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百丈禪師示大乘頓悟法要

百丈禪師  2022/05/1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百丈禪師示大乘頓悟法要

問:如何是大乘頓悟法要?

師曰:汝等先歇諸緣,休息萬事。善與不善,世出世間,一切諸法,莫記憶,莫緣念,放捨身心,令其自在。

心如木石,無所辨別。心無所行。心地若空,慧日自現,如雲開日出相似。

但歇一切攀緣,貪嗔愛取,垢淨情盡。對五欲八風不動,不被見聞覺知所縛,不被諸境所惑,自然具足神通妙用,是解脫人。

對一切境,心無靜亂,不攝不散,透過一切聲色,無有滯礙,名為道人。

善惡是非俱不運用,亦不愛一法,亦不捨一法,名為大乘人。

不被一切善惡、空有、垢淨、有為無為、世出世間、福德智慧之所拘繫,名為佛慧。

是非好丑、是理非理,諸知見情盡,不能繫縛,處處自在,名為初發心菩薩,便登佛地。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自我激勵,思惟暇滿難得

第一個,人道的暇滿。 就是說,我們無量劫來在三界當中...

【佛學漫畫】地底的生命

地底的生命...

【推薦】就算貪戀一枝草,也還要再來輪迴

一、那蜈蚣呢?被你一扔,不知道有沒有摔傷啊?! 有一...

這樣的時代,罪業眾生該如何解脫

在佛的正法的時候,行人的根機都很殊勝,善知識如林。...

身體有病很重視,心有病誰來重視

一般的人都會注意自己的身體,身體有點發燒啦,有點疼...

達照法師:不修行的修行

總是以一顆有所得的心,去求無所得的法,怎麼可能相應...

祭祀

小村落裡有一戶人家,每天早晚都傳出清朗的誦經聲。主...

聖賢之路八正道

過去,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時,有一位名叫馬血...

【大藏經】悲華經

悲華經卷第一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大藏經】大寶積經

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

【大藏經】浴佛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

【大藏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如果很在意你的未來,那你應該學吃虧

以我善樂諸因果,他苦因果盡無餘;如風去來行取捨,由...

你要檢查一下,哪些帶得走哪些帶不走

死歿無常就是告訴你,要知道什麼是有意義的,什麼是沒...

吃臘八粥選料有講究

1月5號是臘月初八,不少人還保留著喝臘八粥的習俗。如...

南懷瑾先生談「算命」

八字就是所謂算命、這個是命根。那麼但是八字是不是准...

臨終時心裡除佛號外,不使有別的念頭

所有存款,為防養老者,亦須交與孫子。即田地契志等,...

做個常不輕菩薩

佛經中一位常不輕菩薩,是我們生活中,學習的榜樣!我...

訓練自己傾聽的工夫

溝通是一種修行,必須有很好的禪修才能做到良好的溝通...

一生中不必計較的20件事

1、吃虧:吃虧是福。 並非所有的便宜都值得慶幸,並非...

宗舜法師:正信佛教應具備的三個條件

宗舜法師答: 我覺得這個它應該是從兩面去理解,首先...

淨土法門的真實大利

到底這部《阿彌陀經》講的利,利在什麼地方啊?我們有...

虛雲老和尚談靜坐的法要

虛雲老人在《復星洲卓義成居士》中,談到關於靜坐的法...

吾和身的關係

【普勸修持一。或人問孔子曰:人有遷家而忘其妻者。有...

俱生我執及其伏斷方法

分別我執是由現生的串習而來的,這個俱生就是,不是現...

聖嚴法師《守心》

守心的本身是一種方法,是從制心、守一而產生的。五祖...

觸物起照 斷截惑根

過去,佛陀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曾經教導比丘:...

懺雲法師對戒殺戒淫的開示

還是都講吃素好、戒殺放生好。祖師說:千百年來碗裡羹...

【佛教詞典】二果

(一)習氣果與報果。相當於等流果、異熟果。(一)由宿世...

【佛教詞典】緣塵

(術語)緣色聲等之六塵也。楞嚴經二曰:念無始來,失...

【視頻】我,奶牛的一生

我,奶牛的一生

【視頻】妙境法師《為何阿羅漢臨終前現種種神通》

妙境法師《為何阿羅漢臨終前現種種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