶所供養恭敬尊重讚歎,護持建立無所顧戀。當知皆是不可思議諸菩薩等,以本願力生於此時,護持如來無上正法,與諸有情作大饒益。」

爾時,阿難、聲聞、菩薩、天、龍、藥叉、人非人等一切大眾,聞薄伽梵懸記當來法住時分諸苾芻等行業差別,皆增悲嘆,信受奉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右繞佛塔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

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

方廣大莊嚴經

方廣大莊嚴經卷第一(一名神通遊戲)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

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

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一 陳優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譯...

佛說鐵城泥犁經

佛說鐵城泥犁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佛在舍衛祇洹...

大乘百福莊嚴相經

大乘百福莊嚴相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再譯 如是我聞...

佛說見正經

佛說見正經(亦名生死變識經) 東晉天竺三藏竺曇無蘭譯...

淨土法語

夫修行法門,乃如來對病之良藥也。藥隨病廣,數逾恆沙...

金剛頂瑜伽理趣般若經

金剛頂瑜伽理趣般若經 唐南天竺三藏金剛智依梵本於中...

佛說阿耨風經

佛說阿耨風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不增不減經

佛說不增不減經 元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譯 如是我聞:...

何謂「三法印」

印者,印定義。法相楷定不易之義。內外之分,真偽之辨...

四十八大願——(第11願)正定必至涅槃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不取正覺...

希求涅槃之樂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當時有位梵志,...

迦葉尊者的涅槃因緣

摩訶迦葉尊者承佛囑咐,令正法住世,勿令失傳。於是召...

佛是不是真的涅槃了呢

佛對待我們一切眾生,就像對待子女一樣,用他的法乳,...

【佛教詞典】勝出世間善根所起

【勝出世間善根所起】 p1105 佛地經論一卷十一頁云:如...

【佛教詞典】涅槃佛

(術語)華嚴經十佛之一。佛之應身,化事既畢,而示現...

慧不貪慾

佛陀在舍衛國的只洹精舍度眾時,城中有一大富長者,育...

了幻法師:如何面對婚姻的不如意

問: 我學佛之前婚姻並不如意;現有心與丈夫和好,但...

現代眾生的十種業障纏縛

我們這個時代的眾生有十種業障纏縛。具體講就是:無慚...

文珠法師《改善自己的命運》

我們皈三寶,堅定信仰,盡形壽修學佛法,一定可以改善...

十根手指都不一樣長,為什麼老是要計較比較呢

每一個人都應該要不斷地陶冶鍛煉自己成長、進步,因此...

念佛修行會使人消極嗎

現在很多人對淨土法門並不是太了解,看到淨業行人,念...

業相與淨相

在修懺悔的過程中,原本潛伏在我們心中的業障、煩惱障...

臥時即有,坐時即無

問: 有和尚問石霜慶諸禪師:聽說佛性像虛空,這對不...

佛號入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

我們修行,大家肯定都有感覺,一修行,感覺最重的就是...

勸君莫借風流債,借得快來還得快

姚庭若說:如果一個人能保持一生的節操,不造淫業,這...

普賢菩薩名字的由來

普賢菩薩,梵音名號Samantabhadra或Vishvabhadra。音...

昌臻法師《七佛通戒偈》淺釋

這首偈語是過去七佛教化眾生用的,非常重要。實際上只...

【視頻】《佛說分別經》風柯月渚讀誦

《佛說分別經》風柯月渚讀誦

【視頻】《普門品》蓮喚居士念誦

《普門品》蓮喚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