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法苑珠林卷第五十六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法苑珠林卷第五十六

西明寺沙門釋道世撰

    富貴篇第六十三
    貧賤篇第六十四

富貴篇(此有二部)

述意部第一

夫行善感樂如影隨形。作惡招苦猶聲發響。故富同珠玉貴若蕭曹。錦繡為衣金銀作屋。雲起龍吹之前。風暄鳳管之上。趨鏘廣殿容與長廊。曳珠履於丹墀。珥金貂於青瑣。食則珍羞滿席海陸盈前。鼎味星羅芬馨雲布。坐則高堂雅室玉砌珠簾。絲竹絃筦淒清飄颺。臥則蘭燈炳曜繡晃垂陰。錦被既敷羺氈且拂。行則駟馬電飛輦輿雷動。千乘萬騎隱隱闐闐。略述福因善報如是。由昔行檀受斯勝利也。

引證部第二

如賢愚經云。昔佛在時舍衛國有一長者。豪貴巨富生一男兒。面貌端正世所希有。父母歡喜。因為立字名檀彌離。年漸長大其父命終。波斯匿王即以父爵而以封之。受王封已。其家舍宅變成七寶。諸庫藏中悉皆盈滿種種寶物。時王太子字毘琉璃。遇得熱病。諸醫處藥啟王雲。須牛頭旃檀用塗其身當得除愈。王即募覓。若有得者。一兩之直賞金千兩。無持來者。有人白王。檀彌離家舍內大有。時王聞已躬自往求。到檀彌離長者門前。見其外門純是白銀。即遣門人入通消息。時守門人入白長者。波斯匿王今在門外。長者聞已即出奉迎。請王入宮。王入門內見有一女。面首端正世間無比。坐白銀床紡白銀縷。小女十人侍從左右。時王問言。是卿婦耶。長者答言。是守門婢其小女者。通白消息。次入中門純紺琉璃。門內有女坐琉璃床。面首端正倍勝於前。左右侍從倍復前數。次入內門純以黃金。門內一女面首端正。轉復倍勝。坐黃金床紡黃金縷。左右侍從復倍上數。王復問言是卿婦耶。長者答言。是守門婢。入到捨內見琉璃地。屋間剋鏤種種百獸。風吹動之形現地上。王見謂水。悑不敢前。語長者言。餘更無地殿前作海。彌離白王。是琉璃地。非是水也。即脫手上七寶環玔擲著於地。礙壁乃住。王知地已即共入內昇七寶殿。婦在殿上坐琉璃床。更有寶床請王令坐。時婦見王眼中淚出。王問之言。何故不喜眼中淚出婦答。大王。但於今者聞王身上煙氣。是以淚出。王即問言。家不然火耶。答言不也。王復問言。用何作食。婦答曰。須食之時百味自至。王復問言。夜不須明耶。婦答王言。用摩尼珠而以照之。遍室大明。時檀彌離跪白王曰。大王。何故勞屈尊神到此。波斯匿王具以事答。長者聞已即將王入遍示諸藏。七寶盈滿。牛頭香積不可稱計。王須任取。王取二兩遣人先送。王敬語之。今有佛出。卿聞不耶。彌離答言。云何名佛。王即為說。彌離歡喜即往佛所。佛為說法得須陀洹。尋即出家得阿羅漢。三明六通具八解脫。阿難見已而白佛言。此檀彌離。宿植何業生於人中受天福報。又值世尊出家得道。佛告阿難。乃往過去九十一劫。有佛出世。號毘婆尸。入涅槃後。於像法中有五比丘。共立要契在一林中。精勤修道。語一比丘。此去城遠乞食勞苦。汝當為福一夏乞食供養我等。其一比丘即便入城。勸諸檀越日為送食。四人身安專精行道得阿羅漢。即語此人。緣汝之故我等安隱。所作已辦。汝願何等。其人聞已歡喜發願。使我來世天上人中富貴自然值佛獲道。緣是功德。從是以來九十一劫不墮惡道。天上人中常處豪貴。所須自然。今值我故出家得道。

又賢愚經云。昔佛在時。舍衛國中有一長者。其家巨富財寶無量不可稱計。生一男兒。身體金色端正少雙。父母見已歡喜無量。因為立字。名曰金天。其生之日家中自然出一井水。縱廣八尺深亦八尺。沒用能稱人意。須衣出衣。須食出食。金銀珍寶一切所須。作願取之如意即得。兒年長大才藝博通。其父念言。我兒端正容貌絕倫。要覓名女金容妙體類我兒者。當往求之。時闍婆國有大長者。而生一女字金光明。端正非凡。身體金色晃焴照人。初生之日亦有自然八尺井水。其井亦能出種種寶衣服飲食。一切所須稱適人情。其父母亦自念言。我女端正人中英妙。要得賢士金色光暉類我女者。乃共為婚。其女名稱遠徹。金天遂娶為婦。後時金天請佛及僧飯食供養。飯食訖已。佛為說法。金天夫婦及其父母。悉皆獲得須陀洹果。金天夫婦俱白父母求索出家。父母即聽。既出家已夫婦並得阿羅漢果。一切功德皆悉具足。阿難見已而白佛言。金天夫婦宿殖何福。生豪族家身體金色復有自然八尺井水出種種物。佛告阿難。乃往過去九十一劫。毘婆尸佛入涅槃後。有諸比丘。遊行教化。到一村中。村人見僧競共供養。時有夫婦。二人貧窮家無升斗。其夫見他供養眾僧。向婦啼哭懊惱淚墮婦臂上婦即問夫。何故啼哭。夫答婦言。我父在時積財滿藏富溢難量。至我身上貧窮困極。本日雖有而不佈施。今日值僧貧無可施。前身不施今致此貧。今又不施未來轉劇。吾思惟此是以懊惱。婦語夫言。雖有空意無錢可施。知當如何。婦又語夫。試至故捨遍推覓看。儻或得之。夫遂往覓得一金錢。持至婦所。其婦爾時有一明鏡。復得一瓶。盛滿淨水。安錢瓶中。以鏡著上。夫婦同心持佈施僧。發願而去。緣是功德。從是以來九十一劫不墮惡道。天上人中常為夫婦。身體金色受福快樂。今值我故出家得道。

又出曜經云。昔佛在世時。迦毘羅衛國中有目連同產弟。大富饒財七珍具足。庫藏盈溢。奴婢僕從不可稱計。時目揵連數往弟家而告弟曰。聞卿慳嫉不好佈施。佛常說施獲報無數。卿今施者得福無量。弟聞兄教開藏佈施。更立新藏欲受其報。未經旬日財寶竭盡。故藏悉空新藏無報。其弟懊惱向兄說曰。前見兄勅施獲大報。不敢違教。諸來求乞竭藏施盡。故藏悉空新藏無報。將無為兄所疑誤耶。兄曰。止止。莫陳此語。勿使外道邪見之人聞此麁言。若使福德當有形者。虛空境界所不容受。吾今權示汝微報。即以神力手接其弟至第六天。見有宮殿七寶合成。香風浴池庫藏盈溢不可稱計。玉女營從數千萬眾。純女無男。即問兄曰。是何宮殿巍巍乃爾。目連告弟。汝自往問。弟即自往問天女曰。是何宮殿七寶合成。巍巍堂堂懸處虛空。誰有福德於中受報。天女報曰。閻浮提內迦毘羅國中。釋迦文佛神足弟子。名曰目連。彼有賢弟大富長者。由好佈施後生此處。而與我等作其夫主。弟聞歡喜善心生焉。還至兄所具白其情。目連告曰。夫人佈施為有報耶為無報耶。弟懷慚愧向兄懺悔。後至家中轉更修福。命終之後即生天上。受斯果報。

又樹提伽經云。佛在世時有一大富長者。名為樹提伽。倉庫盈溢金銀具足。奴婢成行。無所可欲。有一白[疊*毛]手巾掛著池邊。為天風起吹王殿前。王即大會群臣坐共參論。羅列卜問。怪其所以。諸臣皆言。國將欲興。天賜白[疊*毛]樹提默然。王語樹提。諸臣皆慶。卿何無言。樹提答王。不敢欺王。是臣家拭體白[疊*毛]。掛著池邊。為天風起吹王殿前。故默不言。卻後數日有一九色金華。大如車輪。墮王殿前。王復會臣問答如前。樹提答王言。臣不敢欺王。是臣之家後園之中萎落之華。為天風起吹王殿前。故默無言。王語樹提。卿家能爾。卿須還歸任作調度。吾領二十萬眾。往到卿捨看去。樹提答言。願王相隨不須預去。是臣之家自然床席。不須人鋪。自然飲食不須人作。自然擎來。不須喚呼。自然擎去。不須反顧。王即將領二十萬眾。到樹提伽南門而入有。一童子端正可愛。王語樹提是卿兒不。答言。是臣守閤之奴。小復前行至內閤門。有一童女顏色端正。皮色瑤悅甚復可愛。王語樹提。是卿女耶婦耶。答言。是臣守閤之婢。小復前行至其堂前。白銀為壁水精為地。王見謂水疑不得前。樹提導前將王上堂。坐金床踞玉機。樹提伽婦坐百二十重金銀幃帳裡。披帳而出。為王設拜。眼中淚出。王語樹提。卿婦拜我何故淚出。臣不敢欺王。聞王煙氣眼中淚出。王言。庶民然脂。諸侯然蜜。天子然漆。漆亦無煙。何得淚出。樹提答王。臣家有一明月神珠。掛著堂殿。晝夜無異。不須火光。樹提堂前有一十二重高樓。將王上看。四面觀視恍忽經月。大臣白王。國計事大。王可還歸。王謂須臾小復可忍。復遊園地不覺經月。問答同前。樹提出七寶施兼綾羅繒綵。二十萬眾人馬俱重。一時還國。王語群臣。其樹提伽是我之民。婦女宅舍過殊於我。我欲伐之。可取以不。諸臣皆言。可取。王將四十萬眾。椎鐘鳴鼓圍樹提宅。數百餘重。樹提伽宅南門中有一力士。手捉金杖一擬四十萬眾。人馬俱倒手腳繚戾。腰髖婀娜狀似醉容。頭腦[山*叵]峨不復得起。於是樹提乘雲母之車。來問諸人。來時何苦臥地不起。大王遣來欲伐長者。長者力士手捉金杖。一擬四十萬眾。人馬俱倒不復得起。樹提問言。欲得起不。諸人皆言。欲得起樹提一放神力。令四十萬眾人馬俱起。一時還國。王即遣使喚樹提伽同車而載。往詣佛所白言。世尊。樹提先身作何功德得是果報。佛言。善聽。先有五百同緣在於山阻。道逢一病道人。賜其庵屋米糧燈燭。爾時廣乞多願。天自供我。從空來下。變身十八。放大光明。蕩照天下。又願作佛破散鐵圍鑊湯。生華獄出旃檀。餓鬼作沙門。羅剎坐誦經。五百商人齎其重寶。由供病僧從僧廣乞天供。今得斯報。於時施者樹提伽是。病道人者我身是也。五百商人皆得阿羅漢道。

又百緣經云。佛在世時。舍衛城中有一長者。名曰善賢。財寶無量不可稱計。其婦生女端正殊妙世所希有。頂上自然有一寶珠。光曜城內。父母歡喜。因為立字。名曰寶光。年漸長大體性調順。好喜施惠。頂上寶珠有來乞者。即取施與。尋復還生。父母歡喜將詣佛所。以生喜樂求索出家。佛告善來比丘尼。鬢髮自落法服著身成比丘尼。精勤修習得阿羅漢。諸天世人所見敬仰。時諸比丘見是事已請問因緣。佛告比丘。乃往過去九十一劫。有佛出世。號毘婆尸。入涅槃後有王。名曰梵摩達多。收取舍利起四寶塔而供養之。時有一人入此塔中。持一寶珠繫著棖頭髮願而去。緣是功德九十一劫不墮惡趣。天上人中常有寶珠。隨共俱生受天快樂。乃至今者遭值於我出家得道。比丘聞已歡喜奉行。

又百緣經云。佛在世時。迦毘羅衛城中有一長者。財富無量不可稱計。其婦生一肉團。長者見已心懷愁惱。謂為非祥。往詣佛所請問吉凶。佛告長者。汝莫疑怪。但好養育。滿七日已汝當自見。時長者聞是語已喜不自勝。還詣家中勅令瞻養。七日頭到。肉團開敷有百男子。端正殊妙世所希有。年漸長大值佛出家得阿羅漢果。諸天世人所見敬仰。時諸比丘見已請說得道因緣。佛告比丘。乃往過去九十一劫。有佛出世。號毘婆尸入涅槃後。時彼國王名槃頭末帝。收取舍利造四寶塔。高一由旬。而供養之。時有同邑一百餘人作倡伎樂。齎持香華供養彼塔。各共發願。以此功德使我來世所在生處共為兄弟。發是願已各自歸去。

佛告比丘。欲知彼時同邑人者。今此一百比丘是。由於彼誓願力故。九十一劫不墮三塗。天上人中常共同生受天快樂。乃至今者遭值於我。故復同生出家得道。比丘聞已歡喜奉行。

頌曰。

 韞石諒非真  飾瓶信為假
 竊服睾門上  濫吹緇軒下
 鳳祀徒驚心  騶文終好野
 真相豈式昭  浮榮未能捨
 跡殊冠冕容  車襲驅馳者
 已矣歇鄭聲  天然亂周雅
 富貴空爭名  寵辱虛相罵
 須臾風火燭  幻泡何足把

感應緣(略引六驗)

    晉王文度
    晉張氏
    晉劉伯祖
    晉太守李常
    唐中書令岑文本
    唐別駕沉裕善

晉王文度鎮廣陵。忽見二騶持鵠頭板來召之。王文大驚問騶我作何官。騶雲。尊作平北將軍徐兗二洲刺史。王曰。吾已作此官何故復召耶。鬼雲。此人間耳。今所作是天上官也。王大懼之。尋見迎官。玄衣人及鵠衣小吏甚多。王尋病薨(右一驗出幽冥錄)。

晉長安有張氏者。晝獨處室。有鳩自外入止於床。張氏惡之。披懷而祝曰。鳩爾來。為我禍耶。飛上承塵。為我福耶。來入我懷。鳩翻飛入懷。乃化為一鉤。從爾資產巨萬。

晉博陵劉伯祖為河東太守。所止承塵上有神能語。京師詔書告下消息輒豫告伯祖。伯祖問其所食噉。欲得羊肝。買羊肝。於前切之。臠臠隨刀不見。兩羊肝盡。有一老狸眇眇在桉前。侍者舉刀欲斫之。伯祖訶止。自舉著承塵上。須臾大笑曰。向者噉肝醉。忽然失形與府君相見大慚愧。後伯祖當為司隷。神復先語。伯祖某月某日書當到。到期如言。及入司隷府神隨逐承塵上輒言省內事。伯祖大恐懼。謂神曰。今職在刺史。左右貴人聞神在此因以相害。神答曰。如府君所慮當相捨去。遂絕無聲。

晉李常。字元文。譙國人。少時有一沙門。造常謂曰。君福報將至。而復對來隨之。君能守貧修道不仕宦者。福增對滅。君其勉之。常性躁又寒門。但問仕宦當何所至了不尋究修道意也。與一卷經。常不肯取。又固問榮途貴賤何如。沙門曰。當帶金紫極於三郡。若能於一郡止者亦為善也。常曰。且當富貴。何顧後患因留宿。常夜起見沙門。身滿一床。入呼家人。大小[門@視]視。復變為大鳥跱屋樑上。天曉復形而去。常送出門忽不復見。知是神人。因此事佛而亦不能精。至後為西陽江夏廬江太守加龍驤將軍大興中預錢鳳之亂被誅(右一驗出冥祚記)。

唐中書令岑文本。江陵人。少信佛常念誦法華經普門品。曾乘船於吳江中船壞人盡死。文本沒在水中。聞有人言。但念佛必不死也。如是三言之。既而隨波湧出。已著北岸遂免死。後於江陵設齋。僧徒集其家。有一客僧獨後去。謂文本曰。天下方亂。君幸不預其災。終逢太平致富貴也。言畢趨出。送出外不見。既而文本食齋。於自食盌中得舍利二枚。後果如其言。文本自向臨說。

唐戶部尚書武昌公戴文胄。素與舒州別駕沉裕善。胄以貞觀七年薨。至八年八月。裕在州夢。其身行於京師義寧坊西南街。忽見胄著故弊衣顏容甚瘁。見裕悲喜。問公生平修福。今者何為。答曰。吾時誤奏殺人。吾死後他人殺羊祭我。由此二事。辯答辛苦不可具言。今亦勢了矣。因謂裕曰。吾平生與君善友。竟不能進君官位。深恨於懷。君今自得五品文書。已過天曹。相助欣慶。故以相報。言畢而寤向人說之。冀夢有徵。其年冬裕入京參選。有銅罰不得官。又向人說所夢無驗。九年春裕將歸江南行至徐州。忽奉。

詔書。授裕五品為婺州治中。臨兄為吏部侍郎。聞之召裕問云爾(右二驗出冥報記)。

貧賤篇第六十四(此有五部)

    述意部
    引證部
    須達部
    貧兒部
    貧女部

述意部第一

夫貧富貴賤並因往業。得失有無皆由昔行。故經言。欲知過去因當觀現在果。欲知未來果當觀現在因。所以原憲之家黔婁之室。繩樞甕牖無掩風塵。席戶蓬扉不遮霜露。或編稻[葶-丁+呆]以為薦。或裁荷葉以充衣。斂肘則兩袖皆穿。納縷則雙衿同缺。口腹乃資於安邑。宿止則寄在於靈台。頭戴十年之冠。身被百結之縷。鄉里既無田宅。雒陽又闕主人。浪宕隨時巑岏度日。雖慚靈輒。而有翳桑之弊。乃愧伯夷便致首陽之苦。裘裳頓乏。豈見陽春升斗並無。何以卒歲。所以如此者。皆由曩日不行惠施常蘊慳貪。致令果報一朝窶盡。是故行者宜當佈施也。

引證部第二

如燈指經云。當知貧窮比於地獄。失所依憑棲寄無處。憂心火熾愁瘁燋然。華色既衰容轉障礙。身體尫羸飢渴消削。眼目搯陷諸節骨立。薄皮纏裹筋脈露現。頭髮蓬亂手足銳細。其色艾白舉體皴裂。又無衣裳至糞穢中。拾掇麁弊連綴相著。才遮人形赤露四體。倚臥糞堆復無席薦。諸親舊等見而不識。歷衖乞食猶如餓烏。至知友邊欲從乞食。守門之人遮而不聽。伺便輒入復為排辱。捨主既出欲加鞭打。俯僂曲躬再拜謝罪。捨主輕蔑聊不迴顧。設得入舍輕賤之故既不與語。又不敷座。與少飲食撩擲盂器小使充飽。設值大會望乞殘食。以輕賤故不喚令坐。反被驅走。貧窮之人。譬如林樹無華眾蜂遠離。被霜之草葉自焦卷。枯涸之池鴻雁不游。被燒之林麞鹿不趣。田苗刈盡無人捃拾。今日貧困說往富樂。但謂虛談誰肯信之。由我貧窮所向無路。譬如曠野為火所焚。人不喜樂。如枯樹無蔭無依投者。如苗被霜雹捐棄不收。如毒蛇害人皆遠離。如雜毒食無有嘗者。如空塚間無人趣向。如惡廁溷臭穢盈集。如魁膾者人所惡賤。雖說好語他以為非。若造善業他以為鄙。所為機捷復嫌輕躁。若復舒緩又言重直。設復讚歎人謂謟譽。若不加譽復生誹謗。言此貧人常無好語。若復教授復言詐偽。若廣言說人謂多舌。若默無言人謂藏情。若正直說復雲麁獷。若求人意復言謟曲。若數親附復言幻惑。若不親附復言矯誕。若順他所說復言詐取他意。若不隨順復言自專。若屈意承望罵言寒賤。若不屈意言是貧人猶故恃我。若小自寬放言其愚癡無有拘忌。若自攝斂言其空廉詐自端確。若復歡逸言其譸縱狀似狂人。若復憂慘言其含毒初無歡心。若聞他語有所不盡為其判釋。言其僉趨以愚代智耐羞之甚。若復默然復言頑嚚不識道理。若小戲論言不信罪福。若有所索言其苟得不知廉恥。若無所索言今雖不求後望大得。若言引經書復雲詐作聰明。若言語朴素復嫌疏鈍。若公論事實復言強說。若私屏正語復言讒佞。若著新衣復言假借嚴飾。若著弊衣復言儜劣寒瘁。若多飲食復言飢餓饕餮。若小飲食言腹中實餓詐作清廉。若說經論言顯己所知彰我闇短。若不說經論言愚癡無識可使放牛。若自道昔日事業言夸誕自譽。若自杜默言門資淺薄。諸貧窮者。行來進止言說俯仰。盡是愆過。富貴之人作諸非法都無過患。舉措雲為斯皆得所。貧窮之人如起死尸鬼一切悑畏。如遇死病難可療治曠野險處絕無水草。如墮大海沒溺洪流。如人捺咽不得出氣。如眼上瞖不知所至。如厚垢穢難可洗去。亦如怨家雖同衣食不捨恶心。如夏暴井人入斷氣。如入深泥滯不可出。如山暴水駛流吹漂樹木摧折。貧亦如是。多諸艱難。夫富貴者。有好威德。姿貌從容意度寬廣。禮義競興能生智勇。增長家業眷屬和讓。善名遠聞。以此觀之。一切世人富貴榮華不足貪著。於諸人天尊貴不應逸樂。當知貧窮是大苦聚。欲斷貧窮不應慳貪。是以經中言貧窮者甚為大苦。

須達部第三

如雜寶藏經云。昔佛在世時。須達長者最後貧苦財物都盡。客作佣力得米四升吹作飯食。值阿那律來從乞食。婦即取缽盛滿飯與。後須菩提迦葉目連舍利弗等。次第來乞悉施滿缽。末後佛來。亦與滿缽。須達在外行還到家。從婦索食。婦即語言。其若尊者阿那律來。汝當自食為施尊者不。須達答言。寧自不食當施尊者。婦又語言。若復迦葉大目連及須菩提舍利弗等乃至佛來。汝當云何。夫答婦言。寧自不食盡當施與。婦即語夫言。朝來諸聖盡來索食。所有飲食盡施與之。夫聞歡喜。而語婦言。我等罪盡福德應生。即開庫藏穀帛飲食悉皆充滿。用盡復生。果報云云不可說盡。

又雜譬喻經云。昔長者須達七貧。後貧最劇。乃無一錢。後糞壤中得一木升。其實是栴檀。出市賣之得米四升。語婦併炊一升。吾當索菜茹。還時共食。佛念曰。當度須達令福更生。炊米方熟。舍利弗目連迦葉佛來。四升米次第炊盡。將去後富更請佛僧供養盡空。佛為說法得道。

又菩薩本行經云。初時須達長者家貧焦煎。蒙佛說法身心清淨得阿那含道。唯有五金錢。一日持一錢施佛。一錢施法。一錢施僧。一錢自食。一錢作本。日日如是。常有一錢終無有盡。即受五戒欲心已斷。婦女各各隨其所樂。有一婦人炒穀作麨。失火廣燒人畜。波斯匿王勅臣作限。自今以去夜不得燃火及於燈燭。其有犯者罰金千兩。爾時須達得道在家。晝夜坐禪入定。夜半雞鳴然燈坐禪。伺捕得之。捉燈白王。當輸罰負。須達白王。今我貧窮無百錢產。當用何輸。王瞋勅使閉著獄中。即將須達付獄執守。初夜四天王來下語須達言。我與汝錢。用輸王罰。可得來出。為四天王說經便去。到中夜天帝復來見之。須達為說法竟帝釋便去。次到後夜梵天復下見。為說法梵天復去。時王夜於觀上見獄上有火光。時王明日即便遣人往語須達。坐火被閉而無慚差。續復然火。須達答言。我不然火。若然火者當有煙灰。復語須達。初夜有四火。中夜有一火。倍大前火。後夜復有一火。還倍於前。言不然火為是何等。須達答言。此非是火也。初夜四天王來見我。中夜天帝來見我。後夜梵天來見我。是天身上光明之焰。非是火也。吏聞其語即往白王。王聞如是心驚毛竪。王言。此人福德殊特乃爾。我今云何而毀辱之。即勅吏言。促放出去。勿使稽遲。便放令去。須達得出。往到佛所禮佛聽法。波斯匿王即便嚴駕尋至佛所。人民見王皆悉避起。唯有須達心存法味見王不起。王心微恨。此是我民懷於輕慢見我不起。遂懷慍心。佛知其意止不說法。王白佛言。願說經法。佛告王言。今非是時為王說法。云何非時。人起瞋恚忿結不解。貪淫女色自大無敬。其心垢濁聞於妙法而不能解。以是之故。今非是時為王說法。王聞佛語。意自念言。坐此人故。令我今日有二折減。又起瞋恚不得聞法。為佛作禮而去。出到於外勅語左右。此人若出直斫頭取。作是語已應時四面虎狼師子毒害之獸悉來圍繞於王。王見恐悑還至佛所。佛問大王。何以來還。王白佛言。見悑來還。佛告王曰。識此人不。王曰。不識。佛言。此人已得阿那含道坐起惡意向此人。故是故使爾。若不還者王必當危不得全濟。王聞佛語即大恐悑。即向須達懺悔作禮。[(廠@炎)*毛][並*毛]四布。於須達前王言。此是我民而向屈辱。實為甚難。須達復言。而我貧窮行於佈施。亦復甚難。尸羅師質為國平正為賊所捉。臨終不犯妄語。賊便放之。實為甚難。復有天名曰尸迦梨。於高樓上臥有天玉女來。以持禁戒而不受之。實為甚難。於是四人即於佛前各說頌曰。

 貧窮佈施難  豪貴忍辱難
 危險持戒難  少壯捨欲難

佛說偈已。王及臣民皆大歡喜。作禮而去。

貧兒部第四

如辯意長者子經云。於是辯意長者子為佛作禮。叉手白佛言。唯願世尊。過於貧聚。及諸眾會明日屈於捨食。爾時世尊默然許可。諸長者子禮佛而去。到捨具饌。明日世尊與諸大眾。往到其處就坐儼然。辯意白父母及諸眷屬。前禮佛足各自供侍。辯意起行澡水敬意奉食。下食未訖有一乞兒。前歷座乞。佛未祝願無敢與者。遍無所得瞋恚而去。便生惡念。此諸沙門放逸愚惑。有何道哉。貧者從乞無心見與。長者愚惑用為飴此。無慈悲意。吾為王者以鐵輞車轢斷其頭。言已便去。佛達嚫既訖。復有一乞兒來入乞食。座中眾人各各與之。大得飯食歡喜而去。即生念言。此諸沙門皆有慈心。憐吾貧寒施食充飽。得濟數日。善哉善哉。長者。乃能供事此諸大士。其福無量。吾為王者。當供養佛及眾弟子。乃至七日猶不報今日飢渴之恩。言已便去。佛食已訖說法既即還精舍之中。佛告阿難。從今已後嚫訖下食以此為常。時二乞兒展轉乞丐到他國中。臥於道邊深草之中。時彼國王忽然崩亡無有繼後。時國相師明知相法。讖書記曰。當有賤人應為王者。諸臣百官千乘萬騎桉行國界。誰應為王。顧視道邊深草之中上有云蓋。相師佔相曰。中有神人。即見乞兒相應為王。諸臣拜謁各稱為臣。乞兒驚愕。自云下賤非是王種。皆言應相非是強力。香湯沐浴著王者之服。光相儼然稱善無量。導從前後迴車入國。時惡念者在深草中臥寐不覺。車轢斷其頭。王到國中。陰陽和調四氣隆赫。人民安樂稱王之德。

爾時國王自念。昔者貧窮之人。以何因緣得為國王。昔行乞時得蒙佛恩大得飯食。便生善念得為王者。供養七日佛之恩德。今已果之。即召群臣遙向舍衛國燒香作禮。即遣使者往請佛言。蒙世尊遺恩得為人王。願屈尊神來化此國。愚冥之人得見教訓。於是佛告諸弟子。當受彼請。佛與弟子無央數眾。往到彼國。時王出迎為佛作禮。入宮食訖。王請世尊說得王緣。佛具為說如前因緣。由起善念今王是也。時惡念者非直轢頭而死。死已復入地獄為火車所轢。億劫乃出。王今請佛報誓過厚。世世受福無有極已。爾時世尊以偈頌曰。

 人心是毒根  口為禍之門
 心念而口言  身受其罪殃
 不念人善惡  自作身受患
 意欲害於彼  不覺車轢頭
 心為甘露法  令人生天上
 心念而口言  身受其福德
 有念善惡人  自作安身本
 意念一切善  如王得天位

是時國王聞經歡喜。舉國臣民得須陀洹道。

又賢愚經云。佛在舍衛國。與諸弟子千二百五十人俱。國中有五百乞兒。常依如來隨逐眾僧乞丐自活。厭心內發求索出家。共白佛言。如來出世甚為難遇。我等下賤蒙濟身命。今貧出家不審許不佛告諸乞兒。我法清淨無有貴賤。譬如清水洗諸不淨。若貴若賤。水之所洗無不淨者。又如大火所至之處。其被燒者無不焦然。又如空虛貧富貴賤有入中者隨意自恣。乞兒聞說並皆歡喜。信心倍隆歸誠出家。佛告善來。頭髮自墮法衣在身。沙門形相於是具足。佛為說法成阿羅漢。於時國中諸豪長者。聞度乞兒皆興慢心。云何如來聽此下賤之人在眾僧次。我等修福請佛眾食。今此下賤坐我床席捉我食器。爾時太子祇陀請佛及僧。遣使白佛。唯願世尊明受我請。及比丘僧。所度乞兒。我不請之。慎勿將來。明日食時。佛告乞兒。吾受彼請汝不及例。今可往至欝多越取自然成熟糠米還至其家。隨意坐次自食糠米。比丘如命。即以神足往彼世界。各各自取滿缽還攝威儀。乘空而來。如雁飛至。祇陀家坐隨次各食。於時太子覩眾比丘威儀進止神足福德。敬心歡喜嘆未曾有。而白佛言。不審此諸賢聖從何方來。佛告祇陀。若欲知者正是昨日所不請者。具向太子說其因緣。爾時祇陀聞說是語極懷慚愧。自我愚弊不別明闇。不審此徒種何善行。今值世尊特蒙殊潤。復造何咎乞丐自活。佛告祇陀。過去久遠時有大國名波羅柰。有一山名曰利師。古昔諸佛多住其中。若無佛時有二千辟支佛常止其中。有一長者名曰散陀寧。時世旱儉其。家巨富。即問藏監。今我藏中穀米多少。欲請大士。未知供不。藏監對曰。饒多足供。即請二千辟支飯食供養。差五百使人供設飯食。時諸使人厭心便生。我等諸人所以辛苦。皆由此諸乞兒。爾時長者常令一人知白時到。養一狗子日日逐往。爾時使人卒值一日忘不往白。狗子時到獨往常處。向諸大士高聲而吠。諸辟支佛聞其狗吠。即知時到。來詣便坐如法受食。因白長者。天今當雨宜可種殖。長者如言耕種。所種之物盡變為瓠。長者見怪隨時溉灌。後熟皆大。即劈看之。隨所種物成治淨好麥滿其中。長者歡喜。其家滿溢複分親族。合國一切咸蒙恩澤。是時五百作食之人念言。斯之獲果實是大士之恩。我等云何惡言向彼。即往其所請求改悔。復立誓言。願使我等。於將來世遭值賢聖蒙得解脫。由此之故五百世中常作乞兒。因其改悔復立誓故。今遭我世蒙得過度。太子當知。爾時大富散陀寧者我身是也。時藏臣者今須達是也。日日白時到者今優填王是也。五百作食人者今此五百阿羅漢是也。爾時祇陀及眾會者。覩其神變皆獲四果。

◎貧女部第五

如賢愚經云昔佛在世時。尊者迦旃延在阿槃提國。時彼國中有一長者。大富饒財。家有一婢。小有愆過。長者鞭打。晝夜走使。衣不蓋形。食不充口。年老辛苦思死不得。適持缻詣河取水。舉聲大哭。爾時尊者聞其哭聲。往到其所問知因緣。即語之言。汝若貧者何不賣之。老母答言。誰買貧者。迦旃延言。貧實可賣。老母白言。貧可賣者。賣之云何。迦旃延言。汝若賣者一隨我語告令先洗。洗已教施母白尊者。我今貧窮身上衣無毛許完納。唯有此缻。是大家許。當以何施。即持缽與教取水施。受為祝願。次與授戒。後教念佛竟問之言。汝止何處。婢即答言。無定止處。隨舂炊磨即宿其處。或在糞壤上。尊者語言。汝好勤心恭謹走使。伺其大家一切臥訖。竊開戶入。於其戶內敷草而坐。思惟觀佛。母受教已至夜坐處。戶內命終生忉利天。大家曉見瞋恚而言。此婢常不聽入舍。何忽此死。即便遣人以草繫腳。置寒林中。此婢生天。與五百天子以為眷屬。即以天眼觀見故身生天因緣。尋即將彼五百天子。齎持香華到寒林中。燒香散花供養死尸。放天光明照於村林。大家見怪。普告遠近。詣林觀看。見已語言。此婢已死何故供養。天子報言。此吾故身。即為具說生天因緣。後皆迴詣迦旃延所禮拜供養。因緣說法。五百天子悉皆獲得須陀洹果。既得果已還歸天上。以是因緣。智者應當皆如是學。

又佛說摩訶迦葉度貧母經云。佛在舍衛國。是時摩訶迦葉。獨行教化到王舍城。常行大哀福於眾生。捨諸豪富而從貧乞。時欲分衛先入三昧。何所貧人吾當福之。即入王捨大城之中。見一孤母。最甚貧困。在於街巷大糞聚中。傍鑿糞聚以為岩窟。羸瘦疾病常臥其中。孤單零丁無有衣食。便於岩窟施小籬柵。以障五形。迦葉三昧知此人宿不植福是以今貧。知母壽命。終日在近。若吾不度永失福堂。母時饑困。長者青衣而棄米汁。臭惡難言。母從乞之。即以破瓦盛著左右。迦葉到所祝願從乞。多少施我可得大福。爾時老母即說偈言。

 舉身得疾病  孤窮安可言
 一國之最貧  衣食不蓋形
 世有不慈人  尚見矜愍憐
 云何名慈哀  而不知此厄
 普世之寒苦  無過我之身
 願見矜恕我  實不為仁惜

摩訶迦葉。即答偈言。

 佛為三界尊  吾備在其中
 欲除汝饑貧  是故從貧乞
 若能減身口  分銖以為施
 長夜得解脫  後生得豪富

爾時老母聞偈歡喜。心念前日有臭米汁。欲以施之則不可飲。遙啟迦葉。哀我受不。迦葉答言。大善。母即在窟匍匐取之。形體裸露不得持出。側身僂體籬上授與。迦葉受之。尊口祝願使蒙福安。迦叶心念。若吾齎去著餘處飲。母則不信謂吾棄之。即於母前飲訖盪缽。還著囊中。於是老母特復真信。迦葉自念。當現神足令此母人必獲大安。即在空中廣現神變。爾時母人見此踴躍。一心長跪遙視迦葉。迦葉告曰。母今意中所願何等。即啟迦葉。願以微福得生天上。於是迦葉忽然不現。老母數日壽終即生忉利天上。威德巍巍震動天地。光明挺特譬如七日一時俱出。照躍天宮。帝釋驚悸。何人福德感動勝吾。即以天眼觀此天女福德使然。即知天女本生來處。爾時天女即自念言。此之福報緣其前世供養迦葉所致。假令當以天上珍寶種種百千施上迦葉。猶尚未報須臾之恩。即將侍女持天香華。忽然來下。於虛空中散迦葉上。然後來下五體投地禮畢卻住。叉手嘆曰。

 大千國土  佛為特尊  次有迦葉
 能閉罪門  昔在閻浮  糞窟之前
 為其貧母  開說真言  時母歡喜
 貢上米潘  施如芥子  獲報如山
 自致天女  封受自然  是故來下
 歸命福田

天女說已俱還天上。帝釋心念。女施米汁乃致此福。迦葉大哀但化福劣家不往大姓。當作良策。即與天後持百味食。盛小瓶中詣王舍城衖邊作小陋屋。變其形狀似於老翁。身體痟瘦僂行而步。公妻二人而共織席。貧窮之狀不儲飲食迦葉後行分衛。見此貧人而往乞食。翁言。至貧無有如何。迦葉祝願良久不去。翁言。我等夫妻甚老織席不暇向乞。唯有小飯適欲食之。聞仁慈德但從貧乞。欲以福之。今雖窮困意自割捐以施賢者。審如所云令吾得福。天食之香非世所聞。若預開瓶苾芬之香。迦葉覺之全不肯取。即言。道人弊食不多將缽來取。迦葉即以缽取受祝願施家。其香普薰王捨大城及其國界。迦葉即嫌其香。翁母釋身疾飛空中彈指歡喜。迦葉思惟即知帝釋化作老翁而為福祚。吾今已受不宜復還。迦叶讚嘆。帝釋種福無厭。忍此丑類來下殖福。必獲影報。帝釋及後倍復欣踴。是時天上伎樂來迎。帝釋到宮倍益歡喜。

感應緣(略引一驗)

漢陰生者。長安渭橋下乞小兒也。常於市匂。市中饜之。以糞灑之。旋復見黑灑衣。不污如故。長吏知試繫著桎梏。而續在市丐。試欲殺之乃去。灑之者家室屋自壞殺十餘人。長安中謠言曰。見乞兒與美酒。以免壞屋之咎。見搜神記。

頌曰。

 業風常氾濫  苦海濤波聲
 漂我常游浪  遠離涅槃城
 何時慈舟至  運我出愛瀛
 寔由高慕施  頓捨貧窮情
 罪垢蒙除結  神珠啟闇明
 貴門光景麗  賤業永休寧
 志求八解脫  誓捨六塵縈
 儻遇慈父誨  開我心中怦

法苑珠林卷第五十六

 

上篇:法苑珠林(100卷)

下篇:八識規矩通說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事匯部目錄

【註音版】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

【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南海寄歸內法傳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第一(並序) 翻經三藏沙門義淨撰 原夫...

法門名義集

法門名義集 東宮學士李師政奉陽城公教撰 若夫法體沖寂...

釋氏要覽

釋氏要覽序 功德主仙林住山壇主愚極宣德郎守尚書屯田...

諸經要集

諸經要集序 西明寺沙門釋道世集 原夫法身一相。瞻仰異...

禪法要解卷

禪法要解卷上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等於長安逍遙園譯 行者...

【註音版】佛說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經

佛說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經...

四童子三昧經

四童子三昧經卷上 隋北印度健陀羅國三藏闍那崛多譯 如...

【註音版】佛說造塔功德經

佛說造塔功德經...

淨土法語

夫修行法門,乃如來對病之良藥也。藥隨病廣,數逾恆沙...

得道梯橙錫杖經

得道梯橙錫杖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 姚秦天竺三藏鳩摩羅什譯 觀世...

佛說鞞摩肅經

佛說鞞摩肅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一時...

右繞佛塔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

【佛教詞典】八方天

指主宰八方之護法神祇。密教建立曼荼羅時應知者,即帝...

【佛教詞典】初靜慮具足住

【初靜慮具足住】 p0683   大毗婆沙論八十卷十七頁雲...

過年宴請賓客如何才最吉祥

【原文】 世人皆惡吃虧,而人人做吃虧之事。世人皆畏墮...

誰偷了佛祖的念珠

有個寺廟,因藏有一串佛祖戴過的念珠而聞名。念珠的供...

在活物上做活計,不要在死物上做活計

我們的屋宅、田園、牛羊、轎車、甚至桌椅、器皿、衣服...

善識其心,善用其心

一個人去鄰居家借斧頭,邊走邊想:會借給我麼?難說!...

修行這條路沒人能夠代替我們走

印度北方有一個叫做舍衛城的都市,佛陀有一個供大眾內...

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

作為修行人,在行持上必須要奉行一個原則:誠敬主敬存...

如何理解對財神的供養和禮拜

「大吉祥天女神咒」,大吉祥天女咒出自大藏經化字函《...

打妄語才能去學佛,這樣是不是不能受五戒

問: 因為家里人反對,所以總是要打妄語才能去學佛,這...

生氣了怎麼辦

一、生氣是怎回事 我們每個人當事情能順自己的心意時...

聖嚴法師《他們都是活菩薩》

在這次震災中,受苦受難的都是菩薩的化身,他們用自己...

念頭方向的不同就會影響到未來的命運

【復有多頌,成立如是無分別智:鬼傍生人天,各隨其所...

堅固的妄想一定會破壞你的佛號

我們一般人的六根是向外攀緣的,很少人會自我反省,這...

【視頻】晚課(圓光女眾佛學院)

晚課(圓光女眾佛學院)

【視頻】早課(文殊講堂法觀法師領眾)

早課(文殊講堂法觀法師領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