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

唐終南山草堂寺沙門宗密述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方廣圓覺脩多羅了義經略疏卷下(二)

唐終南山草堂沙門宗密述

次後有二問答。兩重除障。初淨業章除我入覺。後普覺章依師離病。此皆觀行中障。故同大科。初中雖約計執淺深說有四相差別。然唯是我見。故經文除別列四名之外。節節皆有我字。若除此執便是圓覺。故云入覺。文四。初三之初。

於是淨諸業障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同上。陳辭句中二。一慶前。

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如是不思議事 前總明觀行。一向稱理而修。猶可領解。今於一味之中。廣張諸輪屈曲差別。差別不乖一味。尤為難見。故不思議。

一切如來因地行相 遠成所答文殊之問。

令諸大眾得未曾有。覩見調御歷恆沙劫勤苦境界。一切功用。猶如一念。我等菩薩深自慶慰 悟因行也。夫果德稱真約理可照。因行治染體解是難。今一念備知炳然齊現。如瑠璃瓶盛多芥子。故深慶矣。二問後又三。一正問。

世尊。若此覺心本性清淨。因何染污。使諸眾生迷悶不入 此中問意不說本來都迷。意明已知覺性圓明諸法清淨。何得凡心宛在不合覺源。所作所為情猶憎愛。自他全別難自渾融。比對果人天地之遠。覺心本淨悟即應同。更有何法染污。令我用心異佛。故云因何迷悶不入。二情後。

惟願如來廣為我等開悟法性 法性者諸法之性。若直譚本體則名覺性。若推窮差別之法。皆無自體同於一性。即名法性。今推破四相豁融諸法。全同覺性。故云開悟法性。從前經文但云覺性。唯此段雲法性。意在此矣。三結意。

令此大眾及末世眾生作將來眼 下三唱倣前。

說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爾時世尊告淨諸業障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諮問如來如是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淨諸業障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正說長行中四。一總敘過由。二別釋四相。三存我失道。四斷惑成因。初中總敘四相。為過患之因由。文二一明過患本起。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 未曾悟故。故下有生盲之喻。

妄想執有 無中橫計。

我人眾生及與壽命 統唯我相但由展轉約義。故有四名。四名復有二相。一迷識境。二迷智境。初者謂取自體為我。計我展轉趣於餘趣為人。計我盛衰苦樂種種變異相續為眾生。計我一報命根不斷而住為壽者。如金剛兩論所說。迷智境者。即此經說。至文當知。

認四顛倒為實我體 真我本有。迷之謂無。妄我本空。執之為有。四皆橫計。故云爾也。二明過患滋多文四。一展轉生妄。二違拒覺心。三動息俱迷。四結成障道。今初展轉者初四句由迷起惑。次二句由惑造業。次二句由業招報。後一句反於五道墮於二乘。

由此便生憎愛二境 謂由執四相為實我體。所以於自生愛於他生憎。順我者愛。違我者憎。如是愛憎皆由執我。故曰由此。

於虛妄體重執虛妄 四大五蘊迷性妄生。眾緣假合已是虛妄。更於其上重執我人。故云爾也。

二妄想依生妄業道 由前二妄故。生起造作種種妄業。業能引至苦樂之果。故名為道。

有妄業故妄見流轉 業成即受生死流轉。生死流轉是所至之果。

厭流轉者 厭三界不安皆如火宅。息緣斷惑。

妄見涅槃 趣寂耽空志在灰身滅智。然上十句總當二乘宗中生滅四諦也。謂初六句集諦。次二句苦諦。次一句道諦。後一句滅諦。二違拒覺心。

由此不能入清淨覺 正是結答前問。前問云何迷悶不入。今答雲。由認四相展轉生過。縱離六道復墮二乘。是故不入。

非覺違拒諸能入者 前問雲因何使諸眾生不入。故此答雲。非覺違拒使之不入。但由認我故不入也。如夢身未忘不能合於本身。非本身違拒。

有諸能入非覺入故 釋成非覺違拒。意雲。入時若是覺入。不入即是覺拒。既入者自是信解行等。覺體元無出入。入與不入何責於覺。三動息俱迷文二。一正明。

是故動念 即前苦集八句。

及與息念 即前滅道二句。

皆歸迷悶 結成不入二徵釋文二。初徵。

何以故 動念既為背覺。息念即合契真。何故皆稱迷悶。二釋分一一直釋。

由有無始本起無明 最初根本而起。又從本源而起。

為己主宰 由將無始住地無明為我主故。動是我動。息是我息。我相既在動息俱迷。二轉釋。前是對徵之釋。此又委細釋於前文本起之義。

一切眾生生無慧目 未曾悟故。如人若十歲二十始盲。則眼前雖不見物。說之即能了知。若胎中無目生來便盲。則對色之時種種為說終無所益。則先須金錍抉膜然後指示是非。故涅槃經說。如盲人不識乳色。他人為說展轉譬喻貝米雪鶴。竟不能得識其乳色。

身心等性皆是無明 前得本起因地。則所修皆是佛因。此用本起無明。一切皆是魔業。又前以覺圓明故根塵普淨。結雲一切是覺。今以無明為本。故云皆是無明。前如金為千器器器皆金。此如土為千器器器皆瓦。

譬如有人不自斷命 由愛故得身。若斷身即違愛。如人身縱卑陋病苦亦自保命終不能斷。斷餘或可。自斷誠難。認我亦爾。斷一切煩惱惡業。容有得者。欲令斷我其可得乎。何以故。我終不能還斷我故。又有我故必不覺我。如眠不自見故。必情忘想盡與覺一體。覺是真我則妄我本無。方名為斷。如夢身縱令至劣至苦夢時終不肯斷。必須覺來合於本身方嫌夢苦復無可斷。四結成障道。

是故當知 指前意勢。直從我體起憎愛已來。乃至不斷命等。此都結之以成障道所以雲。

有愛我者我與隨順 對順生愛以明我。

非隨順者便生憎怨 對違起憎以明我。

為憎愛心養無明故 雙指上二唯滋無明。故知迷心修道縱令勤苦種種行門。但助無明何成佛果。

相續求道皆不成就 正明障道。言相續者。本從無明而生憎愛。憎愛還熏無明。種子現行相續不斷。將此求道畢竟不成。故寶積經云。於身生寶愛。不離於我人。彼作是修行由斯墮惡趣。二別釋四相。然此我等行相殊常。常者但約迷執。初果已除。此乃直就修證。羅漢未曉。文中即為四段。一約事驗我。二悟我成人。三了跡跡生。四潛續如命。初謂驗其任運分自他者是其我相。文中二。一標釋麁相。二結指細相。初中二。一徵起標示。

善男子。云何我相謂諸眾生心所證者 夫我難自見。約事證知。但驗自他各殊。即證自中有我。設令修道捨妄證真。但覺有心。總名我相。二約喻以釋。

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調適。忽忘我身四支弦(緊急)緩 緩慢皆是支體不調手足失度之狀。

攝養乖方。微加針艾則知有我。是故證取方現我體 此況道者燕居靜室或隱深山。心絕經營境無違順。習閑成性暫得忘情。不覺自他謂證無我。若違順所逼宛有心生心。既未平方知我在故下云。若復有人嘆謗其法即喜恨等。二結指細相。

善男子。其心乃至證於 上能下所。

如來畢竟了知 於所證中又上是能了知也。

清淨涅槃 所了知也。

皆是我相 謂非但了知二乘涅槃為我相。設使了知如來涅槃亦是我相。然涅槃但是覺體。非別有可證。今既證得涅槃不忘能所。即是我相。二悟我成人。悟前非者是此相矣。文二。一麁相。

善男子。云何人相。謂諸眾生心悟證者 覺前非也。者字正名人相。

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復認我 不作證心。

所悟非我悟亦如是 同前非也。

悟已超過一切證者 絕所證之過。除能悟之累。

悉為人相 結成也。二細相。

善男子。其心乃至圓悟涅槃 不取能所故。

俱是我者心存少悟 此智不袪為存悟矣。非諸差別故云少也。

備殫證理 無非不盡故曰備。殫盡也。

皆名人相 結成細相。三了跡跡生。謂前二相俱是心跡。總不執之故免我人。然此了心又亦是跡。故云了跡跡生。文三。一徵起標示。

善男子。云何眾生相。謂諸眾生心自證悟所不及者 覺前能悟悟是所覺。悟既成所覺又名能。展轉無窮皆成能所。能所及處皆是相待。了此無定。故離前非計所不及。謂免諸過。不覺此計又是眾生。眾生者不定執一之謂也。二舉喻徵釋。

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 借世人語辭以為義勢。顯眾生相。

我是眾生則知彼人說眾生者。非我非彼 雙標非也。下自釋雲。

云何非我。我是眾生則非是我 以自是眾生故非我也。

云何非彼我是眾生 以雲我是眾生不雲彼是眾生故非彼也。

非彼我故 非彼人之我也。又顯於自於彼不計我人。故非彼我。三指前對辨。

善男子。但諸眾生了證(我相)了悟(人相)皆為我人 指前二相也。下對之以辨眾生之相雲。

而我人相所不及者 了證者空則我不及。了悟者空則人不及。不執主宰故離我人。

存有所了名眾生相 心不忘故即。上者宇四。潛續如命謂。都無所執但擬修行由。不起心免前三過。即此無執之業智相續未忘。非故生心。故言潛續。文二。一徵起標示。

善男子。云何壽命相。謂諸眾生(可知)心照清淨 即心之照故云清淨。即自覺也。

覺所了者 覺前三相即覺他也。證悟等盡徹於真源。無別能覺。故上云心照。

一切業智 擬將此智修習一切無漏之業故。

所不自見猶如命根 雖能除妄而不自除。故不自見。不自見故猶如命根。如命根者。兼取相續不斷之義。二展轉細釋又三。一以義正釋。

善男子若心照見 是此門之相。

一切覺 是前三相。

者(通二)皆為塵垢 雙指過患下釋過患所以雲。

覺所覺者不離塵故 由將此心見前諸覺故不離塵。以心未忘故。二以喻反釋。

如湯銷氷。無別有氷知氷銷者 湯銷氷盡同成一水。更無能知盡者。反明此業智既照前三相皆盡。則是我病未盡。如氷若言我盡。即此言盡之氷便是不盡。若細配合則水喻真性。氷喻四相。湯喻智慧。煎水名湯。悟心名智。故謂水凍成氷。還煎水以銷之。氷湯俱盡濕性獨存。以喻心迷成我還悟心以消之我智俱盡照體獨立。三以法正合。

存我覺我亦復如是 若以同喻反合。應雲無別有我知我盡者。今翻喻勢順前正釋。故云正合三存我失道文二。一總標失道。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了四相。雖經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為 由前四相皆有取證。

終不能成一切聖果 既將此心修行。則行行。皆帶能所。故不成聖。正同華嚴多劫六度不名菩薩。

是故名為正法末世 正宗佛法之末世也。夫正法之時。修則皆證。末世之時人多取相。今既取證相。則正法亦同末世。若遇此教了達病源。則雖末世還同正法。後展轉廣釋文四。一認我為真。二說病為法。三將凡濫聖。四趣果迷因。初中二。一徵釋其過。二結成障覺。初中六。一久修如何不證徵。二認我取證非真釋三取證云何妨道徵。四愛寂憎喧非脫釋。五何知證法非脫徵。六讚喜謗瞋驗我釋。今初。

何以故 劫數既多行又勤苦。以何義故不證聖果。釋中二。一法。

認一切我為涅槃故。有證有悟名成就故 良由認我以為涅槃故。雖多劫勤修終無所益。如認夢身以為自己。勤為家業種種疲勞。終無一事益於資產。二喻。

譬如有人認賊為子。其家財寶終不成就 賊若在外猶可隄防。養之為兒如何撿慎。又知賊是賊賊無能為。認之為兒寧免破敗。以喻六根取境猶可制御藏識妄我難以辨明。故如來藏中功德之寶念念衰耗。由此貧窮難集福智。三證何妨道徵。

何以故 縱使認我取證。何以便妨於道。憎愛非脫釋。

有我愛者。亦愛涅槃伏我愛根為涅槃相。有憎我者亦憎生死 夫生死輪迴本自憎愛。欲求解脫須盡二源。今愛涅槃還是本愛。今憎生死亦是本憎。棄苦欣樂雖殊。憎愛元是本習。帶之修道佛果豈成。伏我愛根為涅槃者。由伏之故不起。不起之相似涅槃相。以似為真故云爾也。

不知愛者真生死故。別憎生死名不解脫 本愛涅槃擬除生死。愛心既在即生死根。愛根憎苗豈名解脫。五何知證法非脫徵。

云何當知法不解脫 法者涅槃。由前釋知愛涅槃者名不解脫。故此徵雲。若愛生死許是繫縛。今悟涅槃是寂滅法。以何相知云不解脫。六讚毀驗我釋者。謂實證者必無我無我故即無瞋喜。今為法瞋喜。即知證法非真。我未盡故。文中二。一標我未盡。

善男子。彼末世眾生習菩提者。以已微證為自清淨 外知根塵假合。內覺性體寂然。

由未能盡我相根本 正標未盡。二以境驗知。

若復有人讚嘆彼法。即生歡喜便欲濟度。若復誹謗彼所得者。便生瞋恨 然世境違順麁重易明。唯就法門最難覺察。但言為法瞋彼度此。不知此心元是我相。

則知我相堅固執持 因對外境驗得內心我無間斷。

潛伏藏識 種子也。

遊戲諸根曾不間斷 現行也。遇境則發相續流轉。通而言之。謂因對外境。驗得內心我執猶堅潛藏相續。雖慧軍數舉魔眾頻摧。且阿賴耶城難攻主宰。末那常侍防護牢強。意識謀臣經營內外。旁監五識之將。以鎮六根之門。由是賊主頻通遊戲。時時偷號惑我法王。往往侵彊擾我觀境。雖外怯般若。晝伏夜行。而內挾無明晝夜不斷。二結成障覺。

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淨覺 二說病為法文一。一正釋其非二結成障覺。初中二。一覆推。躡前為法瞋喜之次推窮。以成說病為法之過。

善男子。若知我空無毀我者 恐聞瞋喜是我便擬忍受不瞋用為無我。故推徵雲。若見彼是毀人我被彼毀而不瞋者。此亦是我。故云。若知我空無毀我者。既見有毀我者則未得我空。亦應雲。若知我空無我說法。故次雲。

有我說法我未斷故 然毀者是彼。說者是我。經文於毀者言無。反明過也。於說法者言有。順明過也。翻覆推過者。下擬決斷為病故。

眾生壽命 闕人相者。取其文潤成句。

亦復如是 例於我也。二決斷。

善男子。末世眾生說病為法 指前所推之過也。即是四相四相若存總名為病。

是故名為可憐愍者 以病為法誠可憐愍。

雖勤精進增益諸病 帶病修行故增諸病。反此而言。則稱實修行唯益實德。如藥草等種有甘苦。水土所滋各唯增益。苦喻我相為本。甘喻淨覺為本。水土則喻萬行。二結成障覺。

是故不能入清淨覺 三將凡濫聖文二。一正明相濫。二結成障覺。初中二。一抑聖同己。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了四相。以如來解及所行處。為自修行終不成就 佛說了義稱理法門。皆言心境本空惑業本淨凡聖不異因果皆圓。就佛見之理實如此。且眾生迷倒已久種習根深縱令信解法門。現用元來隨念。但以分別心識。解他無礙言教謂言佛意亦秖如然。心既是念。故不覺念。不知冥通。證入異於隨相信心。認佛平等之譚。不能斷惑求證。故經印言終不成就。華嚴亦云。如貧數他寶等。二騁己齊聖。前則抑高就下。此則騁下齊高。文二。一認其聖智。

或有眾生未得謂得 理也。乃至聖人所具功德。

未證謂證 智也。則聖人冥證之智身。今謂得謂證者增上慢人。若自知不證而言證者。則根本戒中大妄語戒。非此文意。二驗出凡情。

見勝進者心生嫉妬 然諸聖人形類不定。得與不得內證在心。何以辨他未得未證。故觀心行以驗真虛。夫聖人用心他己無二。見他勝進或法教流行。念念喜歡必能隨順。自驗內心如此。或即證悟不虛。若自覺己衰他盛則嫉。己盛他衰則喜。縱令深解妙境但是心之所緣。勿錯認之謂得謂證。二結成障覺。

由彼眾生 雙指前兩類之人。

未斷我愛 前雲終不成就者。以佛無我愛凡有我愛故云雲。見勝進嫉妬。亦由我愛。由我愛故下云。

是故不能入清淨覺 四趣果迷因。

善男子。末世眾生希望成道(趣果)無令求悟惟益多聞 迷因也。即知先須悟道然後多聞增慧。末世之人多迷此意。唯宗名數不務了心。心既不通。解義唯多我見唯長。故下云。

增長我見 華嚴亦云。不能了自心增長一切惡等。又智論雲。多聞無智慧是不知實相。譬如大闇中有燈而無目等。四斷惑成因二。一順釋。

但當精勤 誡勸之辭。

降伏煩惱 別標所斷。

起大勇勐 通勸修斷。

未得令得 修也。謂真實境中一切功德妙用。

未斷令斷 斷也。顛倒境中一切障礙之法。即下所列雲。

貪瞋愛慢 根本煩惱中三也。愛無別性貪數所攝。

諂曲嫉妬 小隨煩惱。

對境不生彼(他也)我(自也)恩愛一切寂滅 重舉此者。生死根本最難拔故。念盡則自他俱寂。

佛說是人漸次成就 結成因也。由前說除我用心。當時雖悟仍慮長時難離我習。故佛誡雲。但得頓我悟空勤斷煩惱。我見習氣漸盡。無上佛果自然漸成。

求善知識不墮邪見 商人入海須假導師。學者修行必資善友。二反釋。

若於所求別生憎愛。則不能入清淨覺海 反明不生憎愛則入覺也。偈讚中四。如次諷前。全同長行。故不煩寫。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且標舉也。

 淨業汝當知  一切諸眾生
 皆由執我愛  無始妄流轉(一也)
 未除四種相  不得成菩提(二也)
 愛憎生於心  諂曲存諸念
 是故多迷悶  不能入覺城

三也。城喻覺者。法喻各有三義一了心性空眾惑不入。如防外敵。二見恆沙德則萬行圓增。如養人眾二道無不通。如開門引攝。

 若能歸悟剎

剎是世界如入唐國率土屬唐蕃境亦爾。故知若到悟境。則法法屬悟。迷境亦爾。

 先去貪瞋癡

癡長無偈有。慢則長有偈無。文影略也。

 法愛

愛涅槃。

 不存心(斷也)  漸次可成就(成因)
 我身

憎愛之本。

 本不有  憎愛何由生

所依既空能依何有。

 此人求善友  終不墮邪見
 所求別生心  究竟非成就

四也。悟剎我身皆長無偈有。自下依師離病者。謂廣勸依善知識。除去四病及諸細惑。文四。初三之初。

於是普覺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有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正陳中二。一慶前。

大悲世尊。快說禪病(四相)令諸大眾得未曾有。心意蕩然獲大安隱 二請後曲有三。

世尊。末世眾生去佛漸遠。賢聖隱伏邪法增熾 一明請問之意。如人有子病者偏憂。菩薩大悲先哀末世。賢聖隱沒正法將沉。欲令廣益當來。是故懸興此問。次下正請問。前皆有我相。未可施功。今既障除方堪修習就此運用復有是非。故須依師免溺四病。

使諸眾生求何等人 由前雲求善知識不墮邪見。故此請問何等之人是善知識。答中具指。

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發心 文相皆顯。

令彼群盲不墮邪見 三明所為也。下三唱倣前。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爾時世尊告普覺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諮問如來如是修行。能施末世一切眾生無畏道眼。令彼眾生得成聖道。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普覺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正說。長行中五。一指示明師令事。二分別四病令除。三辨事師之心。四明除病之行。五顯發心深廣。如次答前五問。然復有少相濫。故且顯經文。今初答第一問也。文三。一令識。二令事。三顯益。今初。

善男子。末世眾生將發大心 簡餘乘也。正因。

求善知識 正緣也。善能知真識妄知病識藥。故初心便令求者。文殊告善財雲。親近供養諸善知識。是具一切智最初因緣。故光讚般若經云。欲學六波羅蜜者。當與真善知識相隨常當承事。

欲修行者 為行求解。

當求一切正知見人 標指也。善達覺性不因修生抉擇無疑。名正知見。法句經云。善解深法空無相無作無生無滅了達諸法從本已來究竟平等無業無報無因無果性相如如住於實際。於畢竟空中熾然建立。是名真善知識。華手經云。有四法者。當知為善知識。謂善知教化修道各及過患。

心不住相 離凡夫煩惱境界。謂不應住色生心等。

不著聲聞緣覺境界 離二乘滯寂境界。稱讚大乘經云。寧在地獄經百千劫。終不發二乘之心。亦可正知見者簡外道。不住相簡凡夫。不著等簡二乘。上皆順行下逆行雲。

雖現塵勞 即貪等也。

心恆清淨 現染之中而不染也。如淨名雲。雖有妻子常修梵行等。華嚴雲。菩薩在家與妻子俱。未曾捨離菩提之心。

示有諸過 欲度有過眾生。先以同事相攝。心既相親方能受教。如淨名雲。入諸淫捨示欲之過等。亦同華嚴善財善友婆須蜜女等。

讚歎梵行。不令眾生入不律儀 或為利益。或有別緣。所作非儀暫乖真教。秖得貶已承非。不得飾非說理以誤凡下。此乃不同邪人自造諸過。復說非梵行事為其真實。令無量人墮大險趣。但為同事攝故。雖現諸過常須讚歎真實梵行。故論雲。壞見之人雖不壞行。不堪與眾生為其道眼。雖壞行而不破見者。是則人天真勝福田。

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結成大益。二令事文二。一舉身命之難。二例身外之易。初中二。一正舉。

末世眾生見如是人。應當供養不惜身命 如雪山捨身香城破骨之類。儒典尚令竭力事父致身事君。何況為法。故大乘四法經云。諸苾芻盡壽乃至逢遇喪命因緣。必定不得捨善知識。二遮疑。

彼善知識四威儀中常現清淨 指前順行。

乃至示現種種過患 指前逆行。

心無憍慢 正明不疑。夫菩薩化現權道難測。但依法門莫疑其跡。不以順行即效虔誠或覩逆行便生憍慢。故智論雲。於諸師尊如世尊想。若有能開釋深義解散疑結。於我有益則盡心敬之不念餘惡。如弊囊盛寶。不得以囊惡故不取其寶。又如夜行險道弊人執炬。不得以人惡故不取其照。菩薩亦復如是。於師得智慧光明。不計其惡。然為師之難為徒不易。勿因此誡誤敵麁人。欲驗真虛如前簡擇。已諳其道如此遵承。又此藥治徒。師勿錯服。服之增病。無藥可治。以縛解縛無有是處。二例身外之易。

況復摶 摶食也。譯之訛略。應雲段食。

財(錢帛)妻子(最親)眷屬 僕從對前身命之難。故言況復。二顯益。

若善男子。於彼善友不起惡念 由前無慢故也。憍慢若起惡念便生障覆自心。法何得入。

即能究竟成就正覺 既無惡念之覆。即得正覺成就。

心華髮明照十方剎 覺心既明即慧光開發觸向無染。故曰心華。稱體無邊照十方剎。二分別四病令除者。答第二問。標以妙法。釋依圓覺。圓覺是所依法故。此法離於四病方可依故。除病之問下自有答。然文似濫故含而科之。文三。一總標徵起。

善男子。彼善知識所證妙法。應離四病。云何四病 心病無邊要唯此四。隨有其一即不堪為師。二別釋行相。皆名病者。總緣不以教為繩墨不以師為指南但自舉心作如是意。故經文皆云。若復有人作如是言。言是意言矣。文四。一生心造作。

一者作病(標名)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於本心作種種行。欲求圓覺 辨相也。思惟揣度計校籌量。興心運為擬作行相。造塔造寺供佛供僧。持咒持經僧講俗講。端然宴坐種種施為。止息深山遊歷世界。勤憂衣食謂是道緣。故受飢寒將為功德。觀空觀有愛身厭身。於多行門隨執其一。託此一行欲契覺心。既是造作生情。豈合無為寂照。此病從前幻觀中來。彼雲。一切菩薩從此起行。至諸輪中皆云度生起行起用。失彼文意成此作病。

彼圓覺性非作得故 指體以破也。圓覺性非造作。造作如何契之。若了覺性本圓。不用興心求益。不興心處即合覺心。合覺心時自無諸妄。無諸妄已則所作相應。積土聚沙皆成佛道。即於上來諸行。遇緣力及便為。隨病隨治不順妄念。但得妄盡性自開明。歇即菩提豈從外得。

說名為病 結名也。此上四節。下三亦同。二任意浮沉。

二者任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斷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無起滅念 意雲。生死是空。更何所斷。涅槃本寂。何假修求。不厭不欣無起滅念。

任彼一切隨諸法性 如火熱水濕之類。各各差別之性也。今時見有一類人。雲妄從他妄真任他真。各稱其心。何必改作。作亦任作好閑任閑。逢饑即餐。遇衣即著。好事惡事一切不知。任運而行信緣而活。睡來即臥興來即行。東西南北何定去住。此病因前雲圓覺清淨本無修習依於未覺幻力修習。失彼文意。自謂已覺何必作幻。故成任病。

欲求圓覺 謂言閑即契道。

彼圓覺性非任有故 前則驅馳覓佛。此乃放縱身心。設令善惡不拘。即名無記之性。七賢豈是大道四皓寧為聖人尚昧欲天焉冥覺體。行人至此溺水沉舟。宜自警懷。勿霑斯病。故前雲。若不修行常居幻化云何解脫。

說名為病 三止息妄情。

三者止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諸念 生心恐非。隨情慮失。一向止息豈合任之。但止妄即真。何須別照。

得一切性 息念故離相。離相故得性。是諸法無性之性。非即覺性。

寂然平等 意雲。由我心生妄想故。招苦樂差殊。今但止息妄心。妄盡自然平等。此病從前靜觀中來。迷彼取靜為行。及證諸念之言。因成此病。

欲求圓覺 謂言止妄即真。

彼圓覺性非止合故 覺本無念。見念既乖。性本靈明。迷照亦失。念無而有。既止息令無。照有而隱。何不觀察令顯。又真本無念。念既乖真。性本無止。止亦違性。故言非止合故。故前雲。於諸妄心亦不息滅。

說名為病 四滅除心境。

四者滅病 前但止息心念令寂。此則計於身心根塵本來空寂。又前不妨見有根塵。但不隨念愛染。故云止息。此則於根塵亦無。堅持空寂之相。由見空無故云除滅。

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斷一切煩惱。身心畢竟空無所有。何況根塵虛妄境界 意雲。煩惱之本即是身心。若執身心煩惱何斷。故標斷煩惱。釋身以空。又斷盡煩惱空卻身心身心尚空根塵何有。

一切永寂欲求圓覺 身等本空故名永寂。諸相既。泯寂相現前擬將此心求證圓覺。此病從寂觀中來。彼諸輪中皆云。寂滅及斷煩惱。迷彼成此。

彼圓覺性非寂相故 夫覺體靈明不唯寂滅。今滅惑住寂。豈得相應。況圓覺者非動非靜。雙融動靜。恆沙妙用無礙難思。住寂之心何能契合。言即似近理即全疎。與理相違故言非也。

說名為病 三結明真偽。

離四病者則知清淨 將前四行自驗其心。隨落一門則知是病。故言離者則知清淨。然上四門皆是諸經觀讚。況前三觀具有斯文。今此以為病者。有其二意。一者四中皆無觀慧。二者但以率心偏住一行。不窮善友圓意。不究佛教圓文。才悟一門之義。便不能久事明師。才見一經妙文。便不能廣窮聖意。但貪單省執一為圓。是以經文總訶為病。若能四皆通達不滯一門。即此四中並皆入道。雖然作種種行。元來任運清閑。雖頓覺身心本空。習起還須息滅。又須常冥覺體。不得取四為心。則自然休時非休。作時非作。故淨名雲但除其病而不除法。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 即上所釋病除法在。是正觀也。雖不取四病。而慧解昭然不得懼落四中便不建志立節。

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復有聞斯四過離四。又更生情便信胸襟別為見解。故云邪觀。又作是觀者離四也。他觀者取四也。問為說簡師之時求於離病之者。為說學人自離四病。若說師病者。何以問中別標其目。又結雲作是觀者等。若說學人病者。云何標雲彼善知識所證妙法應離四病。答二皆不異。既聞經識病。需求離病之師。既事此師。即修離病之行。然別釋之中。若師若徒病無別相。雖含二意而無二途。解釋結文之中即須科簡。若結行人即依前釋。若結簡師。師無四病即須歸依。名為正觀。若縱智別求。名為邪觀。故菩薩戒雲。其法師者或小姓年少卑門貧窮。而實有德。是故不得觀法師種姓。意雲。但觀病中離與不離。莫觀種姓貴之與賤。三辨事師之心。此當答第三行何等行之問。故標雲欲修行者。結雲如是修行。然且唯說事師更無別行。故但作此科判以當修行。謂菩薩行門本無定跡。隨當時事隨差別機。但令善事明師。明師必自臨事指示。亦同善財於文殊處發菩提心已聞菩薩行。文殊亦不具說。但令親近善友矣。

善男子。末世眾生欲修行者。應當盡命供養善友事善知識 如善財南邁普賢西遊等也。涅槃經說。是具足因緣故。故法句經說。善知識如父母眼目腳足梯蹬衣食鎧繩藥刃等。乃至雲。善男子善知識有如是無量功德。是故我今教汝親近。大眾聞已舉聲號哭等。

彼善知識欲來親近。應斷憍慢 夫善友度人種種方便。師徒心契法意方傳。是以俯就物機相親相近。愚者無識憍慢便生。慢既翳心即不入道。故云應斷。

若復遠離應斷瞋恨 或欲除慢或遇異緣。相去相離便生瞋恨。雲疎我親彼。說愛說憎既一念瞋百萬障起。非論失道。亦墮三途。故此令斷。論語云。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又怨。怨則此瞋恨也。不遜則此憍慢也。

現逆順境 遠離名逆。親近名順。又違情曰逆。隨情曰順。故勝鬘雲應攝受者而攝受之。應折伏者而折伏之。則佛法久住。

猶如虛空 心無改易。

了知身心畢竟平等。與諸眾生同體無異 結示同體悲智。所以然者。若不了善友及諸眾生與己同體者。則雖知菩提可進。而不能屈節事師。雖知薩埵可悲。而不能忘軀弘道。故此示也。

如此修行方入圓覺 結因成果。四名除病之行。是答第四除去何病之問。文二。初明所治。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得成道。由有無始自他憎愛一切種子故。未解脫 自他憎愛前已頻明。今復說者。是種子故。是入道微細病故。由此種子難契圓明故。隨所聞法門。即生心作意捨此取彼。憎妄愛真難忘能所故後能治雲即除諸病。現行麁而易覺。種子細而難明。故偏指也。後明能治文二。一等心觀人。

若復有人觀彼怨家。如己父母心無有二。即除諸病 七品行慈之中此當上怨。同上親也。觀之既同應與上樂。二等心觀法。

於諸法中自他憎愛亦復如是 前既雲怨家父母無二。例此觀法應雲涅槃生死不殊。不殊則無自他憎愛。故知諸病秖由愛真憎妄見自見他故。不能久事師宗。但自生情起行。今既斷斯種子。則諸病自除。所以觀人中雲即除諸病此雲亦復如是。又此於諸法中明自他憎愛。尤顯異於前段。前段不言法故。五顯發心深廣。正答第五問也。文三。一總標發心。二別明心相。三通結離邪。今初。

善男子。末世眾生欲求圓覺。應當發心作如是言 諸佛因地皆發此心。依此願修方成正覺。若無心願策引。所修行亦不成。二別明心相。此同金剛經中具四心也。四心者。彼經彌勒頌云。廣大第一常其心不顛倒。今此文二。文二合故。一廣大第一。

盡於虛空一切眾生 廣大心也。彼雲四生九類。

我皆令入究竟圓覺 第一心也。彼雲入於無餘涅槃。各隨宗故。然菩薩發心皆無分劑。等眾生界不擇怨親。普使修行同歸圓覺。虛空眾生無有邊際。菩薩悲願亦復如然。由發此願自熏成種。承此願力任運而化。不要起心。三世諸佛悉同於此。若不爾者。即與二乘無異。二常不顛倒。

於圓覺中無取覺者 常心也。我入覺時我即圓覺。眾生亦爾何有取者。故天親雲。自身滅度無異眾生。故名常心。若見有眾生因我入覺。即非常也。

除彼我人一切諸相 不顛倒心。故天親雲。遠離依止身見眾生等相。故無著雲。已斷我見得自行平等想。故信解自他平等。上來總是彼經實無眾生得滅度者。若有我人等相即非菩薩。三通結離邪。

如是發心不墮邪見 可知。偈中文五。全同長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且標舉也。

 普覺汝當知  末世諸眾生
 欲求善知識  應當求正見
 心遠二乘者(一也)  法中除四病
 謂作止任滅(二也)  親近無憍慢
 遠離無瞋恨  見種種境界
 心當生希有  還如佛出世

三也。長行達已同凡。此乃敬師如佛。

 不犯非律儀  戒根永清淨

四也。但諷前能治。以所治憎愛是犯戒因。雲未解脫亦違戒德故。此云不犯及永淨也。

 度一切眾生  究竟入圓覺
 無彼我人相  當依正智慧
 便得超邪見  證覺般涅槃

五也。此句長無此有。般涅槃之義。留對下佛出現文以釋。後一問答。道場加行下根修證。得道之處名曰道場。謂於此處誓志剋期。加功用行以求證入故名加行。下根修證者。謂雖信解前法。而障重心浮。須入道場自為制勒。緣強境勝則功用有期。問此入道場但是修前三觀。何得別為大科。答觀行法門雖同。修之方便有異。隨機施設故。故此文先結前雲。若在伽藍安處徒眾隨分思察。如我已說。結已然後說道場儀式。故知別是一段矣。

於是圓覺菩薩 義如前釋。文四初三之初。

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正陳中二。一慶前。

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淨覺種種方便。令末世眾生有大增益 解之可知也。一請後。

世尊。我等今者已得開悟 躡慶前之文。

若佛滅後末世眾生未得悟者 舉所為也。下正請雲。

云何安居修此圓覺清淨境界 間道場也。

此圓覺中三種淨觀。以何為首 問加行。

惟願大悲。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施大饒益 結請。下三唱倣前。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爾時世尊告圓覺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問於如來如是方便。以大饒益施諸眾生。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圓覺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正說長行中二。一答道場。二答加行。初中二。一結前。

善男子。一切眾生。若佛住世若佛滅後 正法像法。

若法末時(末法)有諸眾生具大乘性 宿有聞熏種也。不同唯識永簡餘性。

信佛秘密大圓覺心 聞慧初開。

欲修行者 菩提心發。上皆明當機也。

若在伽藍安處徒眾。有緣事故隨分思察如我已說 指前普眼法門及三觀諸輪所說。謂圓機菩薩不滯空閑。種種施為作諸利益。廣度群品。修學法門。隨其閑暇分中。則便思察三觀。故言隨分。非謂見解未圓名為隨分。二正說文三。一道場期限。二限內修行。三誡取邪正。今初。

若復無有他事因緣 菩薩逢益即為。遇緣且赴。如法華中官事當行之類。

即建道場。當立期限。若立長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 若無勝利。須建道場克志加功以期聖果。則三期皆是自利。為簡利他故名無他事。亦可王賊命難名為他事。定三期者。過則情生疲厭。少則功行未圓故量克三期亦無別義。然約三根配之。有其二意。一約障盡難易配長期下根。中期中根。下期上根。二約精進懈怠配者。即反於此。根有利鈍期有遠近。對病設藥斯之謂歟。

安置淨居 欲使內外清淨身心潔白事理稱可。二限內修行文二。一明道場行相。二明遇夏安居。初文二。一明隨相用心。

若佛現在 對當會菩薩眾。

當正思惟 明不假設像等。當知唯心無外境界。

若覆滅後 對末世眾生。

施設形像。心存目想生正憶念。還同如來常住之日 明設像之意。謂大師去世不覩真儀。設像諦觀引心入法。相即無相即見如來。亦可想佛真身常在不滅。若稱理說者。觀行無間是佛現在。間斷之時是佛滅後。斷後復作觀行思唯。是設像存想。今且依事行釋也。次下明禮懺儀式。

懸諸幡華 嚴持壇場也。備如方等經說。

經三七日 去其久近。無別所表。方等經極少七日。久則不遮。次下正明法事。准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法經。總有八重。一供養。二讚佛。三禮佛。四懺悔。五勸請。六隨喜。七迴向。八發願。今略唯二。謂禮佛懺悔。然文雖略法必具行。論中亦云。應當精勤禮佛懺悔勸請隨喜迴向常不休息。得免諸障善根增長。華嚴亦令禮敬稱讚供養懺悔等。

稽首十方諸佛名字 禮佛也。以名召體觀而禮之。准勒那三藏禮佛觀門。優劣有七。一我慢禮。二唱和禮。此二非儀。三恭敬禮。敬從心發運於身口五輪著地。四無相禮。深入法性離能所相。五起用禮。觀身與佛皆從緣起如幻如影。普運身心遍禮一切。六內觀禮。但禮身內法身真佛不緣他佛。七實相禮。若內若外若凡若佛同一實相。見佛可禮亦是邪見。觀身實相觀佛亦然。名平等禮。故文殊雲。不生不滅故。敬禮無所觀等。然後四禮皆屬觀行。謂第四空觀禮真諦佛。入法之性故。五假觀禮俗諦佛。從體起用故。六中觀禮第一義諦佛。不計空色直見本覺真性故。七則三觀一心禮三諦一境佛。不取真棄假泯絕無寄故。今經既是隨相門中。且當第三第五禮也。餘在下離相攝念中。

求哀懺悔 具雲懺摩。此雲悔過。若別說者。懺名陳露先罪。悔名改往修來。其所懺法不出惑業報等三障。今欲懺者須知展轉起由。由無始不覺。起貪瞋癡發身口意。造一切業受諸苦惱。懺有二意。若約責心三障俱懺。若就所作唯懺惡業。惡業復有性罪遮罪。遮罪依教作法懺之。性罪即須起行。起行有二。一事行。如方等佛名經等。二理行。如淨名經觀罪不在內外等。餘意如上。

遇善境界 感應也。或見佛像。或覩光明。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墮群邪。故下文雲。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若天台意。即與信等相應。名善境界。

得心輕安 獲益也。身心調暢輕利安和。神爽氣清支體柔潤。二明離相用心。

過三七日(躡前)一向攝念 亦名會緣入實。謂初以塵心麁重。令託勝相為緣。相既皆虛誠宜入實。攝念者。論雲。若修止者住於靜處端坐正意。乃至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然論與經皆先以禮懺等。除惑業之濁。次以正念攝馳散之動。空而又寂。方能現佛之像。二明遇夏安居。文三。一標異聲聞。

若經夏首三月安居。當為清淨菩薩止住 然建道場。或在伽藍。或於餘處。期限未滿夏首已臨。入眾安居則乖誓約。作念結夏又雜觀心。道場中人由此疑惑。如來遠念故為辨明。為俗乖律即非。因大廢小無失。故決定毘尼經云。持聲聞戒是破菩薩戒。持菩薩戒是破聲聞戒。

心離聲聞 大小不同。次即下說。

不假徒眾 不必六和。

至安居日。即於佛前作如是言 言在下也。二正陳辭。

我比丘 梵語也。此含三義故存梵不譯。一怖魔。二乞士。三淨戒。

比丘尼 尼女也。女比丘。

優婆塞優婆夷 此雲近事男近事女。謂親近比丘比丘尼而承事故。即三歸五戒之士女也。小乘局於二眾。大乘道俗俱霑。

某甲 各稱其名。

踞(踞居)菩薩乘 簡羊鹿車。

修寂滅行 簡四諦行。

同入清淨實相住持 簡事相住持。

以大圓覺為我伽藍 此雲眾園。園是眾居處故。圓覺則萬德所依。以八識海澄流注寂滅。體遍法界故得名大。於四智中則圓鏡也。

身心安居 身即五識。依色根所發故。心即意識。以五識取塵意識分別熏動心海波浪從生故不名安。今意無分別。五不妄緣識浪永寂與體一如。故名安也。身安故即成所作智。心安故則妙觀察智。

平等性智 此以四惑相應妄計賴耶為自內我。於平等理中。起不平等見。今既所緣性寂。能緣七識自如。如性皆同。故平等矣。

涅槃自性無系屬故 為簡二乘計著方處。今順法性故無所屬。

今我敬請。不依聲聞。當與十方如來及大菩薩。三月安居。為修菩薩無上妙覺大因緣故。不系徒眾 小大安居略有八異。一所依異。別界圓覺。二假實異。定實示現。三住持異。事相實相。四結安異。對首作法獨自稱名。五成安異。身不出界心不起念。六失安異。身出越界念起背本。七還界異。身不逾時及界。念不間斷而覺八所期異。阿羅漢果無上菩提。有此八異。故云不依及為修等。大因緣者。不拘小節之意也。三結示休期。

善男子。此名菩薩示現安居。過三期日隨往無礙 道場三期已滿。小乘夏限未終。以本非小乘安居故。不妨隨往無礙。三誡取邪證。

善男子。若彼末世修行眾生。求菩薩道入三期者 指前行人。

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總標加行中所證之境。誡其邪謬。謂信解行證雖階級不同。而所信乃至所證之法元來不異。謂解則解其所信。修則修其所解。證則證其所修。今明證得境界。若非本所信等法即不應取。二答加行文三。一別修三觀。二遍修三觀。三互修三觀。初文二。一別釋。二總結。初中三。一靜觀。二幻觀。三寂觀。初中又三。一修觀成。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靜不起思念 義如上釋。

靜極便覺 超動靜相圓覺顯現。如前從空入中也。

如是初靜。從於一身至一世界 釋上靜相自他普遍。遍靜雖無先後。約行人趣入故。從陝至寬。

覺亦如是 例於靜也。應雲如是初覺從於一身至一世界。靜即是體是定。覺即是慧是用。初觀成不見自身之相。名一身靜。以身靜時當體是覺。名一身覺。世界亦然。二起功用。

善男子。若覺遍滿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眾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 知眾生念者。世界既全成覺。眾生全在覺中。故所起念無不了達。如影入鏡鏡照無遺。

百千世界亦復如是 類此可解。說則以一例多。覺發則同時已遍。三誡邪證。

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文義俱同上也。二幻觀文二。一明正觀。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三摩缽提。先當憶想十方如來十方世界一切菩薩。依種種門。漸次修行勤苦三昧 前至靜觀不假外緣。大起幻門中須憑聖境。前威德段中圓說。故約大悲化生。今道場之內且自克修。故約大智求佛。亦可諸佛菩薩必以大悲為本。但依佛菩薩種種之門。自然具大悲也。道場之內且學悲心。限滿對緣即將化用。漸次者前至靜歸體功則頓現。今隨差別之相故應漸次。所以前有起於功用。今則無文。是斯意也。

廣發大願自熏成種 願者。希求欲樂之義。眾生無始已來。念念希欲五塵之境。今已了悟。故發心念念希欲悲智六度等境。熏心成習故云種也。二誡邪證。

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同上。三寂觀文三。一修觀成。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於禪那。先取數門 此有二意。一者先用數息觀門。治諸覺觀漸入妙境。然修出入息者。有六妙門。謂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還。六淨。或依次第。或隨便宜。廣如疏釋。二者即下所知生滅心念。便是數門。

心中了知生住滅念分齊頭數 由前心息相依息調心淨。故了知心中生住異滅。麁細妄念本末分齊頭緒數量。謂生滅各一。住四。異二。經無異字者。或脫或略。義必具有。據論所說十信凡夫覺滅相。三賢覺異相。十地覺住相。位滿覺生相。覺生相者。動念都盡唯一心在。故論雲。心無初相。而言知初相者。即謂無念。若得無念者則知心相。生住異滅乃至皆無自立。本來平等同一覺故。釋曰。既雲動念都盡本來平等同於一覺。正當此門絕待中觀。問文無無念之言。如何同此。答三觀體用文在前章。今此但明修之方便。彼有絕待之念。又有寂滅之文。由是科雲靈心絕待。絕待無念一覺靈心豈非同邪。是知絕念之慧。方能了知生住滅念。故於此觀明之。

如是週遍。四威儀中分別念數。無不了知 初則宴坐照見。後則行住皆知。知即無患。譬如妖魅所欲著人。若知其名自然消滅。涅槃雲。如人覺知是賊。賊無能為。二起功用。

漸次增進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猶如目覩所受用物 淨身是圓覺自體。世界本在其中。觀行成就全合靈源。如雨滴數固宜本分。非唯雨滴萬物皆然。舉一例諸。且標雨滴。凡夫之類迷此真心。隨念所知。故無其用。三誡邪證。

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文義准前。二總結。

是名三觀初首方便 前問雲。三種淨觀以何為首。故具答已結雲。是名等也。即知前段三觀諸輪雖具釋相。趣入方便是此所明。二遍修三觀。

若諸眾生。遍修三種勤行精進。即名如來出現於世 如來本所示生。秖緣勸物修習。今三觀既修則萬行已圓。故就此人已名佛出。又即此人本覺離念。名為佛出。然前離四病。雲證覺般涅槃。今修三觀名如來出世。今以出世涅槃相對而釋。有其二門。一約實義。二約對機。實義有三。一緣起即空之真諦。則非出非般。故大經云。如來不出世亦無有涅槃。二真如緣起之俗諦。則念念處處而出現。念念處處而涅槃。大經又云。菩薩應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覺。如自心一切眾生心亦復如是。即念念也。又云。當知無有少許處空無佛身。即處處也。涅槃者。即如上遍一切處出現之佛身。既是緣起有為之相。念念即生即滅四相同時。今以生生即滅。為念念處處而般涅槃。三約第一義諦。即常住世常涅槃。謂寂而常照為住世。照而常寂為涅槃。對機者。機緣感則菩提樹下而出現。機緣盡則雙林樹間而涅槃。故大經云。佛子諸佛如來為令眾生生欣樂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生戀慕故。示現涅槃。譬如日出普照世間淨水器中等。對今經意配釋可知。然此三觀雖各有證相。理實遍修方契圓覺。如前文說。三互修三觀文三。一明修觀不成。

若後末世鈍根眾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 下中之下力不遂心。二令懺除惑業。

由昔業障當勤懺悔。常起希望。先斷憎愛嫉妬諂曲求勝上心 重發誓願決心欲證。加功勵志懺業斷惑。論中亦云。若人修行信心。以從先世罪業眾多障礙。應當勇勐禮懺等。三令隨便互修。

三種淨觀隨學一事。此觀不得。複習彼觀。心不放捨漸次求證 有人色相所礙。空靜之觀難成。先觀色幻。幻即全空靜觀方成。復有執定實色。礙於心識難修幻觀。先知其體本無而不妨覩相。方成假幻。復有修中難成絕待。先知假全空而無假。空全而假無空。空假俱無絕於對待。方成寂滅。又有人直見心源。方知諸法即性故空。不壞相故假。或但從性現故假。無別所現故空。先後綺互如諸輪說。偈讚中二。全同長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圓覺汝當知  一切諸眾生
 欲求無上道  先當結三期

期限也。

 懺悔無始業  經於三七日
 然後正思惟

限內修行。

 非彼所聞境  畢竟不可取

誡取邪證。

 奢摩他至靜  三摩正憶持
 禪邪明數門  是名三淨觀(別修)
 若能勤修習  是名佛出世(遍修)
 鈍根未成者  常當勤心懺
 無始一切罪  諸障若消滅
 佛境便現前

互修結前及安居之法。長有偈無。佛境出現長先偈後。餘但文略耳。

大文第三流通分。謂正宗之分法義已周。欲使廣益他方遠霑來世流傳通泰展轉無窮。故有此分。都無人傳是不流。流則不住不滯。傳之遇其障難是不通。通則不壅不塞。文五。一慶聞深法請問流通。二讚許佇聽交感流通。三依問宣說內護流通。四稟命加衛外護流通。五時眾受持總結流通。初文三段同上。今初。

於是賢善首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可知。二正陳中二。一慶聞所詮。

大悲世尊。廣為我等及末世眾生。開悟如是不思議事 近慶道場遠該一部。二請問能詮。

世尊。此大乘教 然正宗分中但問所詮法義。法義雖已圓備。凡心難可任侍。聞時令會分明。過後恐還遺忘。事須持教以教貫穿。文既不遺。隨文解義。依義起觀。方成真正修行。故此問經教也。

名字何等 解義先須識名。迷名於義不了。

云何奉持 前雖已說持法。今問持教。

眾生修習得何功德 依理修行證聖。已知功德無邊。受持名教。恐無利益故問。

云何使我護持經人 使我諸菩薩等於末世中云何衛護受持此經之人。

流佈此教至於何地 十法行也。若人一向於此了義經教。供養寫施聽受讀誦說釋思修。如是分佈流傳。未審此人智慧功德畢竟至何位地。下三唱倣前。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爾時世尊告賢善首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經教功德名字。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賢善首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三依問宣說文二。初且標能說能護之人。

善男子。是經百千萬億恆河沙諸佛所說 說此經佛既是真身。真身無礙塵沙同體。故一說即是多說。華嚴雲。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又不了義經則隨方有說不說。了義之教無佛不譚。如華嚴雲。我不見有佛國土一說此經等。

三世如來之所守護 亦如華嚴經云。我等諸佛護持此法。令未來世一切菩薩未曾聞者皆悉得聞。

十方菩薩之所歸依 因行之中無不從此成佛。

十二部經清淨眼目 良以推窮迷本照徹覺源。是以理貫群經義無不盡。於此若解則諸教煥然。若不了之何知正道。故云眼目。二正答所說所護之法文五。一答名字。二答所至。三答奉持。四答功德。五答護持。今初。

是經名大方廣圓覺陀羅尼。亦名脩多羅了義 經有五名。二名已釋。

亦名秘密王三昧 非器不聞名秘。隨器異聞名密。三昧之名其數無量。圓覺三昧是彼根源。故稱王也。

亦名如來決定境界 極證之處。

亦名如來藏自性差別 如來藏即圓覺在纏之名。妄不能變名為自性。隨緣起妄名為差別。又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即是差別。

汝當奉持 勅令依此名義而持。謂已悟者文性離而持法。未悟者無離文而持義。是奉持之相也。然答奉持之問者。若以文顯。則不妨。因說經名承其文勢便於此答。若以義求。則在後頓漸門中。二答所至文二。一標行所依。

善男子。是經唯顯如來境界。唯佛如來能盡宣說 前云是諸眾生清淨覺地。又說無明貪愛四相四病。今雲唯顯如來境界者。下句自釋。唯佛能說。故說無明等皆無所有正是佛境。佛境若不顯現。眾生豈得皆空。生若不空豈徹覺地。故華嚴信位即佛境甚深。雖智與知殊。皆佛境界。是此意也。二依修所至。

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 十法行也。

漸次增進至於佛地 由經唯顯佛境故。修之必至佛地。三答奉持文二一法。

善男子。是經名為頓教大乘。頓機眾生從此開悟。亦攝漸修一切群品 宗是頓教。事具漸門。既頓漸俱收。則遲速皆益。入與不入總可留心。故正宗中分上中下。二喻。

譬如大海不讓小流 謂漸教則乖頓教。頓門必具漸門。

乃至蚊虻 此喻二乘受持。

及阿脩羅 此喻菩薩受持。

飲其水者皆得充滿 大海有無量之水。飲之則量腹少多。圓覺有無邊法門。受之則隨器頓漸。四答功德文三。一以施寶校量顯聞經勝。意明其福。以福校量故。二以度人校量顯說經勝。意明其智。非智不能度人故。又聞者假令不解。亦生其福。說者必無不解。故唯智也。三以宿因反驗。顯信經勝雙明福智。初中二。初舉劣。

善男子。假使有人。純以七寶積滿三千大千世界。以用佈施 積福可知。二顯勝。

不如有人聞此經名及一句義 如金剛經校量文例。謂世珍盈剎。能為漏果之資。妙法一言必獲菩提之報。二以度人校量者。謂前以劣福顯勝福。此以劣智顯勝智。文二。初舉劣。

善男子。假使有人。教百恆河沙眾生得阿羅漢果 積德可知。二顯勝。

不如有人宣說此經。分別半偈 凡全偈者。所謂四句。句有二種。謂文句義句。若約文句。即兩句為半偈。若約義句。即說一切法本來空寂。是半偈也。顯空體不空方為全偈。或無常真常為半及全。三以宿因顯信經勝。雙明福智者。經文自顯文二。一明聞信。

善男子。若復有人。聞此經名信心不惑 二驗宿因文二。一反顯。

當知是人。非於一佛二佛種諸福慧 二順明。

如是乃至盡恆河沙一切佛所。種諸善根。聞此經教 亦如金剛文勢。然此宗信者。必是即解之信。信該果海不是小緣。故驗宿因。亦非聊爾人耳。五答護持。

汝善男子。當護末世是修行者。為令惡魔及諸外道。惱其身心令生退屈 前問云何護持。今答意雲。但莫令惡魔外道惱身心者。即是護持。然惱身心俱通魔外。若以義配者。外道以邪智惑人令疑。是惱心也。魔以神力令種種不安。乃至病等。是惱身也。故經說。眾魔者樂生死。外道者著諸見等。二事皆令初心行人退屈。實藉護持。四稟命外護文三。一力士眾。

爾時會中有火首 首頭也。頭有火焰故。

金剛 執此杵故。若取名者雲露肩神。

摧碎金剛尼藍婆 未詳唐語。

金剛等八萬金剛。並其眷層。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而白佛言。世尊。若後末世一切眾生。有能持此決定大乘。我當守護如護眼目。乃至道場所修行處。我等金剛自領徒眾。晨夕守護令不退轉 此神初發心時常發大願。願為力士護修行人。

其家 在家眾也。

乃至永無災障疫病銷滅 凡發大心多有障難。障難多種略舉災病。故云乃至也。今由神護一切皆除。

財寶豐足 修道資緣也。不必富奢方名豐足。故次但云。

常不乏少 不乏少故。進趣妙門不退屈也。二天王眾。

爾時大梵王 別指初禪王娑婆世界主。

二十八天王 總指三界。

並須彌山王 別名帝釋。

護國天王等 別顯四王。別標三類者。以梵與釋諸佛轉法輪時皆為請主護世持國使災害不生故。於總列之外而更別明。

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護是持經者。常令安隱心不退轉 正明護持三鬼王眾。

爾時有大力鬼王。名吉槃茶 亦云鳩槃茶。食人精血。其疾如風變化稍多。住於林野。管諸鬼眾。故號為王。來至道場而為上首。

與十萬鬼王 其數十萬。一一若斯。依附深山或居岩穴。其形可畏通變極多。不屬人天。住居鬼趣。

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而白佛言。我亦守護是持經人。朝夕侍衛令不退屈 無障難故不退。

其人所居一由旬內 一由旬則四十里。一雲十六里。

若有鬼神侵其境界。我當使其碎如微塵 碎鬼神境界者。護佛菩提心故。五時眾受持。

佛說此經已。一切菩薩天龍鬼神八部眷屬。及諸天王梵王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文殊所問經說。有三種義歡喜奉行。一說者清淨。不為取著名利所染故。二所說清淨。以如實知法體故三得果清淨。即說益也。

 自惟無始迷心海  曠劫漂沉生死波
 塵沙諸佛出人中  浮木盲龜難值遇
 何幸此身逢了教  千重疑滯類氷消
 尋思累世積聞熏  慚愧多生善知識
 上士慈悲哀末世  始終次第為諮詢
 能仁應感稱心源  本末無遮頓演說
 已採群筌扣真寂  隨應聖旨解斯文
 普回功德向眾生  同入神通大光藏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卷下二

圭峰定慧禪師遙稟清涼國師書

 (宗密)慶以天幸竊稟

和尚華嚴疏文。雖乖禮足且解生焉。(宗密)恨以累有事故。不獲早赴起居。下情伏增惶懼。既未系目。敢自陳心。若不粗述本緣。寧表誠素。欲書實語。恐塵瀆視聽。進退無已。伏惟照恕幸甚。(宗密)本巴江一賤士。志好道而不好藝。縱遊藝而必欲根乎道。自齠年洎弱冠。雖則詩書是業。每覺無歸。而復傍求釋宗。薄似有寄。決知業緣之報。如影響應乎形聲。遂止葷茹。考經論。親禪德。狎名僧。莊居屢置法筵。素服濫嘗覆講。但以學虧極教。悟匪圓宗。不造心源。惑情宛在。後遇遂州大雲寺圓和尚法門。即荷澤之裔也。言下相契師資道合。一心皎如萬德斯備。既知世業事藝本不相關。方始落[髟/米]披緇服勤敬事。習氣損之又損。覺智百鍊百精。然於身心因果。猶懷漠漠。色空之理。未即於心。遂屢諮參方蒙授與。終南大師華嚴法界觀門。佛法寶藏。從此頓彰。同志四人琢磨數載。一句中理論則通宵未休。一事中義旨則塵沙莫算。達水常濕寧疑波湛之殊。悟鏡恆明不驚影像之變。淨剎穢土非壞非成。諸佛眾生何起何滅。由是念包三世同時互促互延塵與十方。全體相即相入多生。謬計反覆枉受於沉淪。今日正觀始覺元同於大用。然後所顯境界。離情則隨照分明能詮大經。配文則難為通會。章句浩博因果重疊。理雖一味勢變多端。差別義門囡盡血脈。不知科段意莫連環。縱使歷諸講場。不添已悟。名相繁雜。難契自心(宗密)謂言章疏例只如斯。遂休心傳教。適志遊方。但以終南觀門為助緣。以離情順智為自力照融。通法界而棲托。指事理懸說。為利他以夢幻身心游影像世界。神冥妙境智歷義門。跋涉江山至於襄漢。於恢覺寺遇靈峯闍梨。即和尚門下一哲人也。寢疾數月漸至羸極。相見三日才通其情。願以同聲之分經及疏鈔。悉蒙授與。議論未周奄然遷逝。斯則夙緣法會忍死待來。若見若聞無不嘆訝(宗密)渴逢甘露貧遇摩尼。騰躍之心手捧而舞。遂於此山返關絕跡。忘飡輟寢。夙夜披尋。以疏通經。以鈔釋疏。尋文而性離。照理而情忘。偶之於心會之於教。窮本究末宗途皎如。一生餘疑蕩如瑕翳。曾所習義。於此大通。外境內心豁然無隔。誠所謂太陽升而六合朗耀。巨海湛而萬象昭彰。妙德妙智而頓開。普賢普行而齊現。五週四分一部之網在綱。六相十玄三乘之流會海。義則色空同於中道。教則權實融於圓宗。理則體用即寂。而性相宛然。智則凡聖溷同。而因果不壞。顯隨緣而不變。弘經則理趣周圓。指幻而識真。修觀則禪心使曠。蕩九會經文無不契心。由斯可謂契經矣。使一真心地無不印經。由斯可謂心印矣。是知執三藏文者。誠為失道。局一性義者。猶未圓通。想夫斯流固宜絕分。聲聞聾瞽諒不虛哉。(宗密)未遇疏前。每覽古今著述。在理或當。所恨不知和會。禪宗天台多約止觀。美則美矣。且義勢展轉滋蔓。不直示眾生自心行相。雖分明入處猶歷漸次。豈如問明釋文殊偈。印靈知而心識頓袪。懸談開分齊章。顯真空而相用繁起。起不異性故。事事融通。通而互收故。重重無盡。悟此則全同佛果。方是圓因。隨緣造修無非稱體。開頓漸禪要。可以此為楷模。傳權實教門。可以此為軌範。藥得雪山善見。群疾俱消。寶獲滄海摩尼。千珍隨念。況懸文卷半。諸義盡包。備覈源流。遍窮名體。然後融成本部。全揀全收。苟能精之。已領百家之文義。少功多獲。要在茲焉。凡曰釋流孰不可習。(宗密)夙生多幸同種善根。遇如是經逢如是疏。頃於王饍未敢即飡。今得明文印決。心意泰然。誓願生生盡命弘闡。當時便被僧尼徒眾。因請讚揚務自溫習。課虛順命。但依文配讀而已。詎足以發明於人。為顯圓宗多驚撫掌。爰有宿機堅種聞即稟承。從始洎終可數十人。誓願修學。蓋茲疏文玄妙。傳之不虛。豈以微才能感如是。襄陽講罷。暫往東都。禮祖師塔。便擬馳赴。拜覲蓋緣夏逼。且止永穆寺。襄陽徒眾迤邐訪尋。再邀第二遍講。復聞茲經遂允眾請許。終懸疏卻赴上都。今月七日才畢。聽徒泰恭遂斷一臂雲。自慶所逢之法。玄妙難思。用表懇誠。厥願修學。此迺和尚道威德洽。教令將行。門下宗枝有斯精苦。伊且割截支體傷斷筋骨。都無痛惱。神色宛然。自初至今身心仍舊。若道若俗無不異之。觀智之功感應昭著。時台省詢驗。事蹟分明。留守崇敬大經已申中書門下。據伊本意。豈盡顯揚。然發起門亦藉旌表。沿伊手瘡未癒。官司牒寺委令將養。未便遊行。以此禮覲轉見遲違。下情無任伏增惶懼。謹差聽徒僧玄珪智輝。先具申述(宗密)才微語拙領悟難陳。伏乞慈悲特賜攝受幸甚。不備學徒(宗密)惶恐百拜上。

華嚴疏主清涼國師大和尚

 唐元和六年辛卯歲九月十三日在東都上清涼國師誨答

十月十二日玄珪智輝至。得汝書。遙伸師敬。備述行跡。領大教之玄趣。說傳讚事誠感悽然。心納矣。吾自傳揚。或面言心授。或展轉分照盈於異域。然仲尼傾蓋伯牙輟絃。亦藉形聲矣。不面而傳得旨系表。意猶吾心未知有也。非憑聖力必藉夙因。當自慰爾。轉輪真子可以喻也。泰恭斷臂重法情至。加其懇禱。然半偈忘軀一句投火。教有文矣。意存身外有重法之寶爾。宜誡之。後學勿使傚之。當斷其情慮。勿斷其形骸。當斷其妄心。無斬其肢分。則淺識異學安其所不驚視。苟俗無髮膚之誡。則玄化不廣而自博矣。汝當篤志幽趣。儻得一面印所懸解。復何嘉焉。如忽緣阻。但當心契玄極。豈山河形聲所能隔哉。勉之不多雲。老僧澄觀付。

宗密法子收

十月二十三日學徒(宗密)裁書再拜。

本講華嚴疏主。玄珪智輝迴。伏奉誨示。納所微悟。許廁法席。頂戴奉持不任忻懼。多慚陋質。未効勤勞。空呈寸心。坐蒙收采自驚僥倖。喜極成悲。伏蒙慈願弘深降斯過分。一經印決頓覺光輝。學流進功時輩增仰。幸甚。(宗密)便欲奔赴給侍。緣泰恭臂瘡未癒。慎風不敢冐路。再三涕泣。願侍隨行念伊跡苦。不忍棄遺。伏惟照察。不備學徒(宗密)再拜上。

本講華嚴疏主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卷下二


上篇:注四十二章經

下篇:大毗盧遮那成佛經疏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註音版】晚課蒙山施食儀

晚課蒙山施食儀...

【註音版】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維摩經略疏

維摩經略疏序 今茲疏文即隋煬帝。請天台大師出之。用...

占察善惡業報經義疏

占察善惡業報經疏卷上 隋外國沙門 菩提登 譯 古吳蕅...

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

華嚴經決疑論序 東方山逝多林寺比丘照明撰 北京李長者...

法華玄義釋籤

釋籤緣起序 君山除饉男普門子屬辭 四教成列,開合之旨...

佛說旃陀越國王經

佛說旃陀越國王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聞如是: 一時,...

【註音版】誦經起誦儀

出自弘化社《日誦經咒簡要科儀》...

佛說菩薩修行四法經

佛說菩薩修行四法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聞...

瑞州洞山良价禪師語錄

瑞州洞山良价禪師語錄 徑山沙門語風圓信無地地主人郭...

長阿含十報法經

長阿含十報法經卷上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佛說孫多耶致經

佛說孫多耶致經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

【註音版】佛說大愛陀羅尼經

佛說大愛陀羅尼經...

悲華經

悲華經卷第一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大慧普覺禪師宗門武庫

大慧普覺禪師宗門武庫 參學比丘道謙編 洞山廣道者梓州...

【佛教詞典】七賢

(一)小乘俱舍宗所立。為「七聖」之對稱。謂聲聞入見道...

【佛教詞典】去來

【去來】 p0534 佛地經論四卷三頁云:捨此就彼名去;捨...

不隨妄轉,心常覺照,安住真如

修《楞嚴經》的人就是,我不隨你阿賴耶識而轉,我安住...

達摩大師破相論

問曰:若復有人志求佛道者,當修何法最為省要?答曰:...

佈施佛法的功德利益

《發覺淨心經》講:如果不是為了貪求果報,也不是為了...

宏海法師:楞嚴法會開示

各位道友,特別是今天我們格外的因緣,正法眼藏,楞嚴...

顛倒的人生

世尊涅槃轉眼兩千五百多年了,世尊在經典中所懸記的末...

斷疑生信修善法

問: 近來遇到朋友圈發來的各種為重症患者募捐的信息,...

受了菩薩戒,能否為生病的家人殺生做葷食

問: 弟子學佛多年,已受菩薩戒,吃長素。但家中老伴不...

慧律法師《那是你沒有福報》

有一次懺公帶領了我們一大堆的法師,還有這些護法居士...

如何放鬆身心念佛

問: 弟子經常將佛號提在心中,唯恐丟失;同時時常謹...

有哪些可行的改過方法

然人之過, 有從事上改者, 有從理上改者, 有從心上改...

孝順的人,總是處處感召萬物成全

一 我的公公有兩個兒子,我老公是他的小兒子。我和我老...

從印祖文鈔看佛法與佛學之別及佛法之要

世風日下,道德淪喪。現代人急功近利,只著眼於眼前利...

【視頻】《藥師經》女聲念誦

《藥師經》女聲念誦

【視頻】大悲心陀羅尼經(體智法師讀誦)

大悲心陀羅尼經(體智法師讀誦)