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楞伽經義疏

蕅益大師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二義疏上

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 譯經

支那蕅益沙門釋智旭 疏義

一切佛語心品之二

○第五如來藏自性清淨門二。初疑問。二答釋。初中二。初舉佛語。二疑同外。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世尊修多羅說。如來藏自性清淨。轉三十二相。入於一切眾生身中。(轉。二皆作具。入。二皆作在)如大價寶。垢衣所纏。如來之藏。常住不變。亦復如是。而陰界入垢衣所纏。貪慾恚癡不實妄想塵勞所污。一切諸佛之所演說。

疏曰。前明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普入諸佛修多羅中。何故復有修多羅說。如來藏常住不變。亦是一切諸佛所演說耶。故問之也。轉入眾生身者。不變舉體隨緣。如水成冰也。常住不變者。隨緣舉體不變。如冰之濕性如故也。陰界入所纏。貪恚癡所污。此有二意。若即所纏所污而性本清淨。纏污無性者。圓教意也。若離所纏所污而清淨始露。纏污須斷者。別教意也。圓教如湯消冰。別教如鏡去垢。大方廣如來藏經。具此二意。

△二疑同外。

云何世尊。同外道說我。言有如來藏耶。世尊。外道亦說有常作者。離於求那。週遍不滅。(魏雲。不依諸緣。自然而有。週遍不滅。○唐云。自在無滅)世尊。彼說有我(魏雲。若如是者。如來外道說無差別)。

疏曰。說空無生無二離自性相。則與外道不同。說如來藏。恐同外道人我法我。故難之也。求那。此翻為依。即所謂不依諸緣也。夫如來藏性舉體隨緣。今雲離於求那。則是別有一物矣。或執我人。或執相續壽命。或執眾緣。或執微塵。或執勝性。或執大自在天。而皆計常。是能作者。具如唯識廣破。初疑問竟。

○二答釋二。初直明不同。二釋其說意。

△今初。

佛告大慧。我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

○二釋其說意三。初正明說意。二引譬釋成。三結成利益。

△今初。

大慧。有時說空。無相。無願。如實際。法性。法身。涅槃。離自性。不生不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如是等句說如來藏已。如來應供等正覺。為斷愚夫畏無我句故。說離妄想無所有境界如來藏門。大慧。未來現在菩薩摩訶薩。不應作我見計著。

疏曰。如來藏第一義心。蕩無一物。故說為空。非生死涅槃等相。故說無相。無可攀求。故說無願。非諸變動虛幻境界。故說為如實際。諸法之本。故名法性。諸法之體。諸法所依。故名法身。無生住滅。故說涅槃。諸法體空。故說為離自性。非自非他非共非離。前際無始。故說不生。後際無終。故說不滅。無可喧雜。故說本來寂靜。非由擇滅之所克證。故說自性涅槃。凡此皆為對治我法二執而言之也。非斷無也。而愚夫聞已。妄生恐怖。畏此無我句故。作斷滅見。故又為說如來藏門。而此如來藏門。乃是離妄想無所有境界。不同外道所計之我。是故未來現在菩薩。不應於此如來藏而作我見計著也。

△二引譬釋成。

譬如陶家。於一泥聚。以人工水木輪繩方便。作種種器。如來亦復如是。於法無我離一切妄想相。以種種智慧善巧方便。或說如來藏。或說無我。以是因緣故。說如來藏。不同外道所說之我。

疏曰。泥聚無性。隨諸方便作種種器。而種種器。無非泥聚。法無我如來藏。離一切妄想相故。亦復無性。隨諸方便。說種種名。而種種名。皆法無我如來之藏。豈同外道所說之我。或人。或相續。乃至或自在等耶。

○三結成利益二。初長文。二偈頌。

△今初。

是名說如來藏。開引計我諸外道故。說如來藏。令離不實我見妄想。入三解脫門境界。希望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如來應供等正覺作如是說如來之藏。若不如是。則同外道。是故大慧。為離外道見故。當依無我如來之藏。

疏曰。正為外道妄計人我法我。故說如來藏以開悟而引導之。令離不實二種我見妄想。令入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令其即得無上菩提。若不如是方便善說。則一向說有。一向說空。反同於外道矣。是故應知佛所說如來藏。正是二無我之所顯。而佛所說二無我離妄想境界。乃名為如來藏耳。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人相續陰。緣與微塵。勝自在作。心量妄想(唐云。士夫相續蘊。眾緣及微塵。勝自在作者。此但心分別)。

疏曰。此重破外道所計二我。皆惟妄想分別。不同佛說如來藏也。人。即士夫。相續。即壽命。陰。即眾生。皆是人我執也。緣。謂四大虛空及時方等。微塵可知。勝即冥初自性。自在。即大自在天。謂彼等為能作者。體實遍常。皆是法我執也。此人我法我二執。皆是妄想分別。不達自心現量如來藏也。第五如來藏自性清淨門竟。

○第六修行大方便門二。初問。二答。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勸未來眾生。復請世尊。惟願為說修行無間。(魏雲。如實修行法。○唐云。具修行法)如諸菩薩摩訶薩修行者大方便。

疏曰。前最為離外道見故當依無我如來之藏。然此如來藏第一義心。具何方便如實修行。乃能無間趣入。故問之也。

○二答三。初標。二釋。三結。

△今初。

佛告大慧。菩薩摩訶薩成就四法。得修行者大方便。云何為四。謂善分別自心現。(唐云。觀察自心所現故)觀外性非性。(唐云。善知外法無性故)離生住滅見。得自覺聖智善樂。(魏雲。樂修內身證智故。○唐云。專求自證聖智故)是名菩薩摩訶薩成就四法。得修行者大方便。

○二釋四。初釋善分別自心現。(至)四釋得自覺聖智善樂。

△今初。

云何菩薩摩訶薩善分別自心現。謂如是觀三界唯心分齊。(唐云。謂觀三界唯是自心)離我我所。無動搖。離去來。無始虛偽習氣所熏。三界種種色行繫縛。(唐云。名言繫縛)身財建立。妄想隨入現。(唐云。身資所住。分別隨入之所顯現)是名菩薩摩訶薩善分別自心現。

疏曰。此即唯心識觀也。三界諸法。皆由自心分別而有。非我亦非我所。法無自體。故無動搖。心滅法滅。故無所從去。心生法生。故無所從來。但是無始虛偽習氣所熏。妄被三界色行名言之所繫縛。而若根身。若資財。若所住器界。不過皆妄想隨入之所顯現。設非能緣之心。何有所緣之境哉。此且觀於三界由分別現。指第六識以為唯心。尚未明言藏識所變。正屬通教體空觀門。

△二釋善觀外性非性。

云何菩薩摩訶薩善觀外性非性。謂焰夢等一切性。(唐云。謂觀察一切法。如陽焰。如夢境。如毛輪)無始虛偽妄想習因。(唐云。無始戲論。種種執著虛妄習為其因故)觀一切性自性菩薩摩訶薩。作如是善觀外性非性。是名菩薩摩訶薩善觀外性非性。

疏曰。三界諸法。既唯心現。則如陽焰夢境等。實非外境明矣。豈有性哉。此亦體空觀門也。

△三釋善離生住滅見。

云何菩薩摩訶薩善離生住滅見。謂如幻夢一切性。自他俱性不生。(唐云。觀一切法。如幻夢生。自他及俱皆不生故)隨入自心分齊故。(唐云。隨自心量之所現故)見外性非性。(唐云。見外物無有故)見識不生。及緣不積聚。(唐云。見諸識不起故。及眾緣無積故)見妄想緣生於三界。(唐云。分別因緣起三界故)內外一切法不可得。見離自性。(唐云。如是觀時。若內若外一切諸法。悉不可得。知無實體)生見悉滅。知如幻等諸法自性。(唐云。遠離生見。證如幻性)得無生法忍。得無生法忍已。離生住滅見。是名菩薩摩訶薩善分別離生住滅見。

疏曰。既觀三界皆唯心現。心外無性。則一切法生。同於夢幻。實本不生。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也。又雖云心生法生。而心識亦本不生。以所藉眾緣亦無性故。無積聚故。是則三界唯是妄想緣起。而內外法。何有自性之可得哉。所以生見悉滅。證得無生法忍也。

○四釋得自覺聖智善樂。又二。初正釋。二轉釋。

△今初。

云何菩薩摩訶薩得自覺聖智善樂。謂得無生法忍。住第八菩薩地。得離心意意識五法自性二無我相。得意生身。

疏曰。第八菩薩地者。指三乘共十地中。菩薩所證第八支佛地也。正使斷盡。兼侵習氣。故名無生法忍。不墮心意意識虛妄分別。故名為離。既離虛妄分別。則於五法三自性二無我相。亦無取著。便能從空入假。得意生身也。

△二轉釋。

世尊。意生身者。何因緣。佛告大慧。意生身者。譬如意去。迅疾無礙。故名意生。譬如意去。石壁無礙。於彼異方無量由延。因先所見。憶念不忘。自心流注不絕。於身無障礙生。(唐云。譬如心意。於無量百千由旬之外。憶先所見種種諸物。念念相續。疾詣於彼。非是其身及山河石壁所能為礙)大慧。如是意生。身得一時俱。菩薩摩訶薩意生身。如幻三昧力。自在神通。妙相莊嚴。聖種類身。一時俱生。猶如意生。無有障礙。隨所憶念本願境界。為成就眾生。得自覺聖智善樂。如是菩薩摩訶薩得無生法忍。住第八菩薩地。轉舍心意意識五法自性二無我相身。及得意生身。得自覺聖智善樂。

疏曰。意生身者。據後分別。共有三種。今指第三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也。蓋通教菩薩。觀空而不住空。從空入假。得見相似中道不空之體。故能受別圓接。或入別向。或入圓信。舍分段身。得意生身。堪證中道聖智善樂也。二釋竟。

△三結。

是名菩薩摩訶薩成就四法。得修行者大方便。當如是學。

疏曰。體空巧觀。大乘初門。能到圓住自覺聖智境界。故名修行大方便也。第六門竟。

○第七諸法緣因門二。初問。二答。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請世尊。唯願為說一切諸法緣因之相。(二皆云因緣相)以覺緣因相故。我及諸菩薩。離一切性有無妄見。無妄想見漸次俱生(唐云。不妄執諸法漸生頓生)。

疏曰。前已具明心外無法。今但請問唯心之緣因相也。達此唯心正因緣相。則知一切諸法。非有非無。既非有無。則不墮漸生頓生之妄執矣。

○二答二。初長文。二偈頌。初中二。初答緣因相。二破漸頓生。初又二。初總明二緣。二別明六因。此中但以展轉由藉。名之為緣。力能辦果。名之為因。不同唯識因親緣疏之義也。初又二。初總標二名。二別釋二義。

△今初。

佛告大慧。一切法二種緣相。謂外。及內。

疏曰。前已廣明一切唯心。心外無法。今雲外緣及內緣者。非謂心外及心內也。秪就唯心所現一切法中。約彼凡情所共見聞。名之為外。凡情所不覺知。名之為內耳。

○二別釋二義二。初釋外緣。二釋內緣。

△今初。

外緣者。謂泥團柱輪繩水木人工諸方便緣。有瓶生。如泥瓶。縷疊。草蓆。種芽。酪酥等。方便緣生。亦復如是。是名外緣前後轉生。

疏曰。泥團非瓶。而以柱輪繩水等緣。則有瓶生。若約喻說。則泥團非瓶。而可作瓶。可譬如來藏心本非十界。而能隨染淨緣。具造十界。是名為因。柱輪繩水等緣。可譬煩惱智慧漏無漏業。是名為緣。雖有瓶生。而瓶之四微。仍是泥之四微。可譬十界隨緣不變。當體唯是如來藏心。心外無法。不生不滅也。若就法說。則心中無始本具瓶之名言習氣種子為因。心中所現泥團輪柱等相分現行。及作意心所等見分現行為緣。故於現前一念心中。見有瓶生。而此瓶者。不異夢中所見諸物。不異翳目所見空華。還是自識所變色香味觸。心外無法。不生不滅也。如自心所現之泥。由自心所現方便。似有自心所現瓶生。而實無生。則自心所現之縷。以自心方便而成疊。自心所現之草。以自心方便而成席。自心所現之種。以自心方便而生芽。自心所現之酪。以自心方便而成酥。諸如此類。一一不離現前心識。但以凡情所共見聞。名外緣也。

△二釋內緣。

云何內緣。謂無明愛業等法。得緣名。從彼生陰界入法。得緣所起名。彼無差別。而愚夫妄想。是名內緣法。

疏曰。十二緣生。其相微細。已非凡外之所能知。緣生無性。全妄即真。尤非二乘之所能悟。故名內緣。依此內緣。方有外緣。外緣秪就相分之中一分不執受者言耳。無明愛業等法得緣名者。所謂無明與行。為能引二支。愛取及有。為能生三支也。從彼生陰界入法得緣所起名者。所謂識名色六入觸受。為所引五支。生及老死。為所生二支也。彼無差別者。如來藏第一義心。舉體而為惑業苦三。三皆無性。當體即是如來藏心。心外無法也。而愚夫妄想者。凡外則妄計從有種無種生。聲聞則妄計因果實法。唯求舍離也。初總明二緣竟。

○二別明六因二。初標。二釋。

△今初。

大慧。彼因者有六種。謂當有因。相續因。相因。作因。顯示因。待因。

疏曰。彼因有六種者。即指內外二緣之中。分別能招果之因相。有此六種差別。皆非心外法也。

△二釋。

當有因者。作因已。內外法生(魏雲。作因已。能生內外法)。

疏曰。作無明業因。能生未來識等生老死果。譬如植種於地。能生芽莖及穀麥也。此是現行熏種子義。

相續因者。作攀緣已。內外法生陰種子等。

疏曰。由第八識受熏持種。令法種子相續不滅。譬如地為谷種所依。漸次生長也。此是種引種。及種生現義。

相因者。作無間相相續生(魏雲。能生相續次第作事。而不斷絕。○唐云。作無間相。生相續果)。

疏曰。由諸境相。令能緣識相續生起。即所緣緣及等無間緣也。

作因者。作增上事。如轉輪王(魏雲。能作增上因。如轉輪王。○唐云。能作因者。謂作增上而生於果。如轉輪王)。

疏曰。由增上緣。能作生住成得等事。譬如轉輪王力。能令世間成辦諸事也。

顯示因者。妄想事生已。相現作所作。如燈照色等(唐云。顯了因者。謂分別生。能顯境相。如燈照物)。

疏曰。此即心王心所之見分。各為自相分境之增上緣也。

待因者。滅時作相續斷。不妄想性生(魏雲。相待因者。於滅時不見虛妄生法。相續事斷絕故。○唐云。觀待因者。謂滅時相續斷無妄想生)。

疏曰。由前五因。能令自心虛妄法生。生則有滅。能令自心妄想斷絕。對生說滅。故名為待因也。初答緣因相竟。

○二破漸俱生三。初總破。二別破。三結破。

△今初。

大慧。彼自妄想相愚夫。不漸次生。不俱生(魏雲。如是諸法。凡夫自心虛妄分別。大慧。是諸法非次第生。非一時生。○唐云。此是愚夫自所分別。非漸次生。亦非頓生)。

疏曰。此明上文所言二緣六因。皆是妄心分別。其實心外無法。法本無生。不可妄計或漸或俱也。

○二別破二。初破俱生。二破漸次生。

△今初。

所以者何。若復俱生者。作所作無分別。不得因相故(魏雲。若一切法一時生者。因果不可差別。以不見因果身相故。○唐云。若頓生者。則作與所作無有差別。求其因相不可得故)。

疏曰。設使諸法非唯心現。而是心外因緣生者。若因與果。一時俱生。則果與因。相難分別。以二相同時頓現。不可表示誰因誰果故也。

△二破漸次生。

若漸次生者。不得相我故。(唐云。求其體相。亦不可得)漸次生不生。如不生子。無父名(唐云。如未生子。云何名父)。

疏曰。若心外因緣。漸次生心外果。因果不同時者。譬如未生子時。不得名父。未生果時。云何名因。

大慧。漸次生相續方便不然。但妄想耳。因攀緣次第增上緣等生所生故。大慧。漸次生不生。妄想自性計著相故(魏雲。愚癡凡夫。自心觀察次第相續不相應故。作如是言。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等。能生諸法。大慧。如是次第諸法不生。○唐云。諸計度人言。以因緣所緣緣無間緣增上緣等。所生能生互相系屬。次第生者。理不得成。皆是妄情執著相故)。

疏曰。此明四緣漸生諸法。但是妄想計著之相。而生本不生也。因者。親因緣也。攀緣者。所緣緣也。次第者。等無間緣也。增上緣。如常可知。問曰。瑜伽唯識。盛明四緣生一切法。今雲皆是妄想計著。何耶。答曰。迷一真心。舉體而為五位百法。於百法中。假說色心種子。名為因緣。假說相分。為所緣緣。假說見分前念現行。為等無間緣。假說色心諸法。互相為增上緣。其實五位百法。並皆無性。故唯識論雲。為遣妄執心心所外實有境故。說唯有識。若執唯識真實有者。如執外境。亦是法執。又云。如前所說識差別相。依理世俗。非真勝義。真勝義中。心言絕故。如伽陀說。心意識八種。俗故相有別。真故相無別。相所相無故。夫心意識。尚無別相。況四緣而有實體相耶。故知瑜伽唯識。與此經同是一切佛語心也。二別破竟。

△三結破。

漸次俱不生。自心現受用故。(魏雲。自心中現身及資生故。○唐云。但有心現身資等故)自相共相外性非性。(唐云。外自共相皆無性故)大慧。漸次俱不生。除自心現不覺妄想故相生。(魏雲。但虛妄識生。自心見故。○唐云。唯除識起自分別見)是故因緣作事方便相。當離漸次俱見(魏雲。汝當應離不正見因緣生事次第一時生法。○唐云。是故應離因緣所作和合相中漸頓生見)。

疏曰。根身器界。皆自心現。譬如夢境。本非有生。如何妄想分別或漸或俱生耶。瑜伽唯識。且依眾生自心所現。方便分別自相共相。及十因四緣五果或俱不俱。以破心外我法二執。然後遣相證性。結成勝義。今經直顯勝義。不惟外性非性。當知自心所現。皆如幻夢。不可謂其實有漸次及俱生也。初長文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一切都無生。亦無因緣滅。(魏雲。因緣無不生。不生故不滅)於彼生滅中。而起因緣想。(唐云。於彼諸緣中。分別生滅相)非遮滅復生。相續因緣起。唯為斷凡愚。癡惑妄想緣。(唐云。非遮諸緣會。如是滅復生。但止於凡愚。妄情之所著)有無緣起法。(唐云。緣中法有無)是悉無有生。習氣所迷轉。從是三有現。(唐作生有現)真實無生緣。(唐云。本來無有生)亦復無有滅。觀一切有為。(唐作有無)猶如虛空華。攝受及所攝。舍離惑亂見。(唐云。離能取所取。一切迷惑見)非已生當生。(唐云。無能生所生)亦復無因緣。一切無所有。斯皆是言說(唐云。但隨世俗故。而說有生滅)。

疏曰。心外無法。故因緣生法。即是無生。以無生故。亦無滅也。當知因緣亦唯是心。生滅亦唯是心。眾生於唯心生滅之中而計因緣。或於唯心因緣之中而計生滅。不知因緣生滅悉皆無性。故佛破之。然遮撥唯心之生滅因緣。唯為斷除凡愚之執著妄情耳。譬如翳目。妄見空華。不可謂實有。不可謂定無。今非遮其華相生滅。唯為斷其妄生執著也。若知能取所取已生當生能生所生。一一唯心。一一無性。則隨世俗說有生滅。亦何礙哉。第七諸法緣因門竟。

△第八言說妄想門三。初請問。二許宣。三正說。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惟願為說言說妄想相心經。(魏雲。名分別言語相心法門。○唐云。言說分別相心法門)世尊。我及餘菩薩摩訶薩。若善知言說妄想相心經。則能通達言說所說二種義。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言說所說二種趣。淨一切眾生。

疏曰。前明一切皆是言說。而言說妄想。必有其相。又能說所說二義。必須通達。方可自覺覺他。故問之也。

△二許說。

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三正說三。初正明四種相。二明所現境界。三辨第一義。

△今初。

佛告大慧。有四種言說妄想(唐作分別)相。謂相言說。夢言說。過妄想計著言說。(魏雲。妄執言說。○唐云。計著過惡言說)無始妄想言說。(魏雲。無始言說)相言說者。從自妄想色相計著生。(魏雲。執着色等諸相而生。○唐云。執著自分別色相生)夢言說者。先所經境界。隨憶念生。從覺已境界無性生。(唐云。謂夢先所經境界。覺已憶念。依不實境生)過妄想計著言說者。先怨所作業。隨憶念生。(魏雲。念本所聞所作業生。○唐云。憶念怨仇先所作業生)無始妄想言說者。無始虛偽計著過自種習氣生。(魏雲。從無始來執著戲論煩惱種子熏習而生。○唐云。以無始戲論妄執習氣生)是名四種言說妄想相。

疏曰。言說妄想雖多。以四種收之。無不盡也。

○二明所現境界二。初辨言說生。二辨異不異。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以此義勸請世尊。惟願更說言說妄想所現境界。世尊。何處。何故。云何。何因。眾生妄想言說生。(魏雲。唯願為我重說四種虛妄執著言語之相。眾生言語。何處出。云何出。何因出。○唐云。願更為說言語分別所行之相。何處何因。云何而起)佛告大慧。頭胸喉鼻舌唇齗齒和合。出音聲。

疏曰。何故即何因。故二譯止有三句也。頭胸喉等。是答其何處出。和合出。是答其云何出。不答何因者。因唯妄想想。易知故也。

△二辨異不異。

大慧白佛言。世尊。言說妄想。為異為不異。佛告大慧。言說妄想。非異非不異。所以者何。謂彼因生相故。(魏雲。因彼虛妄法相。生言語故。○唐云。分別為因。起言語故)大慧。若言說妄想異者。妄想不應是因。若不異者。語不顯義。而有顯示。(魏雲。說彼言語。能了前境)是故非異非不異。

疏曰。言說既因妄想。故須辨異不異也。若云異者。妄想不應為言說因。今既為言說因。故非異也。若不異者。言說不應顯示境義。今既能有顯示。故非不異也。二明所現境界竟。

○三辨第一義二。初問。二答。

△今初。

大慧復白佛言。世尊。為言說即是第一義。為所說者是第一義。

疏曰。因上文雲語有顯示。故問言說即第一義耶。抑所說者乃是第一義耶。

○二答。又二。初長文。二偈頌。

△今初。

佛告大慧。非言說是第一義。亦非所說是第一義。

疏曰。言說但是名句文身。故非即第一義。所說唯於諸法共相而轉。不能親得法之自相。如說第一義諦。則於意識之上。變現第一義之影像以為所說。亦非即是第一義也。譬如說火。火字固無熱性。心中知所詮者。是能燒性。而亦未嘗即熱也。

所以者何。謂第一義聖樂。言說所入是第一義。非言說是第一義。(唐云。第一義者。是聖樂處。因言而入。非即是言)第一義者。聖智自覺所得。(唐云。是聖智內自證境)非言說妄想覺境界。(唐云。非言語分別智境)是故言說妄想。不顯示第一義。言說者。生滅動搖。展轉因緣起。若展轉因緣起者。彼不顯示第一義。大慧。自他相無性故。言說相不顯示第一義。(唐云。第一義者。無自他相。言語有相。不能顯示)復次大慧。隨入自心現量故。種種相外性非性。(唐云。第一義者。但唯自心。種種外性。悉皆無有)言說妄想。不顯示第一義。是故大慧。當離言說諸妄想相。

疏曰。言說所入。不惟非言說。亦復非所說。如親觸火時。不惟非火字。亦非意中所緣之火相也。是故言說所說。總不出於妄想。以由妄想而起言說。復由言說起所說相。生滅動搖。有自他相。何能顯示第一義耶。唯是隨順證入自心現量。則心外無法。言說即非言說。所說即非所說。如翳盡時。無華可滅。故名離耳。初長文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諸性(唐作諸法)無自性。亦復無言說。甚深空空義。愚夫不能了。(魏雲。空及與不空。凡夫不能知。○唐云。不見空空義。愚夫故流轉)一切性自性。言說法如影。(唐云。一切法無性。離言語分別。諸有如夢化。非生死涅槃。又有偈云。如王及長者。為令諸子喜。先示相似物。後示真實者。我今亦復然。先說相似法。○魏亦有)自覺聖智子。實際我所說(唐云。後乃為其演。自證實際法。○魏雲。為諸佛子喜。後說明實際)。

疏曰。甚深空空義者。既空生死。亦空涅槃。二邊俱空。即是中道不空正體。所以凡外二乘。皆名為愚。不能了達此實際也。非真佛子。何能因言證入。不滯言說及所說哉。第八言說妄想門竟。

○第九離四句門三。初請問。二許宣。三正說。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惟願為說離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一切外道所不行。自覺聖智所行。離妄想自相共相。入於第一真實之義。諸地相續。漸次上上增進清淨之相。隨入如來地相。無開發本願。譬如眾色摩尼境界無邊相行。(唐云。以無功用本願力故。如如意寶。普現一切無邊境界)自心現趣部分之相一切諸法。(唐云。一切諸法。皆是自心所見差別)我及餘菩薩摩訶薩。離如是等妄想自性自共相見。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令一切眾生。一切安樂。具足充滿。

疏曰。言四句者。謂不達自心現量。心外無法。妄想分別諸法各有自相共相。或言定一。或言定異。或言亦一亦異。名之為俱。或言非一非異。名為不俱。此是一種四句。又或言有。或言無。或言亦有亦無。或言非有非無。復是一種四句。又或言常。或言無常。或言亦常亦無常。或言非常非無常。復是一種四句也。若離此種種四句。則一切外道所不行。惟是自覺聖智所行。以了達心外無法。實無自相共相可得。故得入於第一真實之義。從歡喜地。至如來地。自覺已圓。能以本願覺他無盡。

△二許宣。

佛告大慧。善哉善哉。汝能問我如是之義。多所安樂。多所饒益。哀愍一切諸天世人。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三正說二。初破外計。二申正法。初中二。初長文。二偈頌。初又三。初總明邪計所起。二別說十二譬喻。三結勸應離。

△今初。

佛告大慧。不知心量愚癡凡夫。取內外性。依於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自性習因計著妄想(魏雲。愚癡凡夫。不能覺知唯自心見。執著外諸種種法相以為實有。是故虛妄分別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因自心熏習。依虛妄分別心故。○唐云。凡夫無智。不知心量。妄習為因。執著外物。分別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無常無常等一切自性)。

疏曰。此總明凡外邪計。由於不達唯心也。

○二別說十二譬喻。又分為二。初有七譬。譬凡外妄計。二有五譬。譬依佛法起計。

△今初。

譬如群鹿。為渴所逼。見春時焰。(魏作熱陽焰。唐作熱時焰)而作水想。迷亂馳趣。不知非水。如是愚夫。無始虛偽妄想所熏習。三毒燒心。樂色境界。見生住滅。取內外性。墮於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想。妄見攝受。

疏曰。初群鹿逐焰譬。譬三毒取境而起邪計也。

如乾闥婆城。凡愚無智而起城想。無始習氣計著相現。彼非有城。非無城。(唐云。非城。非非城。無智之人。無始時來執著城種妄習熏故。而作城想)如是外道無始虛偽習氣計著。依於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見。不能了知自心現量。

疏曰。二計著干城譬。譬妄習取不實境也。海氣所現。不可登臨。故非有城。令起城想。故非無城。

譬如有人。夢見男女象馬車步城邑園林山河浴池種種莊嚴。自身入中。覺已憶念。大慧。於意云何。如是士夫。於前所夢憶念不舍。為黠慧不。大慧白佛言。不也。世尊。佛告大慧。如是凡夫。惡見所噬。外道智慧。不知如夢自心現性。依於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見。

疏曰。三追憶夢境譬。譬不達依正皆唯心也。

譬如畫像。不高不下。而彼凡愚。作高下想。如是未來外道惡見習氣充滿。依於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見。自壞壞他。餘(唐作於)離有無無生之論。亦說言無。謗因果見。拔善根本。壞清淨因。勝求者當遠離去。(唐云。欲求勝法。當速遠離)作如是說。彼墮自他俱見有無妄想已。墮建立誹謗。以是惡見。當墮地獄。

疏曰。四畫像有無譬。譬斷常邪見也。正法念處經具明心為畫師。畫作六道種種五陰。是六道皆如畫像。本無實法。而彼反計為有高下。起四句執。至於出世聖人。不復畫作六道五陰。乃離有無無生之論。而彼不能見故。反說為無。夫說六道實有。如計畫像高下。墮建立常見也。說出世無生為無。如不見畫。並說畫師紙筆膠色皆無。墮誹謗斷見也。

譬如翳目。見有垂發。(二作毛輪)謂眾人言。汝等觀此。(魏雲。為他說言。如是如是青黃赤白。汝何不觀)而是垂發。畢竟非性。非無性。見不見故。如是外道妄見希望。依於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見。誹謗正法。自陷陷他。

疏曰。五翳見垂發譬。譬邪執不達性空也。餘人不見。故非性。翳者妄見。故非無性。三界依正。亦復如是。聖眼了知本空。凡愚計為實有也。

譬如火輪。非輪。愚夫輪想。非有智者。如是外道惡見希望。依於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想。一切性生。

疏曰。六火輪非輪譬。譬相似相續法中。凡外妄計為常為一。不知諸法念念滅也。

譬如水泡。似摩尼珠。(二皆作玻璃珠)愚小無智。作摩尼想。計著追逐。而彼水泡。非摩尼。非非摩尼。取不取故。如是外道惡見妄想習氣所熏。於無所有說有生。(魏雲。說非有法依因緣生。○唐云。說非有為生)緣有者言滅(魏雲。復有說言。實有法滅。○唐云。壞於緣有)。

疏曰。七水泡似珠譬。譬外道取不實法。起生滅執也。世間戒定慧法。不能出離生死。如水泡無摩尼用。智者不取。故非摩尼。愚小計著。故非非摩尼。當其有本非有。而彼妄說有生。逮取之而不可得。又復妄言有滅。豈知水性無生滅哉。初有七譬。譬凡外妄計竟。

○二有五譬。譬依佛法起計。又二。初正顯俗諦是隨情說。二以五譬譬其非實。初又二。初斥世間因明不應攝取。二顯隨情俗諦是化佛說。

△今初。

復次大慧。有三種量。五分論。各建立已。(魏雲。彼諸外道建立三種量五分論)得聖智自覺。離二自性事。而作有性妄想計著。(唐云。立三種量已。於聖智內證離二自性法。起有性分別。)大慧。心意意識身心轉變。自心現攝所攝諸妄想斷。如來地自覺聖智修行者。不於彼作性非性想。(唐云。諸修行者。轉心想識。離能所取。住如來境。自證聖法。於有及無。不起於想)若復修行者如是境界性非性攝取想生者。彼即取長養。及取我人(唐云。若於境界起有無執。則著我人眾生壽者)。

疏曰。三種量者。現量。比量。聖言量也。五分論者。宗因喻合結也。宗因喻。亦名三支比量。合結不過成之而已。然三量五分。本是佛說。而魏譯直雲外道建立。宋唐二譯。雖不直雲外道。觀其文意。亦是有性妄想計著之由。當知法無邪正。邪正在人。佛本以三量五分破有無執。若依之更執有無。則佛法亦成外道也。離二自性事者。遠離遍計及依他執。即圓成實之體性也。此圓成實。性離有無。非能所取。若執有無。便成能所。則有法相及我相矣。

△二顯隨情俗諦是化佛說。

大慧。若說彼性自性自共相。一切皆是化佛所說。非法佛說。又諸言說。悉由愚夫希望見生。不為別建立趣自性法。得聖智自覺三昧樂住者分別顯示(唐云。一切諸法自相共相。是化佛說。非法佛說。化佛說法。但順愚夫所起之見。不為顯示自證聖智三昧樂境)。

疏曰。諸阿含經。亦說諸法自相共相。以破愚夫虛妄我執。蓋彼既不能達唯心境界。故亦不能即於化身而見法身也。初正顯俗諦是隨情說竟。

△二以五譬譬其非實。

譬如水中。有樹影現。彼非影。非非影。非樹形。非非樹形。如是外道見習所熏。妄想計著。依於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想。而不能知自心現量。

疏曰。自心如水。諸法如影。水外無影。故非影。水中顯現。故非非影。撈不可得。故非樹形。宛然是樹。故非非樹形。當知自心現量。本非有無。不應計著也。

譬如明鏡。隨緣顯現一切色像。而無妄想。(唐云。譬如明鏡。無有分別。隨順眾緣。現諸色像)彼非像。非非像。而見像非像。(魏雲。有緣得見。無緣不見故)妄想愚夫而作像想。(魏雲。自心分別。見像有無)如是外道惡見。自心像現。妄想計著。依於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見。

疏曰。自心如鏡。諸法如像。對緣顯現而非有。離緣不現而非無。外道不達。妄作有無計著也。

譬如風水。和合出聲。彼非性。非非性。(魏雲。譬如諸響。因入山河水風空屋和合而聞。彼所聞響。非有非無。何以故。因聲聞聲故。○唐云。譬如谷響。依於風水人等音聲和合而起。彼非有非無。以聞聲非聲故)如是外道惡見妄想。依於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見。

疏曰。諸法如響。緣生無實。非有非無。不應計著。計著則成外道也。

譬如大地無草木處。熱焰川流。洪浪雲湧。(唐云。日光照觸。焰水波動)彼非性。非非性。貪無貪故。(唐云。彼非有非無。以倒想非想故)如是愚夫。無始虛偽習氣所熏。妄想計著。依生住滅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緣自住事門。(唐云。無始戲論惡習所熏。於聖智自證法性門中。見生住滅一異有無俱不俱性)亦復如彼熱焰波浪。

疏曰。光焰本非波浪。無貪倒者。知其非性。有貪倒者。則非非性。愚夫於法性中。妄見生住滅等。亦猶是也。

譬如有人。咒術機發。以非眾生數。毘舍闍鬼方便合成。動搖雲為。(魏雲。譬如有人。依咒術力。起於死尸機關木人無眾生體。依毘舍闍力。依巧師力。作去來事。○唐云。譬如木人及以起尸。以毘舍闍機關力故。動搖運轉。雲為不絕)凡愚妄想。計著往來。如是外道惡見希望。依於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見。戲論計著。不實建立。

疏曰。死尸木人。皆無執受。名為非眾生數。毘舍闍。此雲啖精氣鬼。又云顛鬼。機關以運木人。則木人動搖雲為。顛鬼以合死尸。則死尸動搖雲為。識情執著四大六根。則四大六根妄有動搖雲為。當知本與木人死尸無異。不應妄計有眾生也。二別說十二譬喻竟。

△三結勸應離。

大慧。是故欲得自覺聖智事。當離生住滅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等惡見妄想。

初長文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幻夢水樹影。垂發熱時焰。如是觀三有。究竟得解脫。(唐云。諸識蘊有五。猶如水樹形。所見如幻夢。不應妄分別。三有如陽焰。幻夢及毛輪。若能如是觀。究竟得解脫)譬如渴鹿想。(唐作熱時焰)動轉迷亂心。鹿想謂為水。而實無水事。如是識種子。動轉見境界。愚夫妄想生。如為翳所翳。(唐云。如翳者所見。愚夫生執著)於無始生死。計著攝受性。(唐云。無始生死中。執著所纏覆)如逆楔出楔。舍離貪攝受。(唐云。退舍令出離。如因榍出榍)如幻咒機發。浮雲夢電光。觀是得解脫。永斷三相續。於彼無有作。猶如焰虛空。(唐云。此中無所有。如空中陽焰)如是知諸法。則為無所知。言教唯假名。彼亦無有相。於彼起妄想。陰行如垂發。(唐云。諸蘊如毛輪。於中妄分別。唯假施設名。求相不可得)如畫垂發幻。夢乾闥婆城。火輪熱時焰。無而現眾生。(唐云。實無而見有)常無常一異。俱不俱亦然。無始過相續。愚夫癡妄想。明鏡水淨眼。摩尼妙寶珠。於中現眾色。而實無所有。一切性顯現。如畫熱時焰。種種眾色現。如夢無所有(唐云。心識亦如是。普現眾色相。如夢空中焰。亦如石女兒)。

疏曰。初四句。唐作八句。先頌遠離觀也。次十句。頌愚夫計著如渴鹿也。次如逆楔等十句。重頌對治觀也。次言教第十二句。重頌愚夫計著之非也。後明鏡等八句。結顯諸法有即非有也。初破外計竟。

△二申正法。

復次大慧。如來說法。離如是四句。謂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離於有無建立誹謗分別。

疏曰。唯心所現諸法。故非一。諸法並是唯心。故非異。唯心諸法不相違故。故非亦一亦異。諸法唯心非戲論故。故非非一非異。又諸法唯心。故非有。唯心諸法。故非無。不相違。故非亦有亦無。非戲論。故非非有非無。又念念滅。故非常。念念生。故非無常不相違。故非亦常亦無常。非戲論。故非非常非無常。不執心外有法。故離建立。不撥唯心諸法。故離誹謗也。

結集真諦緣起道滅。解脫。如來說法。以是為首。(唐云。諸佛說法。以諦緣起滅道解脫而為其首)非性。非自在。非無因。非微塵。非時。非自性相續而為說法(唐云。非與勝性自在宿作自然時微塵等而共相應)。

疏曰。真諦。謂苦集滅道四聖諦也。緣起。諸十二因緣也。道滅者。四諦所歸重也。解脫者。十二因緣還滅門也。四諦則有生滅無生無量無作之不同。而意顯出世道滅。因緣亦有思議不思議生滅不生滅之不同。而意顯還滅解脫。然世出世間因果。皆不離心。流轉還滅。亦不離心。故非外道勝性等妄計也。無因。即唐譯自然。自性相續。即唐譯宿作。阿含破外道宿作因論。謂現見有人。作善即得善報。為惡即得惡報。何得一向但委於宿作耶。餘如他處廣破。

復次大慧。為淨煩惱爾焰障故。譬如商主。次第建立百八句無所有。善分別諸乘及諸地相(唐云。諸佛說法。為淨惑智二種障故。次第令住一百八句無相法中。而善分別諸乘地相。猶如商主。善導眾人)。

疏曰。若不知百八句皆無所有。則無以淨二障。若不善分別諸乘及諸地相。亦無以淨二障。今由了達百八句皆無相故。則有即非有。善分別諸乘及諸地故。則無即非無。是謂佛正法也。第九離四句門竟。

○第十明四種禪門二。初長文。二偈頌。初中二。初總標。二別釋。

△今初。

復次大慧。有四種禪。云何為四。謂愚夫所行禪。觀察義禪。攀緣如禪。(魏雲。念真如禪。○唐云。攀緣真如禪)如來禪。

疏曰。上云善分別諸乘乃諸地相。故遂明四種禪也。初即世間禪。及藏教事禪。二即通教。及別三賢所修禪。三即別地所行禪。四即圓住以上所行禪也。

△二別釋。

云何愚夫所行禪。謂聲聞緣覺外道修行者。(唐無外道二字)觀人無我性。自相共相骨鎖無常苦不淨相。(唐云知人無我。見自他身骨鎖相連。皆是無常苦不淨相)計著為首。如是相不異。觀前後轉進。相不除滅。(唐云。如是觀察。堅著不舍。漸次增勝至無想滅定。○魏雲。次第上上。乃至非想滅盡定解脫)是名愚夫所行禪。

疏曰。觀人無我及骨鎖常無等。本是愚法二乘所修。故唐譯無外道字。然設修至滅定解脫。則是觀練二法滿足。名為聲聞緣覺。若誤取無想。及非想證。則便成外道矣。故宋魏二譯。皆有外道二字也。

云何觀察義禪。謂人無我自相共相。外道自他俱無性已。觀法無我。彼地相義。漸次增進。(唐云。謂知自共相人無我已。亦離外道自他俱作。於法無我諸地相義。隨順觀察)是名觀察義禪。

疏曰。知人無我。及離外道自他俱作。所謂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正是通教。及別十住體空觀門。於法無我諸地相義。隨順觀察。即別十行十向。修於相似假觀及中觀也。

云何攀緣如禪。謂妄想二無我妄想。如實處不生妄想。(唐云。謂若分別無我有二。是虛妄念。若如實知。彼念不起)是名攀緣如禪。

疏曰。唯識頌云。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即今妄想二無我妄想之謂也。又頌云。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即今如實處不生妄想之謂也。此別教通達位也。

云何如來禪。謂入如來地。得自覺聖智相二種樂住。(魏雲。入內身聖智相三空三種樂行故)成辦眾生不思議事。是名如來禪。

疏曰。魏雲三空者。即圓融三解脫門也。生死涅槃二邊中道不可得故。名空解脫門。此空離一切相。名無相解脫門。此無相者。即是實相。無有作者。無可願求。名無作解脫門。亦名無願解脫門。入此不思議三脫門已。親證三德秘藏之樂。自利利他。法皆具足。此圓教發心住已上境界也。別教證道同圓。應亦得此。而教道別故。姑未許之。又如來禪。須辦六即。則六根五品。亦得此名也。問曰。如古人云且喜師兄會如來禪。祖師禪未夢見在。則祖師禪應更勝於如來禪耶。答曰。乘言者喪。滯句者迷。汝欲以古人一時應機之談作實法會。何異刻舟求劍。恐香岩大笑汝在。初長文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凡夫所行禪。觀察相義禪。攀緣如實禪。如來清淨禪。譬如日月形。缽頭摩深險。如虛空火盡。修行者觀察。(唐云。修行者在定。觀見日月形。波頭摩深險。虛空火及盡)如是種種相。外道道通禪。(唐云。墮於外道法)亦復墮聲聞。及緣覺境界。

疏曰。此先頌總標。及頌愚夫禪之相也。缽頭摩。此翻紅蓮華。謂若於禪定中。見有神我如日月形。或如紅蓮在深險處。則墮外道。若於禪定中。見苦斷集。歸於虛空。如薪盡火滅。不受後有。則墮二乘也。

舍離彼一切。則是無所有。(唐云。舍離此一切。住於無所緣)一切剎諸佛。以不思議手。一時摩其頂。隨順入如相(唐云。是則能隨入。如如真實相。十方諸國土。所有無量佛。悉引光明手。而摩是人頂)。

疏曰。此頌後三種禪相也。舍離彼一切。即觀察義禪。則是無所有。即攀緣如禪。隨順入如相。即如來禪。以此摩訶衍三種禪相。對斥二乘及諸外道。所以名為方等部也。第十明四種禪門竟。

○第十一般涅槃門二。初問。二答。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般涅槃者。說何等法。謂為涅槃。

疏曰。前雲如來禪者得自覺聖智三種樂住。夫三德秘藏常樂我淨。即是如來大般涅槃。而此涅槃。畢竟是何等法耶。故問之也。

○二答。為三。初正明大涅槃義。二兼示二乘及外道相。三明如來神力建立菩薩。

△今初。

佛告大慧。一切自性(唐作一切識自性)習氣(及)藏意意識見習轉變。名為涅槃。諸佛及我涅槃。自性空事境界。(唐云。我及諸佛說名涅槃。即是諸法性空境界)復次大慧。涅槃者。聖智自覺境界。離斷常妄想性非性。(唐云。自證聖智所行境界。遠離斷常及以有無)云何非常。謂自相共相妄想斷。故非常。云何非斷。謂一切聖去來現在得自覺故非斷。大慧。涅槃不壞不死。若涅槃死者。復應受生相續。若壞者。應墮有為相。是故涅槃離壞離死。是故修行者之所歸依。復次大慧。涅槃非舍非得。非斷非常。非一義。非種種義。是名涅槃。

疏曰。一切識自性習氣者。即有支習氣也。藏意意識見習者。即名言習氣我執習氣也。轉變者。由無漏智熏。令彼妄習無寄也。自性空事境界者。諸法無性。當體即是真空實相也。此諸法性空境界。唯是聖智自覺所行。故非斷常及有無也。非斷非常。經文自釋可知。言非有非無者。死。壞。則無。受生相續。墮有為相。則有。今離壞離死。故非有無也。非舍者。諸法性空。無可舍故。非得者。真如無物。無可取故。非斷非常。如前可知。非一義者。不與多對故。非種種義者。不墮諸數故。又即一切法。故非一。離一切相。故非種種。又是即非即。故非一。離即離非。故非種種也。

○二兼示二乘及外道相二。初示二乘涅槃。二示外道計著。

△今初。

復次大慧。聲聞緣覺涅槃者。覺自相共相。不習近境界。不顛倒見。妄想不生。彼等於彼作涅槃覺。

疏曰。覺陰界入自相差別。無我我所共相苦空無常不淨。不習近六塵境界。則斷思惑。不顛倒見。則斷見惑。三界妄想不生。出分段苦輪。便作安隱度脫之想。休息化城。所以不達如來所證大涅槃也。

△二示外道計著。

復次大慧。二種自性相。云何為二。謂言說自性相計著。事自性相計著。言說自性相計著者。從無始言說虛偽習氣計著生。事自性相計著者。從不覺自心現分齊生。

疏曰。此即名相二種計著。皆遍計所執性。妄計實我實法。不惟違背大涅槃。亦不能證二乘涅槃也。二兼示二乘及外道相竟。

○三明如來神力建立菩薩二。初正明神力。二問答釋意。初中三。初總標二力。二別釋二力。三結嘆二力。

△今初。

復次大慧。如來以二種神力建立。(唐云。諸佛有二種加持)菩薩摩訶薩頂禮諸佛。聽受問義。云何二種神力建立。謂三昧正受。(唐云。謂令入三昧)為現一切身面言說神力。及手灌頂神力。

疏曰。一者令初地菩薩入三昧已。身語加持。為二神力。二者令菩薩滿十地已。手灌其頂。為二神力。故總名二種神力也。

○二別釋二力。又二。初約初地。二約十地。

△今初。

大慧。菩薩摩訶薩初菩薩地。住佛神力。所謂入菩薩大乘照明(二作光明)三昧。入是三昧已。十方世界一切諸佛。以神通力。為現一切身面言說。如金剛藏菩薩摩訶薩。及餘如是相功德成就菩薩摩訶薩。(唐云。及餘成就如是功德相菩薩者是)大慧。是名初菩薩地。

疏曰。此二神力。具如華嚴十地品初廣明。

△二約十地。

菩薩摩訶薩。得菩薩三昧正受神力。於百千劫積習善根之所成就。次第諸地對治所治相。通達究竟。至法雲地。(唐云。此菩薩蒙佛持力。入三昧已。於百千劫。集諸善根。漸入諸地。善能通達治所治相。至法雲地)住大蓮華微妙宮殿。坐大蓮華寶師子座。同類菩薩摩訶薩眷屬圍繞。眾寶瓔珞莊嚴其身。如黃金薝卜日月光明。(唐云。身如黃金薝卜華色。如盛滿月。放大光明)諸最勝手從十方來。(唐云。十方諸佛舒蓮華手)就大蓮華宮殿座上而灌其頂。譬如自在轉輪聖王。及天帝釋太子灌頂。是名菩薩手灌頂神力。

疏曰。此二神力。亦如華嚴第十地中廣明。薝卜。此翻黃華。餘可知。二別釋二力竟。

△三結嘆二力。

大慧。是名菩薩摩訶薩二種神力。若菩薩摩訶薩住二種神力。面見諸佛如來。若不如是。則不能見。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凡所分別三昧神足諸法之行。是等一切。悉住如來二種神力。大慧。若菩薩摩訶薩離佛神力。能辯說者。一切凡夫。亦應能說。所以者何。謂不住神力故。大慧。山石樹木及諸樂器城郭宮殿。以如來入城威神力故。皆自然出音樂之聲。何況有心者。聾盲瘖啞無量眾苦。皆得解脫。如來有如是等無量神力。利安眾生。

疏曰。菩薩必藉如來神力加持。方能入定現通說法。以佛徹證自心說量。知一切法即心自性。得大自在。故能以同體法性之力。加持菩薩。乃至加持山石及宮殿等。令演法音。加持聾盲諸苦眾生。令得解脫。皆是大般涅槃之力用也。初正明神力竟。

△二問答釋意。

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如來應供等正覺。(於)菩薩摩訶薩住三昧正受時。及勝進地灌頂時。加其神力。佛告大慧。為離魔業煩惱故。及不墮聲聞地禪故。為得如來自覺地故。及增進所得法故。是故如來應供等正覺。咸以神力建立諸菩薩摩訶薩。若不以神力建立者。則墮外道惡見妄想。及諸聲聞眾魔希望。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諸佛如來咸以神力。攝受諸菩薩摩訶薩。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神力人中尊。大願悉清淨。(唐云。世尊清淨願。有大加持力)三摩提灌頂。初地及十地(唐云。初地十地中。三昧及灌頂)。

疏曰。意顯神力加持。令離二乘涅槃外道計著。令證大涅槃聖智自覺境界故也。第十一般涅槃門竟。

○第十二緣起門二。初難問。二答釋。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佛說緣起。即是說因緣。不自說道。(魏雲。如世尊說十二因緣。從因生果。不說自心妄想分別見力而生。○唐云。佛說緣起是由作起。非自體起)世尊。外道亦說因緣。謂勝。自在。時。微塵生。如是諸性生。(唐云。外道亦說勝性。自在。時。我。微塵。生於諸法)然世尊所謂因緣生諸性言說。有間悉檀。(唐云。今佛世尊。但以異名說作緣起)無間悉檀。(唐云。非義有別)世尊。外道亦說有無有生。(魏雲外道亦說從於有無而生諸法。○唐云。外道亦說以作者故。從無生有)世尊亦說無有生。生已滅。(魏雲。世尊說言。諸法本無。依因緣生。生已還滅)如世尊所說。無明緣行乃至老死。此是世尊無因說。非有因說。(唐云。此說無因。非說有因)世尊建立作如是說。此有故彼有。非建立漸生。觀外道說勝。非如來也。所以者何。世尊。外道說因不從緣生。而有所生。世尊說觀因有事。觀事有因。(唐云。世尊所說。果待於因。因復待因)如是因緣雜亂。如是展轉無窮(唐云。如是展轉。成無窮過。又此有故彼有者。則無有因)。

疏曰。此難世尊平日所說十二因緣。亦犯種種過也。謂無明等能生諸法。何異勝性等能生諸法。此但言說不同。而義無不同也。又說無明緣行。而無明更無所因。何異外道從無生有。又說十二因緣此有故彼有。何異外道從有生有。此皆與外道同也。又外道說勝性等因。不從緣生而有所生。則因果不亂。世尊說待因名果。待果名因。則因果雜亂。外道說因不從緣生。則尚可窮詰。世尊說因更復待因。則展轉無窮。此皆不如外道說勝也。

○二答釋二。初正釋因緣無過。二轉破言說無性。

△今初。

佛告大慧。我非無因說。及因緣雜亂說。此有故彼有者。攝所攝非性。覺自心現量(唐云。我了諸法唯心所現。無能取所取。說此有故彼有。非是無因及因緣過失)。

疏曰。宋譯是西土文體。以後成前。唐譯是此方文體。以前生後也。由覺自心現量。則知能攝所攝無性。故云此有故彼有。此是唯心因果。非無因也。此是假立因果。不雜亂也。既非無因。亦非心外有因。既不雜亂。亦不展轉無窮。既知無性。則本無生。亦非俱生及漸生矣。

大慧。若攝所攝計著。不覺自心現量。外境界性非性。彼有如是過。非我說緣起。(唐云。若不了諸法唯心所現。計有能取及以所取。執著外境若有若無。彼有是過。非我所說)我常說言。因緣和合而生諸法。非無因生。

疏曰。此明不達唯心。乃有諸過。達唯心者。秪約一心而論因緣。既非邪因。亦非無因也。初正釋因緣無過竟。

○二轉破言說無性二。初疑問。二答釋。

△今初。

大慧復白佛言。世尊。非言說有性。有一切性耶。(魏雲。有言說應有諸法。○唐云。有言說故。必有諸法)世尊。若無性者。言說不生。是故言說有性有一切性。(唐云。若無諸法。言依何起)。

疏曰。佛明諸法唯心所現。心外無法。故疑若無諸法。不應起諸言說也。

△二答釋。

佛告大慧。無性而作言說。謂兔角龜毛等。世間現言說。大慧。非性。非非性。(唐云。彼非有。非非有)但言說耳。如汝所說。言說有性有一切性者。汝論則壞。(魏雲。汝言以有言說。應有諸法者。此義已破)大慧。非一切剎土(皆)有言說。言說者。是作耳。(唐云。假安立耳)或有剎土。瞻視顯法。或有作相。(唐云。或現異相)或有揚眉。或有動睛。或笑或欠。(唐云。顰呻)或謦欬。或念剎土。或動搖。大慧。如瞻視(魏雲。無瞬。唐云。不瞬。)及香積(魏雲。眾香。唐云。妙香)世界。普賢如來國土。但以瞻視。令諸菩薩得無生法忍。及諸勝三昧。是故非言說有性有一切性。(唐云。非由言說而有諸法)大慧。見此世界蚊蚋蟲蟻。是等眾生無有言說。而各辦事。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如虛空兔角。及與槃太子。(二皆作石女兒)無而有言說。如是性妄想。因緣和合法。凡愚起妄想。(唐云。妄計法如是。因緣和合中。愚夫妄謂生)不能如實知。輪迴三有宅。

疏曰。先明無性而有言說。次明無言而能顯法及能辦事。後頌計著言說及計著有諸法者。不如實知自心現量常受輪迴也。言非性非非性者。兔本無角。故非性。有此言說。故非非性。餘並可知。第十二緣起門竟。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二義疏上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二義疏下

○第十三常聲如幻門二。初正明惑亂即常。二委明惑亂如幻。初中二。初問。二答。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常聲者。何事說(魏雲。世尊說常法。依何等法。作如是說。○唐云。世尊所說常聲。依何處說)。

疏曰。前明涅槃離斷離常。又明緣起非攝所攝。則世出世法。皆離四句矣。何故世尊復有時說常住真心。常樂我淨。及說十二因緣。有佛無佛。性相常住等法。畢竟依何事而作是說耶。

○二答二。初正明依惑亂說。二申明成凡聖性。

△今初。

佛告大慧。為惑亂。(魏雲。依迷惑法。我說為常。○唐云。依妄法說)以彼惑亂。諸聖亦現。而非顛倒。(魏雲。聖人亦見世間迷惑法。非顛倒心。○唐云。以諸妄法。聖人示現。然不顛倒)大慧。如春時焰。(二作陽焰)火輪。垂發。乾闥婆城。幻。夢。鏡像。世間顛倒。(唐云。世無智者。生顛倒解)非明智也。然非不現。(魏雲。有智慧者。不生分別。非不見彼迷惑之事)大慧。彼惑亂者。有種種現。非惑亂作無常。所以者何。謂離性非性故。(唐云。妄法現時。無量差別。然非無常何以故。離有無故)大慧。云何離性非性惑亂。謂一切愚夫種種境界故。(唐云。云何離有無。一切愚夫種種解故)如彼恆河。餓鬼見不見故。無惑亂性。(唐云。如恆河水。有見不見。餓鬼不見。不可言有)於餘現故。非無性。(唐云。餘所見故。不可言無)如是惑亂。諸聖離顛倒(唐云。聖於妄法。離顛倒見)。

疏曰。世間惑亂所見妄法。本離有無。故云常也。且如恆河。本非有無。而餓鬼不見。妄計無水。世人見之。妄計有水。然餓鬼謂無。既非定無。世人謂有。亦豈實有哉。聖人離於有無顛倒見已。假使示同餓鬼。而不執定無。假使示同世人。而不執實有。不執定無。故能使餓鬼甘露充滿。不執實有。故能使世人入水不溺。是謂不為物轉。便能轉物也。思之。

不顛倒。是故惑亂常。謂相相不壞故。(唐云。妄法是常。相不異故)大慧。非惑亂種種相。(唐云。非諸妄法有差別相)妄想相壞。是故惑亂常。(唐云。以分別故而有別異。是故妄法其體是常)大慧。云何惑亂真實。若復因緣。諸聖於此惑亂不起顛倒覺。非不顛倒覺。(唐云。云何而得妄法真實。謂諸聖者。於妄法中不起顛倒。非顛倒覺)大慧。除諸聖。於此惑亂有少分想。非聖智事相。大慧。凡有者。愚夫妄說。非聖言說。

疏曰。法離有無。是故即常。且如恆河。不以世人之有。壞餓鬼之無。不以餓鬼之無。壞世人之有。則知恆河本非有無差別之相。但以餓鬼妄想執無。與世人異。世人妄想執有。與餓鬼異。故云妄想相壞耳。而除卻世人餓鬼二種妄想。則恆河本非有無。既非有無。豈非常乎。既於恆河不起有無二顛倒覺。覺知唯是自心現量。心外無河。非不並覺世人餓鬼之顛倒覺。而自實無顛倒覺也。(上句順宋譯。是約照俗。下句順唐譯是約證真)設於恆河有少分四句妄想未盡。即非聖智事相。但是愚夫戲論妄說耳。若少分妄想不生。則恆河便是自心現量。豈非真實。但舉恆河一喻。例一切法。無不皆爾。初正明依惑亂說竟。

○二申明成凡聖性二。初正示聖凡分別。二結成性即真如。

△今初。

彼惑亂者。倒不倒妄想。起二種種性。(唐云。若分別妄法是倒非倒。彼則成就二種種性)謂聖種性。及愚夫種性。聖種性者。三種分別。謂聲聞乘。緣覺乘。佛乘。云何愚夫妄想。起聲聞乘種性。謂自共相計著。起聲聞乘種性。是名妄想起聲聞乘種性。(唐云。云何愚夫分別妄法。生聲聞乘種性。所謂計著自相共相)大慧。即彼惑亂妄想。起緣覺乘種性。謂即彼惑亂自共相不親計著。起緣覺乘種性。(唐云。何謂復有愚夫分別妄法。成緣覺乘種性。謂即執著自共相時。離於憒鬧)云何智者即彼惑亂。起佛乘種性。謂覺自心現量外性非性。不妄想相。起佛乘種性。是名即彼惑亂。起佛乘種性。(唐云。何於智人分別妄法。而得成就佛乘種性。所謂了達一切。唯是自心分別所見。無有外法)又種種事性。凡夫惑想。起愚夫種性(唐云。有諸愚夫。分別妄法種種事物。決定如是。決定不異。此則成就生死乘性)。

疏曰。此經所稱惑亂。即唐譯所謂妄法。指三界依正色心因果諸法。猶如翳目所見空華。故名惑亂也。眾生無始以來在惑亂中。舍此惑亂妄法。更無所觀之境。但能觀之智。有倒有不倒耳。此經所稱妄想。即唐譯所謂分別。克指觀智而言。若邪想邪分別。則成凡愚。若正想正分別。則成聖種。而皆以惑亂妄法為所觀境。是知惑亂妄法。體非十界。能生十界。雖生十界。即非十界。所以前雲惑亂常惑亂真實也。計著自共相者。但破我執。不破法執。故雖非邪。名之為聖。而根鈍故。仍名為愚。不親計著者。唐云離於憒鬧。此則知自共相如幻如夢。當體無生。本無憒鬧。無可計著。而猶未知自心現量。亦名為愚。覺自心現量者。知一切法皆唯心現。有即非有。是正分別。即妄想而非妄想。故名為智也。種種事性者。法本無性。而迷惑分別。計有實性。著我著法。不出生死。恆於六道往來不息。故唐譯亦稱乘也。

△二結成性即真如。

彼非有事。非無事。是名種性義。(唐云。彼妄法中種種事物。非即是物。亦非非物)大慧。即彼惑亂不妄想諸聖心意意識過習氣自性法轉變性。是名為如。(唐云。即彼妄法。諸聖智者心意意識諸惡習氣自性法轉依故。即說此妄名為真如)是故說如離心。(唐云。是故真如離於心識)我說此句。顯示離想。即說離一切想(唐云。我今明瞭顯示此句。離分別者。悉離一切諸分別故)。

疏曰。惑亂妄法。全妄即真。隨緣不變。離一切相。故非事物。不變隨緣。即一切法。故非無事物。譬如醉人所見轉屋即是不轉之屋。捏目所見二月即是但一月真。翳目所見空華即是睛明空體。唯佛乘人。唯心直進。觀察妄想無性。心外無法。意識不與我法二執相應。轉為妙觀察智相應心品。則意亦不與我法二執相應。轉為平等性智相應心品。由此無漏妙智熏於第八藏心。使無漏種日復熾盛。則有漏種新者不生。舊者消滅。至純淨位。轉為大圓鏡智相應心品。是謂心意意識過習氣自性法轉變性。譬如吐酒得醒。見屋不轉。停捏不勞。見一真月。翳病既去。華處本空。方知惑亂妄法。本元真如。此真如體。實非凡夫二乘心意意識未轉依時所能親證。必離一切妄想分別。乃契會耳。初正明惑亂即常竟。

○二委明惑亂如幻四。初正明如幻。二會釋無生。三兼明名句形身。四兼明四種記論。

△今初有三番問答。

大慧白佛言。世尊。惑亂為有為無。(唐云。所說妄法。為有為無)佛告大慧。如幻。無計著相。(唐云。無執著相故)若惑亂有計著相者。計著性不可滅。緣起應如外道說因緣生法(唐云。若執著相體是有者。應不可轉。則諸緣起。應如外道說作者生)。

疏曰。此初番問答。明妄法非有無也。譬如幻師。以幻術力幻作兔焉等物。愚小無知。計著有實。而原無所計著之實兔馬相。若幻法果有體相。如彼愚小所計著者。則便不可轉滅。何異外道所說能生所生皆實有耶。

大慧白佛言。世尊。若惑亂如幻者。復當與餘惑作因。(唐云。若諸妄法同於幻者。此則當與餘妄作因)佛告大慧。非幻惑因。不起過故。(唐云。非諸幻事為妄惑因。以幻不生諸過惡故)大慧。幻不起過。無有妄想。(唐云以諸幻事無分別故)大慧。幻者。從他明處(唐作明咒)生。非自妄想過習氣處生。是故不起過。大慧。此(唐云。此妄惑法)是愚夫心惑計著。非聖賢也。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聖不見惑亂。(唐云妄法)中間亦無實。中間若真實。惑亂即真實(唐云。以妄即真故。中間亦真實)舍離一切惑。若有相生者。是亦為惑亂。不淨猶如翳。(唐云。若離於妄法。而有相生者。此還即是妄。如翳未清淨)復次大慧。非幻無有相似。見一切法如幻(唐云。見諸法非幻無有相似。故說一切法如幻)。

疏曰。此第二番問答。明愚夫不知妄法如幻而起計著。所以生過。若達如幻。則不起過也。問意由迷惑故而起妄法。譬如由幻術故而起幻事。既妄法能生餘妄。則幻事亦應能生餘幻。此反以法例喻而為難也。佛直答以幻不起過。無妄想故。聖賢於諸妄法。了知皆從妄想過習氣生。譬如幻事。從幻術生。當體不實。絕不計著。所以亦不起過。若謂妄法是有。不同幻事。便是愚夫心惑計著。非是聖賢。此正以喻例法而為釋也。偈中前四句。意明真外無妄。故無妄法可見。後四句。意明妄外無真。故非有真相生也。復次下。申明聖賢見一切法最與幻事相似。故說一切法如幻耳。

大慧白佛言。世尊。為種種幻相計著言一切法如幻。(唐云。為依執著種種幻相。言一切法猶如幻耶)為異相計著。(唐云。為異依此執著。顛倒相耶)若種種幻相計著言一切性如幻者。(唐云。若依執著。種種幻相。言一切法猶如幻者)世尊。有性不如幻者。(唐云。非一切法悉皆如幻)所以者何。謂色種種相非因。(唐云。何以故。見種種色相不無因故)世尊。無有因色種種相現如幻。(唐云。都無有因。令種種色相顯現如幻)世尊。是故無種種幻相計著相似性如幻(唐云。是故世尊。不可說言依於執著種種幻相。言一切法猶如幻者)。

疏曰。此第三番問。躡前答文而起難也。前雲一切諸法。非幻無有相似。但是愚夫心惑計著。故說如幻以開曉之。然愚夫計著諸法。與計著幻事。其計著之情雖同。而只今世間種種色相。與幻現種種色相。其色相之因有異。謂兔馬等幻事。則因幻師咒術乍現。而世間種種色相。自有因緣所生。非以幻術為因。又幻事現時。縱令愚夫計著。不久必能顯現其為非實。而世間種種色相。一任愚夫計著。何由顯現令其如幻耶。是故不可說言依於計著言如幻也。

佛告大慧。非種種幻相計著相似。一切法如幻。(唐云。不依執著種種幻相。言一切法如幻)大慧。然不實一切法速滅如電。(唐云。以一切法不實速滅如電)是則如幻。大慧。譬如電光。剎那頃現。現已即滅。非愚夫現。(魏雲。凡夫不見。○唐云。世間凡愚悉皆現見)如是一切性。自妄想自共相(唐云。一切諸法。依自分別。自共相現。亦復如是)觀察無性。非現色相計著。(唐云。以不能觀察無所有故。而妄計著種種色相)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非幻無有譬。說法性如幻。不實速如電。是故說如幻(唐云。非幻無相似。亦非有諸法。不實速如電。如幻應當知)。

疏曰。此第三番答正明諸法的皆如幻。不依計著而言如幻也。夫電光一現即滅。凡愚共知。一切諸法亦皆一現即滅。凡愚不知。以不知一切諸法自相共相。唯依妄想分別乍現故也。妄想念念生已即滅。則所現諸法自相共相。亦皆念念生已即滅。由妄想隨滅隨生。長時相續。故妄見諸法相似相續。計以為實。謂不同幻耳。若能觀察諸法無性。則不計著自心所現色相以為實有矣。初正明如幻竟。

○二會釋無生二。初難問。二答釋。

△今初。

大慧復白佛言。如世尊所說。一切性無生及如幻。(唐云。如佛先說。一切諸法皆悉無生。又言如幻)將無世尊前後所說自相違耶。說無生性如幻。

疏曰。此恐凡愚執無生為不生。執如幻為有生。未免相違。故問之也。

△二答釋。

佛告大慧。非我說無生性如幻。前後相違過。(唐云。無有相違)所以者何。謂生無生。覺自心現量。(唐云。何以故。我了於生即是無生。唯是自心之所見故)有非有外性非性。無生現。(唐云。若有若無一切外法。見其無性。本不生故)大慧。非我前後說相違過。然壞外道因生故。我說一切性無生。(唐云。為離外道因生義故。我說諸法皆悉不生)大慧。外道癡聚。欲令有無有生。非自妄想種種計著緣。(唐云。外道群聚。共興惡見。言從有無生一切法。非自執著分別為緣)大慧。我非有無有生。是故我以無生說而說。(唐云。我說諸法非有無生。故名無生)大慧。說性者。為攝受生死故。壞無見斷見故。為我弟子攝受種種業受生處故。以聲性說攝受生死。(唐云。說諸法者。為令弟子。知依諸業攝受生死。遮其無有斷滅見故)大慧。說幻性自性相。為離性自性相故。(唐云。說諸法相猶如幻者。令離諸法自性相故)墮愚夫惡見相希望。不知自心現量。(唐云。為諸凡愚墮惡見欲。不知諸法唯心所現)壞因所作生緣自性相計著。說幻夢自性相一切法(唐云。為令遠離執著因緣生起之相。說一切法如幻如夢)不令愚夫惡見希望。計著自及他一切法如實處見。作不正論。(唐云。彼諸愚夫執著惡見。欺誑自他。不能明見一切諸法如實住處)大慧。如實處見一切法者。謂超自心現量。(唐云。見一切法如實處者。謂能了達唯心所現)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無生作非性(唐云。無作故無生)有性(唐作法)攝生死。觀察(唐作了達)如幻等。於相不妄想(唐作分別)。

疏曰。此明所說無生及諸法如幻。皆為對治物機。不相違也。為破外道邪因無因所生。故說無生。為破斷見無見。故說唯心所現因果諸法。為破妄計諸法有自性相。故說如幻如夢。若能了達自心現量。則知生即無生。業及生死。亦不失壞。而皆無性如幻夢矣。但依唐譯思之。文義可了。二會釋無生竟。

△三兼明名句形身。

復次大慧。當說名句形(魏作字。唐作文)身相。善觀名句形身菩薩摩訶薩。隨入義句形身。(唐云。諸菩薩善觀此相。了達其義)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覺已。覺一切眾生。大慧。名身者。謂若依事立名。(唐云。謂依事立名。名即是身)是名名身。句身者。謂句有義身。自性決定究竟。(唐云。諸能顯義決定究竟)是名句身。形(字。文)身者。謂顯示名句。(唐云。謂由於此能成名句)是名形身。

疏曰。凡愚不達自心現量。妄計心外實有名句文身。故勖菩薩當善觀其相也。名詮自性。故云依事立名。如依能見之事。即立眼名。依所見之事。即立色名。依能聞之事。即立耳名。依所聞之事。即立聲名等。句詮差別。故云顯義決定究竟。如說眼無常乃至意無常。色無我。乃至識無我等。形即文字。為名句依。故云顯示名句也。

又形身者。謂長短高下。(唐先有云。句身者。謂句事究竟。名身者。謂諸字名各各差別。如從阿字乃至阿字。乃接此句。○魏釋亦有三句)又句身者。謂徑跡。(唐云。如足跡)如像馬人獸等所行徑跡。(唐云。如衢巷中人畜等跡)得句身名。大慧。名及形者。謂以名說無色四陰。故說名。自相現。故說形。(唐云。名謂非色四蘊。以名說故。文。謂名之自相。由文顯故)是名名句形身。說名句形身相分齊。應當修學。

疏曰。句事究竟。謂必詮事至於究竟。方成一句也。字名差別。謂如阿至呵等。但可詮差別事。即名為名也。長短高下。謂文字當體。有此對待假相也。徑跡者。如有徑路。則有人畜所行足跡。譬有名字。則有依名所顯句義也。無色四陰者。受想行識。但有名字。更無體相可表示也。名之自相由文顯者。由此受想行識等文字。方得顯現四陰等名也。同前共有三番解釋。並是唯心所現。依於音聲而有差別。謂之不相應行。與彼音聲不即不離。非別有性。(且約此土聲為教體。雲與音聲不即不離。若他土中。以色香等為教體者。亦皆不即離也)故云。於彼身相分齊。應當修學。不可妄計心外有法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名身與句身。及形身差別。凡夫愚計著。如像溺深泥。

疏曰。聖智了達唯心。則色等六塵性境。尚非心外別有。況依色等假立名句文身。豈別有耶。凡愚計著。不達名句文身性空。譬如像溺深泥。何能出哉。此甚警人不可計著也。三兼明名句形身竟。

△四兼明四種種記論。

復次大慧。未來世智者。以離一異俱不俱見相。我所通義。問無智者。彼即答言。此非正問(魏雲。未來世中無智慧者。以邪見心。不知如實法故。因世間論。自言智者。有智者問如實之法。離邪見相一異俱不俱。而彼愚人作如是言。是問非是。非正念問。○唐云。未來世中。有諸邪智惡思覺者。離如實法。以見一異俱不俱相問諸智者。彼即答言。此非正問)。

疏曰。此段文意。須將三譯參合。方有著落。大凡有智慧人。若見邪智妄問一異俱不俱相。即應答雲。此非正問。而彼邪智惡覺之人。若見智者問以離一異俱不俱相。佛所通達第一義諦。彼亦妄答以為非正問也。

謂色等常無常為異不異。(魏雲。為一為異)如是涅槃諸行。(魏雲。如是涅槃有為諸行。為一為異)相所相。(魏雲。相中所有能見所見為一為異)求那所求那。(唐云。依所依)造所造。(魏雲。作者所作。為一為異)見所見。(魏雲。能見可見。為一為異)塵及微塵。(唐云。地與微塵。○魏雲。四大中色香味觸。為一為異。泥團微塵。為一為異)修與修者。(唐云。智與智者。○魏雲。知者所知。為一為異)如是比展轉相。如是等問(唐云。如是等不計事次第而問)。

疏曰。此廣述無智者之邪問也。

而言佛說無記止論。非彼癡人之所能知。(唐云。世尊說此當止記答。愚夫無智。非所能知)謂聞慧不具故。如來應供等正覺。令彼離恐怖句故。說言無記。不為記說。(唐云。佛欲令其離驚怖處。不為記說)又止外道見論故。而不為說。(唐云。不記說者。欲令外道永得出離作者見故)大慧。外道作如是說。謂命即是身。如是等無記論。(唐云。諸外道眾。計有作者。作如是說。命即是身。命異身異。如是等說。名無記論)大慧。彼諸外道。愚癡於因。作無記論非我所說。(魏雲。外道迷於因果義故。是故無記。非我法中名無記也)大慧。我所說者。離攝所攝。妄想不生。云何止彼。(魏雲。我佛法中。離能見可見虛妄之相。無分別心。是故我法中無有置答。○唐云。我教中說離能所取。不起分別。云何可止)大慧。若攝所攝計著者。不知自心現量故止彼(魏雲。諸外道等。執著可取能取。不知但是自心見法。為彼人故。我說言有四種問法。無記置答。非我法中。○唐云。若有執著能取所取。不了唯是自心所現。彼應可止)。

疏曰。此明外道邪問無有實義。是無記論。應置不答。故須以不答止之。若佛法中正問。理應廣答。不可妄以為無記而止之也。然外道所問無記邪論。不出四句。所謂一異及俱不俱。設使彼有聞慧。便可為其廣說四句皆非。顯出自心現量第一義境。由彼聞慧不具。若聞離四句法。必當恐怖失措。如大佛頂經中。於無是見者無非見者二語。佛皆以如是印之。大眾非無學者。便皆茫然不知是義終始。一時惶悚失其所守。況外道乎。又外道妄計作者為因。所作為果。不知因果皆唯心現。故作一異俱不俱等諸無記論。應須置而不答。非佛法中正問。而可用置答也。奈何無智愚人。見佛法中訶外道之非正問。遂訶智人以為非正問哉。嗚呼。上古宗匠之用棒喝。如彼智者。今時宗匠仿而用之。亦類彼無智者矣。

大慧。如來應供等正覺。以四種記論。為眾生說法。大慧。止記論者。我時時說。(魏雲。為待時故。說如是法。○唐云。我別時說)為根未熟。不為熟者(魏同。○唐云。以根未熟。且止說故)。

疏曰。此因前所明止論。而明佛之說法總有四種。不可執一也。言四種者。後偈自出其相。今止記論。但是四種之一。不過為根未熟者耳。

復次大慧。一切法。離所作因緣不生。無作者故。一切法不生。(唐云。何故一切法不生。以離能作所作。無作者故)大慧。何故一切性離自性。以自覺觀時。自共性相不可得故。說一切法不生。(唐云。何故一切法無自性。以證智觀。自相共相不可得故)何故一切法不可持來。不可持去。以自共相。欲持來無所來。欲持去無所去。是故一切法離持來去。(唐云。何故一切法無來去。以自共相。來無所從。去無所至故)大慧。何故一切諸法不滅。謂性自性相無故。一切法不可得故。一切法不滅。(唐云。謂一切法無性相故。不可得故)大慧。何故一切法無常。謂相起無常性。是故說一切法無常。(唐云。謂諸相起無常性故)大慧。何故一切法常。謂相起無生。性無常常。故說一切法常(唐云。謂諸相起即是不起。無所有故。無常性常。是故我說一切法常)。

疏曰。此明為根熟者分別答也。文並可知。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記論有四種。一向(魏雲。直答)反詰問。(魏雲。質答)分別及止論。(二作置答)以制諸外道。有及非有生。僧佉毘舍師。(唐云。數論與勝論。言有非有生)一切悉無記。彼如是顯示。(唐云。如是等諸說。一切皆無記)正覺所分別。自性不可得。(唐云。以智[視]察時。體性不可得)以離於言說。故說離自性。

疏曰。隨問直答。名為一向。反詰質之。令其自悟。名為質答。詳細解釋。名分別答。置而不答。名為止論。若為根熟。用前三種。若為外道。具用四種。外道亦有應直答反問及分別答者故也。有及非有生者。即邪因無因二論也。僧佉者。即數論師。立二十五法。妄謂二十三法。皆是冥諦所生。神我之所受用。又計能生所生定一。毘舍者。即勝論師。立六句義。計能有所有定異。然彼等諸說。但有虛言。都無實義。故一切悉無記也。若夫自覺聖智。了達自心現量境界。毫無諸法自性可得。此則唯證相應。非言語之所及。故強說為離自性耳。第十三常聲如幻門竟。

○第十四四果差別相門三。初請問。二許宣。三正說。

△今初。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惟願為說諸須陀洹。須陀洹趣差別通相。(二譯皆云行差別相)若菩薩摩訶薩。善解須陀洹趣差別通相。及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方便相。分別知已。如是如是為眾生說法。謂二無我相。及二障淨。(唐云。令其證得二無我法。淨除二障)度諸地相。究竟通達。(魏雲。次第進取地地勝相。○唐云。諸地相漸次通達)得諸如來不思議究竟境界。如眾色摩尼善能饒益一切眾生。以一切法境界無盡身財。攝養一切。

疏曰。四果修行差別之相。皆是如來化他妙權。能引眾生從權入實。故菩薩必須善解之也。

△二許宣。

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今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聽受。

○三正說二。初正明行相。二結屬唯心。初中四。初明須陀洹。(至)四明阿羅漢。

△今初。

佛告大慧。有三種須陀洹。須陀洹果差別。云何為三。謂下中上。下者。極七有生。(唐云。於諸有中極七反生)中者。三五有生而般涅槃。上者。即彼生(唐云此生)而般涅槃。此三種。有三結下中上。(唐云。此三種人。斷三種結)云何三結。謂身見。疑。戒取。是三結差別。上上升進。得阿羅漢。

疏曰。下須陀洹。斷見惑三結已。不復精進。故欲界九品思惑。總潤七生。謂上上任運貪瞋癡慢。能潤二生。上中上下品惑。各潤一生。中上品惑。能潤一生。中中中下品惑。共潤一生。下三品惑。共潤一生。至七生已。惑潤已盡。舊業種枯。永不於三有中受生也。中須陀洹斷三結已。不喜受生。更起加行。若斷上上品惑。則損二生。餘五生在。若斷上中。必斷上下。則損四生。餘三生在。若更斷中上品惑。餘二生在。名為家家。若更斷中中中下品惑。則轉名斯陀含果。若更斷下三品惑。則轉名阿那含果也。上須陀洹。斷三結已。深厭三界。起大加行。即於此生。斷盡九地八十一品思惑。故得入涅槃也。言三結者。初果所斷見惑。共有十使。謂貪。瞋。癡。慢。疑。身。邊。戒。見。邪。今以身見而攝邊見。以戒取而攝見取。以疑惑而攝邪見。以三結總攝貪瞋癡慢。謂見惑中之貪等。必由三結方起故也。

大慧。身見有二種。謂俱生。及妄想。(二雲分別)如緣起妄想。自性妄想。(唐云。如依緣起有妄計性。)譬如依緣起自性。種種妄想自性。計著生。以彼非有非無非有無。無實妄想相故。愚夫妄想種種妄想自性相計著。(唐云。彼法但是妄分別相。非有非無。非亦有亦無。凡夫愚癡而橫計著)如熱時焰。鹿渴水想。是須陀洹妄想身見。彼以人無我攝受無性。斷除久遠無知計著。(唐云。此分別身見。無智慧故。久遠相應相。見人無我。即時舍離)大慧。俱生者。須陀洹身見。自他身等四陰。無色相故。色生造及所造故。展轉相因相故。大種及色不集故。須陀洹觀有無品不現。身見則斷。(唐云。俱生身見。以普觀察自他之身。受等四蘊無色相故。色由大種而得生故。是諸大種互相因故。色不集故。如是觀已。明見有無。即時舍離)如是身見斷。貪則不生。是明身見相。

疏曰。此明二種身見不同。斷身見之觀亦不同也。俱生身見。即是思惑。遍在六七二識。細故難斷。必俟見道之後。重慮緣真。修無漏觀。乃能斷之。妄想分別身見。即是見惑。局在第六意識。粗故易斷。創見人無我時。即便舍離也。分別身見者。依於色心五陰而起分別。妄計即離大小等二十句也。夫現在色心五陰。本是因緣生法。非有非無。非亦有無。乃緣起自性。非我我所。而妄想計著謂我我所。如陽焰非水。渴鹿謂水。此則須陀洹一見人無我時。便能斷除之矣。至於俱生身見。不由妄想分別始有。任運執着色心假聚以為是我。故於見道之後。仍普觀察自他之身。不過五陰所成。而受想行識毫無色相。但有名字。至於色身。不過是地水火風四大所成。四大又復展轉相因。無有實性。且析四大。猶似可成色等微塵。而色等微塵。決定不可集為四大。須陀洹人如是普觀察已。知此五陰決定非我。故俱生身見斷。而三界貪不生。便成阿羅漢也。

大慧。疑相者。謂得法善見相故。(唐云。於所證法善見相故)及先二種身見(之中)妄想(分別身見已先)斷故。疑法不生。(唐云。於諸法中。疑不得生)不於餘處起大師見為淨不淨。是名疑相須陀洹斷。

疏曰。不了諦理而起猶豫。名之為疑。唯是分別。無有俱生。須陀洹人。於所證得四諦法中。已善見其真實相故。分別身見。已永斷故。世出世間因果法中。決不生疑。於佛法僧。得不壞信。故更不於外道天魔等處。起大師見。疑其為淨為不淨也。

大慧。戒取者。云何須陀洹不取戒。謂善見受生處苦相故。是故不取。大慧。取者。謂愚夫決定受習苦行。為眾具樂。故求受生。彼則不取。(唐云。凡愚於諸有中。貪著世樂。苦行持戒。願生於彼。須陀洹人。不取是相)除迴向自覺勝離妄想無漏法相行方便。受持戒支。(唐云。唯求所證最勝無漏無分別法。修行戒品)是名須陀洹取戒相斷。

疏曰。貪著後有而持諸戒。皆名戒取。如難陀為生天故。精持比丘律行。佛敕阿難不與共語共坐。以其志趣邪僻故也。豈惟牛狗等戒。方名戒取耶。

須陀洹斷三結。貪癡不生。(唐云。舍三結故。離貪瞋癡)若須陀洹作是念。此諸結。我不成就者。應有二過。墮身見。及諸結不斷。(魏雲。若須陀洹生如是心。此是三結我離三結者。是名見二法。隨於身見。彼若如是。不離三結)。

疏曰。斷三結貪瞋癡不生者。利使既斷。從利使所起之鈍使亦斷也。三結本是虛妄之法。如幼小者於暗室中怖稱有鬼。鬼非有也。若云此是三結。我離三結。則無結而妄計有結。無我而妄計有我。譬如幼小雲此是暗室中鬼。我不怖鬼。豈能真不怖哉。故墮身見。及諸結不斷二過也。

大慧白佛言。世尊。世尊說眾多貪慾。彼何者貪斷。(唐云。貪有多種。舍何等貪)佛告大慧。愛樂女人。纏綿貪著。種種方便身口惡業。受現在樂。種未來苦。彼則不生。(魏雲。遠離與諸女人和合。不為現在樂。種未來苦因。○唐云。舍於女色纏綿貪慾。見此現樂生。來苦故)所以者何。得三昧正受樂故。是故彼斷。非趣涅槃貪斷(唐云。又得三昧殊勝樂故。是故舍彼。非涅槃貪。○魏雲。須陀洹遠離如是等貪。非離涅槃貪)。

疏曰。初果未盡欲界思惑。但已明信世間因果。又得無漏三昧正受。故於女人欲愛。能舍能遠離也。而貪求涅槃之心。正未可舍。初明須陀洹竟。

△二明斯陀含。

大慧。云何斯陀含相。謂頓照色相。(魏雲。謂一往見色相現前生心)妄想生相見相不生。(魏雲。非虛妄分別想見)善見禪趣相故。(魏雲。以善見禪修行相故)頓來此世。(魏雲。一往來世間)盡苦際。得涅槃。(魏雲。便斷苦盡。入於涅槃)是故名斯陀含(唐云。謂不了色相。起色分別。一往來已。善修禪行。盡苦邊際而般涅槃。是名斯陀含)。

疏曰。二果猶有欲界下三品惑。故一往見色相現前。未免生心。而非分別所起見惑也。又以善修禪行故。一往來世間。便盡餘惑而入涅槃。須依魏譯釋之。方與教相不相違背。

△三明阿那含。

大慧。云何阿那含。謂過去未來現在色相性非性生見過患使妄想不生故。(唐云。謂於過未現在色相起有無見分別過惡隨眠不起)及結斷故。(唐云。永舍諸結。更不還來)名阿那含。

疏曰。妄想不生。牒前斷分別惑。斷結。正明斷欲殘思。進斷上二界思惑也。

△四明阿羅漢。

大慧。阿羅漢者。謂諸禪三昧。解脫力明。(唐云。悉已成就)煩惱苦妄想非性故。(唐云。煩惱諸苦分別永盡)名阿羅漢。大慧白佛言。世尊。世尊說三種阿羅漢。此說何等阿羅漢。世尊。為得寂靜一乘道。(魏雲。決定寂滅。唐云。一向趣寂)為菩薩摩訶薩方便示現阿羅漢。為佛化化。佛告大慧。得寂靜一乘道聲聞。非餘。餘者行菩薩行。及佛化化。巧方便本願故。於大眾中示現受生。為莊嚴佛眷屬故。

疏曰。諸禪等成就。即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也。煩惱苦盡。即我生已盡。不受後有也。此唯約定性聲聞言之。非佛菩薩所化現也。初正明行相竟。

△二結屬唯心。

大慧。於妄想處。種種說法。(唐云。於虛妄處。說種種法)謂得果得禪。禪者入禪。悉遠離故。(唐云。所謂證果。禪者及禪。皆性離故)示現得自心現量得果相。說名得果。(唐云。自心所見得果相故)復次大慧。欲超禪無量無色界者。當離自心現量相。(唐云。應離自心所見諸相)大慧。受想正受。超自心現量者不然。何以故。有心量故。(唐云。想受滅三昧。超自心所見境者不然。不離心故)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諸禪四無量。無色三摩提。一切受想滅。心量彼無有。(唐云。唯心不可得)須陀槃那果。往來及不還。及與阿羅漢。斯等心惑亂。(唐云。悉依心妄有)禪者禪及緣。(唐作所緣)斷知(唐作斷惑)見真諦。此則妄想量。若覺得解脫(唐云。了知即解脫)。

疏曰。世間十二門禪。出世滅盡三昧及與四果。皆是唯心。心外無法。菩薩了之。故能無所取著。隨順群機。或施或廢皆得自在也。第十四四果差別相門竟。

○第十五二種覺門三。初正辨二覺。二明善覺四大。三明善覺五陰。初中三。初總標。二別釋。三結益。

△今初。

復次大慧。有二種覺。(二皆作智)謂觀察覺。及妄想相攝受計著建立覺(魏雲。虛妄分別取相住智。○唐云。取相分別執著建立智)。

○二別釋二。初釋觀察。二釋計著建立。

△今初。

大慧。觀察覺者。謂若覺性自性相。選擇離四句不可得。(魏雲。觀察一切諸法體相。離於四句。無法可得。○唐云。謂觀一切法離。四句不可得)是名觀察覺。大慧。彼四句者。謂離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是名四句。大慧。此四句離。是名一切法。大慧。此四句觀察一切法。應當修學(唐云。我以諸法離此四句。是故說言一切法離。如是觀法汝應修學)。

疏曰。一切諸法。皆唯心現。本離四句。如是觀察。便是妙觀察智真實方便。故勸修學也。諸法離四句相。具如第九門中已明。

△二釋計著建立。

大慧。云何妄想相攝受計著建立覺。謂妄想相攝受。計著堅濕暖動不實妄想相四大種。(魏雲。所謂執著堅熱濕動。虛妄分別四大相故。○唐云。謂於堅濕暖動諸大種性。取相執著。虛妄分別)宗因相譬喻計著。不實建立而建立。(魏雲。執著建立因譬喻相故。建立非實法以為實。○唐云。以宗因喻而妄建立)是名妄想相攝受計著建立覺。

疏曰。下文廣明四種妄想成內外四大。則心外何嘗實有四大。而諸凡愚。妄以宗因喻成立四大為實有性。謂地實有堅性。水實有濕性等。豈非妄想計著於不實法而建立耶。二別釋竟。

△三結益。

是名二種覺相。若菩薩摩訶薩。成就此二覺相。人法無我相究竟善知。方便無所有覺。觀察行地。得初地。(唐云。菩薩知此智相。即能通達人法無我。以無相智於解行地善巧觀察。入於初地)入百三昧。得差別三昧。(唐云。以勝三昧力)見百佛及百菩薩。知前後際各百劫事。光照百剎土。知上上地相。大願殊勝神力自在。法雲灌頂。當得如來自覺地。善繫心十無盡句。成熟眾生。種種變化。光明莊嚴。得自覺聖樂。三昧正受(唐云。十無盡願。成就眾生。種種應現。無有休息。而恆安住自覺境界三昧聖樂)。

疏曰。知計著建立之非。則知所舍。知觀察離四句之是。則知所修。故能從解行地入歡喜地。乃至成佛。盡未來時。成熟眾生。恆住自覺聖智樂也。初正辨二覺竟。

△二明善覺四大。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當善四大造色。(魏雲。應善知四大及四塵相。○唐云。當善了知大種造色)云何菩薩善四大造色。大慧。菩薩摩訶薩作是覺。(唐云。應如是觀)彼真諦者。四大不生。(唐云。彼諸大種。真實不生)於彼四大不生。作如是觀察。觀察已。覺名相妄想分齊自心現分齊。外性非性。是名心現妄想分齊。謂三界。(唐云。以諸三界。但是分別。唯心所見。無有外物)觀彼四大造色性。離四句通淨。離我我所。如實相自相分段住。無生自相成。(唐云。如是觀時。大種所造。悉皆性離。超過四句。無我我所。住如實處。成無生相)大慧。彼四大種云何生造色。謂津潤妄想大種。(唐云。虛妄分別津潤大種)生(唐作成。四並同)內外水界。堪能妄想大種。(唐云。炎盛大種)生內外火界。飄動妄想大種。生內外風界。斷截色妄想大種。(唐云。色分段大種)生內外地界。色及虛空俱。(魏雲。妄想分別內外共。虛空生內外相。○唐云。離於虛空)計著邪諦五陰集聚。四大造色生(魏雲。以執著虛妄內外邪見。五陰聚落四大及四塵生故。○唐云。由執著邪諦。五陰聚集。大種造色生)。

疏曰。此正明心外實無四大。四大皆唯心也。四大之名。四大之相。皆依妄想分別。似有顯現。是故三界依正。無非自心所現分齊。譬如翳目所見空華真實不生。不可謂有。不可謂無。不可謂一。不可謂異。不可謂常。不可謂無常。不可謂亦有亦無亦一亦異亦常亦無常。不可謂非有非無非一非異非常無常。不可謂我。不可謂我所。當處出生。無有來處。隨處滅盡。無有去處。性無遷動。生即無生也。然四大既如空華無體。何有堅濕暖動之相歷然不同。當知堅濕暖動。秪是妄想分別所成。離妄想外。無別種也。是故津潤妄想。即水大種。由此故生內外水界。堪能妄想。即火大種。由此故生內外火界。飄動妄想。即風大種。由此故生內外風界。分段妄想。即地大種。由此故生內外地界。既此四大。唯以妄想為種。則與虛空。同是無性之法。本非有異。而妄想分別。謂離色有空。離空有色。遂謂色及虛空俱是心外有法。由是計著邪諦。妄謂五陰集聚。乃從四大造色所生。不知四大造色。皆由妄想生也。

大慧。識者。因樂種種跡境界故。餘趣相續。(唐云。識者。以執著種種言說境界為因起故。於餘趣中相續受生)。

疏曰。五陰之中。識為其主。故云萬法唯識。而此識者。五識則樂現在五塵境界。意識則遍樂三世假實境界。第七則樂虛妄我執。第八則受前七識熏。執持彼種。令不失壞。故於餘趣恆相續也。

大慧。地等四大及造色等。有四大緣。非彼四大緣。(唐云。地等造色。有大種因。非四大種為大種因)所以者何。謂性形相處所作方便無性。大種不生。大慧。性形相處所作方便和合生。非無形。(唐云。何以故。謂若有法有形相者。則是所作。非無形者)是故四大造色相。外道妄想。非我(唐云。此大種造色相。外道分別。非是我說)。

疏曰。此明地水火風四大。及色香味觸四微。皆以妄想為其因緣。非彼外道所計之四大因緣也。蓋凡屬有形。皆是所作。必非能作。今外道所計大種之性形相處。推其所作方便。一一無性。則心外大種實不生矣。當知四大四微。凡有性形相處。皆是自心所作方便和合而生。非無形者。如何妄計為能作耶。然統論外道妄計。共有二種。一者計四大為能生。四微為所生。二者計四微為能造。四大為所造。此皆不達心外無法。所以宗因譬喻皆不成就。今正教中。四大秪是四妄想成。四微秪是四識相分。若約依於本質。變起相分。則四大外無四微。若約依於現行。熏成種子。則四微外無四大。故雖假說互為能所。實則無能無所也。二明善覺四大竟。

△三明善覺五陰。

復次大慧。當說諸陰自性相。(二皆作體相)云何諸陰自性相。謂五陰。云何五。謂色受想行識。彼四陰非色。(魏雲。四陰無色相)謂受想行識。大慧。色者。四大及造色。各各異相。大慧。非無色有四數。如虛空。(魏雲。無色相法。同如虛空。云何得成四種數相。○唐云。非色諸蘊。猶如虛空。無有四數)譬如虛空。過數相。離於數。而妄想言一虛空。大慧。如是陰過數相。離於數。離性非性。離四句。數相者。愚夫言說。非聖賢也。大慧。聖者如幻種種色像。離異不異施設。又如夢影士夫身。離異不異故。(唐云。諸聖但說如幻所作。唯假施設。離異不異。如夢如像。無別所有)大慧。聖智趣同陰妄想現。(魏雲。如聖人智修行分別。見五陰虛妄。○唐云。不了聖智所行境故。見有諸蘊分別現前)是名諸陰自性相。汝當除滅。(唐云。如是分別。汝應舍離)滅已說寂靜法。斷一切佛剎諸外道見。大慧。說寂靜時。法無我見淨。及入不動地。(二皆云入遠行地)入不動地已。無量三昧自在。及得意生身。得如幻三昧。通達究竟。力明自在。救攝饒益一切眾生。猶如大地載育眾生。菩薩摩訶薩普濟眾生。亦復如是。

疏曰。色受想行識。名為五陰。研其體相。非異不異。故非定五。亦非定一也。且色陰則指四大四微。故猶似有各各異相。至於受想行識四陰。既無色相。同如虛空。如何可執有四數耶。譬如虛空。既非有四。亦非定一。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過數相。離於數。真故相無別。是故離性。俗故相有別。故離非性。本非一異有無常無常及俱不俱四句之所能詮。而雲五陰之數相者。乃是愚夫言說而已。聖者了達五陰如幻。亦如夢中身。及鏡中影。不可謂異。不可謂不異。但是假施設有。由於妄想分別之所顯現。豈應執著有體相哉。除滅諸陰體相之分別已。則知諸法本來寂靜。破外道見。淨法無我。從通教七地八地。接入別圓。得意生身。入如幻三昧。化度眾生。猶如大地。所謂從空入假從假入中也。此中遠行不動。皆是借別明通。以別教初地證道同圓。分證中道法身應化之本。不復名為意生身故。第十五二種覺門竟。

○第十六涅槃妄想門二。初辨外道涅槃。二辨妄想通相。初中二。初正明外道妄計。二申明佛說涅槃。

△今初。

復次大慧。諸外道有四種涅槃。云何為四。謂性自性非性涅槃。(魏雲。自體相涅槃。○唐云。諸法自性無性涅槃)種種相性非性涅槃。(魏雲。種種相有無涅槃)自相自性非性覺涅槃。(魏雲。自覺體有無涅槃。○唐云。覺自相性無性涅槃)諸陰自共相相續流注斷涅槃。(魏雲。諸陰自相同相斷相續體涅槃。○唐云。斷諸蘊自共相流注涅槃)是名諸外道四種涅槃。非我所說法。

疏曰。涅槃者。不生不滅之理。乃由生滅情盡。二空所顯真如本來寂滅。故強名為涅槃。而外道不達。乃有四種妄計也。初雲性自性非性涅槃者。謂二十三法。皆以冥諦而為體性。諸法滅已。還歸冥諦。名為涅槃也。二雲種種相性非性涅槃者。魏雲種種相有無。有即是性。謂五現涅槃。無即非性。謂七處斷滅為涅槃也。三雲自相自性非性覺涅槃者。魏雲自覺體有無。有亦是性。謂神我究竟不滅。無亦非性。謂形滅則神亦滅也。四雲諸陰自共相相續流注斷涅槃者。謂無想天。則斷受想行識四陰相續流注。無色四空天。則斷色陰相續流注也。

○二申明佛說涅槃二。初長文。二偈頌。

△今初。

大慧。我所說者。妄想識滅。(魏雲。見虛妄境界分別識滅。○唐云。分別爾炎識滅)名為涅槃。大慧白佛言。世尊不建立八識耶。佛言。建立。大慧白佛言。若建立者。云何離意識。非七識。(魏雲。何故但言意識轉滅。不言七識轉滅)佛告大慧。彼因及彼攀緣故。七識不生。(魏雲。以依彼念觀有故。轉識滅。七識亦滅。○唐云。以彼為因及所緣故。七識得生)意識者。境界分段計著。生習氣。長養藏識。(唐云。意識分別境界。起執著時。生諸習氣。長養藏識)意俱我我所計著。思惟因緣生。(唐云。由是意俱我我所執思量隨轉)不壞身相。(魏雲。彼二種識無差別相。○唐云。無別體相)藏識因攀緣。(唐云。藏識為因。為所緣故)自心現境界計著心聚生。展轉相因。(唐云。執著自心所現境界。心聚生起。展轉為因)譬如海浪。自心現境界風吹。若生若滅。亦如是。(唐云。而有起滅)是故意識滅。七識亦滅。

疏曰。此明欲證涅槃。須滅第六識相應之妄想也。蓋識雖有八。而生死涅槃。全由第六識轉。以彼因及所緣故。餘七識生。若彼因及所緣不生。則餘七亦不生也。(宋唐各皆影略。參觀魏譯可曉)先明現行熏種子義。故云意識者境界分段計著。牽引前五識現行。生諸習氣。長養藏識。意顯若無前六識為能熏。則藏識便無由長養也。由有藏識故。第七意俱我我所計著思惟因緣生。(此言我所。但是語勢。或我之我。名為我所。以第七識但有我執。無我所執故也。具如唯識中辨)而此七識。與第八識俗。故相有別。故宋云不壞身相。真故相無別。故魏雲無差別相。唐云無別體相。亦互相影略也。由俗諦不壞身相言之。故第七識。以藏識為因。即以藏識為所攀緣。唯識所謂依彼轉緣彼也。次明種子生現行義。故云自心現境界計著心聚生。謂一切境界。皆是第八自心所現。由第六識妄執著故。前七轉識心心所聚乃生起也。次結明種子現行互為因義。故云展轉相因。後以海浪而為譬喻。結成妄想識滅。餘七亦滅。八識皆滅。即大涅槃。然所謂滅者。秪是滅彼相應妄想之若現若種而已。妄想種現既滅。則八種識轉為四智相應心品。故初卷雲。非自真相識滅。但業相滅也。今欲妄想識滅。唯有修行二無我觀。了知妄想無性。唯心直進。一經宗要。舉不外此。思之修之。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我不涅槃性。所作及與相。(魏雲。我不取涅槃。亦不舍作相。○唐云。我不以自性。及以於作相)妄想爾焰識。此滅我涅槃。(魏雲。轉滅虛妄心。故言得涅槃。○唐云。分別境識滅。如是說涅槃)彼因彼攀緣。意趣等成身。(唐云。意識為心因。心為意識界)與因者是心。為識之所依。(唐云。因及所緣故。諸識依止生)如水大流盡。波浪則不起。如是意識滅。種種識不生。

疏曰。外道所計四種涅槃。不出諸法自性。或是所作。或是法相。不知心外無自性。心外無所作及與相也。故佛總不約此而論涅槃。但約分別境識滅時。如瀑流盡。波浪不起。證唯識性。乃名為涅槃耳。彼因等二句。頌現熏種義。與因等二句。頌種生現義。餘並可知。初辨外道涅槃竟。

○二辯妄想通相二。初長文。二偈頌。初中三。初顯益標名。二依名釋相。三誡莫計著。

△今初。

復次大慧。今當說妄想自性分別通相。(魏雲。虛妄分別法體差別之相。○唐云。妄計自性差別相)若妄想自性分別通相善分別。汝及餘菩薩摩訶薩。離妄想。到自覺聖。外道通趣善見。覺攝所攝妄想斷。(唐云。超諸妄想。證聖智境。知外道法。遠離能取所取分別)緣起種種相。妄想自性行不復妄想。(唐云。於依他起種種相中。不更取著妄所計相)大慧。云何妄想自性分別通相。謂言說妄想。(二並作分別)所說事妄想。(魏雲。可知分別)相妄想。利妄想。(魏雲。義分別。○唐云。財分別)自性妄想。(魏雲。自體分別)因妄想。見妄想。成妄想。(魏雲。建立分別。○唐云。理分別)生妄想。不生妄想。相續妄想。(魏雲。和合分別。○唐云。相屬分別)縛不縛妄想。(唐云。縛解分別)是名妄想自性分別通相。

疏曰。遍計分別。故名妄想。虛妄當體。故名自性。十二不同。故名分別。即差別也。同是妄想。故名通相。善知此已。則能離諸妄想。到自覺聖智境界。有此諸益。故須說也。

△二依名釋相。

大慧。云何言說妄想。謂種種妙音歌詠之聲。美樂計著。(唐云。謂執著種種美妙音詞)是名言說妄想。大慧。云何所說事妄想。謂有所說事自性。聖智所知。依彼而生言說妄想。(唐云。謂執有所說事。是聖智所說境。依此起說)是名所說事妄想。大慧。云何相妄想。謂即(於)彼所說事(中)如鹿渴想。種種計著而計著。謂堅濕暖動相。一切性妄想。是名相妄想。大慧。云何利妄想。謂樂種種金銀珍寶。是名利妄想。大慧。云何自性妄想。謂自性持此。如是不異惡見妄想。(唐云。謂以惡見如是分別。此自性決定非餘)是名自性妄想。大慧。云何因妄想。謂若因若緣有無分別因相生。(唐云。謂於因緣分別有無。以此因相而能生故)是名因妄想。大慧。云何見妄想。謂有無一異俱不俱惡見。外道妄想計著妄想。(唐云。謂諸外道。惡見執著有無一異俱不俱等)是名見妄想。大慧。云何成妄想。謂我我所想成決定論。是名成妄想。大慧。云何生妄想。謂緣有無性生計著。(唐云。謂計諸法若有若無。從緣而生)是名生妄想。大慧。云何不生妄想。謂一切性本無生。無種因緣生無因身。(唐云。謂計一切法本來不生。未有諸緣而先有體。不從因起)是名不生妄想。大慧。云何相續妄想。謂彼俱相續如金縷。(唐云。謂此與彼遞相系屬。如針與線)是名相續妄想。大慧。云何縛不縛妄想。謂縛不縛因緣計著。如士夫方便若縛若解。(唐云。謂執因能縛而有所縛。如人以繩方便力故。縛已復解)是名縛不縛妄想。

疏曰。此釋十二種妄想差別之相。皆由不了唯心。故起種種遍計分別也。一言說妄想者。計著能詮有實性也。二所說事妄想者。計著所詮有實性也。三相妄想者。計著四大等有堅等實性也。四利妄想者。計著金銀等有實性也。五自性妄想者。計著諸法各有自性。不達無性也。六因妄想者。計著邪因緣無因緣能生一切法也。七見妄想者。計著種種四句也。八成妄想者。計著我我所。虛妄建立邪諦理也。九生妄想者。計著諸法從邪因緣無因緣生也。十不生妄想者。計著諸法皆本來有。不從因種生起。但從緣顯也。十一相續妄想者。妄計諸法互相系屬。譬如金針引縷線也。十二縛不縛妄想者。妄計諸法皆有能縛所縛。能解所解。譬如世人以繩縛物。名之為縛。還復解之。名之為解也。豈知緣生如幻。實無此等差別自性哉。

△三誡莫計著。

於此妄想自性分別通相。一切愚夫計著有無(唐云。此是妄計性差別相。一切凡愚。於中執著若有若無)。

疏曰。執著有此十二差別相者。固是凡愚。執著無此十二差別相者。亦是凡愚。以不達唯心諸法。本離有無故也。

大慧。計著緣起而計著者。種種妄想計著自性。如幻示現種種之身。凡夫妄想。見種種異幻。(唐云。於緣起中。執著種種妄計自性。如依於幻。見種種物。凡愚分別。見異於幻)大慧。幻與種種。非異非不異。若異者。(應)幻非種種因。若不異者。幻與種種(應)無差別。而見差別。是故非異非不異。是故大慧。汝及餘菩薩摩訶薩。如幻緣起妄想自性異不異有無莫計著。(唐云。於幻有無。不應生著)。

疏曰。一切諸法。無性緣生。同於幻事。智者了其不實。凡愚執以為真。既知非異非不異。即便非有非無。故或計定異。或計定一。或計定有。或計定無。皆為妄想。而一切菩薩不應生著也。初長文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心縛於境界。覺想智隨轉。無所有及勝。(唐云。無相最勝處)平等智慧生。妄想自性有。(唐云。在妄計是有)於緣起則無。妄想或攝受。緣起非妄想。(唐云。妄計迷惑取。緣起離分別)種種支分生。如幻則不成。(唐云。如幻不成就)彼相有種種。妄想則不成。(唐云。雖現種種相。妄分別則無)彼相則是過。皆從心縛生。妄想無所知。於緣起妄想。(唐云。妄計者不了。分別緣起法)此諸妄想性。即是彼緣起。妄想有種種。於緣起妄想。(唐云。緣起中分別)世諦第一義。第三無因生。妄想說世諦。斷則聖境界。

疏曰。此頌正明秪一緣起法上。計著則為遍計執性。如於繩計蛇。了達則為圓成實性。如悟繩即麻也。初二句。頌緣起上所起遍計。次二句。頌緣起處所證圓成。次四句。明遍計情有理無也。種種支分生二句。明生即無生也。彼相有種種二句。明如幻諸相。不同遍計所執我法也。彼相即是過四句。明我法二執之過。但從心縛而生。不了緣起。故起妄計也。此諸妄想性四句。明迷緣起而有妄計。緣起之外。別無妄計自性也。世諦等四句。結明於緣起處而起妄計。即名世諦。於緣起處不起妄計。即第一義。更無第三諦可得也。問。既雲第三無因生。何故諸經論中。又說空假中三諦耶。答。三即是二。二即是一。非一二三。而一二三。所以不可思議。故大經云。所言二諦。其實是一。方便說二。如醉未吐。見日月轉。謂有轉日及不轉日。醒人但見不轉。不見於轉。是以一切緣起色心依正。並皆無性。但就俗人妄想分別。名為世諦。若出世聖人智慧了達。即是第一義諦。此乃一而言二。二即是一也。又對世諦。故說第一義諦。而此緣生無性法體。不惟不可喚作世諦。亦復不可喚作第一義諦。譬如對彼醉入所見轉日。說日不轉。而日月輪。不惟不可喚作是轉。亦復不可喚作不轉。非轉而醉見其轉。名為俗諦。非不轉而醒見其不轉。名為真諦。醉雖見轉。實未嘗轉。醒見不轉。非定不轉。以其非轉非不轉故。名為中諦。此乃二而言三。三即是二也。又不變隨緣。故有轉不轉。皆名為俗。隨緣不變。故轉即非轉。不轉即非不轉。乃名為真。此乃三而言二。二即是三也。思之。

譬如修行事。(唐云。如修觀行者)於一種種現。於彼無種種。妄想相如是。譬如種種翳。妄想眾色現。(唐云。妄想見眾色)翳無色非色。緣起不覺然(唐云。不了緣起然)。

疏曰。此二譬喻。喻迷緣起而為妄想也。

譬如煉真金。遠離諸垢穢。虛空無雲翳。妄想淨亦然。

疏曰。此二譬喻。喻斷妄想。即緣起處證圓成實也。

無有妄想性。及有彼緣起。建立及誹謗。悉由妄想壞。(魏雲。無有妄想法。因緣法亦無。取有及謗無。分別觀者見。○唐云。無有妄計性。而有於緣起。建立及誹謗。斯由分別境)妄想若無性。而有緣起性。無性而有性。有性無性生(唐云。若無妄計性。而有緣起者。無法而有法。有法從無生)。

疏曰。前一偈。明依緣起。方有妄想。故妄想雖無性。而緣起是幻有。若計妄想有性。則是建立。若計緣起全無。則是誹謗。計有計無。皆妄想所壞也。後一偈。明由妄想。方成緣起。故緣起非實有。而妄想非定無。若計妄想定無。如何能成緣起之有。若計緣起實有。如何乃從無性之妄想生耶。故知妄想本空。亦離四句。緣起如幻。亦離四句矣。

依因於妄想。而得彼緣起。相名常相隨。而生諸妄想。

疏曰。此明能遍計者。則是妄想。所遍計者。則是緣起。故五法中之相名妄想三法。皆緣起性。皆是遍計所緣境也。

究竟不成就。則度諸妄想。然後智清淨。是名第一義。

疏曰。此明若知妄想所緣即緣起性。如知蛇即是繩。鬼即是杌。則蛇鬼究竟皆不成就。便能度諸妄想。二空智淨。證得真如第一義矣。

妄想有十二。緣起有六種。自覺知爾焰。(魏雲。內身證境界。○唐云。自證真如境)彼無有差別。五法為真實。自性有三種。(魏雲。及三種亦爾。○唐云。三自性亦爾)修行分別此。(唐云。修行者觀此)不越於如如。

疏曰。此明依迷情說。故有十二妄想。六種緣起。(即前所云因有六種)若證自覺知境界。則十二妄想。六種緣起。性皆空寂。無有差別。故五法三性。總不出真如也。

眾相及緣起。彼名起妄想。彼諸妄想相。從彼緣起生。(唐云。依於緣起相。妄計種種名。彼諸妄計相。皆因緣起有)覺慧善觀察。無緣無妄想。成已無有性。云何妄想覺。(唐云。真實中無物。云何起分別。○此下魏更有云。若真實有法。遠離於有無。若離於有無。云何有二法。○唐更有云。圓成若是有。此則離有無。既以離有無。云何有二性)彼妄想自性。建立二自性。(唐云。妄計有二性。二性是安立)妄想種種現。清淨聖境界(唐云。分別見種種。清淨聖所行)。

疏曰。此重明秪就緣起相上而起妄想。則妄想便從緣起而生。亦秪就緣起法上而善觀察。則緣起尚無。妄想何有。緣妄俱無。即圓成實。圓成實境。本非有性。何容起妄覺耶。依彼二譯。各有四句。申明圓成實性既非有性。亦非無性。言非有者。破眾生之計有。非斷無也。言若有者。破邪計之斷無。非有物也。既離有無。安有二性。是故安立二性皆妄計耳。由妄計故。妄見種種。若知性本清淨。無種種者。乃是聖智所行境也。

妄如如畫色。緣起計妄想。(魏雲。見妄想種種。因緣中分別。○唐云。妄計種種相。緣起中分別)若異妄想者。則依外道論。(唐云。若異此分別。則墮外道諭)妄想說所想。因見和合生。(唐云。以諸妄見故。妄計於妄計)離二妄想者。如是則為成(唐云。離此二計者。則為真實法)。

疏曰。此結明妄想緣起。並皆無性。非定一也。謂世人妄計種種諸相。但如畫色。緣起非實。而彼於中妄生分別。若謂異妄分別。別有種種相可得者。是計心外有境。墮外論也。不過因諸妄見和合。故以妄想還說其所妄想而已。能妄想者。秪是我法二執相應之第六識。所妄想者。秪是色心等緣起諸法。若離能所二計。則妄想既空。緣起亦寂。即為圓成實性。譬如翳盡華亡。即是晴明空矣。第十六涅槃妄想門竟。

○第十七自覺聖智一乘門三。初請問。二許宣。三正說。

△今初。

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惟願為說自覺聖智相及一乘。(唐云。自證聖智行相。及一乘行相)若自覺聖智相及一乘。我及餘菩薩。善自覺聖智相及一乘。不由於他。通達佛法(唐云。我及諸菩薩得此善巧。於佛法中。不由他悟)。

△二許宣。

佛告大慧。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

○三正說二。初說自覺聖智。二說一乘。

△今初。

佛告大慧。前聖所知。轉相傳受。妄想無性。(唐云。依諸聖教。無有分別)菩薩摩訶薩。獨一靜處。自覺觀察。(唐云。觀察自覺)不由於他。離見妄想。上上升進。入如來地。是名自覺聖智相。

疏曰。此正唯心直進圓頓妙修也。妄想者。所觀境也。無性者。境之諦也。空故無性。假故無性。中故無性。三一一三。不可思議。故無性也。獨一靜處者。約事即是阿蘭若處。約理即是絕待妙諦也。自覺觀察者。以自覺為所觀察也。不由於他者。自外無他也。離見妄想者。既無他。則無自。無自無他。則無可分別也。此是圓初住位。創證自覺聖智之體。從此上上升進。乃超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圓明。入於如來地也。

○二說一乘二。初正釋。二釋疑。

△今初。

大慧。云何一乘相。謂得一乘道覺。我說一乘。云何得一乘道覺。謂攝所攝妄想如實處。不生妄想。是名一乘覺。(唐云。云何名為知一乘道。謂離能取所取分別。如實而住)大慧。一乘覺者。非餘外道聲聞緣覺梵天王等之所能得。唯除如來。以是故說名一乘。

疏曰。諸法實相。本來平等。由有能取所取妄想分別。遂有六凡四聖差降不同。而此十界。仍即實相。所謂無差而差。差即無差者也。但唯如來。乃能究盡。二乘尚不能知。況外道及梵天乎。

○二釋疑二。初問。二答。

△今初。

大慧白佛言。世尊。何故說三乘而不說一乘。

○二答二。初長文。二偈頌。初中二。初明隱實施權。二明從權入實。

△今初。

佛告大慧。不自般涅槃法故。(唐云。聲聞緣覺無自般涅槃法故)不說一切聲聞緣覺一乘。以一切聲聞緣覺。如來調伏。授寂靜方便而得解脫。非自己力。是故不說一乘。復次大慧。煩惱障(二雲智障)業習氣不斷故。不說一切聲聞緣覺一乘。不覺法無我。不離分段死。(魏雲。未得不可思議變易生。○唐云。未名不思議變易死)故說三乘。

疏曰。二乘之人。必賴如來說法謂伏。不能以自力而入涅槃。又煩惱斷。智障不斷。正使斷。業習不斷。所以隱一乘之實而不說也。彼既不覺一切法無我。若非方便說三。則何由離分段生死。入變易生死。所以施善誘之權而說三也。問。獨覺何藉如來調伏。答。若非四生百劫之前。於如來所。發辟支心。稟因緣教。何由瓜熟蒂落。睹華飛釧動而悟無生耶。問。如來亦於三祇百劫承事諸佛。方證菩提。豈單自力。答。一乘覺者。離攝所攝妄想。了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故雖微塵劫中事微塵佛。而無自他遍計分別。所謂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豈同二乘不達藏識。妄計心外有佛者耶。

△二明從權入實。

大慧。彼諸一切起煩惱過習氣斷。及覺法無我。彼一切起煩惱過習氣斷。三昧樂味著非性。無漏界覺。(唐云。若彼能除一切過習。覺法無我。是時乃離三昧所醉。於無漏界而得覺悟)覺已。復入出世間上上無漏界。滿足眾具。(唐云。修諸功德。普使滿足)當得如來不思議自在法身。

疏曰。由法我執。起人我執。譬如迷杌。方執為鬼。故以法執為一切過習也。除其法執。覺法無我。不復味著偏真三昧。譬如酒消。故從偏真無漏界覺。復入中道上上無漏界中。稱性修行。普使滿足。乃證究竟法身也。無漏界。即方便有餘土。上上無漏界。即分證常寂光土。亦名實報莊嚴土。滿足眾具。謂四十二位所有功德智慧二種莊嚴。自在法身。謂平等真如本源佛性也。初長文竟。

△二偈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諸天及梵乘。聲聞緣覺乘。諸佛如來乘。我說此諸乘(唐云。諸乘我所說)。

疏曰。此頌為實所施權也。天乘者。十善法也。梵乘者。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也。聲聞乘者。生滅四諦法也。緣覺乘者。生滅無生十二因緣法也。諸佛乘者。事六度。理六度。乃至次第三觀等諸法也。

乃至有心轉。(唐作起)諸乘非究竟。若彼心滅盡。無乘及乘者。無有乘建立。(魏雲。差別)我說為一乘。

疏曰。此頌破權歸實也。分別永盡。知一切法即心自性。如如之理。不在智外。故無乘。如如之智。不在理外。故無乘者。十界百界千如。皆是實相。故無有差別建立。此乃絕待無外之一乘也。

引導眾生故。分別說諸乘。(唐云。為攝愚夫故。說諸乘差別)解脫有三種。及與法無我。煩惱智慧等。解脫則遠離(唐云。解脫有三種。謂離諸煩惱。及以法無我。平等智解脫)。

疏曰。此頌方便說三之意也。若不分別說三。何以攝引愚夫。故先明權教三解脫門。令離煩惱。又明法無我平等不思議解脫門。令淨所知也。

譬如海浮木。常隨波浪轉。聲聞愚亦然。相風所飄動。彼起煩惱滅。餘習煩惱愚。味著三昧樂。(唐云。三昧酒[初]醉)安住無漏界。無有究竟趣。(唐云。彼非究竟趣)亦復不退還。得諸三昧身。乃至劫不覺。譬如昏醉人。酒消然後覺。彼覺法亦然。得佛無上身(唐云。聲聞亦如是。覺後當成佛)。

疏曰。此正頌從權入實也。第十七自覺聖智一乘門竟。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二義疏下


上篇:蕅益大師:見聞錄

下篇:占察善惡業報經義疏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城逝多林給孤獨園。與...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吉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祗陀園給孤獨精舍。時已深夜...

觀無量壽佛經疏

觀經玄義分卷第一 先勸大眾發願歸三寶  道俗時眾等,...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

梵網經懺悔行法

明菩薩戒弟子藕益智旭述 經云。若有犯十戒者。應教懺...

佛遺教經解

明古吳蕅益釋智旭述 歸命常住大悲尊 應病與藥權實法...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玄義

自覺聖智。第一義心。非名相之所詮。奚思議之能入。依...

大般涅槃經集解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第一(序經題) 皇帝為靈味寺釋寶亮法...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讚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讚卷上 大乘 基撰 讚曰。今為有情...

妙法蓮華經玄義

法華私記緣起 沙門灌頂述 大法東漸,《僧史》所載,詎...

無量壽經義疏

無量壽經義疏上卷 沙門慧遠撰 聖教不同。略要唯二。一...

【註音版】增慧陀羅尼經

增慧陀羅尼經...

五千五百佛名除障滅罪神咒經

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滅罪經卷第一 大隋北印度三藏闍...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波離奈城...

佛說濟諸方等學經

佛說濟諸方等學經一卷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註音版】觀音靈感真言

觀音靈感真言...

釋迦如來涅槃禮讚文

釋迦如來涅槃禮讚文序 宋霅谿沙門仁岳撰 儒家流有終身...

佛說未生冤經

佛說未生冤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

【註音版】晚課蒙山施食儀

晚課蒙山施食儀...

佛說決定義經

佛說決定義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

【佛教詞典】有出離法

【有出離法】 p0545   瑜伽四十三卷十二頁云:若所說...

【佛教詞典】田衣

(術語)袈裟之異名。以袈裟割截作田畔之相也。佛祖統...

信佛與學佛的差別

信佛是學佛的開始,學佛是信佛的實踐階段,更進一步而...

法會中為何有紅黃兩種牌位

佛教法會中經常會見紅色、黃色兩種牌位,它們是做什麼...

有時候求佛菩薩為什麼不靈

我們有時候向佛菩薩祈禱,有時候靈驗有時候不靈驗,菩...

凡念佛人,但宜至誠懇切,一心正念

原文: 凡念佛人,但宜至誠懇切,一心正念。絕不妄想見...

有三心者,定得往生

著一個地方掘下去,一定見水。如果東掘掘,西掘掘,處...

成人之美,勿壞人之名利

勿壞人之名利,就是不要破壞他人的名利。名名譽,是一...

千金買名,萬金買譽

凱琳在逛紐約最大的百貨公司梅西百貨時,在入口處有一...

《普勸戒殺吃素挽回劫運說》白話大意

印光大師原文: 甚矣,世人習為殘忍,事事以殺生為禮...

寧自啖身肉,終不雜用三寶之物

佛說一大藏經,無非講因果二字。詳細分析起來,就無窮...

只憂道業難成,不慮身心沉沒

出家人專務世法,應赴經懺,貪圖名聞,關心利養,佛行...

菠菜的營養與功效

菠菜的營養價值 1、通腸導便、防治痔瘡:菠菜含有大量...

鬼道的十類

在《楞嚴經》的思想,是地獄受報以後,轉為鬼道繼續受...

【視頻】地藏占察懺儀軌(50分鐘)

地藏占察懺儀軌(50分鐘)

【視頻】《地藏經》衍輪法師粵語讀誦

《地藏經》衍輪法師粵語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